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墨譜,學文史知識,一墨一釋,不禁拍腿妙哉!

2020-12-22 藝術泛舟

#文房四寶#

01本文雖然只是講墨譜,但其文化內涵也不可小瞧之。

雖僅有一圖一墨之制式,但如果查證這圖的出處,其後面居然隱藏了很多文史知識、典故出處、傳說故事、神話故事。

【汪節庵書冊式墨】清 北京故宮博物院

就會發現墨錠雖小,但是包含內容卻龐大。一圖可以延伸出這麼多知識,這麼多道理,這麼多哲理,這麼多的古人所追求的精神信仰。也許你從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已經觀賞到皇帝用得眾多墨錠了。如果不看介紹你也可能不知道其中的含義?也許也不知道這是墨錠吧?其工藝精細化程度在故宮中琳琅滿目的藏品,也不輸于于其它器物的。

御製四庫文閣詩墨 清 北京故宮博物院

所以這墨譜看似簡單,但釋義卻很複雜。當你看完這一圖一釋義,了解到到很多天文地理知識、人文知識之後,我想你也發出同我一樣的感嘆:妙哉!是否在忽悠你?你且往下看,看我有沒有忽悠你。

02《墨譜》相對是比較冷門的內容了,但是我還是堅持繼續寫下去。

原因就是《墨譜》上所載的成墨的內容包羅很多天文、地理、文學、歷史知識和佛家及道家禪理,這可以讓我也學到很多東西。。另一方面也是用這個點來整理、梳理知識的過程。這同時也是一本很好的畫譜參考資料,在中國版畫史上也是佔據非常重要地位的。琴棋書畫、筆墨紙硯,自古便為文人雅好。而制墨者本身就具備很高的文化素養,所以他們才會在方寸的墨錠上能承載很多文史內容。他們將製造的各種類型的墨錠之形狀和花紋圖樣描繪出來,遂成不墨譜之奇觀。

御製詠墨詩墨-玩日愒時斯枉珍墨 故宮

03中國四大墨譜的《方氏墨譜》內容廣泛,分類明確

《方氏墨譜》是明朝徽州府歙縣人方於魯主持撰制,屬明代版畫之精品,在中國版畫史上佔有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向為藏書家、版畫家所珍視。而且故宮博物院的藏品有明清兩代皇帝尤其是乾隆的墨錠非常多。都是明清時期制墨名家進貢之作。

【汪節庵名花十友墨】 北京故宮博物院

《方氏墨譜》共分為國寶、國華、博古、博物、法寶、鴻寶六卷,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到中國的傳統吉祥器物,佛道的佛器、仙器都涵蓋進去了。可謂「海納百川,包容一切「。

04《方氏墨譜》第三卷 博物 第六輯

(一)天水 三臺石墨 古文玉 桃葉 蛾綠

天水 三臺石墨 古文玉 桃葉 蛾綠

01、天水:找不到完全符合的資料佐證,抱歉。下面這個僅供參考。

可以參考的是:1)天水郡指趙宋王朝的郡望。2)六十四卦中的第六卦天水訟卦。象辭的意思是:上卦象為天,下卦為水,天的性質向上,水的性質向下,雙方背道而馳,這就是訟卦卦像。君子做事要從中受到啟發,做事時要預先謀劃好。 02、三臺石墨

漢(上面的字也是錯誤的,應該是漢)有隃糜(應稱稱隃麋)魏有嫘三臺(此處的螺因為寫法不太對,所以正確的寫法應該為嫘,意思是嫘祖之地三臺)。就是指古代的兩大制墨地方。看古籍最大的難點就是別字異體字太多。隃糜(今陝西千陽)是漢時著名的制墨地。1、古縣名。漢置,因隃麋澤而得名。故地在今陝西千陽東。東漢為侯國, 晉併入汧縣 。2、隃麋以產墨著稱,後世因借指墨或墨跡。3、引申指文墨。參閱《漢書·地理志上》。03、古文玉:古代的一種玉器。

