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歷史名人】上官儀生平事

2021-02-12 三門峽生活網

提醒:點上方↑「三門峽生活網」即可訂閱本刊。


上官儀,字遊韶,上官氏家族名人。上官氏出自羋姓。楚王子蘭為上官大夫,以族為氏。漢徙大姓以實關中,上官氏徙隴西上邽(治今甘肅天水市西南)。漢有右將軍安陽侯上官桀,生上官安,任車騎將軍、桑樂侯,以反伏誅。上官安遺腹子上官期,裔孫上官勝,為蜀太尉。二子,長曰上官茂,次曰上官先。先徙東郡(治今河南滑縣),後徙陝郡(治今河南三門峽市)。五世祖上官回,後周襄城(治今河南襄城縣)太守。至上官弘為江部宮(隋宮名,在今江蘇省揚州市)副監,又徙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

隋煬帝大業四年(公元608年) 上官儀出生。父上官弘,陝郡人,隋比部郎中,江都宮副監。 (《新唐書·上官儀傳》)

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 上官儀九歲在揚州。江都宮副監上官弘被隋將陳稜所殺。上官儀年幼,藏匿獲免,私度為沙門,遊情釋典,尤精《三論》,兼涉獵經史,善屬文。(《新唐書·上官儀傳》)

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 上官儀十九歲在揚州。上官儀被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楊仁恭深禮待之,舉薦赴京師長安參加科考。上官儀以「對求賢策」、「對用刑寬猛策」二策中進士。詔授弘文館學士,累遷秘書郎(從六品上)。(《新唐書·上官儀傳》《全唐文·上官儀》)

貞觀六年(公元632年) 上官儀二十四歲在長安。九月,唐太宗巡行其出生地武功慶善宮,宴群臣與父老,賦詩《過故宅》兩首,上官儀亦伴君巡行,作《奉和過舊宅應制》詩一首。(見《全唐詩·上官儀》)

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 上官儀三十二歲在長安。十月甲戍(初十),上官儀為荊王李元景撰《勸封禪表》,請唐太宗李世民封禪,太宗不許。 (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五、《全唐文·上官儀》)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 上官儀三十五歲在長安。 十一月,涼州獲瑞石,上官儀撰《為群臣賀涼州瑞石表》上太宗皇帝。 (見《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七、《全唐文·上官儀》)

貞觀二十年(公元648年) 上官儀四十歲在長安。 七月,玄奘法師向太宗進新譯《經論》、新撰《西域記》十二卷,並請求皇帝給《經論》撰序言。太宗自製《大唐三藏聖教序》成,在慶福殿召集群僚,賜法師座,命弘文館學士上官儀宣讀《《大唐三藏聖教序》。(見《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二,劉軻著《大唐三藏大遍覺法師塔銘並序》) 八月,甲子(初五),太宗長孫、皇太子李治長子燕王李忠被封為陳王,上官儀被任命為陳王諮議參軍。 (王府諮議參軍,正五品上,掌訏謨左右。) 太宗下詔,命房玄齡與中書侍郎褚遂良重撰《晉書》。房玄齡與褚遂良奏取起居郎上官儀和太子左庶子許敬宗、中書舍人來濟、著作郎陸元仕、劉子翼,前雍州剌史令狐德棻、太子舍人李義府薛元超等八人分工撰錄。至二十年,書成,凡一百三十卷,詔藏於秘府,頒賜加級各有差。(見《舊唐書·房玄齡傳》)

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 上官儀四十一歲在長安。五月已巳(二十六日),太宗李世民崩於含風殿。六月甲戌朔(初一),太子李治即皇帝位,是為高宗。任命上官儀為秘書少監(秘書省官員,從四品上)。(《全唐詩·上官儀小傳》)

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 上官儀四十四歲在長安。 七月丁巳(初二),立陳王李忠為皇太子。

永徽四年(公元653年) 上官儀四十五歲在長安。九月,尚書左僕射、太子少傅、北平縣公張行成卒,上官儀作《故北平公輓歌》。(見《全唐詩·上官儀》)

