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文明以及國家,也誕生了各具特色的神話體系以及宗教信仰。當然,目前來說,因為文化交流等原因,神話、信仰方面的情況是比較複雜的。比如我們周圍常見的信仰有上帝、佛祖、太上老君等等。
一個宗教的傳播,首先要有一個神話基礎,否則很難得到認同。比如,佛教神話以咱們傳統文化、神話為基礎,就進行了本土化融合,早已深入人心,不分彼此。這得益於時間的力量和一些巧妙的融合。
相比之下,基督教在中國傳播的歷史就很短了,但眾所周知,基督教的影響力也並不小,那麼這是如何辦到的呢?基督教有沒有進行本土化的融合呢?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做的非常隱晦,導致很多人都不曾發覺。
首先我們說上帝一詞,現代基本上就專指基督教的上帝。但很明顯,這個詞並非是音譯過來的、基督教專用的詞彙,而是我們原本就有的一個漢語詞彙。此外還有天使一詞,也有相似的情況,都是我們原本就存在的概念。
顯而易見的是,基督教的上帝、天使等神話概念,覆蓋了我們原本就存在的上帝、天使等神話概念。可謂是一手漂亮的移花接木,這是潛移默化的影響,潤物無聲。現代很多人基本都沒有發現其中的秘密。
那麼我們正本溯源,說一說在西方的基督教傳入之前,上帝和天使都說的是誰呢?先說天使,這在我們中國神話中,也是非常古老的概念。跟身後神話有關,主要是接引人升天的使者,故稱天使。
在先秦神話中,認為人死後會升天做神仙,所以在當時的墓葬中,多刻有天使的形象,寓意接引人升天享福。這個跟基督教的天使頗為類似,形象也類似。天使的具體形象為長著鳥翼的人形為主。
而這個天使的神話原型,其實就是《山海經》等古籍中記載的羽人,也就是我們俗稱長著翅膀的鳥人。《楚辭·遠遊》中說,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說羽人生活的丹丘,是不死的天堂。因此人們把羽人視為仙國的使者。
而上帝的概念就比較複雜了,在我們中國傳統神話中,上帝遠不止一位,最少有六位具有上帝稱號的神仙,皆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就是昊天上帝,源自於古人對天的崇拜和信仰,又稱天帝。
同時昊天上帝,也是儒家尊崇的最高神,從周朝開始就是歷代皇帝祭祀的主神。皇帝又稱天子,而昊天上帝即代表天,這個地位可想而知了吧。另外昊天上帝不等於後來的玉皇大帝,這個大家要分清,不是一個體系。
其次有上帝稱號的還有五方上帝,即東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黃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即是對上古歷史上的太昊、神農、黃帝、少昊、顓頊等人的神格化。最早一般也和昊天上帝一起祭祀,也是主要信仰。
很多人分不清昊天上帝和五方上帝的區別和關係,其實很簡單,昊天上帝是天帝,蓋元氣之廣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即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託之於天,故稱上帝。所以昊天上帝即天的別稱,屬於自然神。
而五方上帝明顯原本都是人,代表五行、五方、五德等等,說白了也是對祖先的崇拜而由人封神,所以五方上帝又稱五人帝。天稱皇天,亦稱上帝,亦直稱帝。五行人帝亦得稱上帝,但不得稱天。
可以說昊天上帝和五方上帝,都是傳統文化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歷史悠久,影響深遠。我們現代常說的老天爺之類的,就是源自昊天上帝信仰的遺留。基督教能發揚光大,這個上帝等詞彙的翻譯和替換,恐怕也起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