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爺爺一定有辦法》:從繪本中,感受孩子「創造力」的培養

2020-12-18 騰訊網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講的是小男孩約瑟和爺爺的相處故事。每當約瑟遇到困難,爺爺總有辦法解決約瑟的難題,用慈祥的愛心和靈巧的雙手,把自己對約瑟的愛縫進一針一線之中。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約瑟總會非常積極地說:"爺爺一定有辦法!"爺爺把普通的布料縫製成溫暖舒適的談資,又把就得毯子變為衣服、領帶甚至是小而精緻的紐扣。一個個溫馨的故事背後,蘊含的不僅僅是爺爺對約瑟的愛,還有對孩子"創造力"的培養。爺爺的這份親情,正是引領約瑟打開"創造力"的大門的力量。

接下來,本文將從繪本創作者與繪本賞析、繪本在現實生活中的教育意義、繪本講解的技巧這三方面展開探討,希望能給父母帶來些許啟發。

一、 繪本創作者與繪本賞析

1、繪本創作者——充滿奇妙想像力的童書大師

菲比·吉爾曼,出生於紐約,曾在歐洲多處輾轉學習藝術創作,她人生的目標就是達到藝術的殿堂。作為一名兒童書籍的大師,菲比·吉爾曼曾創作過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爺爺一定有辦法》是她出版的第七本書。

以奇妙的想像力聞名,菲比·吉爾曼的童書作品內容主體非常豐富,不拘束於一種風格,而且還有適合孩子、受孩子喜愛的奇思妙想,腦洞大開能給孩子許多生活和成長的啟示。

2、繪本賞析——精美的圖畫和溫暖的氛圍相輝映

繪本以對話、講故事的形式展開,通篇圍繞著爺爺和約瑟相處的小故事展開,每一個故事都對應了許多張圖片。這本書的圖畫對應著許多特別溫馨感人的人物和場景,比如慈祥的爺爺奶奶、勤勞的爸爸媽媽、可愛的妹妹和小朋友們,還有街上的行人、小商小販的親切笑容……

在這一幅幅圖畫中,我們看到的是極普通尋常的生活場景,展示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非常具有接近性和親近感。而且圖畫中人物的動作和表情栩栩如生,家具物什及屋外環境精心描繪。圖畫細膩地描繪出充滿濃厚人情味的小鎮和約瑟的家庭,不管是人們豐富的表情、家具、物品,都非常的生動、傳神,帶來額外的閱讀樂趣。畫風精美細膩,藝術感很強。

除此以外,繪本著重營造了一種溫暖的氛圍,顏色多用暖色系中的溫暖色彩,比如橘紅色金色,即能表現約瑟的歡快活潑,又能體現約瑟和爺爺相處之間如沐春風般的溫暖、安寧與和諧的時光。

二、 繪本在現實生活中的教育意義——孩子"創造力"的培養十分關鍵

約瑟總是在夜晚做噩夢,爺爺用家裡的針線給約瑟縫了一條神奇的毯子。蓋上毯子之後,約瑟就能沉沉地進入夢鄉,從沒受到噩夢的侵擾。隨著約瑟越長越大,他丟棄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以前喜愛的玩具、被變髒變壞,約瑟就打算丟掉它。

而爺爺總會走過來,對約瑟說:"舊東西也有生命啊。"爺爺用針線縫好破口的被子、洗乾淨舊玩具,再用自己的修補把舊東西翻新成新玩具。約瑟非常高興,他覺得爺爺的雙手能"變廢為寶",生活處處充滿了神奇。

每一次,爺爺都沒有讓約瑟失望,他是約瑟的榜樣,成為了孩子眼中那個"一定有辦法"的人。在充滿溫暖和創造力的相處時光中,約瑟也慢慢懂得了如何動手做事、思考問題,創造力也不斷地提高。

《爺爺一定有辦法》給廣大家長的啟示是:孩子"創造力"的培養十分關鍵,"創造力"的培養應當從小做起。

1、孩子的創造力需要勤動手勤思考

愛因斯坦說,"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創造力幾乎概括了這個世界的一切,它推動技術進步,它甚至是知識的源泉"。

一塊普通的布料能夠做成什麼?還能夠做成其他什麼東西?可以再改進一下麼…約瑟的爺爺不斷地帶著他思考,不斷地製造著驚喜,同時也讓彼此都受到了啟發。創造力的培養就是從身邊的小事出發,開發孩子的發散性思維。

