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人而言,柬埔寨太皇諾羅敦·西哈努克可以說是最熟悉、最親切的外國友人之一。西哈努克當過國王、領導過執政黨、出任過首相,也曾兩次流亡。
他為柬埔寨國家獨立、領土完整、民族和解與社會經濟建設奉獻了一生,深受柬埔寨人民崇敬和愛戴,也與中國領導人共同締造並精心培育了歷久彌新的柬中友誼。
柬埔寨人民的到底有多尊敬西哈努克
2012年10月15日,西哈努克在柬埔寨傳統節日「亡人節」的最後一天,在北京去世。消息傳到柬埔寨,所有人似乎都震驚了。
有人立即到金邊皇宮月光庭門口的草坪前跪下為老國王祈福。
電視節目大都取消,只有關於老國王遺體的情況、他後事的安排和他的生平。
全國正式的國喪一直持續到「頭七」結束,那一天來自柬埔寨全國各地的一萬多名僧侶在皇宮門口為他誦經。
西哈努克在北京去世並非偶然,他的大半生都跟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以至於他把中國稱為「第二故鄉」。西哈努克也是少有的從新中國建國伊始至今都一直跟中國保持友好的外國領導人。
西哈努克是怎樣的一個人
在柬埔寨,幾乎家家都掛有他和皇后的照片。即使在今天人們出於對當今政治強人洪森的尊敬開始掛出他和夫人的照片,也總是把西哈努克和皇后的照片放在更高的位置。
「他為人民獻出了一切」,這是我在柬埔寨最常聽到的關於西哈努克的評價。即使柬埔寨終究沒有逃過國破家亡、屍橫遍野的災禍,大部分的人似乎也沒想過要去責怪作為領袖的西哈努克。
很多人相信西哈努克所說的,他的一生都是在「捍衛民族獨立、領土完整和國家與人民的尊嚴」。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柬埔寨經歷了殖民主義、獨立和繁榮、政變、戰爭和殺戮、外族佔領和民族和解。歷史的每一個篇章都有西哈努克的參與。他的故事就是柬埔寨民族幾十年來在大國的夾縫中艱難生存、尋求自己在世界舞臺角色的縮影。
不甘心於「傀儡人生」
1941年,還是一個懵懂青年的西哈努克被法國殖民者挑選成了國王。
當時的印度支那半島還是法國的殖民地,但是隨著法國在歐洲二戰戰場上的戰敗和維希傀儡政府的上臺,法屬印度支那投靠了日本。
為了滿足日本在東南亞的戰略盟友泰國的利益,法國人將「馬德望」和「暹粒」兩省割讓給了泰國。這兩個省一個是柬埔寨的糧倉,一個是柬埔寨的精神寄託「吳哥窟」的所在地。
消息傳到金邊後,柬埔寨一片譁然,據說老國王也是聽到了這個消息後氣極駕崩。
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地位,法國殖民者迫切需要尋找一位聽話的皇室繼承人。
就像日本人找了孱弱的溥儀一樣,法國人選擇了貌不驚人的西哈努克。
然而沒過多久,西哈努克便成了法國人的夢魘,他帶領柬埔寨人利用各種政治手段,終於在1953年從法國殖民統治者手中贏得了柬埔寨的獨立。雖然民族獨立運動在二戰後逐漸成為世界潮流,柬埔寨獨立要早於很多其他殖民地。法屬非洲國家直到1960年代才開始獨立的浪潮。
和平統一的政治抱負
可貴的是西哈努克的獨立之路並不是通過暴力抗爭,而是像甘地那樣通過和平的方式。這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下尤為難得。
當然,因為沒有選擇武裝抵抗,西哈努克也曾經被左翼分子和共產主義指責是不徹底的機會主義者。
而在很多柬埔寨人看來,國王是因為看到了戰爭的殘忍並且不願意讓自己的子民去經歷戰爭所帶來的創傷,選擇了和平抗爭途徑。
獨立後的柬埔寨順利加入聯合國,西哈努克也代表柬埔寨出席了1955年的萬隆會議,成了國際社會上耀眼的新星。
也是在這一年,柬埔寨迎來了最重要的選舉年,那是一場接受國際監督的選舉,如果順利進行,就意味著柬埔寨從此能夠像英國和日本那樣走上憲政民主的道路。
然而,就在那年的3月2日,西哈努克突然宣布把自己的王位讓給他的父親,自己則改稱作「親王」,並且宣布將以一個平民的身份投身到選舉中 。
不論出於何種原因,國王參加政治選舉都是有違憲政的基本原則,君主立憲國家的國王或女王經常連在選舉中投票的權利都不具備,更不要說直接參政。