顯慶元年(公元656年) 上官儀四十八歲在長安。正月辛未(初六),廢皇太子李忠為梁王,立代王李弘為皇太子。上官儀被任命為太子中舍人,(正五品下,職擬中書侍郎)。

顯慶二年(公元657年) 上官儀四十九歲在長安。春閏正月壬寅(十三日),皇帝李治巡察洛陽。二月辛酉(初三),高宗的車駕抵達洛陽宮。十二月丁卯(十三日),手詔改洛陽宮為東都。 十二月,太子中舍人、弘文館學士上官儀為已故鎮國大將軍張士貴撰寫《大唐故輔國大將軍荊州都督虢國公張公墓誌並序》。 (見《全唐文補遺》)

顯慶五年(公元660年) 上官儀五十二歲在東都洛陽。六月,高宗李治御齊聖殿引弘文館學士上官儀及呂才、直學士李玄植、道士張惠元、李榮、黃玄歸及名僧等於御前講論。命李玄植登講坐發易題,呂才、李榮等以次問難,敷揚經義,移時乃罷。(見《冊府元龜》卷五百五十八·儲宮部·學校部·侍講、講論) 七月,上官儀為朝廷起草《黜梁王忠為庶人詔》。 本年,上官儀又為朝廷起草《冊紀王慎為荊州都督文》詔書。 (以上兩條見《全唐文·上官儀》)

龍朔元年(公元661年) 上官儀五十三歲在洛陽。三月一日,高宗皇帝欲伐遼,於屯營教舞,詔李勣、李義府、任雅相、許圉師、張延師、蘇定方、阿史那忠、于闐王伏闍、上官儀等,赴洛城門觀樂,樂名《一戎大定樂》。賜觀者雜採有差。 (見《唐會要》卷三十三雅樂下) 十月十七日,上官儀為朝廷起草《冊周王顯為并州都督文》詔書。(見《全唐文·上官儀》) 唐高宗太子李弘,命中書令兼太子賓客許敬宗,侍中兼太子右庶子許圉師,中書侍郎上官儀,太子中舍人楊思儉等,於文思殿博採古今文集,摘其英詞麗句,以類相從,名日:《瑤山玉彩》。(見《冊府元龜》卷二百五十八,儲宮部·文學序)

龍朔二年(公元662年) 上官儀五十四歲在洛陽。五月丙申(初八),上官儀為朝廷撰《冊許圉師左相文》詔書。 (見全唐文·上官儀) 十月庚戌(二十四日),任西臺侍郎(中書侍郎)上官儀為東西臺三品(中書門下品,副宰相)。(見《資治通鑑》卷第七十一) 十二月六日,上官儀為朝廷起草《冊殷王旭輪文》詔書。(見《全唐文·上官儀》)

龍朔三年(公元663年) 上官儀五十五歲在京師長安。 二月,上官儀參與編寫的《瑤山玉彩》成,凡五百卷。上報皇帝,上制賜物三萬件並分別加級給參加編寫的許敬宗、上官儀等人。九月,熊津都督劉仁願回京師,高宗皇帝問他說:「卿在海東,前後奏事,皆合機宜,復有文理,卿本武人,何能如此?」仁願曰: 「此皆劉仁軌所為,非臣所及也。」高宗非常高興,加劉仁軌六階,正除帶方州刺史,為築第長安,厚賜其妻子,遣使齎璽書勞勉之。上官儀說:「仁軌遭黜削(白衣從軍自效)而能盡忠,仁願秉節制而能推賢,皆可謂君子矣!」(見《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龍朔三年條,亦見《冊府元龜》卷四百十三將帥部·薦賢)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 上官儀五十六歲在長安。正月二十一日,上官儀為朝廷撰《冊虢王風為青州刺史文》詔書。二十二日,上官儀為朝廷撰《冊江王元祥為路州刺史文》詔書。二月九日,上官儀為朝廷撰《冊殷王旭輪為單于大都督文》詔書。 八月十二日,上官儀為朝廷撰《冊竇德玄司元太常伯文》詔書。(以上四條見《全唐文·上官儀》) 十月,武皇后得志,專作威揚,高宗欲有所為,動為武皇后所制。高宗不勝其忿。有道士郭行真,出入禁中,嘗為厭勝之術,宦者王伏勝發之,高宗大怒,密召西臺侍郎、東西臺三品上官儀商議。上官儀於是言:「皇后專權自恣,天下人都不說好話,請廢黜她。」高宗意亦以為然,即命上官儀起草詔書。皇帝左右有人奔告於武后,武后趕忙找高宗訴說。當時,詔草還在高宗處。高宗羞縮不忍,復待之如初。武后怒,高宗哄騙她說:「我初無此心,皆上官儀教我。」上官儀先為陳王李忠諮議參軍,與宦官王伏勝俱服侍過被廢黜的太子李忠。武后於是使許敬宗誣奏上官儀、王伏勝和李忠謀大逆。十二月,丙戌(十三日),上官儀下獄,與其子周王府屬上官上官庭芝、宦官王伏勝皆死,籍沒其家。上官庭芝妻鄭氏及始出生的女兒上官婉兒被配入皇宮內廷。十五日,廢太子李忠被賜死。(以上諸條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