此外,創造力的培養離不開動手能力,約瑟的爺爺並不只是把所有的東西縫好給約瑟看,而是帶著約瑟一起動手做。在此過程中,不斷交流,引導孩子思考,讓孩子學著動手、嘗試動手。

2、孩子創造力的培養應從小事出發

孩子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不是刻意的、強迫,而應是在一個輕鬆自在的氛圍中習得。家長無需故意要將創造力灌輸到孩子的腦海中,應該從小事做起,讓孩子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育起創造力。

這也使我們閱讀者的教育思維得到啟發:為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發散思維,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把一件東西變化成無限可能,比如,一個圓形,它還象什麼?還象什麼?還象……在不斷想像和思考的過程中,孩子的探索思維得到提示,他會更有動力在身邊小事中找到機會思考、做事。

三、繪本講解的技巧——通過親子互動,鼓勵教育孩子親自動手

兒童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幼兒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形成認知圖形的能力。雖然孩子太小不認識字,但是他已經能讀懂圖中的內容,並且感受圖片的氛圍。然而有些孩子的藝術敏感力不夠高,所以無法在繪本中享受到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感受,這時就需要家長來運用親子互動的技巧,引領孩子品味繪本藝術的美麗。

1、讀繪本之前給孩子做導讀引導和情感引導

在閱讀《爺爺一定有辦法》之前,家長可以先告訴孩子繪本中的故事內容,讓孩子形成一個基本的心理基礎。比如可以問孩子一些問題:家裡有那麼多舊玩具,你會怎麼處理呀?你知道怎麼把舊東西變成新東西嗎?你覺得家裡的這張舊布還能做什麼?通過回答這些問題,還是能對故事內容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促進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快速的理解繪本內容。

2、家長親身示範,利用好榜樣的作用

創造力的培養離不開給孩子做榜樣,如果家長能夠親身示範,那麼孩子在耳濡目染下,肯定能更加懂事,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比如我們要教育孩子垃圾分類,家長應該要帶著孩子一起完成,一步步給孩子做示範。示範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孩子學習的而過程,只有孩子清楚地得到指令和引導,他才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怎麼做。

