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藍字,關注慧跑
今天,2020特步國人競速精英賽在內蒙古多倫落幕,由於吸引到董國建、彭建華、何引麗等眾多一線選手今年首度出戰全馬,加上比賽設置的令人咋舌的男子230女子300報名條件,比賽同時吸引了一大批大眾精英選手參加,比賽本身還是具有很好的話題性。
最終,男子第一名和女子第一名並沒有被眾望所歸的知名選手獲得,男子冠軍為董國建的老鄉,雲南選手粟國雄,成績為2:16:28,女子冠軍則同樣是雲南選手竇發仙,成績在2小時35分以內;
儘管今天比賽溫度適宜,但由於多倫1000多米的亞高原海拔,取得上述成績總體來說差強人意,距離人們期待的創造優異成績,乃至破紀錄相去甚遠。
但中國田徑協會主席段世傑親自為男子前三名頒獎,足見高層對於這場比賽的期待。
也許大眾跑者對於粟國雄這個名字並不十分熟悉,粟國雄也是國家馬拉松隊隊員,2014年第17屆亞運會馬拉松比賽,粟國雄代表我國出戰,他以2小時20分11秒獲得了第八名。
江蘇名將楊樂和雲南選手楊紹輝分別獲得第二和第三名。
而女子選手竇發仙一直在多位男子選手帶領下奔跑,衝過終點後筋疲力盡倒地,也足見這名隊員拼盡全力,精神可嘉。何引麗獲得第二名。
名將董國建獲得第五,成績為2小時20分鐘左右。這場比賽董國建還是很拼,在比賽前半程一直處於領先,賽後他也表示自己想把速度帶起來,但由於比賽地點本身並不適合創造優異成績,加之身體有些小傷,且上周剛剛參加完全國田徑錦標賽,後程表現不佳,不過這位老將敢打敢拼的精神仍然值得稱讚。
什麼是國人競速?
中國馬拉松事業蓬勃發展,群眾熱情高漲,但專業競技水平卻一直未有明顯提升,是不爭的事實,也成為中國馬拉松事業的痛點,所有人都期待我國馬拉松競技水平能有所突破,至少不被突飛猛進的日本甩開太遠。
這種情況在2019年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李芷萱在2019年日本名古屋女子馬拉松創造了2:26:15這一近年來的我國女子馬拉松的最好成績,成為東京奧運會達標第一人。
而西藏著名運動員多布傑在2019徐州馬拉松賽上2:10:29的成績也創造了近十年來我國馬拉松的最好成績。
而董國建在2019柏林馬拉松賽上,半程只用了1小時02分34秒,這比他保持的中國半馬紀錄還要快上17秒,最終他以2小時08分28秒獲得第7名,創造了中國馬拉松歷史第二好成績,並且無限逼近全國紀錄2:08:15。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特步配合產品營銷,推出了國人競速計劃,如果有運動員能在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打破全國紀錄,將至少獲得100萬元的獎勵,每突破1秒增設獎勵1萬元。
今年由於疫情原因,大部分比賽取消,在下半年能否舉行比賽的形勢仍不明朗的情況下愛,為了避免這一計劃還沒開始營銷,就面臨收場的尷尬局面,特步終於忍不住親自出手,操刀了此次特步國人競速精英賽。
其實從這場比賽宣布舉行的一開始,就註定了難以創造優異成績,但這場比賽對於特步市場營銷、振奮跑圈還是發揮了積極意義。
一場註定
難以創造優異成績的比賽
儘管人們對於這場比賽充滿期待,但其實這場比賽從宣布舉行的那一刻,就基本決定了創造優異成績,乃至打破記錄都不過是人們的一廂情願。
1、亞高原的比賽環境
如果不是因為這場比賽,相信絕大部跑者對於內蒙小縣城多倫聽都沒有聽說過,這也顯示了馬拉松賽事對於城市名氣的巨大提升作用。
多倫位於北京正北方,號稱是距離北京最近的內蒙古大草原。雖然多倫海拔僅僅只有1000多米,相比雲南、青海等眾多高原訓練基地,差了將近一倍,但即便是1000多米的海拔,氧含量也只有平原的90%,這意味著運動員每吸入一口氣,攝入的氧氣量只有平原的90%;
在這樣的環境下,想要打破14年前任龍雲創造的全國紀錄,可謂先天不足,如果全國紀錄那麼容易打破,那早就打破了。
