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推留洋的「反面教材」:沙特和卡達

2020-12-17 足球報



記者寒冰報導 中國足協早在最近10年已經吃過強推球員留洋的虧,但還是沒有認清中國足球在歐洲足壇的真實地位。所幸,近年亞洲足壇強推旅歐留洋的失敗案例不少,足以成為中國足協的前車之鑑。


2018年初,世界排名高於中國的沙特國家隊為備戰年中的世界盃和次年的亞洲杯,由沙特足協出面重金贊助西班牙足協,還要自己承擔全部薪水,換來9位國腳留洋西班牙。但結果卻是其中僅3名球員加盟西甲,4人加盟西乙,2人委身西甲青年隊。西班牙足壇對近年成績明顯好於中國的沙特足球根本沒有興趣,導致9名國腳幾乎半個賽季無球可踢。


3名西甲球員只有道薩裡(比利亞雷亞爾)和穆瓦利德(萊萬特)合計出場3次,僅有59分鐘時間,舍裡在萊加內斯零出場,租借西乙的奈梅爾(努曼西亞)、穆薩(巴拉多利德)、蘇拉耶希(巴列卡諾)和哈姆丹(希洪體育)也是零出場。謝赫裡和哈姆丹只能在大區和青年聯賽出場,完全是業餘性質,訓練和比賽質量與沙特本土聯賽都相差甚遠。


沙特足協從西班牙各俱樂部得到的反饋非常簡單:驕傲的西班牙人對已獲得世界盃參賽權的沙特球員沒有任何興趣,也不認為他們的實力能達到為一線隊出場的水準。浪費了半年的沙特國腳們也為之付出慘痛代價,之後的世界盃和亞洲杯都遭遇慘敗。沙特足協只好徹底放棄了足協牽頭的整體留洋計劃,轉而著重在本土聯賽孵化國腳。


沙特球員旅歐最早也是上世紀末,從荷甲起步,葡超、比甲、乃至英甲、德乙包括東歐聯賽,只是始終難以成功。沙特足協一度想歸化8歲就移居倫敦的阿卜杜拉,後者先在阿森納足球首訓隨後籤約西漢姆聯,但職業生涯每況愈下,如今只能混跡英格蘭業餘聯賽。本賽季,沙特只有2名球員在西班牙和土耳其第3級別以下聯賽踢球。


與沙特相反,卡達在2012年選擇收購比利時俱樂部歐本,以及西乙聯賽的萊昂內薩作為留洋大本營。但這個模式隨著球員們實際出場時間有限,以及比乙聯賽質量不佳,近年逐漸叫停。歐本隨後被轉讓給伊朗資本,成為伊朗球員留洋的新據點。如今貴為亞洲杯冠軍的卡達球員在歐洲聯賽已完全絕跡,足球發展模式也徹底改變為從阿拉伯和非洲搜羅青少年人才進入希望足校,再流入卡達聯賽鍛鍊後擇優歸化。​​

