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在哪裡? 人類能在2小時之內跑完馬拉松麼

2021-01-18 搜狐網

  一個多月前,來自肯亞的丹尼斯·金梅託(Dennis Kimetto)以2小時2分57秒的成績完成了柏林馬拉松,創造了馬拉松的新世界紀錄。這意味著金梅託在42千米的馬拉松賽程中,每千米的用時僅為2分56秒。

  人類能在2小時內跑完馬拉松麼?

  而人類還在不斷刷新速度和耐力的記錄,其中的一個原因是破紀錄是很賺錢的事情,並且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得到優質的訓練,以便加入世界頂級選手的行列。

  來自南衛理公會大學的應用生理學和生物力學教授彼得·魏安德(Peter Weyand)表示,一些人渴望得到名譽和財富。他說:「這刺激他們用盡各種方法讓自己跑得更快,這也是為什麼人類的跑速在不斷增加,而狗和馬的卻沒有。」

  那麼馬拉松選手能否突破2小時大關,人類又到底能跑多快呢?科學家表示,不論一個人的決心多大,終究還是會有一些生理上的極限是無法突破的。

  有氧呼吸的極限

  來自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心血管功能項目的副主任、波士頓馬拉松醫療顧問亞倫·巴吉希(Aaron Baggish)介紹說,人類跑步時哪一個身體系統才是限制因素,人們有不同的觀點,不過對長跑來說,最大的限制是心輸出量(每分鐘一側心室射出的血液總量)和氧氣流量。

  馬拉松運動員在運動中需要依賴最大攝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這一指標代表能夠輸送到肌肉中的氧氣量。

  魏安德指出,一個人的最大攝氧量可以衡量他們在有氧運動中消耗氧氣的速度,氧氣在人體內流動越快,有氧適能(指人體攝取、運輸和利用氧的能力)就越強。

  最大攝氧量的指的是人每千克體重在每分鐘內可循環的氧氣量,單位是mL/kg/min。根據《應用生理學》(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期刊的研究結果,一名健康男性的最大攝氧量為35-40,女性為27-31,優秀男性跑步選手約為85,女性約為77。

  長跑的關鍵是在數千米的距離內,維持一個最接近最大攝氧量的速度。魏安德認為,長跑中最重要的就是節奏和能量消耗。

  身體結構上的不足

  與長跑相比,短跑具有一系列不同的限制條件。法國尼斯大學的運動生物力學教授讓-伯努瓦·莫林(Jean-Beno?t Mori)認為,短跑的關鍵是肌肉力量、步距和步頻。

  世界頂尖短跑運動員在跑步過程中,每隻腳接觸地面的時間只有90毫秒,那麼最難的地方就在於,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施加最大的力。

  要跑得快,就必須保證力的作用方向是向前的。莫林說,人類只有兩條腿,在這一點上我們天生處於劣勢——由於直立,人類的重心位於腳的正上方,這使得每次推動產生的力通常是與地面垂直而不是平行的。

  人類能在2小時內跑完馬拉松麼?

  相反,四足動物們,例如灰狗和獵豹,能夠將身體的重心分散到四肢上。它們四肢的活動範圍也更廣,能更好的將每次的推動力保持在水平方向上。

  而人類的腿太長了,而且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的活動範圍較小,無法像獵豹一樣高效率的前進。

  先天遺傳的限制

  即使是一些最有抱負的人,可能也永遠無法成為最優秀的長跑運動員,因為遺傳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有些人擁有大量快縮肌纖維(fast-twitch),很適合短跑,但對長跑來說就不利了;另一些人有更多慢縮肌纖維(slow-twitch),這些肌肉對長跑十分關鍵,但卻對短跑沒什麼幫助。

  快縮肌纖維以無氧方式供能,也就是說它們依靠葡萄糖而不是氧氣來產生能量。快縮肌纖維能夠產生爆發式的速度,但是很容易就疲勞。慢縮肌纖維可以將氧氣轉化為能量,它們的運動比快縮肌纖維慢得多,因此更適合長時間的持續肌肉收縮。

  一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更能跑。腿長的人通常跑得更快,因為他們的步距更大;肺活量較大的人也一樣,因為他們的氧氣流動效率更高。運動員的骨骼-肌肉重量比也對速度和耐力有影響。

  巴吉希說,有些人天生就更適合長跑,他們通常具有更結實的骨骼肌肉系統,以及更強大的心血管系統。但即使是擁有這種身體的人,也會有長跑的強度極限,超過這個極限就有可能就會對心臟造成損傷,不過大多數運動員不會有這種問題。

  心臟損傷可能會在過度訓練時發生,例如帶病訓練,或是在已有心臟問題的情況下還繼續跑。

  那為什麼我們還在越跑越快?