西哈努克這樣做是因為擔心,如果反對王權專制的左傾偏社會主義政黨贏得大選,將會葬送自己建立起來的君主立憲政體。
他不願意採取直接的暴力壓制,因此只能通過選舉去實現自己對國家政治制度的構想。
最終親王西哈努克以絕對優勢贏得選舉,成為柬埔寨民選領導人。
西哈努克年代
在老一輩柬埔寨人心中,西哈努克年代(1955-1970)是最甜美的歲月。那時鄰國越南、寮國、泰國、馬來亞等都始終處於革命或動亂之中,惟柬埔寨因實行中立政策,在冷戰的夾縫中獲得了經濟的發展。
執政的西哈努克在全國推廣教育,國民無論男女、貴賤都被納入教育系統。大學生人數也增加到1萬多名,金邊大學也是在那個時候始建。
然而西哈努克的強勢統治最終惹來了很多人的不滿,他們聯手外國勢力通過政變迫使西哈努克下臺。
「紅色高棉」與西哈努克
1970年3月,西哈努克在國外出訪期間被親美的柬埔寨政府推翻。他隨即前往北京,並在那裡開始了對紅色高棉的支持。這一選擇為西哈努克帶來了大量的指責,很多人認為如果西哈努克沒有選擇跟紅色高棉結盟,後者根本不會取得政權,也就不會有後來令人髮指的大屠殺。1975年,紅色高棉領導人波爾布特創立"民主柬埔寨"政權,西哈努克回國,並曾短暫出任國家元首。但不久之後,由於公開批評紅色高棉,西哈努克被迫下臺並遭到軟禁。曾對紅色高棉政權表示同情的西哈努克,此後卻被實行共產恐怖統治的"民柬"判處死刑。只是因為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的幹預之下,西哈努克才免於一死。紅色高棉的大清洗也沒有放過西哈努克的支持者,西哈努克至少有五個孩子,10多個孫子死在紅色高棉的手上。紅色高棉被越南推翻以後,柬埔寨開始了10多年被越南佔領的時期。
在內戰一觸即發之時,他放棄了再不登基的誓言,在1993年再次加冕成為柬埔寨國王。終於各方在他的「感召」和壓力下組成內閣,結束了在柬埔寨近30年的戰火,實現了民族和解。
與中國的一見鍾情
西哈努克大半生都跟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在柬埔寨動蕩的幾十年裡常年在中國居住,毛澤東時代的中國給予這位流亡親王最高的禮遇和最大程度的支持。在當年封閉的中國,西哈努克鑄造了一代中國人的集體回憶。西哈努克和中國領導人相識是在1955年的萬隆會議上。西哈努克後來回憶自己當時對周恩來的個人魅力和外交技巧留下了很深印象,周恩來對他並沒有像某些大國領導人一樣輕視,讓西哈努克頗有好感。西哈努克歷經風雨的一生中,兩次流亡都在中國得到了最寶貴的幫助,在中國支持下團結各方抵抗力量,為柬埔寨的自由和獨立奔走。患難見真情。在華期間,中國不僅為西哈努克提供了政治上的堅定支持,還給他提供了第二個家——北京東交民巷15號賓館。西哈莫尼國王、帕花黛維公主和其他王室成員也曾長期在這裡生活。如今,西哈莫尼國王每次到北京,還會住在這裡。西哈努克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經歷數次大起大落,但對中國的信任、與中國領導人的深厚友誼從未改變。這份友誼遠遠超出了個人範疇,體現了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國與國相處之道,也展現了中國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的大國形象。西哈努克不僅是柬埔寨人民的驕傲,也將長久地被中國人民懷念和銘記。中國老一代領導人與西哈努克共同開啟創立的中柬傳統友好關係將在新時期繼續得到發揚光大。— END —
消息來源:環球時報
轉載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本文來源於環球時報,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聯繫微信:AQllc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