相關焦點

  • 足協欲強推五球員留洋!切忌急功近利的揠苗助長!
    足協在明年將要推行中超歷史上最嚴格的限薪令,除了規範經營讓俱樂部可持續發展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通過減少球員收入刺激球員出去留洋,不過一個殘酷的事實是,目前的中國足球不是送誰出去的問題,而是誰能夠出去的問題,要知道即便是中國最好的球員,國內聯賽的本土金靴武磊去留洋之後在西班牙乙級聯賽也打不上絕對主力
  • 卡達與沙特將籤「和解協議」?當事國家媒體諱莫如深
    【環球時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據卡達半島電視臺3日報導,在美國總統高級顧問、川普女婿庫什納的撮合下,卡達和沙特將達成一項「初步協議」,以結束兩個海灣鄰國之間3年多的爭端。半島電視臺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庫什納3日在卡達首都多哈與卡達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本·哈馬德·阿勒薩尼會面,此前一天,他還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會晤了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據《華爾街日報》3日報導,庫什納與卡沙兩國領導人的會談內容集中在如何解決卡達飛機被禁止飛越沙特和阿聯領空的爭議問題,而將要達成的初步協議並不涉及巴林、阿聯和埃及。
  • 小國卡達和巴林,為何沒有被波斯灣的沙特和伊朗兼併?
    卡達面積約1.15萬平方公裡,和我國天津市不相上下,卻駐紮了超過4400美軍,擁有美國在阿拉伯地區最大的空軍基地,烏代德空軍基地。卡達人口約276萬,其中卡達公民約佔15%,其他大部分是外來勞工,印度人數量最多。
  • 亞青賽第2輪詳解 沙特U23VS卡達U23
    亞青賽 18:15 沙特U23VS卡達U23沙特U23隊預選賽面對黎巴嫩和馬爾地夫均贏得較為輕鬆,末輪被阿聯逼平,因得失球劣勢以小組第二出線,此後的4場熱身賽只贏了一場,並且沒有一場比賽能夠零封對手。
  • 沙特等國與卡達恢復全面外交關係
    新華社利雅得1月5日電(記者塗一帆)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5日表示,沙特等國已與卡達恢復全面外交關係。第4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首腦會議5日在沙特西部城市歐拉舉行,與會領導人在峰會上簽署了《歐拉宣言》。
  • 沙特、阿聯與卡達復交,破鏡能否重圓?
    2017年6月5日,沙特與巴林以卡達破壞地區穩定局勢為由率先宣布與之斷交,埃及、阿聯、利比亞和葉門立刻跟隨。與卡達接壤的沙特同時對其關閉了陸、海、空邊境。這六個中東國家認為,卡達支持包括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內的恐怖組織,但這一指控遭到卡達否認。儘管三年半之前那場轟轟烈烈的集體斷交來得似乎令人措手不及,但絕非空穴來風。
  • 沙特要把卡達半島變島國,卡達說,三個原因我不怕
    上一期我們說沙特要挖一條運河,跟卡達徹底斷絕關係,把卡達半島變海島。沙特面積225萬平方公裡,人口超過3000萬;卡達面積1.15萬平方公裡,人口276萬,可以說兩國國力懸殊很大。但是面對沙特和周邊國家的封鎖,卡達絲毫不懼,這是為何?
  • 降薪「促」留洋?足協秘書長言過其實了
    記者寒冰報導 中國足協剛剛推出更嚴厲的俱樂部緊縮財政、限薪和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政策,擠掉中超虛假繁榮泡沫和推動真正職業化方向上的確有所進步,但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將「降薪」解讀為促進球員「留洋」,就有些言過其實,甚至不合邏輯了。
  • 海灣斷交危機現轉機:卡達和沙特等國籤署一項和解協議
    1月5日,卡達埃米爾(國家元首)塔米姆應邀出席在沙特舉行的第4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簡稱海合會)首腦會議,並與沙特等國籤署一項和解協議,使海灣斷交危機迎來和解曙光。海灣斷交危機始於2017年6月。當時,沙特、阿聯、巴林和埃及以卡達「支持恐怖主義」和「破壞地區安全」為由,宣布與卡達斷絕外交關係並對卡方實施制裁和封鎖,造成中東地區近年來最嚴重的外交危機。
  • 足球報:降薪促留洋言過其實,中國球員留洋是足協一廂情願
    虎撲12月17日訊 此前,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將「降薪」政策解讀為促進球員「留洋」。對此,《足球》報撰文稱,以目前中國球員的現狀,即便中國足協出面向德甲、西甲力推,都僅僅是一廂情願。且不說薪資高低與中國球員留洋意識之間基本並無因果邏輯關係,以目前中國球員的現狀,即便中國足協出面向德甲、西甲力推,都僅僅是一廂情願,根本無助於中國足球留洋向日韓那樣,由點及面,量變成質變的發展。中國足協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已意識到了中國聯賽的經濟危機和向真正職業化推進的緊迫。
  • 足球報:降薪促留洋言過其實,中國球員留洋是足協一廂情願
