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玉 因其主要產於南陽獨山而得其名。獨山位於南陽市東北處。獨山玉玉質堅韌微密,細膩柔潤,色澤斑駁陸離,溫潤,有綠、藍、黃、紫、紅、白六種色素,77個色彩類型,是工藝美術雕件的重要玉石原料,成為南陽著名特產,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獨山玉雕,歷史悠久,考古推算,早在5000多年前先民們就已認識和使用了獨山玉。在舊中國,南陽玉雕已形成一大行業,城內有作坊80餘家。
獨山玉是指以基性斜長石、黝簾石、白雲母(含鉻)和纖閃石為主組成的、具工藝價值的多礦物集合體。它是一種神奇的巖石——由多種礦物、依不同組合構成一幅幅立體山水畫,千百年來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世人的眼球。獨山玉以顏色多、光澤強、硬度高著稱,是中國古代「四大名玉」之一,象徵著堅貞、睿智、真誠和友愛。獨山玉「獨」在其代表性產地——河南南陽的獨山所產還「獨」在是中國特有的玉石品種;也「獨」在多色共存於一石,素有「多色玉石」之稱。
獨山玉最顯著的特點是色彩斑斕、花色齊全、斑駁陸離,故有「多彩多變的玉石」之稱,這是其他玉石所無法比擬的。也正因為如此,它與新疆的和田玉、遼寧的岫玉、湖北的綠松石並稱「中國四大名玉」。獨山玉近幾年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收藏投資空間不斷上升,與它所具有的四大獨特魅力緊密相關。
《幾度夕陽紅》 獨山玉
一是色彩斑斕。獨山玉顏色豐富、變幻莫測。這是由於它的組成礦物及其組合相當複雜,致使其色彩極為豐富,包括綠、白、紅、紫、黃、青、黑等基本色,以及數十種混合色和過渡色,這些豐富的天然色彩的表現力是其他玉種難以匹敵的。因而,獨山玉以色多而珍貴、聞名、魅力無窮。
二是獨一無二。獨山玉不像市場上所見的其他玉種那樣,有時同一題材批量生產,甚至可多達上百件之多。獨山玉以五彩雜色相間的居多,這就使得巧用俏色成為其一大天然優勢。即使是同樣的雕件,也會因顏色不同或色彩組合不同而迥異,可以說每一件都是世上獨有的,這無疑提升了其收藏價值和升值潛力。
《清晨歡歌》 獨山玉
三是原汁原味。獨山玉是所有玉石中不可多得的不經任何優化處理的、純天然的玉石品種。譬如,有「玉石之王」之稱的翡翠,有B貨(漂白+充填處理)、C貨(染色處理)及B+C貨(漂白+充填+染色處理)的困擾;我國「四大名玉」中的和田玉、岫玉及綠松石都有浸蠟和染色優化處理的困擾,特別是綠松石的充填處理更為普遍。
四是獨具風採。恰如雲嶺豫商李學中先生《詠獨山玉》所描述:「南陽北郊十裡許,孤峰獨山產美玉。成分蝕變斜長巖,摩氏硬度六至七。堅韌緻密多晶體,冰瑩柔潤透靈氣。半透明至微透明,玻璃光澤質細膩。綠白絳紫黑黃青,色種多達八十餘。能工俏雕任選擇,五顏六色七彩異。巧匠妙用黑白趣,三六九等收藏迷。脂白綠豔惹人愛,天藍釋罕國寶級。開發追溯六千年,殷商文物有證據。《南都賦》裡張衡贊,玉璜玉鏟黃山遺。獨一無二獨山玉,『南陽翡翠』享美譽。稱為國石當無愧,石之美者數第一。」
《出塵不染》 獨山玉
隨著近年掀起的翡翠、和田玉、綠松石收藏熱與投資熱,獨山玉的價格也在攀升,但是與翡翠、和田玉及綠松石相比,未經過爆炒,還存在明顯的價格窪地,其升值潛力較大。因而,收藏者與投資者不妨也把目光轉移到像獨山玉這樣的特色玉種上。參照《中國獨山玉》的論述,決定獨山玉值得收藏與投資的「關注點」有四——
1. 材料質優。在獨山玉原石交易中,依其顏色種類、單色還是雜色、顏色分布是否均勻、質地細膩與否、淨度好壞和塊度大小可分為5級:特級料、一級料、二級料、三級料和等外料,其中特級料只佔全部玉石的10%。所謂特級料,是指純綠色或純藍色、綠藍色中有透水白和綠白色,質地細膩,無白筋,無裂紋,塊體在20 千克以上。當然,特級料的作品才是收藏與投資的首選。
對於獨山玉來說,收藏與投資時首重顏色、質地和淨度。從顏色看,以色美且儲藏量稀少的獨山玉品種為佳。在眾多獨山玉品種中,以綠獨玉中的翠綠獨玉(綠如翠羽)、天藍獨玉(藍如晴空)、綠白獨玉最佳具價值,白獨玉中的冰白獨玉(白如凝脂)、褐獨玉中的葡萄紫及紅獨玉中的桃花紅等,也是獨山玉中的佳品。當然,前提是質地極為細膩且極為純淨,最好是具有「潤、豔、透」三大優點,這是決定獨山玉高貴品質的關鍵因素。
