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會笑的寶寶越聰明!科學研究:這三種微笑暗示寶寶在快速成長

2020-12-22 長脖子爸比

許多親生父母都想早日見到自己寶寶可愛的微笑,所以也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越早會笑的孩子越聰明。從大腦發育和神經學的角度出發,這個說法是科學的。

微笑是人類最基本的行為,像語言一般,有利於人類之間的相互交流。寶寶通常在出生10~20天,或更早的時候就會微笑。而在三個月左右能夠笑出聲來,寶寶的笑容是最迷人的,能夠讓父母愉悅並且克服養育孩子的困難。美國心理學家伊林沃爾夫指出:越早出現笑容的寶寶越聰明。經過跟蹤觀察,他發現出生第3天就會笑的寶寶,到6歲時的智商達到了180。

從科學角度看,寶寶的微笑可以分為自發性微笑、誘發性微笑和社會性微笑。

自發性微笑稍縱即逝。

當我們觸摸一個新生寶寶時,總會被寶寶臉上的微笑所吸引。這種笑容如此美妙,所以人們稱之為「神笑」或「老天爺在逗他笑」。

新生寶寶的微笑是突然和短暫的,來去匆匆,稍縱即逝,但很難捕捉到寶寶的笑容,而且主要是在寶寶睡眠中出現的。其實這種笑只是一種生理上的表達,是無意識的。所以在科學上稱之為自發性微笑,民間稱之為「睡笑」。

誘發性微笑能產生情感共鳴。

當寶寶1~2個月大時,媽媽對他說話,並對他微笑,他也會回應微笑。另外,媽媽的女高音比爸爸的男低音更能誘發寶寶微笑。到了第6周之後,寶寶的微笑更明顯,會從嘴角擴散到整張臉,非常可愛。因此,大人都很喜歡逗寶寶笑。

寶寶在這個階段的笑聲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被稱為誘發性微笑,這是寶寶跟別人交流表達幸福的一種方式。寶寶用這種方式贏得大人的喜愛,特別是父母的喜歡,能讓寶寶跟周圍的人建立更密切的情感連接。因此逗寶寶微笑,對於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非常有幫助。