    虎撲12月17日訊 此前,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將「降薪」政策解讀為促進球員「留洋」。對此,《足球》報撰文稱,以目前中國球員的現狀,即便中國足協出面向德甲、西甲力推,都僅僅是一廂情願。且不說薪資高低與中國球員留洋意識之間基本並無因果邏輯關係,以目前中國球員的現狀,即便中國足協出面向德甲、西甲力推,都僅僅是一廂情願,根本無助於中國足球留洋向日韓那樣,由點及面,量變成質變的發展。中國足協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已意識到了中國聯賽的經濟危機和向真正職業化推進的緊迫。
  • 沙特等國與卡達「和好」?海灣斷交危機緣何得以化解
    會議的最大亮點是持續三年半的海灣斷交危機得以化解,沙特等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分析人士指出,沙特等國選擇在此時與卡達「和好」,既是有意解決海灣阿拉伯國家內部問題以應對「伊朗威脅」,又是在向即將上臺的美國拜登政府示好。不過,鑑於雙方之間矛盾並未得到徹底解決,未來能否實現緊密合作仍存變數。
  • 美拉攏海灣國家對抗伊朗:沙特與卡達籤署「和解」協議
    報導稱,在這次峰會召開前,科威特方面宣布,沙特將重新向卡達開放領空和邊界。作為沙特事實上的領導人,穆罕默德說,協議的籤署表明了海灣地區與阿拉伯世界的「團結和穩定」。他沒有透露協議的細節。他還表示,伊朗的核與彈道飛彈計劃及其顛覆破壞活動構成了嚴重威脅。
  • 沙特與卡達斷交3年後欲和解,最耐人尋味的是這點
    2017年6月5日,在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的強硬推動下,沙特、阿聯、巴林三個海灣「海合會」(GCC)國家和財政嚴重依賴沙特資助的埃及,以卡達「支持恐怖組織」為由,在一小時內宣布和卡達斷交,並對其實施了海、陸、空三棲封鎖和禁運。 「海合會」六國中只有科威特和阿曼堅持保持中立。
  • 卡達危機三年半終破冰:沙特重開邊境,海合會再次團結?
    在海合會國家當中,「素有反骨」的卡達與盟友的步調向來不一致。在沙特看來,卡達除了與伊朗「曖昧不清」,還被指暗中資助穆斯林兄弟會等伊斯蘭組織,同時沙特還認為卡達支持在巴林及沙特東部省份周邊活動的什葉派穆斯林武裝。此外,也有分析認為,在「阿拉伯之春」期間,卡達利用半島電視臺「煽動埃及和海灣國家的反對派對抗政府,威脅其政權安全。」
  • 反面教材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反面教材,消極的供教學用的資料。借指壞的典型。出自: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發行《參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種牛痘』,增強幹部和群眾在政治上的免疫力。」反面教材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 海灣斷交危機曙光初現,沙特與卡達重修舊好?
    科威特外交大臣艾哈邁德·薩巴赫(Ahmad Nasser Al Mohammad Al Sabah)1月4日宣布,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從當晚開始相互開放陸海空邊境。沙特與卡達是陸上鄰國,但自2017年6月的海灣斷交危機以來,邊境已經處於鎖閉狀態。
  • 沙特等國與卡達恢復外交關係 斷交危機迎和解曙光
    中新網1月6日電 綜合報導,持續3年的卡達斷交危機迎來和解曙光。5日,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費薩爾表示,沙特等國已與卡達恢復全面外交關係。卡達方面對此表示歡迎。當天,第41屆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首腦會議在沙特城市歐拉舉行,卡達埃米爾塔米姆率團參會,這是塔米姆3年多以來首次訪問沙特。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在機場迎接塔米姆,雙方在電視直播中擁抱並簡短交談。峰會上,與會領導人籤署了《歐拉宣言》。
  • 海灣斷交危機有望化解 沙特、卡達表樂觀
    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和科威特等方面4日均對化解危機表示樂觀。美國消息人士披露,斷交相關方已經達成初步協議,有望在幾周內籤署最終協議。  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4日通過視頻連線參加在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辦的一場論壇。他在會上說,得益於科威特等國的持續調解,和解談判取得「顯著進展」,最終協議「看似觸手可及」,「我對斷交相關方接近達成一致頗為樂觀」。
  • 沙特和卡達正接近美國斡旋的協議,以結束他們3年的裂痕
    沙特和卡達正在接近美國斡旋的協議,以結束他們3年的裂痕。 三位了解談判的消息稱,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即將達成初步協議,以結束拖延了三年多的分歧。 暫定協議不涉及其他三個阿拉伯國家,這些國家也在2017年6月切斷了與卡達的外交和貿易聯繫——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和埃及。第四位人士表示,由於多哈與德黑蘭的關係等根本問題仍未解決,更廣泛的調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