與此同時,因與上官儀有來往而受牽累的左肅機鄭欽泰、西臺舍人高正業、司虞大夫魏玄同、張希乘、長安尉崔道默並除名長流嶺南遠界。簡州刺史薛元超及姑河東夫人坐與上官儀交通,薛元超長流巂州,薛氏削邑號,幽於靜安宮。右相劉祥道為司禮太常伯,郜國公郭廣敬為隰州剌史,詳行正卿爾朱儀深為沁州刺史,司宰正卿竇斌解職事,授銀青光祿大夫以散官依前隴右檢校。(見《府冊元龜》卷九百三十三,總錄部·誣構第二)

上官儀善屬文,以詞彩自達,工於五言詩,時人謂為上官體。據《新唐書·藝文志》載,有《上官儀集》三十卷、 《上官儀投壺經》一卷流行於世。流傳至今的有《全唐文》上載有上官儀文章十九篇及日人遍照會剛在《文鏡秘府論》中載有《筆札華梁》二卷;《全唐濤》上載有上官儀詩二十首。

唐中宗神龍年間。因孫女上官婉兒貴為昭容,以侍中宗皇帝起草制誥有功,故追贈上官昭容祖上官儀為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父上官庭芝為黃門侍郎、歧州刺史、天水郡公,並令以禮改葬。(《舊唐書·上官儀傳》)


訂閱\合作\投稿

❶回文章頂部,點「三門峽生活網」進行訂閱(推薦)

❷ 搜號碼:smx_0398 或搜公眾號「三門峽生活網」

➌ 投稿信箱:service@smxe.cn 業務合作:15039868523

❹官方微博:@三門峽新聞網(新浪)站長微博:@天鵝之城(新浪)

