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講的是小男孩約瑟和爺爺的相處故事。每當約瑟遇到困難,爺爺總有辦法解決約瑟的難題,用慈祥的愛心和靈巧的雙手,把自己對約瑟的愛縫進一針一線之中。
無論遇到什麼困難,約瑟總會非常積極地說:"爺爺一定有辦法!"爺爺把普通的布料縫製成溫暖舒適的談資,又把就得毯子變為衣服、領帶甚至是小而精緻的紐扣。一個個溫馨的故事背後,蘊含的不僅僅是爺爺對約瑟的愛,還有對孩子"創造力"的培養。爺爺的這份親情,正是引領約瑟打開"創造力"的大門的力量。
接下來,本文將從繪本創作者與繪本賞析、繪本在現實生活中的教育意義、繪本講解的技巧這三方面展開探討,希望能給父母帶來些許啟發。
一、 繪本創作者與繪本賞析
1、繪本創作者——充滿奇妙想像力的童書大師
菲比·吉爾曼,出生於紐約,曾在歐洲多處輾轉學習藝術創作,她人生的目標就是達到藝術的殿堂。作為一名兒童書籍的大師,菲比·吉爾曼曾創作過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爺爺一定有辦法》是她出版的第七本書。
以奇妙的想像力聞名,菲比·吉爾曼的童書作品內容主體非常豐富,不拘束於一種風格,而且還有適合孩子、受孩子喜愛的奇思妙想,腦洞大開能給孩子許多生活和成長的啟示。
2、繪本賞析——精美的圖畫和溫暖的氛圍相輝映
繪本以對話、講故事的形式展開,通篇圍繞著爺爺和約瑟相處的小故事展開,每一個故事都對應了許多張圖片。這本書的圖畫對應著許多特別溫馨感人的人物和場景,比如慈祥的爺爺奶奶、勤勞的爸爸媽媽、可愛的妹妹和小朋友們,還有街上的行人、小商小販的親切笑容……
在這一幅幅圖畫中,我們看到的是極普通尋常的生活場景,展示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非常具有接近性和親近感。而且圖畫中人物的動作和表情栩栩如生,家具物什及屋外環境精心描繪。圖畫細膩地描繪出充滿濃厚人情味的小鎮和約瑟的家庭,不管是人們豐富的表情、家具、物品,都非常的生動、傳神,帶來額外的閱讀樂趣。畫風精美細膩,藝術感很強。
除此以外,繪本著重營造了一種溫暖的氛圍,顏色多用暖色系中的溫暖色彩,比如橘紅色金色,即能表現約瑟的歡快活潑,又能體現約瑟和爺爺相處之間如沐春風般的溫暖、安寧與和諧的時光。
二、 繪本在現實生活中的教育意義——孩子"創造力"的培養十分關鍵
約瑟總是在夜晚做噩夢,爺爺用家裡的針線給約瑟縫了一條神奇的毯子。蓋上毯子之後,約瑟就能沉沉地進入夢鄉,從沒受到噩夢的侵擾。隨著約瑟越長越大,他丟棄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以前喜愛的玩具、被變髒變壞,約瑟就打算丟掉它。
而爺爺總會走過來,對約瑟說:"舊東西也有生命啊。"爺爺用針線縫好破口的被子、洗乾淨舊玩具,再用自己的修補把舊東西翻新成新玩具。約瑟非常高興,他覺得爺爺的雙手能"變廢為寶",生活處處充滿了神奇。
每一次,爺爺都沒有讓約瑟失望,他是約瑟的榜樣,成為了孩子眼中那個"一定有辦法"的人。在充滿溫暖和創造力的相處時光中,約瑟也慢慢懂得了如何動手做事、思考問題,創造力也不斷地提高。
《爺爺一定有辦法》給廣大家長的啟示是:孩子"創造力"的培養十分關鍵,"創造力"的培養應當從小做起。
1、孩子的創造力需要勤動手勤思考
愛因斯坦說,"創造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創造力幾乎概括了這個世界的一切,它推動技術進步,它甚至是知識的源泉"。
一塊普通的布料能夠做成什麼?還能夠做成其他什麼東西?可以再改進一下麼…約瑟的爺爺不斷地帶著他思考,不斷地製造著驚喜,同時也讓彼此都受到了啟發。創造力的培養就是從身邊的小事出發,開發孩子的發散性思維。
此外,創造力的培養離不開動手能力,約瑟的爺爺並不只是把所有的東西縫好給約瑟看,而是帶著約瑟一起動手做。在此過程中,不斷交流,引導孩子思考,讓孩子學著動手、嘗試動手。
2、孩子創造力的培養應從小事出發
孩子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不是刻意的、強迫,而應是在一個輕鬆自在的氛圍中習得。家長無需故意要將創造力灌輸到孩子的腦海中,應該從小事做起,讓孩子從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育起創造力。
這也使我們閱讀者的教育思維得到啟發:為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發散思維,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把一件東西變化成無限可能,比如,一個圓形,它還象什麼?還象什麼?還象……在不斷想像和思考的過程中,孩子的探索思維得到提示,他會更有動力在身邊小事中找到機會思考、做事。
三、繪本講解的技巧——通過親子互動,鼓勵教育孩子親自動手
兒童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幼兒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形成認知圖形的能力。雖然孩子太小不認識字,但是他已經能讀懂圖中的內容,並且感受圖片的氛圍。然而有些孩子的藝術敏感力不夠高,所以無法在繪本中享受到視覺和聽覺的雙重感受,這時就需要家長來運用親子互動的技巧,引領孩子品味繪本藝術的美麗。
1、讀繪本之前給孩子做導讀引導和情感引導
在閱讀《爺爺一定有辦法》之前,家長可以先告訴孩子繪本中的故事內容,讓孩子形成一個基本的心理基礎。比如可以問孩子一些問題:家裡有那麼多舊玩具,你會怎麼處理呀?你知道怎麼把舊東西變成新東西嗎?你覺得家裡的這張舊布還能做什麼?通過回答這些問題,還是能對故事內容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促進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快速的理解繪本內容。
2、家長親身示範,利用好榜樣的作用
創造力的培養離不開給孩子做榜樣,如果家長能夠親身示範,那麼孩子在耳濡目染下,肯定能更加懂事,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比如我們要教育孩子垃圾分類,家長應該要帶著孩子一起完成,一步步給孩子做示範。示範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孩子學習的而過程,只有孩子清楚地得到指令和引導,他才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怎麼做。
3、鼓勵孩子動手做事,勇敢試錯
很多孩子之所以動手能力弱、創造力低,是因為他不願意去接受失敗,因為創造力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充滿曲折的過程,並不能在一開始就取得成效。所以,家長更要鼓勵孩子動手做事,可以讓孩子在做飯的時候幫忙洗菜、收拾桌面,並且讓孩子用自己的思考去完成一些小任務。即便是做錯,家長也應該以一個寬容的態度對待孩子的過失,那麼孩子就會更有自信、更輕鬆地面對失敗,勇敢試錯。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