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到底有多少錢?張氏帥府博物館建館32周年慶暨2020年帥府文物...

2020-12-17 網易新聞

12月12日,西安事變84周年,以及張氏帥府博物館成立32周年。張氏帥府進行了一次年底盤點,公布了許多新收入庫的重量級文物,以及文物徵集工作背後的不為人知的故事。一些歷史的謎題,即將浮出水面,比如,張家到底有多少錢?張學思將軍的帥府往事,以及大帥幾位夫人的吉光片羽。

20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幾乎打亂了人們所有的計劃和日常工作秩序。張氏帥府博物館繼續踐行著博物館人的責任與擔當,在做好各項防疫工作的同時不斷前行,各項工作齊頭並進,並特別在有關張學良、張學思以及張作霖幾位夫人的文物史料徵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張氏帥府博物館32周歲的生日即將來臨之際,看看張氏帥府博物館2020年文物徵集工作取得了哪些可喜的成果。

一、張閭芝女士捐贈了一批有關張學良將軍的珍貴文物史料。其中張學良日記反映了張學良幽禁時期鮮為人知的生活細節,通過三畲堂財產清理委員會卷宗可以了解張氏家族在東北的財產狀況。當時,張三畲堂財產清理委員會共召開了14次會議,議決了110個議案,通過了7個臨時提議,共收回房產28處,土地16處,另有10處房產和土地仍處於調查或申請發還當中。同時,關於邊業銀行恢復營業、東北礦業公司組建運營等也都在辦理當中。

今年春夏之交,張學良侄女、張學森之女——張閭芝女士向張氏帥府博物館捐贈了一批有關張學良將軍的珍貴史料。張學良幽禁臺灣期間,張閭芝、張閭蘅姐妹不僅協助照顧張學良與趙一荻晚年的生活,在他們過逝後,更負責整理保存他們留下來的大量珍貴文物及照片。張氏帥府博物館作為在張作霖、張學良主政東北時期的官邸和私宅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博物館,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張氏父子相關文物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在文物資料的保存與展示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張閭芝女士經過慎重考慮,決定將她這些年一直珍藏的張學良日記和書信的複印件及部分原件,照片、底片、幻燈片和錄影帶等有關張學良研究的珍貴資料無償捐贈給了張氏帥府博物館。

這批珍貴資料中,既有張學良1937—1990年全部日記複印本,也有臺灣華視、日本NHK電視臺專訪張學良及張學良幾次重要祝壽活動的錄影帶,還有張學良幽禁期間親手拍攝的大量照片及底片以及張學良與他人往來的書信複印件及1991年日記原件,另有張學良與伊雅格往來信件,三畲堂財產清理委員會文件等更是彌足珍貴。這些首次披露的珍貴文物和資料為張氏帥府博物館打造國內權威的張學良資料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填補了張氏帥府博物館關於張學良幽禁期間文物資料收藏的部分空白。

這一大批文物資料的入藏,為張氏帥府博物館的陳列、研究工作提供基礎支撐起到了重要作用,標誌著我館的藏品徵集和學術研究工作將邁向一個嶄新的階段。目前,我們已經將紙質資料進行了複印掃描,對音像帶進行修復及光碟轉換、對膠片及幻燈片系統修復工作也已完成。今後,這些文物和資料將在紅樓群開闢專門展室,以實現對其的完善保護與充分利用。

二、與張光毅聯繫徵集了一批有關張學思將軍的珍貴文物。

張學思將軍是從張氏帥府走出去的唯一一位共產黨員,他一生追求真理、踐行理想,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奮鬥終生,他的事跡與精神是世人學習的榜樣。作為將軍的故裡,宣傳、展示、研究張學思將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多年來,我館在張學思將軍相關的資料搜集整理、文物徵集、舉辦主題展覽等方面都做了積極的努力。今年,張氏帥府博物館與張學思將軍的長子張光毅聯繫,將其珍藏多年的張學思用來收納少將軍裝的專用箱、張學思設計使用的組合書架、張學思設計使用的擦鞋架、張學思使用的小磨盤及架子、張學思使用的老式冰箱等一大批文物徵集入館,為今後張氏帥府博物館關於張學思將軍的研究和展陳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三、與張氏後人聯繫首次徵集到關張作霖幾位夫人的珍貴文物。

作為張作霖、張學良父子主政東北時期的官邸和私宅,張氏帥府見證了父子兩代的傳奇人生,也見證了東北第一家族——張氏家族的風風雨雨。但因歷史原因,張氏帥府博物館館藏的關於張氏家族的文物不多,精品更少,這成為帥府館藏系列的一個「硬傷」和短板。

2020年,張氏帥府博物館通過張作霖的孫女張閭芝和外孫女翟海蒂先後徵集到一批張作霖五夫人和六夫人的珍貴文物:張作霖五夫人的遺物有皮質收納盒、梳子、記事本等,另有張學良寫給張學森的一封信;張作霖六夫人的遺物有黑衣紅裳套裙、青綠地黃色壽字圖案貂皮坎肩兒、紅色繡花枕頭套以及1948年六夫人赴臺裝箱時的物品清單。

