待到梅花撲鼻香

2021-01-20 我們的精彩人生

《待到梅花撲鼻香》

文/四月桃花



每個人在成長期間都會遇見這樣、那樣的煩惱。有的甚至是逆境、甚至是絕境。在逆境中堅持下來,世界就是你的。


《菜根譚》說得好:「得意時論地談天,俱是水底撈月;拂意時,吞冰齧雪,才為火內栽蓮。」處處順境,就得不到真實修行;必須要在逆境中,才能夠有所成就。成功、勝利時笑,得意、幸福時笑,都不足為奇,那是人之常情,誰都能行。而失敗、鎩羽時還會笑,折戟、落難時還能笑,就非常人所能為,必有過人之處。跌倒也要笑,是苦中作樂的頑強精神,是不屈不撓的人生態度。



把逆境走順,需要堅韌不拔的意志,需要淡泊名利的坦蕩,需要寧靜致遠的胸懷。天薄我福,吾厚吾徳以迓之;天勞我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阨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上天讓我福薄,我就提高我的德性來迎接;上天讓我身體勞碌,我就用內心的安逸放鬆來補償;上天阻止我有好的際遇,我就用我的修養來使它通達。


把逆境走順應該是「化踴成碟」的過程。小小的蟲卵,不畏懼歲月的考驗,以稚弱的生命,挑戰生命的艱難歷程,在一次次蛻變過程中,告別舊日的自我。在百轉曲折中,求得生的信心,特別是在「美麗」是一種即將著陸的現實前,卻不得不面對,不斷地重複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過程,最終實現的最初的夢。



把逆境走順,應該是「育蚌成珠」的經歷。不是每一粒砂塵都可以變成珍珠。但也不是每一粒可以變成珍珠的砂塵,就註定會變成晶瑩的珍珠。那需要時間考驗,歲月的檢驗。當其它的砂塵紛紛在海邊遊樂與飛舞間,它依舊靜靜地倚著夢想苦苦地守候著不著邊際的蚌殼。當每一陣海風暢快地吹過,它都得按捺住俗世的夢想,不讓自己的心綻現被擾亂過後的痕跡。於是風停了,於是心靜了,於是久久地睡了,即使是最後一息就要生死的終結,也默默地享受著幻化成珍珠過程的快樂。


把逆境走順,應該是「鳳凰涅磐」的果敢。那是怎樣的一種勇氣,一邊是平淡日子的靜靜品嘗,一邊是浴火後的重生。沒有任何的猶豫,與抉擇的彷徨。縱身飛向火海的霎那,依舊是執著地不悔。在常人無法忍受的煎熬中,沒有一滴淚的軟弱。緊閉雙眼,不斷地完善著堅強的意志,不屈的品格在火海的燃燒下,更顯得熠熠生輝。待得百鍊成金後,別樣的風塵與夢想在飛翔的霎那,暢想生命的奇蹟。不是一翻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生命不息,把逆境走順,最美麗的事就在遠方悄悄等待。



作者簡介:


崔健,筆名四月桃花,中國散文詩協會會員,遼寧省遼陽市弓長嶺區文聯常務副主席,作品散見《中國散文家》《作家周刊》《散文百家》《海燕》《詩潮》《滿族文學》《人生與伴侶》《快讀》商刊《閱讀》,遼寧作家網,遼陽日報,散文在線,江山文學網。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請註明作者及轉自公眾平臺:wangxf2100