《春風和暢》 獨山玉
2. 工藝精湛。作為具有「多色玉石」之稱的獨山玉,關鍵在於如何進行俏色雕刻。7000多年來,在獨山玉雕的藝術進程中積累了許多獨特而精深的琢玉經驗,特別是發端於商代的俏色玉雕技藝,如今「巧用俏色」已成為因材施藝過程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工藝技法,並形成了獨特的當代獨山玉雕刻藝術理論——順色立意、依形就勢,黑白巧配、相映生輝,多色盡用、凸現玉美,化瑕為瑜、錦上添花。
獨山玉的色彩千變萬化,各色相互交織纏繞,形成繁雜的色序,經藝術大師們巧思妙想、依勢造型、精雕細琢,把心、神、情、意、趣融為一體,能夠化平淡為神奇,達到「形」、「工」、「意」、「韻」精雕細琢成都絕妙豔麗的巧俏色玉器,成為集材質美、工藝美、意境美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品,仿佛無言的詩、立體的畫、凝固的音樂、彩色的雕塑。
《那山那林那人家》 獨山玉
3. 貨品奇特。玉器祖訓常有「挖髒去綹,舍黑求白」之說。因而,在傳統的獨山玉雕刻中,通常將其中的黑色作為「髒」除掉。目前優質獨山玉只產於河南南陽獨山,蘊藏量有限,經過數千年的開發利用,資源日漸減少,如今政府為了保護資源也已限量開採,原石通過公盤方式競價採購,因而,優質原石的供應就顯得更加緊張,如何將大量利用價值不大的黑獨玉特別是黑花獨玉物盡其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無限的藝術價值,這是擺在每一位玉雕人面前的課題。
獨山玉雕大師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努力找尋出巧妙利用黑色的竅門,通過巧雕技藝,將「髒」變為「俏」,實現由「醜」到「美」的蛻變,真正做到一巧、二俏、三絕,雕琢出件件不同的「絕世珍寶」,在各類玉雕大獎賽中收穫頗豐,已成為獨山玉工藝中的一大亮點。譬如,近年異軍突起的「黑白巧配」作品,如《妙算》、《浴》和《老鷹捉小雞》等更是巧用黑白獨玉的典範之作,成為收藏與投資者的寵兒。
此外,玉雕大師們將地域文化與當代表達創意性結合,獨闢蹊徑,崇尚自然,有時將色美質佳、大小合適的獨山玉原石局部雕刻,給人似雕非雕之感,突顯玉料的色彩美和材質美,將獨山玉與中原文化融合,藝術韻味十足,可謂匠心獨運,拓展了獨山玉雕的藝術新風格。
《老家記憶》 獨山玉
4. 極大尺寸。獨山玉以多色塊度大而著名,目前已知最大的巨型玉雕為獨山玉「臥龍出山」擺件,重達3.8噸,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
然而,最值得一提的當屬元代大玉甕,又名「瀆山大玉海」,形如一橢圓形缽,長短徑分別為182釐米和135釐米,周長493釐米,通高70釐米,膛深57釐米,重約3500千克,是我國現存的、最早的特大型玉器。玉甕由整塊黑花獨玉雕琢而成,外壁通體浮雕有蛟龍、海馬、海豬、海犀、海鹿、海羊、蝸牛、海螺、海蟾、飛魚和青蛙等珍禽異獸,出沒于波濤洶湧的大海,栩栩如生。
《蒼松翠嶺送友人》 獨山玉
玉甕厚重古樸,雕工精細,氣勢恢宏。後又經清代的再創作,並在膛內刻有乾隆詠玉甕詩3首及序,成了歷史上極其珍貴的一件獨山玉的代表作,現存於北京北海公園團城玉甕亭中。穿越歷史來看這件玉甕,元代(至元二年,即1265年)的國之重器,曾被《元史》及歐洲2位著名旅行家記錄過;明代(萬曆七年,即1579年)棄之如敝屣,淪為「玉缽庵」真武廟道人的醃菜缸;清代(乾隆十年,即1745年)視之為珍寶,被乾隆皇帝「令以千金易之,置承光殿中」;如今更是我國的「國寶」,有「鎮國玉器之首」的美譽,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獨山玉的知名度和文化品位。
《向幸福出發》 獨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