❺合作QQ:88050398 QQ交流群:169284517

❻三門峽天氣預報微信公眾平臺:smxtqyb

掃描圖中二維碼,安裝三門峽生活網app手機客戶端,隨時隨地掌握三門峽

相關焦點

  • 一代名相上官儀
    上官儀像上官儀(公元608年-665年),字遊韶,陝州陝縣(今河南陝州區)人,唐朝宰相、詩人,才女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自幼隨父親上官弘遷居江都(今江蘇揚州)。隋朝大業十四年(618年),上官弘在江都之變中遇害。上官儀因藏匿得以倖免,為求避禍,自行披剃為僧。他研習佛典,精通《三論》,而且涉獵經史,善做文章。
  • 上官儀:好男不跟女鬥
    上官儀是第一個。因此江湖上稱他:玉階良史筆,金馬掞天才。上官氏出自羋姓。隋煬帝大業四年,上官儀出生。上官儀的父親叫上官弘,是隋煬帝身邊的親近。隋煬帝喜歡風花雪月下揚州,就讓上官弘做了揚州行宮副監。上官儀也就自幼隨父親上官弘遷居江蘇揚州。那時候上官家很是風光。
  • 上官儀:因皇家狗咬狗而躺槍的詩人,靠孫女上官婉兒受寵方得平反
    上官儀:玉階良史筆,金馬掞天才相比於他的孫女上官婉兒,上官儀雖然曾貴為宰相,詩名也高,但二人的名聲肯定差得太多,一般的吃瓜群眾大概都是在看上官婉兒時方才連帶著看見他的名字,但絕對也是記不住的。謀反罪是滅族大罪,緣何被人稱為一貫心狠手辣的武則天只殺了上官儀及其子,而對家庭其他成員網開一面,這其實也說明,武則天也知道有些冤枉他,但沒辦法,她是太恨這上官儀了。
  • 上官姓氏文化研究上官姓氏的起源、歷史與名人
    太宗貞觀年間的文學家上官儀,就是陝州人。唐末戰亂紛擾,中原民眾大舉南遷,上官氏的先人也受到影響,很快就在今福建的邵武生根開花結果了。上官名人,唐有才女上官婉兒,宋有龍圖閣。上官在今河南滑省縣東南一帶,後來望族移居天水郡,即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南。  上官桀:漢朝人,武帝時任太僕。武帝臨終時,任上官桀為左將軍,與霍光同受遺詔輔佐少主,封為安陽侯。
  • 人文薈萃三門峽 獨具魅力「六個一」
    悠悠的歷史長河,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為這塊古老神奇的土地留下了十分豐富的文物古蹟。為了宣傳博大精深的三門峽歷史文化,我們經過認真梳理和分析研究,將特色鮮明的三門峽地域文化概括為「六個一」,以求簡潔明了地將燦若星河的三門峽歷史文化展現在世人面前。
  • 唐高宗李治和上官儀合謀廢武未遂後,武則天為何不殺掉李治奪權?
    左右奔告後,後自申訴,帝乃悔;又恐後怨恚,乃曰:「上官儀教我。」 這是《新唐書·上官儀列傳》中的一則記載,說是的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唐高宗李治差點在宰相上官儀的配合下,廢掉了武則天皇后之位的故事。
  • 唐高宗李治和上官儀合謀廢武未遂後,武則天為何不乾脆殺掉李治奪權?
    左右奔告後,後自申訴,帝乃悔;又恐後怨恚,乃曰:「上官儀教我。」這是《新唐書·上官儀列傳》中的一則記載,說是的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唐高宗李治差點在宰相上官儀的配合下,廢掉了武則天皇后之位的故事。
  • 隴海鐵路三門峽段改造今天開工!新三門峽站建這裡,附路線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閭斌 通訊員 水陸 張歡隴海鐵路在三門峽開啟新的歷史啦!陽春三月,萬物生發。3月13日上午10點30分,在隴海鐵路三門峽段張家灣站南側項目施工現場,隴海鐵路三門峽段取直改造及物流園項目舉行開工儀式。這標誌著隴海鐵路在三門峽開啟新的歷史,也標誌著三門峽市綜合鐵路樞紐建設揭開新的篇章!
  • 上官儀《入朝洛堤步月》|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
    入朝洛堤步月上官儀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作者】上官儀(約608—664)字遊韶,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人。貞觀進士。官弘文館學士、西臺侍郎等職。永徽時,見惡於武則天,麟德時又被告發與廢太子忠通謀,下獄死,籍其家。詩多應制、奉和之作,婉媚工整,時稱「上官體 」。又歸納六朝以來詩歌中對仗方法,提出「六對」、「八對」之說,對律詩的形成頗有影響。
  • 隴海鐵路三門峽段取直改造開工 將設立新三門峽站,搬離市區
    隴海鐵路三門峽段取直改造示意圖□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房琳閭斌通訊員水陸張歡文圖大河報訊 隴海鐵路在三門峽開啟新的歷史!3月13日上午10點30分,在隴海鐵路三門峽段張家灣站南側項目施工現場,隴海鐵路三門峽段取直改造及物流園項目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以既有隴海線下交口站為起點、以現有張家灣站為終點,改建隴海鐵路既有線長度19.6公裡,改線後新建正線長度13.1公裡,同時改建隴海鐵路張家灣站作為新三門峽站。
  • 巧借羅援、王立群等名人,讓「彩陶坊+名人」強品牌之路進入高光時代
