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十年電影:「六百工分」成了流行語

2021-01-08 騰訊網

[摘要]義大利人安東尼奧尼於七十年代初來華拍了紀錄片《中國》。

「文革」時期的電影大致上有以下幾個類型:一、戲曲類,以京劇八個樣板戲為主打,也有少量的地方劇種。二、《新聞簡報》(紀錄片)。三、國產故事片和引進的外國影片。外國電影集中在朝鮮、阿爾巴尼亞、越南、羅馬尼亞這幾個社會主義國家。國產電影大致如下:

1966年西安電影製片廠生產的藝術片《老保管》。八一電影製片廠(簡稱八一廠):《一百個放心》、《青春紅似火》。北京電影製片廠(簡稱北影):《女飛行員》。長春電影製片廠(簡稱長影)《雁紅嶺下》(下集)。1968年上海電影製片廠(簡稱上影廠)的:《落水記》。1970年兩部:北影的《智取威虎山》(京劇)。八一廠:《紅燈記》(京劇)。1971年兩部,北影:《紅色娘子軍》(舞劇)。長影:《沙家浜》(京劇)。1972年五部,北影與上影廠合拍:《海港》(京劇)。北影廠:《龍江頌》(京劇)。上影廠:《白毛女》(舞劇)。八一廠:《紅色娘子軍》(京劇)。長影:《奇襲白虎團》(京劇)。1973年四部,北影與上影廠合拍:《海港》(京劇重拍)。長影:《豔陽天》、《戰洪圖》、《青松嶺》。1974年十七部,北影四部:《杜鵑山》(京劇)、《偵察兵》、《南徵北戰》(重拍)、《送貨路上》(湖南花鼓戲)。上影廠四部:《火紅的年代》、《無影燈下頌銀針》、《渡江偵察記》(重拍)、《一副保險帶》。八一廠兩部:《平原作戰》(京劇)、《閃閃的紅星》。長影五部:《創業》、《鋼鐵巨人》、《平原遊擊隊》(重拍)、《向陽院的故事》、《半籃花生》(越劇)。珠江電影製片廠(簡稱珠影)的:《沙家浜》(粵劇)。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一部:《園丁之歌》(湘劇)。1975年二十四部,北影六部:《海霞》、《紅雨》、《決裂》、《草原兒女》(舞劇)、《烽火少年》、《渡口》(河北梆子)。上影廠六部:《戰船臺》、《春苗》、《第二個春天》、《小將》、《人老心紅》(淮劇)、《揀煤渣》(淮劇)。八一廠四部:《沂蒙頌》(舞劇)、《激戰無名川》、《紅燈記》(維吾爾語歌劇)、《雷雨之前》。長影五部:《金光大道(上集)、《車輪滾滾》、《長城新曲》、《黃河少年》、《沙漠的春天》。西安電影製片廠兩部:《碧海紅波》、《阿勇》。珠影:《小螺號》。1976年四十部,北影七部:《反擊》、《山花》、《沸騰的群山》、《寶蓮燈》(上、下集,河北梆子)、《青春似火》、《牛角石》、《海上明珠》。上影廠十三部:《歡騰的小涼河》、《年輕的一代》(重拍)、《磐石灣》(京劇)、《徵途》、《難忘的戰鬥》、《江水滔滔》、《審椅子》(京劇)、《新風歌》、《金鎖》、《阿夏河的秘密》、《管得好》(呂劇)、《三定樁》(萊蕪梆子)、《小店春早》(黃梅戲)。八一廠四部:《長徵組歌》(舞臺藝術片)、《南海風雲》、《紅雲岡》(京劇)、《南海長城》。長影六部:《雁鳴湖畔》、《芒果之歌》、《長空雄鷹》、《鎖龍湖》、《山村新人》、《金光大道》(中集)。西安電影製片廠的:《開山的人》。珠影三部:《楓樹灣》、《山裡紅梅》、《紅霞萬朵》(黃梅戲)。峨嵋電影製片廠兩部:《寄託》、《春潮急》。廣西電影製片廠:《主課》。

