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生的練勁妙法 -- 可怕踢擊力的訓練

2020-09-20 身心性

風雲生的練勁妙法:

本來這個方法不是秘密,我原來是打算面授傳授的,但是既然朋友問到了,我就說出來好了.這個身法,

你可以分三步練,但是第一天就可以練到第二步.方法如下:


第一部,雙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雙手虛握拳,就是千萬別把拳頭握死了,尤其是手腕處,不能有絲毫緊的感覺.自然垂手與身體兩側.然後以身體中線為軸,用兩胯帶動身體,向左右旋轉.這個就是第一部.開始要松活自然的轉動,雙手放鬆,隨身體的左右扭轉而蕩起,這個我叫做撥浪鼓身法,人的兩胯與兩肩如同鼓面,而雙手雙拳如同鼓錘.這一步的重點是體會身體向某一側扭轉到頭後,向反向扭轉的彈性.要點是雙腳要站穩,不能挪動。

第二部是接著第一部做的.當你扭轉身體體會出了彈性後,自然會越扭越快,這個時候,身體的扭轉帶動雙手雙拳會越蕩越高,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改變一下,不是以身體中線為軸心了,而是要改以身體的雙腿為軸心,進行扭轉.例如我們先以左腿為軸心,這個時候就要體會在身體向左扭轉時,是右腳蹬地,將身體蹬轉,身體完全轉向左側,雙手隨之而蕩起,左手先打在自己的背部,然後右手隨之打在自己的胸口.這個時候有兩點要注意,一個是雙手,要把雙手雙拳想像成兩個錘子,手臂如同鏈子.第二,在身體左右蹬轉的時候,為了體會腳下蹬勁,可以略微的把重心下沉,然後蹬起,但是蹬起的幅度不要太大。


在第二部訓練,感覺自己雙手沉重後,第一天訓練的目的就達到一半了.剩下的一半最好有個同伴,給你拿個拳靶,讓你在拳靶上試力.就這麼一個身法,一扭身的時候,實際上你已經發出兩個力,例如向左旋扭的時候,左手有一個反背抽打的發力,同時右手有一個向左側合打的發力.這兩個力是在一次轉身中發出來的.在試力的時候,開始要分別的體會.我一般教人是先體會裡合的鞭打.說得詳細一點吧:假如我先試右手的裡合鞭打,那麼我請我的助手用右手持靶,站在我的對面,然後把右手伸向我,靶面對著我的右側.然後我發力鞭打.發力的時候要注意找好手臂的鬆緊度,過緊發不出來透勁,過松容易拉傷手臂肌肉.同時要注意一個透字,想像自己的手象個鞭子,一鞭子把手靶抽成兩片.切記,發力的時候完全用身體帶,不是用手臂打.一般來說,第一天訓練,如果有我在一邊指點或者悟性好點,也就能夠具備一拳將人打昏迷的能力了。

第三部其實也簡單,就是加上步法.看起來很象心意六合拳的龍吊膀.從第一天,最晚第二天,就可以開始學習實戰打法了.然後呢,要求在這一的扭身裡面,找出直拳,擺拳,勾拳,圈打,挫打,以及撞打,反背抽打,彈打等等,以及肩肘拳的三節發力技術。

武術的實戰技術,我個人認為有技,勁,功,心四個方面.著四個方面的提出,其實是我個人需要.真正的武術中,這個四個方面是一個完整的,有機的整體.說到實戰,大概可以分為兩種風格,那就是技術型與功力型,技術型打的是速度與頻率,而功力型講究的時機與勁勢.但是無論哪一種,大家在初學的時候要注意的是腰胯的扭轉是不是到位.練熟悉了,略一扭腰,也能打出很大的力量.但是,那不是你最大的力量.想真正把功夫練好,不能說,我行了,不要再窮講究了.而是要不斷的反省,追求完美.在扭轉的過程中,要把雙肩雙胯看成一個四方形的平面,肩與胯要合,單側的肩與胯要同步的扭轉,把肩完全的放出去,這樣力量才透。

