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人放下屠刀後,就能立地成佛,可好人歷經磨難才成佛,這公平嗎

2021-01-19 歲月劃破青春

這個世界,有很多的好人,或者說是普通人,他們平日裡大多是與他人無害的,或者是有益於他人的存在,能為這個社會帶來更多的安定。但同樣,還有一些壞人存在,他們的存在就是為了傷害別人,造成死亡與混亂。對此,管理者通過法律來制約,哲學家則認為人性的善惡是本就定性的;只不過是正常表現出來而已;思想家就會設立一些道德標準來進一步界定好與壞,善與惡;而宗教一般都是坐在那,平靜的說兩句勸慰的的話。其中,對典型的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不過,對於這句話,卻讓很多人感到困惑。意思是壞人把所有的壞事都做盡了,到頭來只要反省到自己的錯誤就能成為好人,還能成為佛,佛家對待壞人是多麼的寬宏大量。可是好人呢,一輩子做好事,可能只因為到了一點小錯誤就被世人所不容,一輩子積累下的名聲與影響一瞬間都沒了,反而成為了別人眼裡的偽善,即便是想成佛,好人也要歷經磨難,這樣是不是過於不公平呢?

其實,我們如果仔細想一下,會發現這裡面還真的不是那麼回事,這句話,可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相反,可以說是困難重重。

首先就「放下屠刀」而說,對好人來說,想拿起屠刀都難,可是對於惡人來說,想放下可真是難上加難,不是你自己可以左右的。因為這個壞,或者說惡,尤其是大奸大惡,不可能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通常都會是有著同黨或者說盤根錯節很多的。你幹完壞事,想要脫身,這對於同夥來說,無異於是一種背叛,他們會認為你身上血債纍纍,拿什麼做好人,憑什麼做好人。

這就應了那句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想金盆洗手的人很多,但大多數都是沒落得好下場。因為對於那些曾經被你傷害過的人來說,仇恨已經結下了,就無法釋懷,你放下屠刀,對方就會拿起屠刀。

而往往人一旦陷入刀做惡的情緒裡,良知就會逐漸消失,人的本性就會慢慢發生偏移,形成一個扭曲的心理,根本就不會想到要回頭,根本連放下屠刀都不可能,還談什麼其他。

而立地成佛更是不容易,一個雙手沾滿鮮血的人突然說他想做個好人,誰會相信,誰會給他機會,沒有人會認為這是發自內心的誠意,反而是一種偽裝罷了。當人們已經習慣一個人的惡,是不會想到他還有善的一面存在的。成佛更是不用了說了,你首先得讓人們認可你,如果連認可都沒有做到,還談什麼成佛。只有先做了好人,然後其實才是和普通人站在一個起跑線上,再去成為聖人一樣的佛,就更難了,古往今來,我國幾千年來也沒見哪個雙手沾滿鮮血的惡人改過自新後能夠成佛的。