外國電影,朝鮮:《鮮花盛開的村莊》、《火車司機的兒子》、《摘蘋果的時候》、《勞動家庭》、《永生的戰士》、《原形畢露》、《軋鋼工人》、《賣花姑娘》、《金姬和銀姬的命運》、《看不見的戰線》、《三妯娌》、《戰友》、《南江村的婦女》。阿爾巴尼亞:《寧死不屈》、《創傷》、《海岸風雷》、《地下遊擊隊》、《戰鬥的早晨》、《廣闊的地平線》、《伏擊戰》、《第八個是銅像》、《勇敢的人們》。羅馬尼亞:《爆炸》、《多瑙河之波》、《巴布希卡歷險記》(兒童警匪片)、《多瑙河三角洲的警報》越南:《前方在召喚》、《森林之火》、《回故鄉之路》、《琛姑娘的松林》、《火》、《阿福》。

日本內部電影有:《軍閥》、《山本五十六》、《啊,海軍》(內部電影是指受到國人批判,僅限成人觀看的電影)。義大利紀錄片《中國》(導演安東尼奧尼)。

如今我們所能看到的「樣板戲」電影基本上拍攝於1970年之後。所謂「八個樣板戲」是指京劇《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和《革命交響音樂「沙家浜」》。此後《鋼琴伴唱「紅燈記」》、《鋼琴協奏曲「黃河」》、京劇《龍江頌》、《平原作戰》、《磐石灣》、《紅色娘子軍》、《杜鵑山》、《紅雲崗》,芭蕾舞劇《沂蒙頌》、《草原兒女》等相繼被列入「樣板戲」序列。

國產影片中大部分是彩色片,黑白片不多,如:《一百個放心》、《落水記》、《向陽院的故事》、《烽火少年》、《偵察兵》等。阿爾巴尼亞的電影幾乎是黑白片,朝鮮電影黑白片居多,彩色故事片有:《賣花姑娘》、《摘蘋果的時候》、《金姬銀姬的命運》。越南電影也是清一水的黑白片。

如同央視春晚許多小品裡的臺詞很快成為當年流行語一樣,「文革」時期的電影中也有一些臺詞、經典對白成為那個時代的時尚流行語,這一點在外國電影中尤甚:朝鮮電影《鮮花盛開的村莊》裡面的男主人翁———炳基到了男大當婚的年齡,卻遲遲沒有對象,父母急得不行,託人在鄰村物色到一位對象。當父親把臉龐寬大小眼睛、身體健碩的女子黑白照拿給他時,炳基的臉上立馬呈現出不屑和嫌棄。父親見狀說:好看的臉蛋能出大米嗎?人家一年能掙六百工分。於是乎這句「好看的臉蛋能出大米嗎?」不久便在國內流行開來。說某女子相貌困難一點,「六百工分」便成了代名詞。阿爾巴尼亞電影中「消滅法西斯,自由屬於人民」、「莫索裡尼,總是有理,並且永遠有理」、「把槍交給基爾吉,這是黨的決定」也一度成為街頭巷尾男女老幼的熱詞。

「文革」中的許多電影插曲早已成為經典歌曲。反映赤腳醫生在農村為貧下中農防病治病的影片《紅雨》裡的《赤腳醫生向陽花》(郭蘭英演唱);《青松嶺》裡面的《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電影《閃閃的紅星》裡的《紅星歌》、《小小竹排》、阿爾巴尼亞電影《寧死不屈》裡的《趕快上山吧,勇士們》。朝鮮電影:《賣花姑娘》裡的《賣花姑娘》、《春天年年來人間》;還有故事片《摘蘋果的時候》、《金姬銀姬的命運》、《南江村的婦女》裡的插曲等。但凡有廣播的地方,高音喇叭裡除了宣傳當時的形勢和播放主席語錄歌外,播出頻率高的便是八個樣板戲選段和這些故事片插曲了。

談論「文革」影片,人們還常用一句順口溜來總結當時的電影模式:「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朝鮮電影哭哭笑笑,越南電影飛機大炮,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中國電影新聞簡報。」飛機大炮、哭哭笑笑尚能接受,唯有這又摟又抱的在許多觀眾心中比較糾結。羅馬尼亞的《多瑙河之波》、阿爾巴尼亞電影《廣闊的地平線》、前蘇聯影片《列寧在十月》、《難忘的一九一九》裡面均有情侶或者紅軍戰士與妻子擁抱接吻的鏡頭,電影在城裡放映時就讓不少人感到不適。而我們當知青時見過,年長者見到影片中這些情節低頭不去看銀幕,更有村民面對接吻鏡頭斥責:這是啥玩意?!