創造優異成績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實現,但要想打破紀錄,天時地利人和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在2007年北京馬拉松賽比賽中,青海籍運動員任龍雲以2小時08分15秒獲得亞軍,創造了該項目全國紀錄,可見北馬是破紀錄的福地,北馬賽道較平,總體是一個適合創造好成績的賽道。
只可惜此次比賽時間倉促,難以選擇更有利於創造好成績的地方舉行,當然,能幫助內蒙小城多倫瞬間被大眾認知,也可謂善莫大焉。
而眾所周知,柏林馬拉松是全球公認的快速賽道,所以從2007年至今,馬拉松所有世界紀錄都是在柏林創造的。在馬拉松領域前20位的成績中,也有超過12個誕生在柏林。
被國際田聯承認的馬拉松世界紀錄產生的地方
其實,柏林不僅沒有芝加哥一馬平川,和倫敦、紐約的差距也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巨大。
但柏林馬拉松有這樣幾個特點:柏林馬拉松的比賽時間是9月下旬,這個時間柏林的氣候是最理想的。
柏林馬拉松在賽道設計方面,一方面儘可能平緩,柏林從海拔38米出發,高點不超過53米,最低點不超過37米,路線沒有太多「角」,即使有也是平滑的「角」;
另一方面更為巧妙的是柏林馬拉松頂著大太陽的道路基本都在前半程,這時由於是早上,所以日曬並不是很強,而在臨近中午的30公裡之後不是林蔭路就是進入了兩側都是高大建築的陰涼道路,直到布蘭登堡門終點完全沒有日曬之苦。這就充分體現了賽事方對於選手的體貼。
2、比賽過於倉促,導致選手無法全力系統準備
這次比賽從官宣到舉行,只有差不多3周不到的時間,可能創造了最短時間內舉行一場馬拉松的記錄,賽事方也許有不得已的苦衷,但這樣帶來弊端也很明顯,無論是專業選手,還是大眾選手,應對倉促,沒有辦法按照周期訓練理論循序漸進地準備,目的是在賽前達到最佳競技狀態。
而基普喬格無論是2017年在義大利嘗試破2、2018年柏林馬拉松創造新的世界紀錄、還是2019年奧地利維也納實現人類歷史首次破2,在賽前都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準備。
3、一線選手上周剛剛參加全國田徑錦標賽,狀態來不及調整
就在特步精英賽舉行前一周,董國建、彭建華、多布傑等選手剛剛參加了全國田徑錦標賽5000和10000米爭奪,時隔一周就參加一場全馬,顯然身體的疲勞還沒有充分恢復,運動員參加萬米比賽可不同於大眾跑個10公裡。
而特步精英賽的男女冠軍都沒有參加上周在紹興舉行的比賽,所以他們有更充足的體力應對今天這場比賽,但何引麗大半年沒有比賽,今天在主場(她是內蒙古籍運動員)發揮不佳還是頗讓人意外,至於另外一名內蒙古籍名將李芷萱為什麼沒有報名參加這場比賽,跑者就自行腦補吧。
總體而言,大眾期待這場比賽能創造佳績,但運動員似乎更願意把這場比賽作為以賽代練,檢驗訓練成效的一場普通比賽,他們的目標都是明年奧運會或者全運會。
4、儀式感還顯得不足
如果真的希望運動員能創造好成績,那麼比賽在現場策劃方面還可以做得更有噱頭。
比如在基普喬格去年維也納破2計劃中,就用雷射投影線用來提示運動員按照破2成績所需要的速度去跑,這種技術其實早在2017年耐克破2時就已經得到應用,從而讓比賽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儀式感。
當然基普喬格破2與國人競速尚不可同日而語,此外國內也許目前尚達不到這樣的技術條件。
從今天比賽看,特步更願意將其看作是一場市場營銷活動,而選手更願意當做是一場久疏賽場的體驗和檢驗,決勝的信心相信絕大多數選手都不具備,更不要說有什麼想法了。
這樣的比賽越多越好
雖然這場比賽的結果距離人們的美好願望尚有差距,但作為首次嘗試將國內頂尖高手濟濟一堂相互切磋,這樣的策劃還是具有積極意義,特步也達到了通過比賽方式積極開拓市場、吸引眼球、宣傳品牌的目的。
只有通過競賽,才能讓更多跑者、運動員去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這樣的比賽越多越好!
點擊閱讀原文
助你打破訓練瓶頸,迅速提升跑步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