  一些運動員通過服用非法藥物來提高速度。短跑運動員有時會服用類固醇來增加跑步時對地面的推動力;而一些馬拉松運動員則採取違規增血的方法,來提高他們的最大攝氧量。這種方法通過增加血液中的紅細胞數,可將一個人的最大攝氧量提高約10%。要進行增血,可以通過藥物來實現,也可以將運動員自己的血液冷凍起來,在賽前進行注射,以獲得更多的血紅細胞。

  技術可器材也幫助短跑運動員們提高了成績,例如更好的跑鞋和人工賽道,但莫林表示,在過去20年間都沒有什麼主要的技術突破,研究者還沒能找到一種真正有效的技術,來幫助提高長跑運動員的耐力。

  莫林認為照目前的情況看,在未來20到30年內,應該都不會有人在2小時內跑完馬拉松。

  但這個記錄什麼時候會被打破也很難說,因為時不時都會殺出一匹黑馬。具有優良的跑步基因、訓練環境和天生優勢,可能會讓運動員突然跑出刷新紀錄的好成績。

  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女子馬拉松世界記錄。男子馬拉松記錄在過去10年內被刷新了5次,每次只快了幾秒,而由英國長跑運動員寶拉·拉德克利夫(Paula Radcliffe)創造的馬拉松記錄(2小時15分25秒)已經保持了11年,「她把其他選手甩開了一大截」,而這種情況可能再次出現。

  文章題圖:維基百科 /果殼

  編譯來源LifeScience, The Human Race: Will We Keep Breaking Running Records?

http://sports.sohu.com/20141106/n405827230.shtml sports.sohu.com true 搜狐體育 http://sports.sohu.com/20141106/n405827230.shtml report 3136 一個多月前,來自肯亞的丹尼斯·金梅託(DennisKimetto)以2小時2分57秒的成績完成了柏林馬拉松,創造了馬拉松的新世界紀錄。這意味著金梅託在42千米