由於文化上的差異,且阿爾巴尼亞電影的敘事採用多點、多線條的方式進行,讓很多國人難以理解影片中的情節,常常會有莫名其妙的感覺。總結越南電影離不開飛機大炮,是因為越戰時期美國的攻擊機、轟炸機(特別是B52轟炸機)、直升機在越南上空沒日沒夜的盤旋轟炸,而越南戰士在地面不斷用高射炮瞄準敵機掃射,場面十分火爆,「文革」那會兒越戰正酣。

朝鮮電影「哭哭笑笑」,則反映在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村民們過著美滿的生活,人們的心態比較積極向上,成天樂樂呵呵的。特別是年輕的姐妹們銀鈴般的笑聲不時飄蕩在田間地頭、果樹林裡。而在描寫朝鮮舊時代的電影《賣花姑娘》裡,觀眾時常被影片中遭受地主迫害的花妮一家的悲慘命運所打動。花妮的妹妹順姬在地主家時,眼睛給地主用熱滾的草藥燙瞎;花妮在母親終於扛不起病痛折磨撒手人寰時那撕心裂肺的哭述;年幼的順姬給地主管家騙到深山,丟棄在冰天雪地裡,觀眾看到這些鏡頭時哭聲一片,根本沒辦法看下去了。《賣花姑娘》採用彩色寬銀幕放映,也為當時國人少見。需要特別提到的是,給外國電影譯製配音的配音員在國內有著眾多的擁躉者,比方蘇秀、劉廣寧、童志榮、向雋舒、勞力、畢克、李梓、孫道臨等。他們的配音為電影增色不少,裡面的精彩對白常為人們津津樂道。

除故事片外,「文革」時期國內放映比較多的影片是紀錄片《新聞簡報》。1967年到1976年,新影廠和八一廠共攝製長短紀錄片509部,連同新聞雜誌片共2037部。拍攝「文化大革命」的內容居多:毛主席八次接見紅衛兵、農業學大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歡慶黨的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宣傳八個樣板戲、柬埔寨流亡政府西哈努克親王和夫人莫尼克公主在中國各地訪問、批林批孔運動等。也有紀錄祖國建設新風貌的:《徵服黃河的戰鬥》(1972)、《戰海河》(1972)、《海河戰歌》(1973)、《韶山銀河》(1973)、《大慶紅旗》(1971)、《沸騰的開灤》(1974)、《勝利油田》(1975)、《大慶人》(1976)、《大慶戰歌》(1976)、關於廣州、上海、大連等地造船工業的《百舸爭流》(1976)等。

「文革」時期,日本電影進口到中國的不多,且不公開放映,觀眾僅限於成年人。如《山本五十六》、《啊,海軍》、《軍閥》。內容多描寫殘酷戰爭場面。電影《軍閥》中甚至有母親為躲避搜查,親手掐死在懷裡哭鬧的孩子這樣的畫面。

義大利人安東尼奧尼於七十年代初來華拍了紀錄片《中國》,影片放映後引發國內主流媒體的批判,說許多鏡頭對著天安門廣場人們來去匆匆的腳步和自行車,甚至有人在天安門廣場旁邊晾衣服,場面雜亂有辱中國形象。

「文革」十年的電影是一個特殊年份的特殊產物。在中國電影百年史中只有十年,許多電影讓我們這些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至今無法忘卻。