傳統武術裡面,發力最根本的一個秘訣,可能就是三尖相照.就是人的鼻尖,發力的手與腳尖,三者朝向一個方向.李仲軒老人在自己的文章中說過類似的要領,這樣可以把自己的體重附加在拳上.在形意拳裡,講究步步不離雞形,什麼叫雞形?說簡單了,就是前後腳成一條直線,這樣力整.但是雞形有兩種變形,一種是之字蛇行步,一種是三角步.在這裡,我們發力不妨在明白雞形的前提下,重點研究一下之字蛇行步,舉例說,我用右手在後,向我正面的敵人發力抽打,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在抽打的同時向敵人的左側的15度,30度,或者45度角上斜進步,而在斜進步的同時,我們的身體要大幅度扭轉,主要指腰胯的扭轉,使之最少與斜進的前腳尖形成九十度角.這樣的一擊,實際上已經很少有人能承受.敵手只能逃跑或者毀滅.但是這裡又有一個問題了,我們說的是後手的發力原理,可是換一個角度說技術的時候,你的前手在幹什麼呢?在我們所講的這個發力的時候,在後手發力之前,其實我們前手已經先打了出去,這個前手的作用很多,可以用來打擊對手的前鋒手,破壞對手的間架,但是他暗中真正的作用,其實是一把尺子,是量敵我距離的尺子,只要你前手沾到對手了,哪怕沾到一點點邊,那麼基本上這個後手的發力就可以實實在在的打在對手身上,不信你就試試去.我很高興這裡有朋友們能實踐,只要大家肯實踐,就能發現問題,發現問題,我就可以解答,相信我的解答都是一些大師人物不願意說的所謂秘密。

可怕踢擊力的訓練:


&34;施君總是這樣說我,然而,那時的我是散手教練的寵兒,我的邊踢常常令執靶的師兄第叫苦不迭.但在施君面前,我啞口無言.這個貌不驚人,塊頭不大的年青人所表現出來的殺傷力使我除了感到驚訝,佩服,剩下的只有奢求......幸好,那個驕傲,拒人於千裡之外的施君終於成為了我的好友.臨別前第三日,施君向我示範講解了他的踢擊訓練:

第1步:提起一隻腳做金雞獨力.用支撐腳蹬地用力向前踢.(大家做做看,踢不起來吧,這完全要靠你支撐腳蹬地和腰胯的力量.別喪氣,練一個月先.施君當時表演時僅穿了個拖鞋,從起跳到落地我感覺有2米左右的距離)