04、桃葉:出自東晉王獻之的《桃葉歌其三》:「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這類墨應該是女子送給心儀男子的禮物。

05、蛾綠:即螺黛。婦女畫眉用的青黑色顏料。亦指女子用螺黛描畫的眉。女子畫眉用的青黑色顏料。亦指女子用螺黛描畫的眉。 宋 張元幹 《蘭陵王》詞:「想娥綠輕暈,鸞鑑新怨。」 宋 張元幹 《浣溪沙·薔薇水》詞:「沐出烏雲多態度,暈成娥綠費功夫。」

(二)石鐘 名花十友 名花十二客 知白守黑

石鐘 名花十友
名花十二客 知白守黑

01、石鐘:應該語出蘇軾《石鐘山記》。

02、名花十友:宋朝曾端伯是一花痴,他從名花中挑了十個做朋友,除了花痴能被認同,他取的這些名字也確實容易得到文人們的認同,代表了精神上的追求和所謂清高之志向。

荼蘼:韻友;茉莉:雅友;瑞香:殊友;荷花:淨友;巖桂:仙友;海棠:名友;菊花:佳友;芍藥:豔友;梅花:清友;梔子:禪友。

03、名花十二客:宋代張敏叔以十二花為十二客,各賦詩一首。從此以後,十二客即成為畫家畫題。特別是中國南宗的國畫家常以此題作畫。

牡丹──貴客 , 梅花──清客 ,菊花──壽客 ,瑞香──佳客 ,丁香──素客 ,蘭花──幽客 ,蓮花──靜客 ,荼靡──雅客 ,桂花──仙客 ,薔薇──野客 ,茉莉──遠客 ,芍藥──近客。04、知白守黑:意為內心光明行為潔白,卻要以沉默昏暗自守而做到和光同塵。

出處:《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知白守黑民時是一個成語,意在教人處世之道,自己一定要明白是非對錯,而外表要裝成愚鈍,對世俗之流既不讚美也不批判,沉默笑看塵世,與「大智若愚」有同工之妙,實乃大隱於市之道。(三)香玉闢邪 蒼玉佩 玉觿 刀筆 劍脊 玉符 貨布 仇池石

香玉闢邪 蒼玉佩 玉觿 刀筆 劍脊 玉符

01、香玉闢邪【bì xié】:這是一個合成的語彙。在古代用詞會將一些詞合到一起形成更好的寓意。闢邪即貔貅【pí xiū】

香玉是一些民間故事所提及的一種名貴玉石。有香氣,可防腐,安神。闢邪:在這兒當「避兇,指驅除邪惡;偏邪不正;駁斥邪說。」來講。其它含義: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形似獅而有翼的神獸。據傳說,它象徵著「仁」與「瑞」。它主食是金銀珠寶,自然渾身寶氣,因此深得玉皇大帝與龍王的寵愛。不過,吃多了要拉肚子。有一天,忍不住而隨地便溺,惹玉皇大帝生氣了,一巴掌打下去,結果打到屁股,貔貅的肛門就被封住了。從此,金銀財寶只進不出。這個典故傳開來之後,貔貅就被視為招財進寶的祥獸了。貔貅的習性懶懶地喜歡睡覺,每天最好把他拿起來摸一摸,玩一玩,好象要叫醒他一樣,財運就會跟著來。無角者稱「闢邪」,一角稱為"天祿",兩角稱為"麒麟"。 02、蒼玉佩:古代玉佩的一種。

03、玉觿(系。防止字不顯示出來,用這個代替,同音):玉觿被認為具有解決困難的能力,是一個人聰穎智慧的表現。因為是觿(系)是指解繩的工具,所以引申為具備能解決困難的能力。