所以說,這句話,只能說是一句勸慰壞人的話,成佛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終極目標,而成為好人才是他們真正努力的現實目標。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秘籍:壞人放下屠刀即能成佛,好人歷經磨難也難成佛的奧秘
    心理學秘籍:壞人放下屠刀即能成佛,好人歷經磨難也難成佛的奧秘現實當中,我們有時會看到一種現象,好人的運氣似乎不怎麼好,處處忍讓別人,做事規規矩矩並且樂善好施,出門遇到的倒黴事倒是不少,甚至短命,因為你的善,也容易成為他人利用的工具。
  • 壞人可以立地成佛,這對好人公平嗎?
    何以立地成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對於壞人來說這只是為了不讓他們搞破壞的一種形式的表達,放下屠刀不一定成佛,也不會成為一個好人。壞人若是利用好了也能成為助力,何樂而不為呢?有一句諺語叫」一顆老鼠屎,敗壞一鍋粥「,從這個角度講,勸化指引改變一個壞人比幫助十個好人有用且更有意義,所以就有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樣的說法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說來輕巧,但是放下屠刀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對新生活的開始。人之初,性本善。人還是向善的,誰是一出生就為惡的呢?
  • 佛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例如在影視劇和生活當中,我們時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對此我們不禁心生疑問,為何好人成佛要歷經艱難險阻,壞人卻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究竟是什麼呢?本文中我通過三個方面加以說明,相信能幫你解開心中的疑惑。其一,「壞人」能否成佛?
  • 唐僧西天取經有九九八十一難,為何壞人卻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讀《西遊記》曾有疑惑,比如唐僧為何一定要安排九九八十一難的取經過程才能成佛?而佛教又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說,兩者是否有矛盾?且讓六甲番人從佛教的角度分析一二。一、關於佛佛教關於佛的定義,佛是佛陀的簡稱,指覺者和知者。
  • 好人積善成佛難,壞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女鬼說自己原是南陽六石村人,三個月前被惡人所害,菩薩念我平日善良,樂於助人,死時已積累善行76件,還需5件善行即可成佛,限我90日內完成。現在,我已經完成4件,再做1件善事就功德圓滿。今晚是最後期限,碰到你是我們的緣分,我願意幫助你回去,你不用害怕,到城外你只要跟我說聲感謝的話就可以了。曹定只能相信,走一步算一步吧。
  • 好人成佛要經歷八十一難,壞人卻只用放下屠刀就可以?
    把這兩條新聞,拿到一起對比,就不難回答開頭讀者提的那個問題。  這個社會有一條殘酷的潛規則:  好人成佛需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可壞人卻只用放下屠刀就夠了。    張文宏領軍的華山醫院感染科,是全國排名第一的科室,這樣的專業人才如果想掙錢,辭去公職可遠遠不止這個數。  中國人有句老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做好人最大的困境,不在于堅守自己,而在於好人總被壞人惦記。  想想吧,這樣的事還少嗎?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
    中國有句成語,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認為,人皆有佛性,作惡之人棄惡從善,即可成佛。後來發展成為勸導作惡之人停止作惡。它的來歷有一個動人的故事。——題記從前,在一個寺院裡有一個水塘,水塘裡有一隻青蛙。這隻青蛙每天天剛一蒙蒙亮,就大聲鳴叫起來,而它一叫,老和尚就把小和尚趕起來念經。日復一日,小和尚們就漸漸恨起這隻青蛙來了。
  • 女人,註定不能成佛嗎?佛對女性定的戒律多,是對女性的歧視嗎?
    但是,作為女性,在佛教中,總感覺似乎有被歧視的因素存在,比如:要成佛,需要女轉男身;比丘尼的戒律有348條,重戒8條;而比丘的戒律約250條,重戒4條,這不是歧視嗎?不是與佛教「眾生平等」的觀念相違背嗎?其實不然,究竟為什麼?我們一點點來分析一下。
  •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好人壞人在心念之間,起心動念都不可傷人害人
    這是我認為極為不公平的一次評分!《新少林寺》無論從演員陣容、演技、家國情懷和後期製作上,並不比老版《少林寺》差,但可能老版珠玉在前,導致新版遭受諸多吐槽。但這個評分實在是低估了《新少林寺》。此片的背景是20世紀20年代,時局動蕩天下大亂,華夏大地一片瘡痍,軍閥混戰的時期。
  • 為何說「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生活中聽到最多的就是俗語,俗語在某種程度上確實不如文學那般文雅,但是古代的老百姓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是社會交往總結出來的規律,流傳至今,大部分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什麼意思呢?
  • 觀音修煉數萬年只是個菩薩,唐僧才三十來歲為何成了佛?
    是她的德行不夠嗎?不配成佛?不是的,西遊記中的觀音菩薩雖是到最後仍沒成佛,可她,卻在一開始便已有了成佛的資格!孫悟空在那次發怒時講:你這個七佛之師!看到沒!觀音菩薩不僅僅是菩薩了,在名義上,她還是個七佛之師!七佛有哪些?也不去說了,告訴大家,「七佛」中有我們尊敬的如來佛。
  • 「佛緣」深厚的人,往往有這三大特徵,具備其中一點就算有佛緣
    隨著這句話的廣為流傳,網絡上的人在說這話時,也多了點調侃之意。但其實佛緣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是佛門營銷獲取信徒的手段。所謂佛緣,是心與佛的交流,與佛有感性上的聯繫,且善心較大,對佛法有很深的心念,能夠在修行上快速精進,達到解脫自在。
  • 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是犯了殺生的根本大戒,為免業報輪迴,你去後山跳崖,以捨身謝罪吧!」沙彌一聽,頓時如五雷轟頂,知道自己闖下了大禍,只好拜別禪師,萬分悲痛地來到懸崖邊,準備殉身謝罪。往下一看,懸崖峭壁,只要跳下去,肯定粉身碎骨,不會有完屍。沙彌想來思去,進退維谷,不知如何是好,便忍不住掩面大哭起來。
  • 壞人成佛,放下屠刀就可以了?
    這已經是他的「二進宮」了,所以進了監獄以後才會這麼放鬆,甚至有些詭異的幸福——「這裡邊的人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超喜歡在裡邊。」他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他是真的喜歡這裡。2013年才被刑滿釋放的他,於2014、2015、2016年不厭其煩地繼續上演行竊——被捕——釋放——再行竊的循環,終於在2016年,盜竊罪的基礎上,他又多了一條搶劫罪,被判了四年六個月。
  • 看完《拆彈專家2》,我才明白為什麼說「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我一直有個疑惑,為什麼佛語會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些做了壞事的人只要幡然醒悟,就能得到諒解。如果那樣,好人何堪?最近,看完電影《拆彈專家2》後,我竟相通了這個問題的答案。這是一部關於「警察救人」的硬核電影。劉德華飾演的拆彈專家潘乘風,因為執行任務中發生意外,被炸斷了腿,也因此葬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 妙先生:「殺好人救壞人」的精髓在哪裡,東陽是壞人還是好人?
    在其他眼裡凌松是個災星,可在東陽眼裡凌松和她一樣是平等的人,童年的時候東陽給了凌松不少溫暖,凌松長大後也決定要娶東陽為妻。起初凌松拿了兩千兩找東陽的村長父親提親,可村長並沒有答應凌松的要求,反而說乾天城的貴族娶東陽做妾要3千兩,那麼凌松這樣的窮人娶東陽做妻要4千兩。
  • 哪有什麼壞人變老了:只是在歷經滄桑以後再也不相信好人有好報了
    哪有什麼壞人變老了:只是在歷經滄桑以後再也不相信好人有好報了大家都說我們現在人太冷漠了。太壞了。甚至這幾年頻頻傳出,老人不敢扶了。小偷不敢抓了。最後是被當地的派出所強制抬上警車才撿回來一條命。後來也沒有追究我們這些村民毆打他的責任。因為那時候講究誰的錯在先。你偷我的雞,我打不死你。小偷也有基本羞恥感,他們也不會追究我們。那時候我們也敢於見義勇為。
  • 海綿寶寶:派大星是壞人中的好人,章魚哥是好人中的壞人
    派大星是壞人中的好人,章魚哥是好人中的壞人。為什麼會這麼說,章魚哥在動漫中一直很冷漠,對海綿寶寶很不好,而派大星則是海綿寶寶最好的朋友,對海綿寶寶很好,在《海綿寶寶》的劇情中,有許多次決定都透漏出了派大星的本性,或許可以說是他傻,但本性卻是改不了的,而章魚哥的外表雖是冷漠,但本性卻很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