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越早會走越聰慧?1歲內寶寶大動作發育規律,孩子爸媽要收好

2020-12-22 丹尼媽媽育兒

很多父母在自己寶寶出生之後,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在發育方面可以快人一步,這樣不僅僅自己臉上有光,而且父母也會覺得孩子會比較聰明,未來前途無量。

尤其是寶寶學走路這一環節,很多父母都尤為注意,覺得孩子早點學會走路,孩子比較聰明,真的是這樣麼?

案例

朵朵10個多月了,還沒學會走路,小區裡同月齡的寶寶很多已經學會走路了,朵朵媽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不能比別人家的寶寶落後,於是開始了鍛鍊寶寶學習走路。

正巧一個遠方親戚前來做客,是從事幼兒教育方面工作的,聽聞朵朵媽正在加大力度訓練寶寶學走路,覺得非常不妥。

親戚表示,孩子每一個階段的生長發育都是有一定規律的,尤其是周歲內的寶寶大動作的發育是有相對應的時間表的,如果不遵循規律,讓孩子過早進行鍛鍊,反而破壞了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其實,早一點學會走路,也並非意味著孩子比較聰明,朵朵媽這才恍然大悟。

周歲內寶寶大動作發育規律,早知道

傳統思想的認知裡面,孩子越早學會某些技能那麼就意味著孩子越聰明,同時父母們也樂於拿自家的寶寶與別人家的寶寶去做對比。

父母會對孩子的一些動作進行訓練,只為孩子可以早一點掌握這些技能,但要知道每一個寶寶的階段性發育是有一定規律的,並非越早學會走路越好。

一:6個月之前往學坐發展

寶寶剛出生的前三個月,其實躺的時間更多一些,但是一般很多寶寶三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已經學會翻身了,孩子的四肢以及頸部的力量都在不斷增強。

伴隨著寶寶身體越來越靈活,寶寶的支撐力也在不斷增強,都在蓄力為學習做著坐準備,一般很多寶寶在6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獨坐,這也為之後添加輔食,增添了一些幫助。

二:6-10個月前往學爬發展

在寶寶學會坐之後,很多寶寶都會朝著翻滾,學習爬行方面前行,在學習爬行的時候,剛開始,寶寶的肢體還不算靈活,經過一段時間,寶寶的手腳越來越靈活,這些時候,孩子就可以更好的爬行。

在爬行的時候,其實也在為後期的學習走路做著準備。

三:10-12個月往學走發展

當寶寶一點點身體的力量越來越強的時候,孩子的腳部力量也在不斷增強,這也意味著孩子即將學習走路。

剛開始的時候,一般寶寶是扶站,而後學會爬樓梯,慢慢就逐漸站穩,開始真正學會走路,很多寶寶在周歲左右的時候的就已經學會走路了,有的會稍微晚一些。

畢竟每一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同,孩子學會走路的早晚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借鑑大動作發育表,孩子如何更好發育?

一方面,父母在孩子生長發育方面,要保持一種穩健的心態,不要急躁,讓孩子在相應的階段,更好的發育。

此外,為了孩子更好的發育,父母可以為孩子搭配更為均衡的營養,為孩子補充能量,如此孩子的身體更康健,發育更有保證。

另一方面,父母也可以多聽聽一些專業人士的建議,避免拔苗助長,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家的寶寶在學走路方面可以快人一步,但是一定要遵循寶寶大動作的發展規律,你要相信寶寶的學習能力都是非常強的,在你不經意的時候,寶寶就會給你很多驚喜。