玉觿

玉觿為角形玉器,造型可能來源於獸牙。原始社會有佩帶獸牙的習 俗,後來以玉仿之,遂有玉觿之形。玉觿於商代流行,其後歷西周、春秋戰國,至漢而不衰,漢以後消失。玉觿除用於佩帶裝飾的功能外,古人還以此作解繫繩結的工具。因此儘管各代玉觿造型變化繁複,卻總不離上端粗大,下端尖銳的基本特徵。04、刀筆:古代寫字的工具。用筆在竹片上記事,有錯誤則用刀刮去重寫,因此刀筆連用指有關公文案卷的事。這也是刀筆吏的來歷。

05、劍脊:劍脊是劍的龍骨,有增強劍身強度的作用,還可以調整劍身的重量分布使之均勻。劍脊有單脊、雙脊或三脊(成血槽狀)。因此劍也就分為四面劍,六面劍,八面劍等等,製作時一般要求劍脊平直,兩面刃對稱,以保持劍的平衡

劍脊中間隆起的架構起到極佳的補強作用,有效防止劍折斷。這兒引申為棟梁之寓意。

中國劍的組成部分

06、玉符:玉制的信物。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 安國君 許之,乃與夫人刻玉符,約以為適嗣。」

07、貨布:王莽天鳳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貨幣改制時鑄,與貨泉並行,一布當貨泉二十五,亦當暫行留用的大泉五十錢二十五枚。貨布製作較「十布」厚實工整,面背及穿孔有廓,中豎線止於穿下,「貨布」二字作垂針篆列於兩側,書體瀟灑俊逸。

很多現代銀行都採取這個圖案做為標識的一部分組成。

貨布

08、仇池石:為廣東省韶關市曲江縣所產的英石。該石色澤清潤,扣之如馨,雖僅一拳,但其間峰巒澗壑,層疊窈窕,奇巧殊絕。宋代蘇東坡在楊州時獲得綠、白兩塊嶺南奇石,石上山巒迤邐,雲穿山脊,猶如甘肅的仇池山四面陡絕,山上卻可引泉灌田,十分奇特,借杜甫「萬古仇池穴,潛通小有天」的詩句,遂將此石題名為"仇池石"。

方於魯制 仇池石 墨 正面

(三)木雞銘 拱璧 谷中起草 蓍草瓶 筑陽石 螺舟

每一方墨都是具備收藏價值的,在古代文人一生伴隨的自然是筆墨紙硯,一方書生喜歡的墨或者擺放在書案上,或者擺放在博古架上,寄託著自己的精神追求,自己的人生原則等等,每天觀望然後再思考其中隱含的至簡的道理,每天提醒自己如何去做,提醒自己如何去追求自己的理想,難道不是很妙哉嗎?