在此之前,張學思將軍的夫人謝雪萍女士還曾於2016年向張氏帥府博物館捐贈了張學思將軍生母、張作霖四夫人許氏的藏藍色半袖真絲旗袍、黑色貂皮鬥篷、黑色絲絨半袖旗袍、藍色暗花半袖真絲夾袍 、棕色狐狸圍脖、黑色皮質手提包等一批珍貴的文物。

有關張作霖幾位夫人的這批文物品相好、傳承有序,填補了張氏帥府博物館館藏「張氏家族」系列文物的空白,對於我們計劃舉辦的張氏家族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020年12月9日

張氏帥府博物館

相關焦點

  • 張學良日記等珍貴文物在張氏帥府博物館首次披露
    12月10日,張氏帥府博物館建館32周年慶暨2020年帥府文物徵集成果發布會在瀋陽舉行,展出了張學良日記等珍貴文物。 韓宏 攝張氏帥府博物館建館32周年慶暨2020年帥府文物徵集成果發布會,10日在瀋陽舉行。發布會上首次披露了有關張學良、張學思以及張作霖幾位夫人的文物史料。
  • 張氏家族有多少財產?張作霖的夫人們穿著有多講究?
    12月12日,是張氏帥府博物館成立32周年。12月10日,張氏帥府博物館建館32周年慶暨2020年帥府文物徵集成果發布會舉辦,會上公布了今年新徵集的有關張學良、張學思以及張作霖幾位夫人的珍貴文物史料,例如,反映張氏家族在東北財產狀況的張三畲堂財產清理委員會卷宗、張學良1937年—1990年全部日記複印本、張學良幽禁期間親手拍攝的大量照片及底片、與他人往來的書信複印件及1991年日記原件;張作霖三位夫人的旗袍、鬥篷、收納盒、梳子、記事本等生活用品
  • 張作霖、張學良家到底有多少錢?
    今年是西安事變84周年,以及張氏帥府博物館成立32周年。張氏帥府進行了一次年底盤點,公布了許多新收入庫的重量級文物,以及文物徵集工作背後的不為人知的故事。一些歷史的謎題,即將浮出水面,比如,張家到底有多少錢?張學思將軍的帥府往事,以及大帥幾位夫人的吉光片羽。
  • 十大景點評選·TOP30展示張氏帥府博物館:一座大帥府,半部民國史
    #瀋陽##瀋陽爆料##最受歡迎的瀋陽十大旅遊景點#十大景點評選·TOP30展示張氏帥府博物館:一座大帥府,半部民國史一座大帥府,半部民國史。這句話早已成為張氏帥府博物館的代名詞。歷經百年風雨的它,曾經作為北洋政府末代元首、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與其子愛國將領張學良主政東北時期的官邸,記錄了張氏父子鮮活的生活片段和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同時,以其恢宏的建築、巧妙的設計,贏得了「東北第一名人故居」的美譽,於2004年被列為國家AAAA級景區。
  • 暢遊盛京|張作霖張學良的官邸私宅,瀋陽張氏帥府攻略
    張氏帥府博物館是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帥府遺址上建立起來的,是北洋政府末代國家元首、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及其長子 、偉大愛國者張學良將軍主政東北時期的官邸和私宅,為東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好的名人故居,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九·一八」事變期間,日軍從張作霖的大帥府中掠奪了多少金銀財寶
    1931年9月18日,陣陣槍炮聲過後,大帥府內張氏父子兩代近二十年的積蓄、數不清的金銀珠寶落到日本人手裡。 據不完全統計,日軍僅在帥府內抄走的金條就有20多箱,至少有56,000兩,另外還有銀元40多箱,古玩字畫無數。
  • 張氏帥府博物館(瀋陽金融博物館)參加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
    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於11月27—30日在廣西南寧舉行,張氏帥府博物館(瀋陽金融博物館)參加了本次博覽會。不僅有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智慧能源、智慧機器人等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將亮相東博會,還有東協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食品飲料、農產品、家居、教育旅遊、投資服務也將集中展示。
  •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特展匯集各類文物398件
    作為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8項主場活動之一,「園說II——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昨日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幕。特展匯集了頤和園及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等8家文化單位提供的各類文物398件/套,展品時間跨度超過2000年,其中近六成的珍貴展品首次「走出大牆」面向公眾展出。  為展現「三山五園」的歷史風貌,策展部門從瀋陽故宮博物院借來清代畫家張若靄的紙本設色《香山靜宜園圖冊》與清代畫家方琮的《靜明園圖屏》兩套珍貴文物。