社會性微笑代表寶寶在快速成長。

三個月大的寶寶會越來越受歡迎,身邊的玩具、熟悉人的笑容和聲音,會讓寶寶笑得清清楚楚。只要寶寶一開心,就會立即給大家一個微笑,這就是人們期待已久的社交微笑。

寶寶的笑聲往往是充滿陽光的,當他高興時會張口大笑,這種笑聲非常的感染力,特別能讓媽媽沉醉其中,這說明寶寶開始進行社交了,正在快速成長呢。

總之,在不同的年齡段寶寶有不同的微笑,這都是他們成長階段的體現,是他們發育的需要。所以,父母能好好的把握每一個微笑的時刻。

11各位寶媽,你家寶寶多大時會笑呢?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有人說越早會笑的嬰兒越聰明,是真的嗎?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很多老人都會說,寶寶笑得越早,就越聰明,其實在醫學上沒有這種說法。 這是一種沒有緣由的笑,是無意識的,這和寶寶的情緒,智力,發育都沒有多大的關係。
  • 寶寶越早擁有這3種能力,就說明越聰明,佔一條也很不錯
    每一位寶媽都希望自己能夠生出一個聰明的小寶寶,平時也會給寶寶吃各種各樣有營養的食物,讓寶寶的大腦快速發育。其實寶寶聰不聰明,可以通過寶寶的一些舉動看出來,有些小寶寶無論是智力發育還是肢體能力,都要比同齡的小寶寶更優秀,各種能力也非常強,這就說明寶寶很聰明。
  • 越早會笑的嬰兒越聰明?美國專家:第三天會笑的孩子6歲時智商180
    笑是再平常不過的表情,放到孩子身上,卻總是讓人浮想聯翩。聽說過一種說法:越早會笑的嬰兒越聰明。 親朋好友過來看的時候,都感覺很驚奇「一出生的孩子就會笑了,這孩子一看就很聰明!」當時認為,朋友們只不過是臨時奉承罷了,哪有什麼科學道理。 有很多朋友聽到過相同的說法,都有些半信半疑。不過,看了一些理論以後,似乎也有一些道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笑到底和聰明的關係有多大。
  • 新生兒睡著露出「天使微笑」,暗示大腦發育好,會養出「小學霸」
    還有人評論:這麼早就會笑了,孩子一定很聰明,好好培養能成「小學霸」。表妹就有些疑惑,孩子剛出生沒多久,知道什麼是笑嗎?新生兒為啥會在睡著後露出「天使微笑」呢?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發現:0-5周左右的新生兒,會在腦幹或者神經邊緣系統處於興奮狀態時,臉部肌肉會反射出出刺激性微笑反應,是一種「生理微笑」,跟我們平時的表達情緒的笑不同。
  • 新生兒的微笑有啥「特殊意義」?媽媽的「微笑回應」關係寶寶性格
    你第一次看到寶寶的笑容是不是很激動,被眼前的這個娃娃萌到了。相信很多新手媽媽都還記得寶寶的第一次微笑。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父母的眼裡就都是孩子,他們的任何進步成長都讓父母感到歡喜。父母最期待的就是孩子開始和自己互動的那一天了吧!
  • 寶寶越早會走越聰慧?1歲內寶寶大動作發育規律,孩子爸媽要收好
    很多父母在自己寶寶出生之後,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在發育方面可以快人一步,這樣不僅僅自己臉上有光,而且父母也會覺得孩子會比較聰明,未來前途無量。尤其是寶寶學走路這一環節,很多父母都尤為注意,覺得孩子早點學會走路,孩子比較聰明,真的是這樣麼?
  • 寶寶出生時體重,暗示孩子智商高低?真相是……
    其實懷孕期間孕媽媽沒有必要吃特別多的東西,因為吃太多的話,一方面孕媽的身材會走形,另一方面,寶寶太大太胖,順產的時候就會非常的困難。說到寶寶出生的體型,為什麼寶寶出生後,護士就第一時間報體重?為什麼孩子的體重這麼重要呢?有些人說,孩子的體重越重代表孩子越聰明?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 父母和寶寶玩5個益智遊戲,娃更聰明
    想要孩子聰明,那麼,父母對寶寶進行早期的智能培育與開發是很有必要的。從人類大腦的發育過程來看,腦細胞在胚胎期形成,胚胎後期一直到4周歲是腦細胞成長、發育、分化的過程,這一階段稱為大腦快速發育期,父母要把握好這個時期。那麼,如何給新生兒做智能開發 ?從寶寶出生到出生後28天為新生兒期。
  • 孩子聰不聰明,看睡姿!這種睡姿寶寶最聰明,你家寶寶有嗎?
    事實上,想要判斷寶寶是否擁有高智商,仔細觀察他的許多習慣就可以看出,比如說寶寶的睡眠姿勢。專家研究發現,這種睡姿寶寶最聰明,你家寶寶是嗎?許多媽媽都有這樣一個習慣,在自己的寶寶睡著後,仍會專注的盯著他細細的看,感嘆這個小天使的到來給自己帶來無限的幸福感。可有時,寶寶在睡眠中小身體會突然抖動一下,甚至會像觸電一樣直接醒來。這時候媽媽會開始擔心孩子是否受到的什麼聲音的驚擾,或者是哪裡不舒服。導致孩子睡不踏實。
  • 父母越「話癆」,寶寶越聰明?這件事越早知道越好!
    每一位家長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最「犯難」的一件事就是教寶寶說話,寶寶不會說話只會哭的時候,寶爸寶媽真的會一個頭兩個大,因為確實搞不懂寶寶到底是怎麼了、想幹嘛。所有手足無措的寶爸寶媽們都恨不得寶寶一出生就會說話,很顯然,這不可能,所以有不少父母都希望寶寶能早些學會說話,也覺得早些學會說話的寶寶更聰明,其實,如果寶爸寶媽是「話癆」,寶寶還真的會更早些學會說話!