相關焦點

  • 寶寶越早走路智商越高?這份大運動發育時間表,新手爸媽請查收
    走路早的寶寶不到一歲便能站立、行走,而晚的寶寶或於14~16個月才能夠獨立行走,這種差距或與孩子的自身發育情況有關。,都比別人家的寶寶發育要晚,欣萌特別著急。
  • 如何跟3歲內寶寶聊天?依據0-3歲語言發育規律,越聊表達能力越強
    那麼寶寶多大的時候才能聽懂話?才能在爸媽喊自己名字的時候做出反應呢?怎麼樣才能讓寶寶變成一個能說會道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呢?其實了解一下寶寶的語言發展規律就知道了。以上是寶寶3歲前的語言發育規律。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節奏,開口時間會有早晚之分,但是也會跟爸爸媽媽們如何教有關。
  • 寶寶1歲內有7個「猛漲期」,若新手爸媽把握住,寶寶發育更健康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
  • 2歲內寶寶「大動作發育表」,父母了解下
    嬰幼兒大動作的發育,是寶寶腦部健康發育的重要指標,更是衡量寶寶運動能力的指標之一。當了爸媽以後,寶寶第一次抬頭、第一次走路...都能讓我們驚喜好久!而一旦比較別家娃,寶寶某個動作跟不上,就會讓我們陷入焦慮,擔心孩子有問題。
  • 寶寶「4種徵兆」或代表發育遲緩!符合1歲寶寶的發育標準
    1歲內寶寶生長發育較快,幾乎一天一個模樣。如果自家寶寶與同齡的孩子差距有點大,家長就應該引起警惕。今天,天天和大家聊一聊,出現4種特徵可能代表寶寶或代表發育遲緩。如果寶寶滿了4個月,手指還緊緊地握著,無法自然鬆開,更不會自行用手去抓東西,可能真的存在發育遲緩等問題,家長一定要重視。第四個特徵:寶寶9個月仍不會爬三翻、六坐、八爬,這是一歲內寶寶發育的自然規律。
  • 寶寶幾個月會開口說話?孩子的語言發展規律,聰明爸媽都應該知道
    4、多陪寶寶對話《父母的語言》一書中曾經提到:家長與孩子的對話越多,孩子詞彙量增長得會越快,三歲會測試出來的智商會越高。正常情況下,寶寶1歲左右即可表達出有意義的單詞,標誌著寶寶進入了新的語言發育階段,這個階段寶寶主要會使用單詞來表達一句話的意思。比如寶寶說「車車」,他可能會表達好幾種意思,有可能是「車車來了」,有可能是「看車車」,也有可能是「好多車車」,總之這一階段寶寶語言的主要表達句式就是單詞句。
  • 0-3歲寶寶大運動發育進程表,你家娃落後了嗎?
    其實,寶寶大運動發展有一定規律可循,父母也可以通過一些適當的引導,幫助寶寶更快掌握這些重要的大動作哦。這個階段,爸媽一定要讓寶寶多趴!多趴!多趴!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因為這是最適合小月齡寶寶的運動,可以鍛鍊寶寶全身的肌肉,可以說是讓寶寶運動能力贏在起跑線上的第一步呢。一般1個月的時候,寶寶就能趴著短暫抬頭1-2秒了。到了2個月,差不多能抬起45°,4個月基本就能用肘部力量撐起胸部了。
  • 12張圖看寶寶1歲內的發育規律變化,一個月一個樣,變化真不小
    其實,寶寶出生後,每天都在變,但是寶媽每天抱著寶寶就不容易察覺,如果每個月來一張照片,就會很明顯的發現寶寶的變化了~接下來咱們就看看寶寶12個月內的發育情況吧,對比一下你的寶寶是不是也這樣吧~1個月:男寶身高:48.7-61.2cm,體重:3.09
  • 幫助寶寶成長,新手爸媽要知道,出生1到6個月寶寶的發育情況
    出生半年的娃,體重每月平均增重大約1千克。編 輯:泡麵審 核:許百萬每個家庭迎來了新的任務,爸爸媽媽要時刻照顧寶寶,他們在六個月內的變化也是非常大的。爸爸媽媽們不僅要照顧好他們的吃飯睡覺,還要用正確的方法來鍛鍊寶寶的身體和腦部的發育。出生不久的寶寶很可愛玉玉家的孩子出生沒多久,大家去拜訪的時候,發現寶寶大部分時間處於睡覺的狀態中,小臉紅紅的,小手也是緊緊攥著不動,看著實在惹人喜愛。
  • 超詳細寶寶0-1歲發育標準,覆蓋七大發育要點及注意事項,快收藏
    為什麼別人家寶寶都會走了,我們家寶寶還剛會站著?為什麼別人家寶寶都會喊爸媽了,我們家寶寶還只會嗯嗯嗯?寶寶是不是生長發育落後了,要不要去醫院看看?別急,參考了各種詳細的資料,給新手爸媽整理了0~1歲寶寶各項能力的發育指標,大家可以對比自己家寶寶看看。1-3個月寶寶1、吃奶量指標母乳寶寶:按需餵養。
  • 0~3歲寶寶大動作遊戲怎麼做?父母按這些規律和方法做,娃更聰明
    小悅是一位新手媽媽,她對照著這句順口溜,發現自己寶寶的實際情況有些不同,例如:「三翻」指的是寶寶三個月會翻身,而她家寶寶卻是在5個月的時候才學會了翻身。她真擔心寶寶大動作發育是否落後了?日常需要做什麼訓練才能幫助孩子的大動作發展?針對小悅遇到的問題,我專門查閱了相關的權威資料,今天整理了這篇文章。