3、鼓勵孩子動手做事,勇敢試錯

很多孩子之所以動手能力弱、創造力低,是因為他不願意去接受失敗,因為創造力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充滿曲折的過程,並不能在一開始就取得成效。所以,家長更要鼓勵孩子動手做事,可以讓孩子在做飯的時候幫忙洗菜、收拾桌面,並且讓孩子用自己的思考去完成一些小任務。即便是做錯,家長也應該以一個寬容的態度對待孩子的過失,那麼孩子就會更有自信、更輕鬆地面對失敗,勇敢試錯。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爺爺一定有辦法》培養孩子創造力,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
    這是個猶太人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故事,約瑟住在一個猶太人的小村莊裡,從小就和爺爺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約翰總是相信爺爺有辦法把舊的東西變成新的東西,堅信爺爺一定能給他帶來驚喜。於是在約翰的信念和爺爺的巧手下,一條毯子漸漸變成了外套、背心、領帶、手帕、紐扣,最後紐扣弄丟了,卻發生了更奇妙和感人的事情。。。。《爺爺一定有辦法》這本書真的特別有趣,在講述爺爺一家的同時,還講述了樓底小耗子一家的幸福故事,咪姆帶你一起來看看。約瑟很小的時候,爺爺正在給他縫製毯子。
  • 如何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我們處在一個發展迅猛的時代,創新能力成為一個人才培養的核心指標,而幼兒期是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關鍵期,那麼如何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呢?首先,什麼是想像?想像是大腦中的思維活動,是記憶基礎上的思維再造。
  • 親子閱讀:爺爺一定有辦法
    每個孩子都曾擁有一條或一件自己很喜愛的舊毯子、被子或玩具,丟了它,寶貝們總是萬般不舍,如何把舊的東西賦予新的生命與用途,使得生活處處充滿神奇。爺爺一定有辦法這本書給我和寶寶帶來了許多靈感和反思。今天晚上我和大寶貝一起閱讀的就是這本親子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
  • 想讓孩子養成珍惜物品的好習慣,不能錯過的故事《爺爺一定有辦法...
    如果因為孩子能自己看,母親就不再讀給他聽,對孩子成長是一種損失。由大人讀書給孩子聽,對孩子的心理和智能成長都非常重要,而且讀的人對書的了解愈深,共鳴愈強烈,聽的孩子愈能深入書中,豐富自己的經驗。如果讀書成為孩子生活中最大享受,那麼他們的閱讀量一定連大人都會自嘆弗如。——以上文字摘自松居直先生關於如何讀繪本的專著《幸福的種子》(松居直先生被譽為「日本圖畫書之父」)。
  • 「最有營養」的大獎繪本,你的孩子讀過幾本?
    在閱讀過程中,孩子的情緒情感伴隨繪本故事,始終並獲得極大的滿足。也激發孩子對繪本閱讀喜愛的原動力。引領孩子以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故事中的世界,並在與繪本的閱讀中開始體驗生活。認為「繪本閱讀無效」的家長,也不要著急,孩子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讀幾本繪本就能培養的。這些能力需要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慢慢積累和習得,而不是僅僅依靠繪本就能獲取。
  •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思維,做到以下幾點
    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成對全球21個國家的孩子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還創造力卻排在倒數第五。這並不是意味著中國的孩子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對孩子教育的過程中忽視了對孩子創造力的培養和引導。
  • 書單丨太神奇了,這6本繪本竟能賦予孩子「未來能力」
    今天為大家推薦6本繪本,讓影響孩子一生的「未來能力」,都能從這些繪本中獲得。你著眼於當下,只能讓孩子變得優秀,但著眼於未來,孩子就會變得幸福。1.費恩記得爺爺跟他講過的那些故事,記得爺爺說的那個大海和天空相遇的地方。在那個遙遠的地方,鯨魚和水母翱翔雲端,鳥兒與城堡漂遊浮沉。爺爺現在已經離開了,但費恩知道緬懷爺爺的辦法是什麼。他要造一艘小船,駕著小船揚帆遠航,他要自己去尋找那個大海遇見天空的地方!在那裡,會有何等風景在等待著他呢?
  • 孩子們的最愛,卡爾爺爺40套繪本全集!強烈推薦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要讓他們學會靜下來閱讀一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作為最挑剔的讀者孩子們讀的第一本書非常重要而作為英語啟蒙家長對繪本的「挑剔」程度更加謹慎什麼樣的繪本會適合孩子呢?卡爾爺爺簡介:卡爾爺爺擁有一個孩童般的靈魂,這位傳奇的繪本大師在寫這些故事的時候就是一個五歲的小孩子。他站在孩子的視角感受生命的真實,能引發孩子的共鳴,消除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恐懼。
  • 讓孩子越來越聰明的三種繪本,家有孩子的不要錯過哦,建議收藏
    隨著生活條件的提升,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關注孩子的早期教育,而在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及增長知識。眾多周知,3歲內的孩子既聽不懂深奧的道理,又不認識複雜的語言,只能通過父母和一言一行和繪本來理解周遭的世界。