  • 寶寶聰明與否?在嬰兒期通過這些小動作,細心的父母就可以知道了
    特別是在如今,物質基礎較好的環境下,不必擔心寶寶吃不飽穿不暖,因此,寶寶智商的發展是全家都十分重視的問題。他們希望寶寶智商高,至少發育正常。如果有低智商的情況,還可以及時補救。對於寶寶智商高低的問題,很多媽媽都會仔細觀察寶寶的反應和行為。有些寶寶很聰明,有些寶寶反映可能較慢。
  • 這九類寶寶更聰明,有你的娃嗎?
    通常情況下,寶寶在3個月大時開始出現發笑反應。一種是寶寶看到家人或新鮮事物比如動畫品玩具等,就會開心發笑,被稱為「天真快樂反應」;另一種是寶寶吃飽喝足,精神狀態佳,自然出現的微笑,被稱為「無人自笑」。「天真快樂反應」是寶寶和他人交往的起始,是精神發育的裡程碑,對大腦是一種良性刺激,而「無人自笑」是寶寶生理需求獲得滿足後的心理反應,這兩種微笑都有助於智力發育。
  • 1歲內寶寶這「3種」表現聰明,這「8種」不是發育遲緩就是自閉症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長發育正常,孩子的成長發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受遺傳、環境、教育等多方面影響,孩子的發育會存在一定差異,如果1歲寶寶出現以下三種表現,說明寶寶比同齡人聰明:精力旺盛寶寶精力旺盛,表明身體各方面狀態都極好,能持久都為寶寶提供玩耍、感知周邊環境的動力。寶寶聽到音樂、聲音時,手舞足蹈,這說明寶寶對聲音感知力強,能夠記住這些不同聲音。
  • 如何科學提升寶寶智商?
    其實從科學角度而言,寶寶是否聰明和額頭寬窄並沒有直接的關係,真正影響孩子智商的是這些因素——一、遺傳所謂的「天才兒童」或許真的是好基因助力,毫無疑問,人的智力高低與遺傳有密切關係。研究證明:父母智商高,其子女智商也高。
  • 寶寶是否聰明,從小就能看出來,若有這三個特徵,智商不會太低
    孩子肢體協調性好 相信大家都有從老一輩那聽過一句話:越早學會走路的孩子越聰明。 其實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孩子越早學會走路,就說明他們的肢體協調性是比較好的,肢體協調性好就說明寶寶小腦的發育比較好,長大後肯定也是個聰明的寶寶。 所以如果自己家的寶寶相比於同齡人較早學會走路,就說明他是比較聰明的。
  • 嬰兒的出生體重,暗示寶寶的「智商」,看看你家娃是否天生聰明
    新生兒的腦容量,從出生的一刻就已經固定了,而寶寶的智商高低,恰恰就蘊藏在出生體重這一神秘數字當中。寶寶並非越重越聰明,也不是越輕越好,達到其中的平衡點,這樣的娃最聰明。嬰兒出生體重多少最聰明?這個數表示娃天生聰明姜麗家的閨女才滿月,這幾天家裡的客人絡繹不絕,好多親戚前來探望姜麗,給姜麗送來各種兒童玩具、小衣服等用品。「這小侄女胖乎乎的,真可愛。」寶寶的一個遠方小姑姑說:「寶寶出生的時候多重啊?」小姑姑是育嬰師,姜麗還以為這是要傳授什麼護理經驗呢。
  • 寶寶的睡覺習慣,暗示大腦發育情況,但若是這種情況就要注意了
    這些表現說明孩子大腦在發育,將來更聰明鄰居家3個月的寶寶小洋洋睡覺時就十分可愛,經常會露出甜甜的微笑,洋洋媽媽覺得非常有趣,「也不知道寶寶是夢到了什麼,這麼高興?」有經驗的老人則說,寶寶不是在做夢,是面部神經發育產生的自發性反射,這是大腦正在飛速發育的表現。
  • 寶寶身上有個部位越靈活,暗示大腦發育越好,這樣鍛鍊能拔高智力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孩子「這個」部位越靈活,大腦就越聰明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表示,孩子早期智力的發展水平主要在手部這是因為手部分布著許多的神經纖維,而在大腦皮層中手部運用的神經中樞佔據了很大一部分,在寶寶使用是不做一些事情時,就能夠刺激神經元,從而增加腦部的血流量。據研究發現,人類的手部擁有100萬根神經組織,且手部與大腦的發育是密切相關的,在大腦下達指令後,支配著手部完成一些精細的動作。
  • 女人這一處越「大」,生出的寶寶越聰明?或許答案跟你想的不一樣
    一般母親比較聰明的,孩子的智商也會比較高。所以有一句俗話說得好:母親聰明生一窩都聰明。其實這一說法也並非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當我們走進農村就會發現一些老人喜歡好生養的女性,那麼什麼樣的女性好生養呢?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臀部比較豐腴。胯寬屁股大的女性。雖然這種身材的女性不一定好生養,但是她們生出來的孩子往往比較聰明,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為何寶寶只對媽媽笑,這麼小就會認母了?其實寶寶天生就會找媽媽
    文/紅樓無夢我們常用「一哭二笑三認母」來概括寶寶3個月內的成長規律。看著孩子一天天的成長,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第一次爬行、第一次走路......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在父母看來都異常珍貴。父母愛孩子這點是毋容置疑的,但其實孩子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