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唐代禪詩直擊人心,只有經歷徹骨寒風,才懂得珍惜梅花撲鼻香

2020-12-23 文學漫談

唐代詩詞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文壇千百年,人們都能背上幾首名人的詩篇,唐詩是我們生活中的精神食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說話隨口而出的成語,很多也是源於詩詞的佳句中。例如「柳暗花明」出自陸遊的《遊山西村》,「萬紫千紅」出自朱熹的《春日》,「不拘一格」出自龔自珍的《己亥雜詩》。所以唐詩以及歷代詩詞,為中國文化譜寫出寶貴燦爛的篇章,為後世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唐朝詩歌引領著文化的潮流,只要學會認字,就會讀詩寫詩。所以各個階層的人都參與到詩詞的創作中,湧現出一大批的詩人,形成詩壇百花齊放的盛況。李白、杜甫、王維等名師大家,都是人們崇拜學習的對象,那時的人們以會寫詩為榮,誰也不甘落伍,有個家宴聚會都要吟詩,顯得高雅,有文採。民間湧現出很多經典的詩作,其中有寺廟的高僧寫的詩,多數是警示世人的禪詩,充滿哲理,有醍醐灌頂之感。今天我們一起細心品讀唐代高僧黃櫱(讀niè)的一首禪詩,在享受唐詩獨特唯美的詩篇時,最後兩句「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直擊人心,讓人感同身受,感慨萬千。

《上堂開示頌》 唐代 黃櫱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淺譯:要擺脫世間塵勞事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必須要下很大功夫,拉緊繩子用大力氣。只有經歷過冬天徹骨的嚴寒,才能迎來梅花撲鼻的芳香。

這是一首不畏嚴寒,歌頌寒梅傲雪是詩作,古人把梅花語蘭、竹、菊稱頌為「四君子」,其中詩人詠梅的詩篇很多,讚揚梅花高潔的品格、不懼嚴寒頑強的鬥志,拼搏不屈堅持到底的精神。最後苦盡甘來,梅花傲然綻放,芳香撲鼻,沁人心脾。詩人借用梅花傲雪迎霜獨立的個性,激勵人們克服面前的困難,像梅花那樣不懼嚴寒,增強信心,渡過難關。

黃櫱是眾多高僧中著名的詩僧,有關詩人的資料不多,據說黃櫱有不平凡的相貌,身材高大,容貌莊嚴,額頭上隆起一塊像珠寶一樣,智慧過人,精通佛學和文學,是唐代一代宗師,經常用寫禪詩的方式,警示眾人。這首詩表面上看很直白,但細細品讀,不僅詩句唯美,還具有強大的情感力量,寓意深刻,富含哲理,讓人們明白人生的道理,增強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所以這是一首勵志詩。

開頭二句詩直抒胸臆,告誡人們要想擺脫一切塵世的煩惱,是沒有捷徑可走的,修佛也是一樣,必須要下定決心,不懼困難,吃盡苦頭,竭盡全力大幹一番,才能初見成效,否則將一事無成。這看似簡單的兩句話,細細品味含有深刻的哲理。人們想幹一件事情,有時把事情看得很簡單,甚至想投機取巧,儘快完成。但往往事與願違,在實施時遇到很多的困難。因此詩人告誡我們成就一件事不是輕而易舉的,還要全力以赴,「緊把繩頭」花大力氣。

最後二句詩,鼓舞和激勵人們要像梅花那樣,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不懼嚴寒大無畏的精神。「不吃苦中苦,哪有甜中甜」,有時人們只看到別人光鮮的外表,看不到人家努力奮鬥的另一面,其實沒有人能隨隨便便的成功,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艱辛的過程。梅花綻放時是那麼豔麗芬芳,可她經歷了多少嚴寒風霜的考驗,努力地昂起頭保持生命的尊嚴,在堅持不懈的奮鬥下,終於迎來傲然綻放的那一刻。人們只欣賞梅花的美,嗅著梅花的香,誰關心她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所以詩人告訴人們「梅花香自苦寒來」。

這首詩的最後兩句「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成為激勵人們不畏艱險,奮發向上的勵志名詩。這首詩值得人們好好品讀,經過徹骨的寒風,我們才知道珍惜梅花撲鼻的芬芳。