");}

相關焦點

  • 1小時59分,男子馬拉松首次跑進2小時!突破人類極限
    突破極限!1:59:40!42.195公裡!平均配速2分50秒!在剛剛結束的「159 挑戰」中,馬拉松名將基普喬格以 1 小時 59 分 40 秒的成績完成全程,這是人類馬拉松成績第一次突破 2 小時大關!曾經的曾經,4分鐘內跑完一英裡(約1.61千米)、滑板巨星Tony Hawk空中900度旋轉、Babe Ruth創造的本壘打紀錄……這些成績讓曾經被認為堅不可破的理論人類體能極限變得不堪一擊。
  • 對於普通人來說,6小時之內跑完馬拉松,到底有多難?
    最近就有網友提出這樣的疑問:「如果一個小時能夠跑完10公裡,在不要求成績的情況之下,能不能在6個小時之內跑完全程馬拉松?」甚至還有人問道:「對於普通人來說,6小時之內跑完馬拉松,到底有多難?」答案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 突破馬拉松2小時人類極限!基普喬格是如何做到的?
    雖然國際田聯並不會承認這個成績,但正如他自己賽前所說:我不知道極限在哪,但我會一直朝他跑去。事實上,在男子百米突破十秒大關後,馬拉松能否跑進2小時,被視為人類競技體育的最後一道極限屏障。基普喬格是裡約奧運會男子馬拉松金牌獲得者,目前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也是他在2018年9月16日柏林馬拉松上創造的。馬拉松「破2」到底哪裡值得慶賀,為什麼有人說它的意義甚至堪比登月?
  • 揭秘人類極限突破者基普喬格:如何把全程馬拉松跑進2小時?
    綜合外媒10月12日報導,北京時間12日16時14分,34歲肯亞馬拉松選手埃魯德·基普喬格,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成功首次以破2的成績,跑完全程馬拉松。基普喬格因此順利成為突破人類極限第一人。基普喬格最終以1小時59分40秒的成績跑完42公裡,這比他2018年9月,在柏林馬拉松上創下2小時1分39秒的全馬世界紀錄,還要快1分59秒。
  • 用6個小時跑完全程馬拉松,有多難?
    我們可以計算一下,每公裡用時8分32秒,半程用時3小時00分,全程6小時00分。而人類走路的速度,大概是每公裡12分鐘,所以說用這個配速來跑完全程很難嗎?其實說難也不難,說難也挺難。下面我們就一起拉看看廣大的網友是怎麼回答的吧?
  • 中文觀潮:馬拉松跑者的極限在哪裡
    有關人類可以跑多快的話題,不斷刺激著所有跑者的神經,當然也是旁觀群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人類可以跑多快,這是短跑好手樂於挑戰的課題,不同時代的短跑好手也在用自身努力不斷刷新人們不斷提出的所謂極限。
  • 1小時59分40秒,他突破了人類極限!
    北京時間10月12日,維也納的普拉特公園裡,在接近2萬名觀眾和工作人員吶喊中,身背奧運會冠軍和世界紀錄保持者兩項頭銜的基普喬格完成了人類歷史極限的突破。儘管基普喬格在這項「挑戰159」中的最終成績不會得到國際田聯的官方認可,但他已經證明了「極限」是可以被打破的,就像他所說的,「我不知道極限在哪裡,但是我會一直向著它跑下去。」
  • 科技+人類極限 =1:59!人類馬拉松成績首次突破2小時
    突破人類力量和速度的極限,我們需要傳奇,也依賴科技。北京時間 10 月 12 日下午,為馬拉松紀錄保持者基普喬格專門設計的 INEOS1:59 挑戰賽鳴槍起跑。1:59:40 後,基普喬格隻身衝過終點線,人類第一次以 2 小時內的成績完成全程馬拉松。
  • 挑戰人類極限 耐克欲助運動員馬拉松跑進2小時
    北京時間12月13日,著名運動品牌耐克發表公告稱,該品牌從今天起正式啟動Breaking2挑戰計劃,旨在幫助人類馬拉松運動員在兩小時內完成全程馬拉松賽事。目前的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是2014年柏林馬拉松賽上肯亞選手丹尼斯-基梅託創造的2小時2分57秒。
  • 哪些動物能在兩小時內跑完42公裡?
    2小時42公裡,這是馬拉松長跑記錄,並不能代表人類的平均水平。其實99.9%的人都達不到這個水平。在2019年10月22日,肯亞選手埃魯德·基普喬格,在維也納馬拉松比賽中跑出了1小時59分40秒的成績,使馬拉松長跑記錄進入兩小時以內。他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位跑進兩小時大關的選手。
  • 人類馬拉松的極限成績是多少?基普喬格輕鬆「破2」
    基普喬格成為人類馬拉松「破2」第一人。 圖/賽事官方社交媒體42.195公裡的馬拉松,1小時59分40秒完賽,這不是世界紀錄,也不會是基普喬格的終點。10月12日,註定是載入世界田徑史甚至人類歷史的日子,在奧地利維也納的普拉特公園,41名配速員保駕護航,數萬名市民或遊客現場助陣,肯亞名將基普喬格成功打開2小時大關,成為人類馬拉松「破2」第一人。
