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圈內、外兩大陣營,最近左右互搏得異常熱鬧——不過,像足壇名宿柳忠長的反駁:「中國足球正在向良性發展,外賣平臺小哥經常違反交通規則,也不是完美的」云云,顯然是反駁錯了方向!
當年國家隊和遼寧隊的球員、足壇名宿柳忠長,其出眾點正是在「速度」上;可他談到外賣平臺CEO王興的言論時,柳忠長卻批評說:
「快遞小哥是辛苦,但是他們經常不遵守交通規則啊,外賣平臺也不是完美的嘛;中國還在發展,各行各業都有個進步的過程,外賣如此,足球也一樣。」
「像鄭智、武磊這種很全面、很有特點的球員,在我們那時候有很多,所以我們得承認目前自身的不足;不用著急,現在中國足球正在朝著良性發展……我相信五到八年內中國足球一定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
表面上看,柳忠長的觀點,沒啥大毛病,其實都是大而無當的空話!
其一,王興說的正是當年一些國足球員,在12分鐘跑中不過關的現象——這顯然是一個事實。而這些國腳跑不過一些普通的清華大學學生,也是事實。面對事實,中國足球人,你們又什麼可以辯解的呢?
當然,王興表面上的意思,顯然是指我們的足球球員,並沒有真正刻苦努力,連體能、速度這些基本功,都難言很好;而言下之意的本質,則是批評國足成績、水平、能力,與其高薪不相配,所以,中國足球人不敢言及這一尖銳的批評本質。
即便是體能問題,這不應該批評嗎?像國足一與韓國隊、伊朗隊、中亞隊比賽,就會表現出體能差的缺陷來,這樣給國足指出不足,有問題嗎?
其二,足球人反駁對方,不是去有理有據地批駁對手,而是另樹靶子,反找對方的不是,這顯然是在避實就虛,可這就能駁掉人家對國足的觀點嗎?
柳忠長反過來批外賣平臺,但也批錯了方向!
其批外賣小哥常常違反交通規則,且不言這是否完全屬實,但以此來立論,去駁斥外賣平臺不完美,能成立嗎?——這能跟王興們批國足基礎不牢、成績差卻收入高的缺點,是同一個邏輯嗎?二者有可比性嗎?
顯然,王興並沒有因為中國球員球場上違反規則,刻意踢人等,於是來推論中國足球不完美——事實上是,人家外賣平臺為社會作貢獻,為群眾提供服務,在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顯然正面的聲譽,要遠遠大於和強於中國足球!
因為,中國足球成績差不說,且其球員收入畸高——竟是日韓球員的7倍之多,而人家外賣平臺小哥的收入才多少?其實,這一點上,才應是柳忠長們對應批評對方的地方吧?之所以柳忠長們不會去提,因為怕被人家反戈一擊吧?
有足球媒體如此辯駁說:「中國足球花的不是國家的錢,不是納稅人的錢」——這種論調根本不值一駁!
在一個國家裡,說花的錢不是國家的錢,你開玩笑呢?哪一行當跟國家無關,沒有國家,會有中國足球?
這些人的意思是私人企業出資,就不是國家的錢了,私營企業難道跟國家無關?
其還稱沒花納稅人的錢?——足球離得開企業嗎?企業主是不是納稅人?許家印是不是納稅人?球迷、公眾的關注,才有了廣告效應,才有電視傳播,沒有公眾這些納稅人的關注,足球還能存在嗎?
腦子是個好東西,可我們的足球人用在了何處呢?
其三,柳忠長稱中國足球正朝著良性發展——那麼,請給出我們理由、數據和依據好嗎?
競技體育,當然最主要和最直觀的數據,那就是成績——如今的國足,跟柳忠長當年的國足相比,都差很遠的距離呢?這能叫「良性發展」嗎?
柳忠長自己都承認:像鄭智、武磊這樣的球員,我們那個時代多的是——可現在如此之少,這能是良性發展嗎?這一論據,不等於自我打臉嗎?
當年的國足,還能力壓日本隊,連韓國隊也不敢小視,可如今,連越南、泰國和菲律賓我們都難贏下了,難道這叫「良性發展」?——怪不得有球迷評論稱:這叫「良性腫瘤發展」吧?
其實,我們的足球人,還是少動嘴,為自己這般無端地辯護了——現實主義的世界中,特別是在競技體育領域,像國安隊的口號「永遠爭第一」,還是有正向價值的,所以,中國足球只有拿成績來說話,如果拿嘴巴叨叨,那叫嘴炮!【原創作者:瑜說還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