相關焦點

  • 《上堂開示頌》詩偈,「怎得梅花撲鼻香」
    他為成人時身材高大又相貌堂堂,額頭隆起飽滿如珠;他誦經書的聲音響量又圓潤,聰明又豁達,他愽學多才精通內學,當時被人稱之為黃檗希運,號稱黃櫱禪師。黃檗在洪州高安縣鷥峰山建寺弘法,後絲鋒山改名為黃檗山,經常高朋滿座,文人墨客多有往來。
  • 十首哲理詩: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這是一首極其有藝術哲理性的小詩。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形象地比喻豐富的書法藝術靈感才是書法藝術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闡明了作者獨特的讀書感受,很符合書法藝術創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藝術創作的本質。5、《上堂開示頌》黃檗禪師 〔唐代〕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 一首很有禪理的詩,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很值得一讀
    小編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唐詩裡一首很有禪理的詩,那便是黃櫱禪師的《上堂開示頌》,在這首詩中,詩人把自己對於人生的解讀,以及過人的智慧,全部的融入進了這首詩中,從而也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讀這樣的作品,不僅能夠感受到唐詩獨特的唯美之外,還有就是詩作中所傳遞出來的那種精神。《上堂開示頌》唐代:黃櫱禪師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 今日讀詩:「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出處及全詩
    上堂開示頌唐代:黃櫱禪師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首詩唐代高僧黃櫱禪師的作品,詩的大意是,要擺脫塵世間的繁瑣事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需要下力氣緊緊抓住凡塵俗事的由頭,大幹一場。就如梅花,如果不是經歷了一翻徹骨的寒冷,她怎能綻放得如此冷豔,香氣撲鼻。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上堂開示頌唐代:黃櫱禪師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首詩唐代高僧黃櫱禪師的作品,詩的大意是,要擺脫塵世間的繁瑣事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需要下力氣緊緊抓住凡塵俗事的由頭,大幹一場。就如梅花,如果不是經歷了一翻徹骨的寒冷,怎能綻放得如此香氣撲鼻呢。此詩本是一首禪宗詩偈,詩人通過梅花這個喻體,象徵不怕艱難,成就事業的精神,來鼓勵自己和修行的人要敢於吃苦,不畏艱辛,以期修成正果。
  • 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因為我們大眾熟悉的口頭版本是「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還有就是「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啊。難道說年齡大了記憶出現了錯誤?還是央視有誤?如果是那樣,可就鬧大烏龍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查了一下詩的出處。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出自唐代黃櫱禪師的《上堂開示頌》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 這首經典的詠梅出自一位高僧,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梅花歷來被文人所喜愛,而且梅花由於它自身高潔,代表了一種高尚的品格,從而也使得歷代的文人都寫過很多的詠梅;那說起詠梅詩裡經典詩,當屬王安石的《梅花》;詞的話則是陸遊的《卜算子.詠梅》,這兩首作品歷來被後人所津津樂道。
  • 不是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若不是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四月桃花    無論你是誰下半生,女人必須學會長大,因為,只有女人的成長,才是一個家庭好運的開始。     當一個女人開始想為取悅自己而活時,這個女人開始綻放光芒,變得強大。取悅自己的女人,會從一生經營的別人的世界裡,回歸了自己的內心。
  • 一首富有哲理妙詩,出自唐代高僧,最後二句成千古名句|百家故事
    曾經的不安和壓抑逐漸減少,雖然還有許多需要克服的困難,但我們一起挺過了最困難的時光,讓我們真正體驗到「不經歷風雨能能見彩虹「的道理。從古至今的人們,人生的旅途上總會遇到艱難險阻,當人們在懷疑自己能否堅持下去之時,那些經歷過大風大浪的智慧詩人們,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勉勵之語,讓人們的心靈得以慰藉。唐代著名高僧黃櫱(niè)禪師,為後人留下一首千古妙詩,其中最後二句堪稱經典,讓人們有徹悟之感。