相關焦點

  • B站流行語科普 十年小眾,終成主流什麼意思什麼梗?
    B站流行語科普 十年小眾,終成主流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21-01-03 18: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B站流行語科普 十年小眾,終成主流什麼意思什麼梗?
  • 十年|從「不差錢」到「太難了」,一直在變化的流行語
    「十年」很短,而我們的文化生活已改變。 「文明互鑑真硬核,融梗檸檬誰覺得。霸凌第一九九六,塊鏈不知太難了。」這是《咬文嚼字》編輯部以一首「順口溜」的形式發布的2019年度十大流行語。「文明互鑑」「區塊鏈」「硬核」「融梗」「××千萬條,××第一條」「檸檬精」「996」「我太難/南了」「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霸凌主義」十條流行語入選。
  • 清華文革「七.二七事件」(圖)
    團派主張「文革階級關係大翻個兒論」、「文革前十七年黑線主導論」和「文革是一場批(判)幹(部)運動論」;四派主張「文革階級關係不變論」、「文革前十七年紅線主導論」和「文革應使幹部發揮中堅作用論」。兩派的論戰伴隨著小規模的衝突,最主要的是,兩派在建立清華大學文革權力機構————革命委員會所要結合的幹部問題上,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加緊打擊和迫害對方所倚重的幹部。
  • 2021年初中歷史知識點:十年文革時期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歷史知識點:十年文革時期,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政治、經濟:   1、「文革」爆發(1966年5月);   2、周恩來主持工作(1971年---1973年);   3、鄧小平全面整頓(1975年);   4、「文革」結束(1976年10月);   (2)外交:   5、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1971年10月);
  • 十年網絡流行語大賞,哈哈哈哈太好笑了!你還記得哪些網絡流行語呢?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那些年的網絡流行語,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搞一個十年流行語大賞,帶大家來回顧一下,看看這些網絡流行語,你還記得嗎?01咱們就先從十年前開始匯總,大家還記得當年那句「我爸是李剛嗎?」這句話可以說是開啟了坑爹語錄的鼻祖。到現在為止,小便還沒有想到任何一個比它還要坑爹的流行語,大家如果有的話,可以補充一下。
  • 十年網絡流行語大賞 2010-2020年度大事件大全[多圖]
    微博以及各大平臺上都有很多網絡流行語,這些網絡流行語在生活中充當了很重要的「角色」,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近十年網絡流行語,下面有2010-2020年網絡流行語和年度大事件匯總,大家可以看看詳情。十年網絡流行語大賞十年前的「給力、屌絲、坑爹」等熱詞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口頭禪。這十年網絡熱詞的發展也寓意著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遊戲鳥小編對2010年至2020年的網絡流行語、以及年度大事件進行了整理,以詞雲的方式展示了這十年間的年度印象。下面來一場穿越之旅,看看是否喚起你遙遠的回憶!
  • 2020年十大流行語的背後,是網絡十年的浮躁,還是人性的誤讀?
    寫在本文前面的話:2020年有人成了最偉大的逆行者,那些想成為集美的後浪你們有什麼可豪橫的,都是梅香的拜把子打工人,難免頭上飄過網抑雲,內卷始終比不過那些凡爾賽文學創作者,這個時候小朋友你是否有太多的問號?
  • (文苑)2020年度流行語榜單揭曉,你中意哪一個?
    一份來自《咬文嚼字》編輯部揭曉的2020年十大流行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颯」、「後浪」、「神獸」、「直播帶貨」、「雙循環」、「打工人」、「內卷」、「凡爾賽文學」等熱詞入選;一份來自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入選者依次為「逆行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帶貨」、「雲監工」、「光碟行動」、「奧利給」、「好傢夥」、「奪冠」、「不約而同」、「集美」等
  • 成龍早年廣告語走紅 「duang」成羊年流行語
    寫法 沒有對應的漢字,有網友提出詞語「嘟昂」比較接近其意味,也有網友生造了一個漢字,這個字上下結構,上面是成,下面是龍,合起來就是「duang」字。  成龍一句「duang」 火速成為羊年流行語  說到成龍,這幾天最火的既不是他的電影《天將雄獅》,也不是他為兒子房祖名理髮的照片,而是他創造了羊年第一個網絡熱詞「duang」!
  • 網絡流行語串起片片情