    繼陳凱歌之後,隨著彩陶坊強品牌戰略的開啟,受邀而來或慕名而來的影視名人、文化名人,越來越多,比如,電影明星鮑國安、許還山、陳紅,歌星閻維文,相聲大師李金鬥、李建華、石富寬,體育明星鄧亞萍,音樂家王未名等太多各行各業的名流,都加入了彩陶坊的「名人圈」。自從2018年以來,隨著彩陶坊的高速增長,文化賦能創新驅動下的創意營銷,也越來越多,尤其聯袂名人這一塊,開始加強。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三門峽採風專稿:學召公精神,做文學天鵝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三門峽採風專稿學召公精神,做文學天鵝——祝賀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三門峽採風創作之行圓滿成功!12月13日上午,根據採風團成員的返程時間安排,兵分兩路,由傅實老師和張福臣老師帶隊的一行七人前往函谷關,由孟翔勇老師和汪家弘老師帶領其餘成員前往「萬裡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和虢國博物館。
  • 可以坐小火車到三門峽大壩觀光啦!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閭斌 近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三門峽市湖濱區文廣旅局獲悉,繼5月19日湖濱區沿黃鐵路文化公園湖大鐵路全線貫通、東坡示範段投入運行後,10月1日,湖大鐵路王官至史家灘(三門峽大壩)段將全面試運行。
  • 全國首部姓氏名人大辭典《中華郭氏名人大辭典》問世
    全國勞模郭栩發表入編感言,《中華郭氏名人大辭典》主編郭牧致感謝詞,全國勞模郭鳳蓮、三門峽海外聯誼會、中國國民黨歸僑聯誼會主席郭桂榕發來賀信。 杭州是一座有著八千年文明史、五千年建城史的中國歷史文化古城,又是一座極具韻味,別樣風採的江南名城。杭州人文古蹟眾多,西湖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杭州西湖在2011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非遺名錄,杭州大運河在2014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非遺名錄,杭州良渚在2019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非遺名錄。今天,在美麗的杭州西湖邊舉辦《中華郭氏名人大辭典》發行活動十分有意義。
  • 三門峽:第二批誠信建設「紅黑榜」名單公布
    三門峽天鵝城國際酒店有限責任公司  陝州區大營幼兒園  三門峽萬達廣場商業管理有限公司  三門峽賽諾維製藥有限公司  三門峽廣宇生物製藥有限公司  河南九州通醫藥有限公司三門峽分公司  三門峽市利君醫藥連鎖有限公司  河南張仲景大藥房股份有限公司三門峽永興街店  三門峽華為醫藥零售連鎖有限公司百貨樓店
  • 與紅腹錦雞相約三門峽的春天
    近兩年,每年春天前來三門峽拍攝紅腹錦雞的人越來越多。    「宣傳紅腹錦雞實際上就是宣傳三門峽,不僅能提升三門峽的城市形象,對三門峽的旅遊經濟也有推動作用。」張明雲告訴記者,很多外地攝影愛好者讓他當嚮導,他都很樂意,「說明我們的生態環境很有吸引力,作為三門峽人,這個嚮導我當得很高興也很驕傲」。
  • 冰上天鵝圓舞曲,三門峽的天鵝湖遊記
    早上乘火車到洛陽到三門峽,兩個小時就到了,1路公共汽車直接到景區,天鵝湖在陝西公園裡,進了公園,路兩旁種了兩排松樹,濃濃的陰天,更增添了一點冷空氣。右側是一個博物館,出土了許多文物,如距今6800年至4800年的玉器、陶碗、碗等,古樸典雅的棕色花紋,青銅器的形狀也很漂亮,有編鐘、罐子、壺和煙爐,還有一個三色水罐,鮮豔的綠色,三門的歷史文化非常豐富。
  • 三門峽:八方英才聚崤函
    新華網鄭州6月3日電(李志紅 楊宸 雷清波) 今年5月份,在三門峽市委組織部的協調推動下,中國農業大學王琦教授作為該市引進的優秀專家,被授予「三門峽市榮譽市民」稱號。據了解,這是自三門峽1957年建市以來第三次授予「榮譽市民」稱號,也是首次將這一榮譽授予引進人才。
  • 「生態之水」傳遞真情 - 中國三門峽網 - 三門峽市委宣傳部...
    三隆公司就隸屬於萬裡黃河第一壩的建設者們——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原黃河三門峽工程局),與三門峽有著不解之緣。歷經多年的傳承發展,三隆公司現已成為集奶牛養殖、乳製品加工、烘焙、純淨水生產銷售於一體的豫西地區規模最大的國有食品企業。    「讓來賓們和攝影家感受三門峽生態之美的同時,喝上『三隆純水』!」
  • 「國車」助跑「一節一展」 - 中國三門峽網 - 三門峽市委宣傳部...
    近日,三門峽和駿紅旗體驗中心負責人張鵬說。    張鵬介紹,「一節一展」是三門峽展示對外形象的重要平臺,是全市人民的一件大事,紅旗是中國國產車輛的著名品牌,與「一節一展」宣傳三門峽亮麗品牌的初衷正好契合。因此,該中心積極與組委會、文旅集團接洽聯繫,為「一節一展」的成功舉辦貢獻微薄之力。    紅旗轎車誕生於1958年,是中國國家領導人和國家重大活動的國事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