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大力支持,現在農村經濟飛速發展,很多農民手裡都有了錢,有錢之後,很多人做的一件事,就是建一個好點的房子。但如今農村土地確權工作已經收尾完成,國家對於宅基地建房管理非常嚴,農民要建房,先要進行報建申請,辦理好相應證件後才能建房,手續不齊全的房子容易面臨拆除風險,但很多農民都不知道建房需要辦理什麼審批手續,也不知道要提供哪些材料,還有建房面積標準規定多少平方,以及農村哪些區域不能建房子等,那麼下面小編就具體給大家介紹農村建房需要辦理的手續,以及建房區域規定政策等,希望能幫助到各位農民建房戶。
首先申請自建房,要滿足這些條件,申請建房者須年滿18周歲,建房要符合土地利用規劃,要遵循「一戶一宅」,滿足條件後,即可申請建房。而農村建房,需要辦理房產證,要通過一定的手續申請,流程如下:
1、建房戶向村委會提出建房申請;
2、村委會審核同意,籤字蓋章,向鄉建辦提出申請;
3、鄉建辦工作人員實地踏勘,同意建房,則可以領取房屋建設申請表;
4、填寫完畢經鄉建辦籤字同意,鄉主管領導籤字蓋章,核實同意,交縣規劃建設局審批(縣行政服務中心);
5、審批完成後建房戶領取產權證。
農村建房申請要多久可以批下來?
農村建房審批手續要30個工作日。一般情況下,只要建房選址符合規劃、材料準備齊全(建房申請書、建房申請表、建房審批表、身份證和戶口簿、承諾書主要是承諾一戶一宅),遞交申請後,在無特殊原因的情況下,相關部門會第一時間為你辦理用地及規劃審批手續,並及時組織實地丈量批放宅基地,完全具備申請宅基地的條件的,就會批准宅基地建房,整個流程下來一般需30個工作日。
農村建房面積標準是多少平方?
農村建房面積標準,不同的省份規定面積有所差異,如河北規定:人均耕地不足1.5畝地的平原或者山區,建房面積不能超過200平方米;人均耕地1.5畝以上的建房面積不能超過233平方米;壩上地區每處不能超過467平方米。
北京規定:近郊區和遠郊區農村,每處宅基地最高不得超過0.25畝;其它地區不得超過0.3畝;1982年以前劃定的宅基地多於之後標準規定的,每戶不超過0.4畝標準。
山西規定:人均耕地0.067公頃以下的平原地區,每處宅基地不能超過133平方米;人均耕地0.067公頃以上的平川地區每戶不能超過200平方米;山區建房的每戶最多不得超過266平方米。
註:不同省份農村建房面積標準有所不同,具體標準面積可諮詢當地有關部門!
農村哪些區域不能建房子?
1、耕地保護區
《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條規定,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擅自在耕地上建房等,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治理,並處罰款,構成犯罪的,直接追求刑事責任。
2、公路兩側控制區
出於安全考慮,國道、省道以及國家一二級公路兩側禁止建房,也不允許在公路兩旁居住。
3、水源地附近區域
水源地是重要的自然保護資源,一旦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建房,勢必會造成水汙染,因此,在水源地及其附近建房是不被允許的。
4、歷史文化保護區
農村有些地區是遺留一些歷史古蹟的,是歷史文化遺產,國家對這些區域還專門設立保護區,因此這些地方是絕對不能夠建房的。
5、生態資源保護區
有些農村裡有生態保護區,這些地區附近環境很好,但生態資源保護區有非常寶貴的動植物,受國家保護,因此,這類地區是禁止建造房屋的。
除此之外,農村建房還有樓層規定,根據住建部印發的《農村住房建設技術政策(試行)》,農村住房建設垂直分戶(2-3層),水平分戶(4-5層),住房層高以2.6米到3米之間為宜,最高不能超過3.3米。目前國家在農村統一開展的土地確權工作已經結束,農民用地越來越嚴格,特別是建房,而很多農民兄弟在不清楚政策的情況下瞎蓋房,導致最後房子被無償回收,浪費了物力不說,還花錢打水漂,因此大家在建房時,務必要按照審批流程手續進行,切不可隨便亂建。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惠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