  • 聰慧的寶寶一般體現在三個方面,4歲前就有顯示,父母要留心培養
    其實還是是否聰慧,從孩子小一點的時候,就有顯示,只是有些父母沒有注意到而已。案例曉麗家的寶寶如今2歲半了,從小就比較乖巧,自從曉麗在孩子2歲多開始給孩子買各種積木和拼圖的玩具,這個寶寶在家裡玩的時候更為安靜了。
  • 寶寶越早擁有這3種能力,就說明越聰明,佔一條也很不錯
    0-1周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寶寶出生後,大腦還沒有發育成熟,隨著寶寶不斷成長,大腦會快速發育,尤其是在0-1歲這個階段,大腦發育十分迅速。寶寶在這個階段會有自己的想法,雖然還不能完全表達出來,但是能夠通過一些小舉動來告訴家長自己想做什麼,如果這些小舉動出現得越早,就說明寶寶大腦發育得越好,也就意味著寶寶越聰明。
  • 寶寶的大運動訓練要遵循規律,父母避免三個錯誤做法,別誤傷孩子
    鍛鍊寶寶的大運動發展需要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三個錯誤做法爸媽要避免,否則容易誤傷他。01過早、過多鍛鍊孩子站立很多人都覺得孩子發育得越快,比如很快學會爬、站、走路,說明孩子時很聰明。但這是一種誤解,雖然孩子們的發育過程大體一致,但每個孩子又有著自己的獨特發育歷程。
  • 順產寶寶比剖宮產寶寶更聰明?決定孩子智力發育的,是這2大因素!
    但沒關係,胎兒的顱骨縫隙較大,這種變形在可承受範圍內,會隨著新生兒的成長發育而自行恢復正常[1]。 寶寶聰不聰明,和神經細胞的數量有一定關係[2]。在胎兒時期,神經細胞會進行分裂;到出生時,神經細胞的數量就基本定型了。所以,生產時頭被「夾」了一下,並不會讓神經細胞變得更大,自然不能讓寶寶的智力變得更強。
  • 寶寶剛七個多月就想站,會影響腿部發育嗎?這份指南您請收好!
    其實,相比較來說,大多數孩子都能達到這樣的標準,但也有媽媽覺得,自己的孩子站得越早,是不是越好呢?我們的粉絲群有位媽媽說,自家娃剛七個多月,就已經想站起來,還嘗試著邁腿。是不是說明發育很提前?站多了會不會不好呢?寶寶剛七個多月就想站,會影響腿部發育嗎?
  • 越早會笑的寶寶越聰明!科學研究:這三種微笑暗示寶寶在快速成長
    許多親生父母都想早日見到自己寶寶可愛的微笑,所以也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越早會笑的孩子越聰明。從大腦發育和神經學的角度出發,這個說法是科學的。微笑是人類最基本的行為,像語言一般,有利於人類之間的相互交流。寶寶通常在出生10~20天,或更早的時候就會微笑。而在三個月左右能夠笑出聲來,寶寶的笑容是最迷人的,能夠讓父母愉悅並且克服養育孩子的困難。美國心理學家伊林沃爾夫指出:越早出現笑容的寶寶越聰明。經過跟蹤觀察,他發現出生第3天就會笑的寶寶,到6歲時的智商達到了180。從科學角度看,寶寶的微笑可以分為自發性微笑、誘發性微笑和社會性微笑。
  • 多摸摸寶寶兩個部位,有助於大腦發育,每位新手爸媽都學習一下
    讓寶寶大腦發育更好,將來更聰明,是很多父母的心願。於是早教班、早早教班、早早早教班應運而生。各種大腦開發課程的年齡一降再降,最乾脆變成0歲就可以報班學習……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理可以理解,但所謂世間萬物皆有其發展規律,寶寶的成長也一樣。就比如說0歲的寶寶,大腦都還沒發育成熟,要怎麼開發?
  • 聰明寶寶養成記:0-3歲寶寶,10大敏感期的特點與建議!家長收好
    1--2歲--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大肌肉也就是腿部的一些動作,那麼一到兩歲進入大肌肉發育的敏感期,孩子特別喜歡走,家長抓都抓不住,走來走去孩子覺得非常開心。因為孩子之前總是趴著的,或者抱著的,現在終於可以自己走了,之前看不到的東西都可以看見了。
  • 半歲內做不到這三個動作的寶寶,多半發育有問題,警惕腦癱惹上身
    老一輩的人總是說孩子猛長三個月,是說寶寶出生後前三個月的發育是非常快的,簡直是一天一個樣。初為人父人母,享受喜悅的同時,身上的擔子也是越來越重了。面對快速成長的寶寶,新手爸媽除了要學習育兒知識,更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每一刻。每一個月的寶寶除了體重的增長外,還要學習各種新本領,比如說轉頭,微笑,抓握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