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祭祀時,要用六器。《周禮·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除其中蒼璧外,其餘為五玉,也稱「五瑞」,用來祭祀五人帝及五人神,配以五方之色。在古人看來,綠、黃、青、紅、白、黑六色,是最為神聖的顏色。由此,一直影響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審美體系。
綠色代表了天,碧玉和獨山玉是我國最早被使用和認知的碧色玉種。6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的「C形龍」,便是碧玉所雕。《天工開物》中也曾提「碧如菠菜」的上等碧玉,其色綠如嫩菠菜葉,異常誘人。
同為碧色,卻又各不相同。碧玉分類有和田碧玉、俄羅斯碧玉、加拿大碧玉、青海碧玉、瑪納斯碧玉、沱江碧玉等。和田碧玉產於新疆喀什地區與和田地區,玉質好,屬碧玉中的極品,顏色嬌媚、細潤柔和。以「菠菜綠」、「貓眼綠」、「玻璃翠」和黑碧玉為最佳。
俄羅斯碧玉多黑點,能夠看出蘿蔔紋。加拿大碧玉被視為國寶,產地在溫哥華以北的高山上。其中的「北極玉」為名品,採出自北極礦,以硬,綠,透著稱,頂級的能與翡翠媲美。
青海碧玉顏色為灰綠色,多偏向青色,有黑點,少綹裂。瑪納斯碧玉,質地細膩均一,從綠到黑綠色,黑點分布較多,其間夾雜有點狀的以及條帶狀的淡白色的斑紋。品種有籽料、山料及山流水料,有一定的油性。新近發現的沱江碧玉,玉料多樣,色彩萬千。其色正、濃、純、手感冰潤、厚重,是碧玉中的新寵,但產量小,一石難求。
綠色的玉中,獨山玉卻與眾不同。產於河南南陽,硬度為6---6.5,比重為3.29,其硬度幾乎可與翡翠媲美,又稱為「南陽翡翠」。獨山玉玉質堅韌微密,細膩柔潤,色澤斑駁陸離,溫潤,有綠、藍、黃、紫、紅、白六種色素,且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被採用了。
美品大賞1:和田碧玉滾馬把件
「滾馬」或「浴馬」為明清繪畫,陶瓷,竹刻,玉雕之共有主題。有清一代,自馬上得天下,騎射技藝是王公貴族一脈相承的核心文化,反映到上流社會審美情趣上,滾馬、浴馬題材應運而生,寓意「輿馬放休,天下安寧」,滾馬嬉戲的愜意形態,也蘊含著了「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圖景,表達了休息幹戈,和平生活的社會心理。
該擺件選取和田碧玉為材,質堅理密,細膩溫潤,碧色濃鬱。長9.5釐米,寬5.5釐米,重量276.7克,密度為2.96。
整體圓雕一馬,駿馬膘肥體壯,四肢蒼勁,蜷曲於腹,尾分三叉,張口銜之,翻滾撒歡嬉戲,馬首向上揚起,圓目大睜,形態好奇,憨態可掬。
其鬃、尾毛髮刻畫簡約而規整,整體風格有宮廷之氣。
整件作品玉質上乘,造型誇張,吸收了戰漢之馬的造型,剛猛靈動,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是清代乾隆盛世之佳作。
美品大賞2:清代瑪納斯碧玉貔貅
這件清代的碧玉貔貅,選材於瑪納斯產碧玉,長5釐米,高4釐米,重量為51克,密度為3.0。
這件圓雕貔貅,口銜靈芝,做回首狀,寓意萬事如意,是很典型的清代造型。
整體顏色呈現「菠菜綠」,其間有點狀白色斑紋,包漿厚潤,品相良好。
美品大賞3:加拿大北極玉雕熊擺件
這是一件近現代的碧玉作品,採用頂級的加拿大北極料,作品呈現翠綠色,純淨而通透。
所雕刻的熊,造型簡約,比例準確,動態十足。擺件長4.5釐米,高3釐米,重量為35.16克,密度3.0。
寥寥數刀,化繁為簡,非北京玉器廠資深師傅而不能為。悠悠翠色,直追翡翠。
寶劍贈烈士,美玉琢佳物,總算相得益彰。
美品大賞4:現代和田碧玉闢邪
這件現代的和田碧玉闢邪,體積碩大,造型威猛,氣質粗獷。
作品重300克,密度為3,身長10釐米,高7釐米,是仿照漢代闢邪造型雕刻而成。
惜前爪斷裂有修,是否因為太過剛猛所致?如它之名,的確闢邪!
美品大賞5:清代獨山玉獅
這件獨山玉雕刻的獅子,非常獨特。
雖是清代作品,卻模仿了漢代的「漢八刀」技法,雕工簡約,線條鋒利,打磨細緻,絕不拖泥帶水。作品重75.5克,密度為3.03,身長6.5釐米。
材質石性較大。若非局部有翠色,幾乎與漢白玉相仿。獅子形制古樸寫實,頗有漢風,背上有如意帶,暗合「事事如意」之寓意。
大美無言 風月無邊 物來而應 關注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