  • ...日」《小豬小象》系列雙語繪本,讓孩子快樂學英語,培養高情商!
    有家長曾留言說:「英文繪本多貴啊,而且字又那麼少,孩子學不了幾句英語,還浪費錢!」其實,英文繪本的價值,不只是體現在價格上。那麼,有家長就要問了:英語啟蒙讀物那麼多,為什麼就一定要讀英文繪本?這其中,有你不知道的秘密!1.英文繪本不僅是為閱讀設計的,更是為親子共讀設計的。
  • 這五件事,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與想像力
    創造力與想像力的培養,關鍵是在孩子的童年時期。 孩子一大踏入社會,沒有想像力和創造力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羅曼·羅蘭曾說: 我創造,所以我生存。
  • 繪本分享:《我喜歡書》-讓孩子感受書的魅力,培養孩子對書的興趣
    安東尼.布朗在這本書裡盡顯書的種類,詼諧的內容讓孩子充分感受書的魅力,孩子天性都愛閱讀,書的色彩、書的內容都能給孩子帶來好奇、神秘、探索。好多父母抱怨孩子不愛讀書是什麼原因呢?有好多孩子基本上從出生就沒怎麼看書,都是動畫片、玩具陪伴長大,書在孩子的生活中是缺位的,等孩子大了之後有可能就錯過與書的緣分。培養孩子愛書的習慣分階段:1,0-3歲是父母陪伴孩子讀書的重要時期,主要是父母給孩子讀,孩子聽的階段。每天抽時間給孩子讀書,孩子都會養成愛書的好習慣。
  • 書單|孩子長大前必必必必讀的「吉竹伸介」,繪本界頂級流量
    在繪本的最後,作者採用孩子蕩鞦韆的方式對內容進行了升華。留給孩子輕鬆有趣的天堂想像,引導孩子理解爺爺可能難過的心情,給了孩子對自己人生的思考。,打破概念的束縛,全面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雖然生而平凡,但因為有這些可愛的書,我們仍對這個世界抱有好感。家長可以藉此激發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培養每天讀書的好習慣。
  • 孩子把房間弄亂了,利用破窗教育,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1.破壞孩子的創造力經濟學家蒂姆哈德福在《混亂》一書中說到:混亂更能激發一個人的創造力。孩子之所以會喜歡把周圍的東西弄得亂七八糟的,並不是因為他們想要搞破壞。而是因為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所以他們才想親自動手去了解,去創造。當孩子把周圍事物弄亂時,家長總是以一種責備的語氣去面對,那麼很有可能就會破壞到孩子的創造力,讓他們很難再去在混亂的環境中去激發自己的創造力,去探索世界。
  • 在玩耍中,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創造力,成為未來的精英?
    其實,達文西發明工具都是來源於生活當中的每個細節之處,說明他善於觀察生活,而且他還是個行動派,有了想法不是擱置在那裡,而是動手研究,思考,勇敢嘗試,勇於探索,直到製作成功。孩子玩遊戲不光是玩,其中也培養了其動手能力。玩的時候,父母應該要求孩子思考,並儘量給孩子留出一定的空間。
  • 市場上的繪本浩如煙海,應該怎麼選?選得不對別怪孩子不讀
    其實我們可能一開始角度就錯了,孩子剛接觸繪本時,父母一定要以他們為本位,不要自認為這本書不錯,就強行讓孩子看,這肯定有問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閱讀代溝是比較大的,哪些是真正的好書,只有孩子才知道。不要刻意給孩子布置任務,比如讓孩子講聽故事的感受或者收穫,這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下次就不願意再聽了。如何選擇繪本是一本學問,想為孩子打下好的閱讀基礎,家長需要多下功夫。最重要的是,能夠讓正確發揮繪本的作用。
  • 足球青訓中如何避免限制了孩子創造性?如何培養有創造力的球員?
    如何培養有創造力的球員是教練一直在關注的問題。創造力是「產生獨創性的和不同尋常的想法,或創造新的或富有想像力的東西的能力」。創造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東西。然而,研究表明,這也是我們有可能被剝奪的東西。1968年,喬治·蘭德進行了一項研究,以測試3至5歲兒童的創造力。在最初的測試之後,他又在10歲和15歲的時候重新測試了同樣的孩子。
  •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3步解析+4本繪本引導,提高逆商,培養抗挫力
    文 | 維尼媽媽沐瀅昨天咱們群裡的媽媽問我有哪些「逆商培養」的繪本能引導孩子「輸得起」,她很苦惱自己的娃,一輸就哭。這位媽媽的苦惱立刻引起了各位媽媽的共鳴,大家紛紛打開了話匣子:——我家寶寶也是,一點挫折都受不了!——玩遊戲只能她贏,輸了就不高興。——天啊!我以為我就家孩子這樣呢,特別頭疼,輸了就不願意承認!——是啊!
  • 震撼日本媽媽界的親子繪本——《爺爺的天堂筆記本》
    中國家長大都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對死亡閉口不談,當孩子問及去世的親人的情況的時候,為了讓自己孩子不那麼難過,家長大都會選擇哄騙的形式,但這樣無非只是掩耳盜鈴罷了,孩子的傷心不一定會表現出來,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悲傷反而更加難以釋懷。今天給大家安利的兒童讀物將給廣大家長提供死亡教育的新思路,建議家長可以陪同孩子一起閱讀。
  • 經典繪本解讀——《爺爺變成了幽靈》
    今天繼續為大家推薦經典繪本,今天給大家推薦的繪本是美國丹麥作家金·弗珀茲的《爺爺變成了幽靈》。艾斯本最喜歡的爺爺,在大街上突發心臟病去世了。媽媽說「爺爺變成了天使」,爸爸說「爺爺變成了泥土」,這樣的說法艾斯本無法想像也無法相信。對他來說,爺爺還沒有真正離開,他不能割捨對爺爺的依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