相關焦點

  • 文史知識 | 張慶​:宋代的簪花習俗
    郡侯出了一個上聯「口吹楊葉成新曲」,要周翰對,周翰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頭戴花枝學後生。」從周翰的這個對句我們可以看出,老人戴花會被人視為「學後生」「老來俏」。黃山谷有詞雲「花上老人頭上笑,羞羞,人不羞花花自羞」,也是這一心態的真實寫照。
  • 文史知識 | ​洪沉:說「餅」
    ——本文刊於《文史知識》1981年第4期「文化史知識」欄目感謝您對本刊的厚愛,2021《文史知識》繼續貼心陪伴您,忙碌中別忘了訂閱哦:一、去往郵局徵訂,郵發代號2-271。二、諮詢伯鴻書店購買,聯繫電話:010-63458912、010-63265380。
  • 文史知識 | 沈懿軒:中國古代民間治牙「妙法」:「捉牙蟲」
    (作者單位: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               ——本文刊於《文史知識》 2012年第8期「文化史知識」欄目 感謝您對本刊的厚愛,2020《文史知識》繼續貼心陪伴您,忙碌中別忘了訂閱哦:一、去往郵局徵訂,郵發代號2-271。
  • 文史知識拜年拜年,福壽雙全——漫話禮俗
    據《東京夢華錄•元旦朝會》卷六載,大遼大使頂金冠,後簷尖長如大蓮葉,服紫窄袍,腰系金蹀踱(佩帶上的飾物);其副使展裹金帶,如漢服,大使拜時用契丹人禮儀立左足,跪右足,以兩手著肩為一拜,即單腿跪,不叩首,兩手同時著肩。副使則用漢禮跪拜。夏國大使、副使皆戴形制短小的金冠,穿緋紅色窄袍,叉手而展拜。高麗(今朝鮮)、南番、交州的使節,和漢族禮儀一樣。回紇使者皆長髯、高鼻以匹帛纏頭,並且披散著長袍。
  • 「微觀史、中心與邊緣:日記與近代文史之學的拓展」工作坊簡報
    面對海量的近代日記,文史研究者如何應對?隨著日記新材料的不斷推出,近代文史研究如何拓展?針對這些問題,2018年8月21日至8月24日,由南京大學文學院主辦、鳳凰出版社協辦的「微觀史、中心與邊緣:日記與近代文史之學的拓展」工作坊在南京大學召開。
  • 臘八節:佛教寺院中的飲食生活文史知識
    (《文史知識》1995年第3期(欄目:宗教與人生)(配圖為編者所加)與歷史對話 與時代同行微 信 號|wszs1981新浪微博|@文史知識雜誌>官方網站|中華書局/文史知識文章版權歸《文史知識》所有,歡迎原文轉發,但請勿轉載,侵權必究。
  • 把夢陽:張昭:政治風潮中的幸與不幸|文史知識
    此後吳蜀和解,蜀漢遣使來朝,張昭因「直言逆旨」而「中不進見」,但蜀漢使臣在會面中「稱蜀德美」,孫吳方面卻「群臣莫拒」,故孫權不禁嘆道:「使張公在坐,彼不折則廢,安復自誇乎!」第二天就「遣中使勞問」張昭,並將其邀請至朝中致歉(《三國志·張昭傳》)。
  • 香山紅葉迎最佳觀賞期,鉑爵旅拍用鏡頭賞盡帝都秋日美景
    放眼滿山的紅葉,不禁就會讓人感到舒適,開闊。登上香山,同時還能夠俯瞰繁華的京城,將整個北京的美景盡收眼底。  不過,帝都的秋日美景遠不止「金秋賞紅」,鉑爵旅拍也為大家解鎖了許多其他的寶藏景點,這些北京金秋「高顏值」「高人氣」勝地,同樣值得打卡遊玩。
  • 劉思瑤線下活動照曝光,看清她的腿,終於知道為何只拍上半身
    就當我們在看這些照片時,不料卻被她的腿給吸引了 ,不知道有誰注意到了呢? 很明顯女生的腿的跟男生的一樣粗,這不禁就讓人產生了疑惑,看著平日裡很瘦小的劉思瑤,怎麼腿會這麼的粗呢?難不成是因為整天坐著開直播的緣故造成的?著實有些想不明白。
  • 【恐龍來襲】 雷克斯暴龍「拍了拍」你丨HOT!丨「短腿小哥」送福利咯
    很少有人質疑霸王龍在恐龍時代的地位,頭顱巨大、身體健壯的它是屬於白堊紀時期的頂級掠食者,但是同時,霸王龍那小短腿,也成為很多人嘲笑的對象,對於這樣一隻龐然大物來說,這個腿確實是太小了。肉乎乎的胖嘟嘟的小腿很可愛,小編不禁想到:如果能吃一頓可樂霸王龍腿就完美了。
  • DJ教學 DJ的入門知識(3)對拍