  • 這個侍僧厲害了,就是他寫出「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比如我們很常見的兩句古詩,就來自唐代的一位侍僧。「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在求學階段,我們對於這兩句古詩可謂是耳熟能詳。因為這兩句故事,不光是說明了一個道理,還在激勵我們在求學的路上要肯於吃苦,這樣才能有資格迎接輝煌。且看這首詩的全詩: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 待到梅花撲鼻香
    《待到梅花撲鼻香》
  • 《全唐詩》裡很有哲理的一首詩,寫得很是有趣,只要懂了受益終生
    黃櫱禪師這首經典的七言絕句《上堂開示頌》,那就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整首詩情感細膩,詩人以一種很細膩的筆觸,借用梅花告訴了世人許多的道理,一個人正是要經歷無數的磨難,最終才會有所成就;這就好像是梅花一樣,儘管天氣異常的寒冷,可是依舊在紛紛揚揚的雪中綻放,這也正是梅花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這首詩也是收錄在了《全唐詩》,成為了裡面一首很有哲理的作品。
  • 通訊界「黃埔軍校」,堪比華為,經得幾番寒徹骨,終聞梅花撲鼻香
    唐代僧人黃檗禪師大師曾經寫過一篇絕句,「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比喻只有在經歷過艱難痛楚後,才能奮起勇於探索,去實現自己的追求。而今天我要說的就是一個經歷了「一番寒徹骨」後,終於「聞得梅花撲鼻香」的通訊界的「黃浦軍校」,它就是正在崛起的中興通訊(ZTE)。
  •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虛雲老和尚)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虛雲老和尚上海玉佛寺1953年禪七開示古云:「學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戰一場。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是黃檗禪師說的,前後四句,有二種意義。要使一向貪著色、聲、香、味、觸、法的賊不能侵犯,故曰如守禁城。後面的兩句,「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譬喻,即是我們三界眾生沉淪於生死海中,被五欲所纏,被塵勞所惑,不得解脫,故拿梅花來作譬喻。因為梅花是在雪天開放的,大凡世間萬物都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冬天的氣候寒冷,一切的昆蟲草木都已凍死或收藏。塵土在雪花中也冷靜清涼,不能起飛了。
  • 唯有梅花撲鼻香
    只有前進才能贏得機會和勝利一旦停止,就意味著失敗和妥協這一年,你沒有放緩腳步反而走得更加堅實尋求出了適合自己的一條路徑才更加自信,挺拔!今年的一切經歷,宛如傲梅風格詠梅的詩人很多,北宋隱士林逋的《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不經歷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字母哥和母親匯完錢後發才發現自己身上已經沒錢打車了。那天還有比賽要打,於是他跑步去球館。在半路,一對雄鹿的球迷認出了他,開車帶他前往球館。字母哥三兄弟母親原籍尼日尼亞的字母哥,出生並成長在希臘,但直到他19歲那年才拿到希臘國籍。在希臘和哥哥打次級聯賽時,面對價格不菲的球鞋,兄弟倆選擇在比賽中共用一雙球鞋。
  •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不受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這是黃檗禪師說的,前後四句,有二種意義。前兩句譬喻,說我們用功的人,把守這句話頭,猶如守禁城一樣,任何人不得出入,這是保守得非常嚴密的。因為你我每人都有一個心王,這個心王即是第八識。八識外面還有七識、六識、前五識等。前面那五識。
  • 和尚一詩成名之作,很多人經常掛嘴邊,登上詩詞大會卻難倒了78人
    A、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B、不是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C、若無一番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我們先一起來看看這個唐詩名句的原詩。 《上堂開示頌》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詩僧黃櫱禪師,因為這首詩,這位原本名聲不顯的和尚得以一詩成名,不僅將自己的名字留在了佛學史上也留在了詩歌史上。
  • 接續奮鬥定有梅花撲鼻香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梅江區緊緊圍繞建設「詩畫梅江、文明客都」這一總體目標,經濟發展蹄疾步穩,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美麗鄉村綻放新顏,基層黨建出新出彩,民生福祉有效改善,民俗活動重現生機,經濟社會步入了跨越發展的黃金時期。今年1—8月,梅江區工業投資比增47.4%、規上工業增加值比增4.2%,均排名全市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