關注請點擊右上角「我們的精彩人生」。

或關注微信公眾號 wangxf2100

或添加私人微信號 wangxf3900

投稿發至郵箱1217803629@qq.com

相關焦點

  • 唯有梅花撲鼻香
    寫的是梅花的嬌俏,清淺更喜北宋畫家詩人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風雪凜凜,天氣猶寒梅花獨自傲然開放俏不爭春,卻傳遞春天的消息愈發堅貞,愈發豔麗冬天會過去,萬紫千紅的春天,會到來安穩的世道,也會到來
  • 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因為我們大眾熟悉的口頭版本是「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還有就是「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啊。難道說年齡大了記憶出現了錯誤?還是央視有誤?如果是那樣,可就鬧大烏龍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查了一下詩的出處。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出自唐代黃櫱禪師的《上堂開示頌》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關注中金在線: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梅花要禁受住寒冷的侵襲,方能釋放出沁人心脾的香氣。人亦如此,要想流芳百世,亦要吃得苦中苦。因為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上堂開示頌》詩偈,「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上堂開示頌》作者:黃櫱禪師(唐朝)黃櫱禪師是佛門禪宗一代高僧,他借這首小詩表達了一種人生大境界。特別是最後兩句,喻意深刻又被許多詩人之人引用或發揮。「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兩句太深刻有大智慧了,人生在世如果不經歷刺骨嚴寒冰霜,傲雪的梅花怎會有撲鼻的芳香。高僧用梅花傲雪仍倔強地開放、散發出芳香,人生大智慧在於如梅花不怕寒雪,不怕挫折,不怕孤獨的而能見美,更見芬芳的大境界。
  • B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日拱一卒【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意思是不經歷寒冷的冬天,就不可能聞到梅花散發出香氣。
  •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虛雲老和尚)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虛雲老和尚上海玉佛寺1953年禪七開示古云:「學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戰一場。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是黃檗禪師說的,前後四句,有二種意義。就是那眼、耳、鼻、舌、身五賊,六識即是意賊,第七識即是末那,它(末那)一天到晚,就是貪著第八識見分為我,引起第六識,率領前五識,貪愛色、聲、香、味、觸等塵境,纏惑不斷,把八識心王困得死死的,轉不過身來。所以我們今天要借這句話頭(金剛王寶劍),把那些劫賊殺掉,使八識轉過來成為大圓鏡智,七識轉為平等性智,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
  • 一番寒徹骨 梅花撲鼻香
    一番寒徹骨 梅花撲鼻香——記「漢語橋」義大利預選賽冠軍齊善欣光明日報駐羅馬記者 陳曉晨  編者按  隨著最新一屆「漢語橋」中文比賽在世界各地相繼舉行,學習漢語還讓她獲得了許多人生感悟,例如,一句「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讓她領悟到成功一定要付出很多努力,時刻做好準備的人才有更多的機會,只有把握住每次機會才能更接近成功。  齊善欣決心學習漢語的一大原因,是她深深地愛上了中國的茶文化,喜歡茶店裡幽靜雅致的氛圍。她常常去茶店,一邊品茶,一邊學習,經常在不知不覺中一整天就過去了。
  • 「若非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這句話到現在才懂其中的深意
    《梅花三弄》是電視劇《梅花三弄之梅花烙》的主題曲,由姜育恆演唱,瓊瑤作詞,陳志遠譜曲編曲,歌曲被收錄在專輯《梅花三弄之梅花烙》中。問世間情為何物 梅花《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簫曲,後被改編為琴曲。 「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調反覆演奏三次。這種反覆的處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風中次第綻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個性和節節向上的氣概。《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的故事。  據說明清金陵十裡秦淮河上,《梅花三弄》是歌舫之上最流行的笛曲之一。《梅花三弄》幾乎成了以秦淮八豔為代表的名妓們的必修科目。
  • 通訊界「黃埔軍校」,堪比華為,經得幾番寒徹骨,終聞梅花撲鼻香
    唐代僧人黃檗禪師大師曾經寫過一篇絕句,「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比喻只有在經歷過艱難痛楚後,才能奮起勇於探索,去實現自己的追求。而今天我要說的就是一個經歷了「一番寒徹骨」後,終於「聞得梅花撲鼻香」的通訊界的「黃浦軍校」,它就是正在崛起的中興通訊(ZTE)。
  • 一首唐代禪詩直擊人心,只有經歷徹骨寒風,才懂得珍惜梅花撲鼻香
    今天我們一起細心品讀唐代高僧黃櫱(讀niè)的一首禪詩,在享受唐詩獨特唯美的詩篇時,最後兩句「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直擊人心,讓人感同身受,感慨萬千。《上堂開示頌》 唐代 黃櫱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2020-04-21 11: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首詩唐代高僧黃櫱禪師的作品,詩的大意是,要擺脫塵世間的繁瑣事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需要下力氣緊緊抓住凡塵俗事的由頭,大幹一場。就如梅花,如果不是經歷了一翻徹骨的寒冷,怎能綻放得如此香氣撲鼻呢。
  •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冷眼 那一片白文/萬木青雪曾悄悄離去又悄悄飛來始終害羞帶遮天的雲彩還世界一個純潔的面目輕輕落下一片白冷眼那一片白蒼茫靜寞感慨冬是四季繁榮昌盛的未日晚霞也已舞不起飄帶雪偏在這個時候撲進冬的胸懷愛梅花盛開周六 | 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作者 | 楊月/萬木青/金非錫比/一澗冷流/承影出鞘手寫 (美圖)| 零雨其蒙蒙編輯 |╭~謝謝你的閱讀,愛你們。比心╭~你的轉發留言收藏都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是黃檗禪師說的,前後四句,有二種意義。前兩句譬喻,說我們用功的人,把守這句話頭,猶如守禁城一樣,任何人不得出入,這是保守得非常嚴密的。因為你我每人都有一個心王,這個心王即是第八識。八識外面還有七識、六識、前五識等。前面那五識。
  • 接續奮鬥定有梅花撲鼻香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我們還必須直面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艱難,就如面對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梅江人民用不屈不撓的意志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階段性勝利和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 梅江的發展成就個人的夢想,個人的腳步推動梅江的進步,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無不凝聚著辛勤的汗水、印刻著奮鬥的足跡。
  • 這個侍僧厲害了,就是他寫出「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在求學階段,我們對於這兩句古詩可謂是耳熟能詳。因為這兩句故事,不光是說明了一個道理,還在激勵我們在求學的路上要肯於吃苦,這樣才能有資格迎接輝煌。且看這首詩的全詩: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首古詩的題目是《上堂開示頌》,作者是唐代詩人黃櫱禪師,是一個侍僧。
  • 不經一番寒徹骨 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不經歷一番透徹心骨的寒涼,又哪裡有梅花這撲鼻的清香呢?願你始終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寸苦辛,一縷甘甜。
  • 不是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若不是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四月桃花    無論你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