第2步:提起一隻腳做金雞獨力.用支撐腳蹬地用力向側踢

第3步:提起一隻腳做金雞獨力.用支撐腳蹬地用力向前作360度轉身旋踢

相關焦點

  • 內家高手的練勁妙法免費傳授——可怕踢擊力的訓練
    (括號內的字請忽略:易筋經,少林寺,武術,形意拳,樁功,站樁)在第二部訓練,感覺自己雙手沉重後,第一天訓練的目的就達到一半了.剩下的一半最好有個同伴,給你拿個拳靶,讓你在拳靶上試力.就這麼一個身法,一扭身的時候,實際上你已經發出兩個力,例如向左旋扭的時候,左手有一個反背抽打的發力,同時右手有一個向左側合打的發力.這兩個力是在一次轉身中發出來的.在試力的時候,開始要分別的體會.我一般教人是先體會裡合的鞭打
  • 小龍訓練之踢擊訓練
    勾踢多用於身體上部,但也經常以襠部為目標勾踢訓練最實用最,最經濟的是紙靶,先從警戒式做不移動腳步踢靶子訓練,以體會自身姿勢和腳的踢擊路線,還要注意接觸目標時發力狀況隨著訓練進行可改踢較硬的物體,如,輕沙袋和重沙袋
  • 風雲生 武術的訓練和體系
    重點是,這個人幾乎罵的描述,真正練的好的,有天分的孩子都是練長拳的,只有壓不開腿,踢不高的人,才會練形意拳!所以村子裡練形意拳的都是大家心目中的笨蛋! 反正這個人把練形意拳的損了一遍,就消失了,那個時候,還沒有實名認證! 什麼叫系統?體系?說簡單了,就是像炒菜一樣,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 小龍訓練之踢擊速度勾踢
    勾踢主要用作快速踢擊大部分踢擊由前腳完成,縮短與目標之間的距離勾踢集中踢擊身體上部,腰以上到頭部用勾踢踢擊對手手部下方肋部效果特別好由警戒式開始,將前腿膝部上提,大腿抬至水平位置,小腿放鬆下垂,與地面行程45度角,身體重心落於微屈的後退上,身體微向後傾斜,以支撐腳的前腳掌為軸,轉動髖部,最後伸直後退,將前腳猛然踢出
  • 泰拳抵擋踢擊練習,循序漸進,抵擋重腿踢擊並不難
    厲害的人甚至能用自己的腿踢斷對手的腿。可想而知,踢擊的力量是有多大了。所以,在泰拳裡,能夠抵擋這些踢擊就顯得很重要了。抵擋需要很強的反應力和預判能力。你需要在對手出腿之前預判對手要出哪條腿,提前做好準備。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有難度不代表我們做不到。只要我們多加練習,能夠準確抵擋也不是一件難事了。今天呢,小編帶大家學習一個練習抵擋泰拳踢擊的方法。
  • 泰拳與跆拳道的踢擊
    儘管這兩種形式都使用手部技巧,但是它們最為著名的還是踢擊。即使你並不想採納這兩種技巧,但是了解它們的風格對你來說也是大有裨益的。泰拳和傳統的跆拳道、空手道的另外一個不同之處便是你的身體旋轉著進行踢擊,通常旋轉成半圓狀,你的手臂也要隨著臀部揮舞,給這個動作技巧增加力量。
  • 跆拳道和泰拳的踢擊比較
    一旦你知道怎樣「觀察」你的對手,你就可以踢擊對方。泰拳一般採用一種攻擊對方腿部的策略來取勝。「不像傳統的空手道或者跆拳道那樣採用猛然的一個動作來攻擊對方,泰拳的低位踢擊就好象一個人正在揮舞著棒球棒」,查尼解釋說,「你是用外脛打擊目標,而不是用足部。」查尼說,為了避免被右手抓到,你應該走到對手的旁邊,然後扭動你的臀部,並以45度角踢腿。
  • 散打快摔實戰技,傳武通背摔擊九法
    , 最實用的擊技方法, 適於武術散打比賽, 和戰場制敵, 此九法以摔拿為主, 暗含擊打拿穴, 亦摔亦拿、亦打, 是實戰擊技之妙法。,是通背拳術又一摔擊方法, 摔中有擊, 也是敗中取勝, 死裡逃生的一妙法; 與敵相搏, 如對方人高馬大力大功深, 難以取勝, 用此法, 可反敗為勝, 實用時, 如敵用力推來, 可借敵之力, 抓牢敵雙肩, 借敵推來之力突向後仰倒, 右腳猛蹬敵腹, 將敵蹬翻, 或右腳猛踢喘敵襠部, 此法兇殘, 非死敵不可濫用。
  • 詳解太極拳之內勁訓練
    太極拳練勁的過程正是健身,技擊的過程,我們應該認識到勁的本質。1,內勁的含義:其實內勁並不神秘,內勁也是一種力。其產生的物質基礎仍不能脫離肌肉的收縮,但是其練習過程和作用特點確與一般的力有區別,故稱之為內勁。
  • 風雲生 傳武病在哪兒了
    科學不科學的,也不說了,假如找兩個身高體重各方面差不多的二個人,一個學六面力這套體系,一個送上海市拳擊隊練,同樣的時間,肯定拳擊隊訓練碾壓六面力訓練! 現在的傳武,實際上就是押寶,押在功力上,筋骨上!咱們以拳擊為例吧,拳擊沒有內功一說,但是,練拳擊的人,跟練傳武的人,起始有區別嗎?誰比誰多長一塊骨頭?多出多少肌肉纖維?
