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靈。
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當代的年輕人不再追求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是追求「個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越來越講究個性,越來越講究特殊化,在街上與別人穿同樣的衣服會把自己的衣服扔掉。
在網上出現了一個新的段子,一個新的熱詞會迫不及待地用在自己身上,用在與他人交談的過程中。
聽說人生需要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所以很多人選擇了裸辭,去川藏線朝聖,接受身體與精神的洗禮。
聽說年輕就是要釋放自己,所以在每一個周未,每一個夜晚和朋友去酒吧蹦迪,喝酒,夜夜笙歌,誰最晚睡誰更有個性。
聽說紋身可以展示不一樣的自己,所以給自己明顯的地方紋上一個特殊的花案,特殊的記號。
覺得打架、抽菸的人很有個性,所以選擇燙頭染髮抽菸,就為了讓別人對自己另眼相見,以為那就是所謂的個性。
聽說喝星巴克、吃海底撈打卡很有面子,所以出門只喝星巴克、即使存款用完了也要用信用卡、花唄去各大網紅地打卡。
但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這些所謂的「個性」其實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只要他稍微有點錢,有一點時間,都可以做到這些「個性」的事情。
曾經的我們可能都經歷過這樣一段時間,覺得只要和大多數人不一樣就是「個性」,可只等到我們真正長大後才發現,這些所謂的「個性」不過是年少輕狂的放縱罷了。
恰恰是那些別人以為很簡單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才是個性,比如每天看50頁的書籍,每天鍛鍊半個小時,每天充實自己,認真工作,這些看上去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但卻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配稱得上是個性。
個性不是放縱自己,而是面對生活時還不願意低頭與他死磕到底的勇氣與實力。個性不是每天燈紅酒綠,在喧囂中迷失自己,而是雖然未佩劍就已出江湖,但千帆過歸來仍是少年的純良。
羅曼·羅蘭曾說:「人最可貴之處在於看透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現在的社會好像從來不缺追求個性的人,想要和別人不一樣就要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成了很多年輕人的座右銘。
他們把青春標榜成揮霍,把無知標榜成率性,曾經在網上有這樣一段話很火:「本想吟詩蹭天下,奈何自己沒文化,只能一句臥槽走天下」。
很多年輕人把這句話當成至理名言,覺得在看到落日時可以這樣說,看到流星時可以這樣說,看到美景時也可以這樣說。
但恕我直言,這樣簡單的,太容易做到的事情,沒有一點技術含量的事情不應該被稱之為個性。
只有做到那些常人做不到的,做到需要付出極大的耐力與耐心的事,做到那些常人無法做到的事情才配稱之為個性。
放縱不是個性,那只是在釋放天性罷了,克制才是個性,因為那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每天堅持鍛鍊雖然很辛苦,但數月後,數年後,當你們同學聚會,朋友聚會,看到他們都大腹便便,而你身材有型時,難道不是更有個性嗎?
每天看書學習雖然很枯燥,但等到數月、數年後,當和別人交談,或者看到美景別人只能說出「哇撒好看」的時候,你一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難道不是更有個性嗎?
每天認真工作上班下班雖然很累,但別人每天燈紅酒綠,刷爆了自己的花唄信用卡,只能啃老的時候,你卻可以憑著自己的實力給家人一份保障,一份安心 ,給愛人一個家,給孩子好的教育,這難道不是更有個性嗎?
什麼才是真正的個性,用一句網友的話來回答:「我29歲,沒有喝過星巴克,沒有吃過海底撈,但我為家人還了40萬的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