  • 提前56年,這個男人突破了人類極限!
    當我們跑馬拉松時,身體和大腦都是不想跑的,我們還是在繼續往前。國內的馬拉松賽事,通常持續6小時,全程完賽率約60-70%。幾年的磨礪讓他有所成長,也找到了自己的真正優勢:把馬拉松全程的人類極限突破到兩小時以內。基普喬格始終堅信,人類能做到,也始終對打破記錄充滿信心:「一定能夠做到,不是為了跑某一個馬拉松去破紀錄,而是跑每個馬拉松都有機會去打破。」
  • 重磅 | 1小時59分40秒!在挑戰極限的道路上人類不會停下腳步!
    這是人類馬拉松歷史上的裡程碑,這也是人類挑戰極限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今天下午,人類馬拉松成績再次被提高。來自肯亞的長跑名將基普喬格,在維亞納的「1:59挑戰」中,他成功跑進2小時,以1小時59分40秒的成績,創造了人類馬拉松的歷史。一年前的柏林馬拉松,基普喬格跑出了2小時01分39秒的成績,刷新了當時的馬拉松世界紀錄。
  • 刷新世界紀錄、跑進2小時,馬拉松之王基普喬格挑戰極限
    事實上,在2017年柏林馬拉松,基普喬格就有機會衝擊馬拉松世界紀錄,無奈當天下雨,溼冷,即便如此,基普喬格也以2小時03分34 秒的好成績完賽並奪冠。 2019年10月12日,基普喬格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Ineos 1:59」的挑戰中以1小時59分40秒的成績順利完賽,就此成為全球第一位馬拉松跑進兩小時大關的選手。
  • 海南葉跑營,著名破2計劃名將,2小時2分跑完馬拉松,挑戰基普喬格紀錄?
    中國著名破2計劃名將? 中國第一跑營? 在高溫下2小時2分跑完馬拉松? 海南海口這片熱土竟然一下孕育出多個世界中長跑紀錄?這是真的嗎?
  • 1小時59分40秒!人類史上馬拉松首次跑進2小時
    讓人類馬拉松成績首次邁入2小時大關!馬拉松跑進2小時有多難?賽事官方用人類首次登月作為類比。上述的類比或許還是不太好理解,這裡有一組數字:馬拉松想要跑進2小時,這需要你每公裡保持2分50秒的配速,需要你以每100米17秒的速度勻速奔跑。如果是繞400米一圈的操場跑步,每1圈的時間只有1分8秒,而且需要連續跑100多圈。
  • 男子馬拉松首次「破2」,為何只是新極限,不是新的世界紀錄
    1小時59分40秒 !在10月12日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挑戰賽上,男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基普喬格,成功改寫了人類馬拉松的極限成績。他也成為歷史上首位在2小時以內跑完馬拉松比賽長度的運動員。就像人類好奇,在100米賽道上究竟可以跑多快;人類同樣好奇,是否可以在2個小時內,完成一場長度42公裡195米的馬拉松。2018年柏林馬拉松賽上,基普喬格跑出2小時1分39秒的新世界紀錄。作為世界馬拉松第一人,基普喬格並不滿意。他的目標是打破人類馬拉松的2小時極限。曾經有科學家認為,人類突破2小時的極限只會發生在未來。
  • 人類正在突破極限 讓馬拉松破2成為...
    人類正在突破極限 讓馬拉松破2成為可能時間:2020-09-05 16: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田徑三項世界紀錄一夜間被打破!人類正在突破極限 讓馬拉松破2成為可能 北京時間9月5日凌晨,在世界田聯鑽石聯賽布魯塞爾站的比賽中,男女1小時跑的世界紀錄以及男子20000米世界紀錄紛紛被打破!
  • 兩小時內跑完42.195公裡馬拉松?馬拉松紀錄保持者基普喬格做到了
    兩小時跑完42.195公裡的馬拉松,目前世界上只有1個人可以做到——肯亞馬拉松運動員埃魯德·基普喬格(Eliud Kipchoge),出生於1984年的他,目前保持著世界男子馬拉松比賽記錄2:01:39(2018年柏林馬拉松創造)。
  • 人類突破馬拉松2小時大關 耐克立功了
    肯亞馬拉松運動員埃魯德·基普喬格在耐克「1:59挑戰」活動中成功將馬拉松記錄壓縮到了1小時59分40秒,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跑進2小時的馬拉松成績。為了突破人類極限,活動主辦方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例如儘量選擇賽道坡度更小、直道更多的路線,在起跑前十幾個小時確定正式起跑時間,以尋找天氣有利時間。另外,主辦方還邀請了41位陪跑員與埃魯德·基普喬格配合,以7人為一組,在其身前組V字形防風陣。除此之外,埃魯德·基普喬格身邊還提供了三輛自行車組成的保障團隊,按需計算他需要的能量補給,並隨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