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血玉是指透了血滲透進的玉石,不是指一種天然玉,不管是翡翠、和田玉,還是黃玉等等,只要是真的透了血的,就是血玉。
現在收藏者們如果在市面上看到有人拿一件用新疆的和田玉或者是河南的獨山玉或者是遼寧的岫巖玉做成的血玉器,說是浙江良渚文化血玉時,那一定就是假血玉器。在商周以後,隨著戰爭的侵入及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玉質優 秀而溫潤的新疆和田玉才流入中原,漸漸地成為我國血玉製作的主要材料,用和田玉製成的血玉也成為歷代帝王和達官貴人以及文人墨客們掌中寵物。本人認為收藏春秋戰國時期以後的血玉器,玉材是否為細膩溫潤的新疆和田玉,也是辨別真贗的一種方法。也就是說從春秋戰國時期以後各朝各代血玉製作的材料基本上都是新疆和田美玉,其他地方玉很少。
所有變化和進步都能夠從血玉的工藝效果上反映出來。例如:從鑽孔這一點上分析,工具的更新能夠提高鑽孔的精度,但由於原始的鑽孔工具硬度和耐磨性較差,形成明顯的「喇叭口」。這種現象是由於低轉速和低硬度的實芯鑽具快速磨損造成的,在旋轉鑽孔過程中鑽頭越磨越細。為了鑽孔方便,則從兩面鑽孔,形成了兩面孔徑大、中間孔徑小的現象,即所謂蜂腰形。
血玉是指在玉的形成過程中,混入血液後形成的玉石,不過後來也有專家說血玉只是含有三價鐵離子的玉石,我們就稱這種玉為「血玉」。血玉有著如同人類血管一般的紋路,有的血玉來源於西藏雪域高原,玉整體顏色通紅。也有的血玉是在古人下葬時,放在死者口中屍體血液滲入後自然形成的。因為在文玩界中有說法,稱血玉有平心靜氣甚至通靈的作用,再加上其千年一遇,十分難得和不同於普通玉器外觀的別樣美感,使人們趨之若鶩,所以價格也越炒越高。
血玉的形成有很多種因素組成,長時間在地下受到的氧化反應,會使顏色變的暗紅或者是紅褐色,如果血玉的顏色特別鮮豔,那麼應該是人造品,真品的顏色紅的會很自然。
懂點歷史和考古知識的人都知道,基於保護文物的原則,官方的考古發掘很少,很多古墓的發掘完全處於被動,往往是盜墓者光顧後的打掃戰場,所以,真正發掘出土的血玉寥 寥 無 幾。那麼,市面上何來不少血玉呢?實際上,除了盜墓挖出的,更多則為農村田間耕作和城市基建施工所發現。改革開放之前,民風較為淳樸,響應國家號召,發現的血玉都作為國家文物上交,各地的文物店代表國家接受血玉,並象徵性地給上交者一點獎金。
包漿要厚重,看起來柔和,潤澤。特別是打孔及砣工中的包漿要和玉表包漿渾然一體。偽血玉無包漿而言,有的只是趁熱打過蠟或是用油浸過,這種情況,用火一燒,聞一下便知。老玉新工則在加工處無包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