  • 張氏帥府「館藏晚清民國瓷器特展」數字展線上開展 同治皇帝大婚禮...
    同治皇帝大婚禮用瓷器會採用何種紋飾、道光皇帝偏愛私人御用瓷器又有何特點、慈禧專用瓷器款識又有何故事。這些問題足不出戶,就可以從張氏帥府博物館日前在線上推出的 " 清風民韻——館藏晚清民國瓷器特展 " 數字展上找到答案。
  • 【姓氏文化】鞏義回郭鎮清西村張家祠堂
    我張氏始祖成爺,執行國家「移民屯田,開墾荒地」的決策,依依不捨,跋山涉水,從富庶的山西洪洞縣瓦子坡,移民到河南鞏縣清易鎮張家樓,篳路藍縷,開創基業。        如今,坐落於河南省鞏義市回郭鎮清西村之張家祠堂,據文物部門考證,距今已五百餘年。
  • 張氏古宗祠荒廢破敗!族人:沒錢修繕
    在肥東縣包公鎮大張村,有一座建於清朝初期的古祠堂,祠堂內有精美的磚雕和木雕,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藝術價值。但由於長期無人照看,這座名為「張氏宗祠」的古祠堂內長滿雜樹雜草,破舊不堪。肥東縣文管所一位負責人呼籲,作為家族祠堂,希望當地張氏家族要主動站出來保護古祠堂。
  • 張氏帥府線上展覽「館藏晚清民國瓷器」
    同治皇帝大婚瓷器亮相可手機觀賞張氏帥府線上瓷器展中的精美瓷器。遼瀋晚報記者查金輝攝同治皇帝大婚用瓷器會採用何種紋飾,道光皇帝偏愛私人御用瓷器又有何特點,慈禧專用瓷器款識又有何故事……這些問題足不出戶,就可以從張氏帥府博物館日前在線上推出的「清風民韻——館藏晚清民國瓷器特展」數字展上找到答案。
  • 廣州幾大博物館雨中恢復開館,首日到館參觀人數平均超過20人
    作為當日參觀的第一位遊客,南漢二陵博物館為他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件廣州出土且全國唯一的唐代陶鼠生肖俑紀念品,希望遊客朋友喜歡。」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易西兵介紹,這件小禮物是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修復專家們的翻模作品,對於博物館而言也有著特別的意義。唐代陶鼠生肖俑。通訊員 供圖禮輕情意重。
  •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吸引觀眾
    12月2日,市民在頤和園建園270周年文物特展上參觀展品。
  • 廣州:博物館、展覽館各種特色展「雲」上天天可見
    在記者近年的採訪中不少館方人士都表示,藏品是博物館的根基,豐富館藏蘊藏的潛力和可能性往往是決定一個博物館「好」或「不好」的首要因素。廣州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是一座展示廣東近百年來革命歷史的專題性博物館。
  • 張作霖父子到底有多少錢?九一八之後,大帥府光金條就損失八萬根
    第一個,北洋時代,大軍閥有一個算一個,奉軍因為收編的土匪痞子惡棍太多,軍紀是最敗壞的,走到哪裡,哪裡雞飛狗跳,這種狀況一直到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都沒有絲毫的改觀。著名的「三不知將軍」、奉系大將張宗昌就是個例子。這傢伙是因為直系吳佩孚不要,走投無路,才去投奔張作霖的。
  • 《盜墓筆記》張家古樓到底什麼時候建的?求解
    《盜墓筆記》中張家古樓是在廣西巴乃深山的湖底中。確切說,是整個寨子都被淹沒在了湖水之中。這張家古樓到底是何時建造的?為什麼會在水中?(這是作者挖的一個前後矛盾的深坑)吳邪和王胖子陪著張起靈到廣西巴乃找記憶,在深山的湖底中發現了張家古樓。村子裡的老人只流傳著明朝時發生過大火,對於其村史一無所知。張家古樓是樣式明末清初雷風格的,本以為張家古樓是明朝時期建的,因為大火,加上村子本來地勢低,地下水倒灌,導致整個村子被淹沒。
  • 史話帥府——張家後人今安在?(上)
    張學良與于鳳至共育有1女3子,分別是張閭瑛、閭珣、閭玗和閭琪。兒子的名字取自《詩經·爾雅》:「東方之美者有巫醫之珣、玗、琪焉」。還在子女很小的時候,張學良就把孩子們送到瀋陽一個著名的畫社——「湖社」學畫。陳師曾、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等著名畫家都曾指導過張學良孩子的繪畫。
  • 紀念瀋陽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
    瀋陽故宮,又稱盛京宮殿,在清代曾經有近20萬件的清宮御用物品和內府秘籍,從北京移送這裡貯藏。1914年,這裡的11萬多件藏品被遷往北平古物陳列所;1933年部分藏品又隨故宮文物南遷,輾轉數地,後遷至南京;1948年底,部分文物精品從南京被遷往臺灣。如今,原藏於盛京的文物,被分散在國內多家博物館保存。
  • 初秋途徑瀋陽,匆匆走過大帥府和清昭陵
    ,所以和表妹他們不用趕早,清晨簡單早餐後一起出發,目的地:瀋陽張氏帥府。瀋陽張氏帥府位於瀋河區朝陽街少帥府巷48號,是原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千古功臣張學良父子的官邸和舊居。又稱"大帥府"、"少帥府"。始建於1914年(民國三年),1933年建成。全部面積達三萬六千多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佔二萬七千平方米。分為東、中、西三座院落,以及部分院外建築。內有儀門、會客廳、書房、花園、大青樓、小青樓、趙四小姐樓、胡仙堂、邊業銀行等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