    對DJ有過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基礎的知識有哪些,像數拍、鎖拍之類的基本教學,可能我們要講的這個基本功教學很多朋友聽過叫「對拍」,這個技巧是介於學對速之前的一個技巧它和對速是有多少區別的很多人基本上是把兩者混淆,那它是怎麼操作呢?就是我們要講的內容。
  • 賞風光、品非遺、學知識|新昌科普研學旅遊再添新線路
    01新昌縣科普研學遊基地概況科普基地是面向公眾開展科普教育活動的有效平臺,是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重要載體,是科普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唐詩之路研學營地為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全民科學素養。去年,縣科協挑選了部分基層特色科普教育基地、專業科普場館,整理推出2條研學線路,進行科普研學、親子體驗,培養青少年的科學志向和科學精神的同時,也讓一大批市民享受到優質的科普研學體驗。
  • 李敏鎬真氣概,學女生穿毛衣塞衣服的角腿長1米9,同狗拍廣告太皮
    李敏鎬這一身廣告造型選擇的是休閒風直筒褲,搭配粗線毛衣,通過塞衣的小技巧,187cm的身材穿出了197cm的感覺,特別是這條長腿,實在是太吸睛了,沒想到學女生塞衣,還穿出了大長腿。女店主,在選擇簡約風造型時,可以通過各個方面的細節來美化造型,比如妝發、配飾,但男店主不行,髮型太單一,妝容就很不用說了,所以細節這條路行不通,但借用其他物品來加強廣告造型也是未嘗不可的,這次李敏鎬還十分調皮,同狗店主拍廣告,實在是太俏皮了,當然男裝這一塊也是很有借鑑性的。
  • 文史|《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文史 |《義勇軍進行曲》的誕生 2020-07-26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去《義烏文史讀本》中找答案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黎最近,有一套叢書《義烏文史讀本》(以下簡稱《讀本》)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叢書共三種,分別是《義烏文史讀本》普及版、拓展版及《義烏名家名篇導讀》。書的名字聽起來,似乎不太起眼。
  • 拍照教程:7個一學就會的拍照姿勢,讓你顯高顯瘦顯腿長
    女生拍照除了要美美的,最最重要的還是要顯高顯瘦還要有大長腿,那麼應該怎麼拍才能拍出這樣的效果呢?今天小編就帶來7個一學就會的女生拍照姿勢給到大家,讓大家能夠隨時隨地拍照都能顯高顯瘦顯腿長,花三分鐘時間get起這篇拍照教程。
  • 戴祖銘:漫話屠蘇酒|文史知識
    ——本文刊於《文史知識》1992年第5期「文化史知識」欄目
  • 二月月拍 | 日本器物專場精賞
    明治(1868-1912)·花押純銀藤卷手南鐐望月形湯沸高:16cm 直徑:11cm 長:14cm重量:414g說明:純銀湯沸,造型作南鐐望月形,器身通體飾滿錘目紋,鴿子型流,鏤空珠花鈕,藤編提梁,作隔熱防燙之用,宜賞宜用
  • 《貴州文史叢刊》40歲了!全國專家學者齊聚貴陽慶賀
    >活動現場《貴州文史叢刊》創刊四十周年紀念及研討會在貴州師範學院舉行,錢理群、沈固朝、王金會、劉江、田文軍、王本朝、藍勇、歐陽禎人、高文強、張曉芝等省內外專家學人,以及《叢刊》學術委員會部分委員、編輯委員會委員,《叢刊》省內外部分作者、新老編輯,貴州部分社科期刊代表等70餘人共聚一堂,一起慶賀這一特殊日子。
  • 邵陽對聯 || 第113期||洞口高沙文史博物館
    蕭偉群  隆回瞻寢堂聖閣,石刻木雕,烈士墓園,三張名片楚文化;賞泥塑匾聯,笙歌講座,碑廊古道,百裡雪峰詩故鄉。 鄒宗德  市區看滿堂白髮彭鏗,講述滄桑憑色相;歷千載紅羊劫數,遺存智慧化琳琅。 羅健平   邵陽縣瞻陵墓,訪碑廊,古鎮烽煙猶在目;賞木雕,觀石刻,先賢文史正醺心。 車富雲   邵陽縣古穆風神,一館文明經典;新潮氣象,千秋孝禮宗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