  • 風雲生 從體能訓練說為什麼傳武打不過搏擊
    ,大體上都有呼吸吐納訓練,然後在孩子十六周歲到二十二周歲之間,安排三年或者更多時間的一些高強度的力量與技巧的訓練,叫做打熬筋骨!但是,像有些被我踢出群的這類人,還認為武術修煉練了所謂內功,就可以輕鬆成為高手,實際上,那都是意淫! 這種意淫式的思維,實際上在一些師門中,往往體現在一些被現代搏擊愛好者成為「公園大叔式」的訓練,熱身之後,練一小會,師父或者師兄就開始跟師弟,後輩吹噓自己曾經的豐功偉績!
  • 【散打講堂】散打快摔實戰技,傳武通背摔擊九法
    通背摔擊九法悉通背實戰擊法中最兇狠, 最實用的擊技方法, 適於武術散打比賽, 和戰場制敵, 此九法以摔拿為主, 暗含擊打拿穴, 亦摔亦拿、亦打, 是實戰擊技之妙法
  • 內家拳「發勁」的訓練方法,不會發勁,不如體操
    傳統武術修煉大體需要經過四個階段,修正身法,換勁,練勁,用勁。站樁,在這裡能解決修正身法和換勁的問題。想要實戰必須再修練勁和用勁。今天給大家介紹下發勁。 在吸氣、呼氣、閉氣三種狀態下皆可發勁,所發之勁才是五臟之力。形意發力勁長,平時練拳就要將勁往遠放。形意之打人以崩拳最有名,不管單崩或雙崩都如坦克車撞人,故形意之拳極實非抽擊,快如冬天打冷戰(抖顫),能整能沉打人非抽彈擊而是捅、崩、撞、打,打人成飛。發勁是利用呼吸,然後用神、用意、用氣將勁打出去,可使對方如觸電樣跳出。
  • 風雲生 傳武到底好不好 不好驗證 這個無解無題
    引發一些群友的憤怒,群主把他踢出群外! 當時我真心不知道道長說話何意,也沒說什麼,後來群主覺得憤怒,因為拳賽事故,有人死亡,死者為大,道長不該說那種話,所以踢了人,群主還是憤怒,就問,這位道長什麼情況?……我也就多嘴了,因為這位道長入群前,有我的同門師兄弟,談到尋訪武術功夫,我就在群裡推薦過這位道長!
  • 風雲生 實踐是檢驗武術的的唯一標準
    但是,我徒弟說的沒有錯,我也沒有錯,比如,有北京的某位我不知名的老師,強調筋骨,認為我風雲生身上沒有筋骨,他萬一一拳把我打屎 而且我自己定位,我是拳師,我是教練,我教徒弟,第一步教什麼,第二步教什麼,第三步教什麼,清清晰晰,比如說跟我說什麼東西方思維的這個朋友,就說我的視頻,他沒有看到我的核心在動,實際上這個核心,就是自重訓練傳到中國,因為做翻譯的外國語大學老教授的翻譯造成的錯誤!他本身也是運用了一個西方概念! 而他提出問題,是腰帶手?還是手帶腰?
  • 風雲生 傳統武術授藝教什麼
    那麼,不管來學的人願意不願意,如果你跟我風雲生來學,那麼,第一步我教下勢樁,去年有朋友帶了禮品來拜訪我,我帶他到師父那裡,調了下勢樁,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不到一年,他去二個地方,他也愛好武術,也往練武術的人堆裡湊,跟各地練十幾年太極拳的師父互推,那些太極拳師父推不動他! 下勢樁其實最主要是健身,實戰過度的訓練,這朋友還沒學到!
  • 《大型原創李小龍截拳道》踢擊的技巧——截拳道的旋踢
    用這種腿法對付以直線進攻,而又沒有衝到眼前的對手,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如果用於對付一個處於防守或進行反擊的對手,那將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對手總是在等待你做出動作而伺機報復。再說對於這種對手,運用旋踢也是容易受到攻擊的,因為你出腳踢擊之前,正好是轉身以背對著對手的。做旋踢並非容易,因為必須旋轉身體,而且在做動作的過程中,還要在一瞬間以背對著對手,在這時刻,是很容易錯判對手的位置的。
  • 搏擊跆拳道雙飛踢教學:觀賞性最強的擊殺動作!
    作者:劉衛軍雙飛踢是跆拳道比賽中較為常用的動作之一。這項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右腿橫踢目標的同時,左腳起跳,在空中用左橫踢迅速踢擊對手。這個攻擊動作不僅施展時利落漂亮,也是運動員得分的主要技術,經常上演快速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