    這十大網絡流行語,串起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中國這一年的不平凡經歷,既有個人的讚美,也有具體的敘事,但每一個詞中都有著廣大網民的情感表達,讀懂了其中的情感,也讀懂了中國人不懼風險、勇往直前、攻堅克難、勇於爭先的奮鬥精神。
  • 百年無廢紙:從文革宣傳畫看紙製品收藏
    原標題:百年無廢紙:從文革宣傳畫看紙製品收藏 特殊的年代、特殊的題材造就了文革郵票、電影海報、宣傳畫等紙製品的特殊價值,誰能捷足先登,誰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回報。它已有力地驗證了百年無廢紙論斷。後經多方了解,才知道,七十年代以前儘管那時的電影海報唾手可得,但由於人們沒有收藏電影海報的意識,故絕大多數已散失,目前市場上,民國時期的電影海報幾乎看不到,五六十年代的電影海報也很少。所以,市場上偶有這些電影海報亮相,自然身價不菲。2010年中國嘉德推出的1926年發行的《燕山俠影》成交價高達4.5萬元。有不少業內人士預言,老電影海報在未來幾年裡將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 小豬佩奇電影宣傳片走紅網絡,「啥是佩奇」成2019首個流行語!
    果斷是前段時間一直大熱的小豬佩奇啊,基本上是個小朋友就能喊出佩奇的名字,而小豬佩奇配豬年,這也足夠喜慶了,因此如今街面上能見到的小豬佩奇形象也是越來越多了,而小豬佩奇的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也是開播在即,電影還未播,宣傳片卻如同病毒版短時間內走紅了整個網絡。啥是佩奇?
  • 把2019網絡流行語翻譯成古漢語竟然這麼有意思?
    2019就這麼「嗖」的一下過去了,今天是新一年的第一天,過去的一年都有哪些流行語呢?如果把這些流行語翻譯成古漢語,會是什麼樣呢?翻譯成古代漢語:北方多苦寒,南疆不堪看。No.3 盤他「盤他」不僅火,而且還從一個網絡流行語晉升到了「萬物皆刻盤」的地步。這個詞是來自於相聲《文玩》。盤原來指的是文玩不夠圓潤,需要不斷的用手揉搓把玩才能把文玩變的平整光滑,這個過程叫做「盤」。
  • 網絡流行語的是與非
    他大約想不到英式中文尚未改進好,二三十年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網絡語言已經來襲,且來勢更猛,對傳統中文的衝擊更加大。  余光中指出了中文運用中一系列名詞、介詞、詞性、複數等問題,如今我們略一翻閱,這些問題比比皆是。舉個例子:「對於這一傳聞他們暫時也不準備回應」,依照余光中的意思,「對於」用濫了也用得畫蛇添句,此句改為「他們暫時不準備回應這一傳聞」,更為合乎中文簡潔、洗鍊的要求。
  • 2020漢語盤點: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新鮮出爐!(十年流行語大...
    套路 漢語中本有「套路」一詞,指編製成套的武術動作,如少林拳套路;也指成系統的技術、方式、方法等,如改革新套路。2016年網絡流行語中的「套路」舊瓶裝新酒,其「套」不是「成套」「成系統」的意思,而是指「圈套」「老套」。
  • 2018日本流行語:大叔的愛、Tik Tok、金足農等入選
    人民網東京11月8日電 日本「2018新語·流行語大獎」7日公布了30個候選詞,其中包括金足農旋風、Tik Tok(抖音國際版)、大叔的愛、Me Too等。年度流行語Top 10將在12月3日公布。 今年由於冬奧會、世界盃的舉辦,多個體育詞彙入選,如「確實如此」(平昌冬奧會日本冰壺女子代表隊選手的北海道方言口頭禪)、「(大迫)不是半瓶子水」(2008年的比賽後大迫勇也的對手中西隆裕邊哭邊說「大迫不是半瓶子水」,十年後的世界盃上,這句話成為球迷為大迫應援的標語)等。另外還有金足農(秋田縣立金足農業高中)在夏季甲子園上演的熱血之戰,被稱為「金足農旋風」。
  • 【逸視界】因文革迫害致死的文學藝術大師竟達155名!
  • 崢嶸歲月丨山西壽陽文革記憶
    一月二十六日早晨,以壽陽縣晉劇團為首的壽陽革命造反指揮部與京晉學生駐山西日報的造反派分兩路,奪了縣委和縣人委的權(一二六奪權)。一月二十八日,壽陽縣人武部、駐軍空字053部隊、駐軍防字103部隊正式介入壽陽文革,同日三家聯合成立了支左領導小組,在053駐地召開了縣城造反派頭目會議。會議否定了一二六奪權,認定一二六奪權為假奪權。
  • 這些十年前的電影,你還記得嗎?
    步入2020年,2010年代宣告結束,關於過去十年電影的盤點也陸續出爐。回憶起2010那一年,上映的電影有哪些?那時候的中國電影市場又是怎樣一番光景? 你還記得嗎? 2010年對中國電影來說是一個蓄勢待發的年份,全年總票房達101.71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大關。
  • 2019年度流行語出爐 2019年十大網絡流行語 2019年抖音最火流行語
    一轉眼,2019年又要過去了,在這一年中也產生了很多的網絡流行語,這些網絡流行語都是從不同的平臺火起來的,包括現在很火爆的抖音。下面為大家整理了2019年度流行語出爐,2019年十大網絡流行語,2019年抖音最火流行語,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