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骨折 別忘了康復治療

2021-01-12 新華網客戶端

  醫生為骨折患者作診治。

        對康復醫學一詞人們並不陌生,但了解其確切含義的老百姓並不很多,尤其是基層老百姓。至於骨折及關節術後等病損接受康復治療的比例就更少了。即便是有些醫生介紹讓其進行康復治療,大多數病人出於經濟考慮也很不情願接受。

        「只要有類似骨折、創傷等涉及手術或需要肢體固定的病人,只要想到康復治療,到正規醫療康復機構去接受系統的康復治療。」 清遠市人民醫院康復科主任趙玉海表示,如果由於各種原因實在沒有條件去康復機構,那麼最起碼要諮詢康復醫生,給予必要的指點,按照要求去做,都可以避免出現類似結局。

        骨折兩次導致癒合緩慢

        之前,清遠有一位老年女性病人張阿姨,由家人扶持來到診室。檢查發現右側膝關節及以上大腿腫脹僵硬,向膝關節下延伸近10CM,腫脹部位皮膚感覺減退,膝關節只能主動彎曲60度左右,被動屈曲到75度左右伴有明顯疼痛。

        追問病史,趙主任才得知,原來一年前因事故脛骨骨折,限於經濟原因石膏固定保守治療,告知回家1個月後拆除石膏。到打開石膏時候膝關節已經不能彎和伸了,醫生告知說骨折癒合不好;還得回家繼續固定和鍛鍊,由於聽醫生說骨折癒合不好,因此回家後不敢做大的活動。

        趙主任介紹說,一般來說,半年後能下地行走但不能像左側腿那樣屈和伸,去醫院醫生告訴得練習,回家後在私人診所訓練了幾個月不見起色而再次找到手術醫生,被告知兩種選擇;一是膝關節松解術,效果不確定,二是膝關節置換術,做完後可以和左側正常腿一樣,只是可能要多花點錢。

        張阿姨家人討論再三決定籌措錢一次性解決問題,術後一周出院,期間曾經間斷去私人診所進行康復訓練。

        「這是一例典型的傷後、術後康復沒有及時跟上的病人。」趙主任認為,由於第一次骨折後沒有進行系統康復治療,患腿長時間不活動導致骨折癒合緩慢,膝關節周圍組織、肌肉萎縮和攣縮,失去了原有的彈性、和收縮力量,因此就不能像正常關節那樣活動了。

        第二次關節置換術後,同樣沒有及時進行康復治療,不當的非專業診所的按摩等加重了術後局部韌帶和連接關節處上下肌肉等組織的病理過程,結果錯過最佳時機而出現了與第一次同樣的結局,雖然進行系統康復可以改善一些,但是會增加很大難度和經濟負擔。

        骨折患者平均年齡有上升趨勢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脆性骨折的發病率不斷升高,其中老年髖臼骨折患者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近年來,髖臼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齡有明顯上升趨勢。由於老年患者的特殊性,其相關研究正處於起步階段,仍缺乏長期的臨床隨訪結果。因此,老年髖臼骨折的治療方案尚未達成共識。

        一個共識是,老年髖臼骨折的治療目標是恢復無痛、活動範圍滿意的髖關節,其中緩解疼痛是最主要的治療目標。由於多數老年患者身體機能減退,日常生活對關節活動範圍的要求較低,因此,相較於恢復髖部功能,疼痛的緩解在老年髖臼骨折的治療中至關重要。越來越多的骨折患者意識到,如果要恢復原始的功能,必須要儘早介入康復治療。

        可是長久以來,清遠一直都是「老少邊窮」地區,康復醫學在全省比較滯後,距離珠三角城市還有不小距離,仍有很大發展空間。在清遠市康復醫學會成立之前,趙主任對全清遠康復醫學發展現狀進行了摸底和了解,「整體而言,情況都不容樂觀。」

        趙主任介紹說,國家從2000年開始,極力推動康復醫學的發展,對醫生、護士、治療師的佔床比例,都有明確規定。按照國家規定,各大醫院要推動康復醫學科的發展,其中二級甲等醫院有條件都要設有康復科,「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清遠康復醫學人才缺乏,學科發展滯後,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科的發展。」

        在他看來,高質量的康復醫療服務已經成為廣大患者恢復功能、回歸家庭、走向社會的必然手段,也成為廣大職工恢復健康、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傷殘人經過康復達到生活自理或恢復了工作,可以減輕家庭的各種各樣負擔,恢復了工作就能創造社會價值,因此說康復實際上是一種投資醫學。可是,現在很多患者仍不清楚哪些疾病適合進行康復治療,耽誤了治療最佳時機。

        術後24小時內應介入康復治療

        那麼像骨折或者關節置換術的病人應該如何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呢?趙主任認為,國內的大型醫院也已經和國際先進國家一樣發展比較完善,一些經濟發達的縣級及社區醫院也已經配備有康復治療師。只要有類似骨折、創傷等涉及手術或需要肢體固定的病人,只要想到康復治療,到正規醫療康復機構去接受系統的康復治療,如果由於各種原因實在沒有條件去康復機構,那麼最起碼要諮詢康復醫生,給予必要的指點,按照要求去做,都可以避免出現類似結局。因為類似這個病人的創傷、骨折、關節置換術,一般來說骨科手術只是解決了病人功能的一半問題,手術做得再好,如果術後康復不能及時跟上,其結果就會大打折扣。

        據了解,基於目前國內由於術後康復不能及時跟進,給病人帶來了多方面負擔和影響,為減輕病人和國家的醫療經費開支,2013年4月2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廳專門下發文件《關於印發腦卒中等8個常見病種(手術)康復醫療雙向轉診標準(試行)的通知》其中包括腦外傷、脊髓損傷、周圍神經病損、人工髖/膝關節置換術後、膝關節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骨折術後、手外傷。要求四肢骨折等9個常見病病種(手術)早期康復治療原則,凡是四肢骨折骨科臨床處置完成後24小時內就應介入康復治療。

        趙玉海舉例說,對於腦出血、腦血栓和腦損傷病人來說,康復治療及時介入至關重要,不及時進行康復,就會出現各種繼發問題。大腦恢復的黃金時間段很短,過了這一時間,腦內利於神經修復再生的環境就會發生變化,就相當於種菜,一般而言,應該在春天播種的種子,如果拖到夏天播種,氣候條件等外部環境已經有所變化,就不適合植物的生長,中風病人急性期過了以後,雖然自身也會有一些恢復,但是恢復程度會大大受到影響。

        假如腦卒中治療不當,還會出現誤用症候群和廢用症候群。趙玉海表示,這相當於在草坪上的一條小道,其實人為踏出來的,大路不走,偏走小道,走習慣了之後,成了正常道,這叫誤用症候群。病人也是如此,比如說兩側大腦,一側好使,另一側不好使,本來左側大腦有點功能,如果有了腦損傷後,沒有醫生進行康復治療,會越來忽視患側,正常大腦這一側使用頻率會越來越多,時間一長,患側的大腦就受影響了。

        「國家衛計委之所以出臺上述政策,就是為了病人能及時得到康復治療,避免像誤用症候群和廢用症候群等問題的出現。」趙玉海表示,患者需要經常活動,才能預防骨質疏鬆、泌尿性結石、心功能下降、肺功能下降,如果康復不跟進,容易導致病情加重,進而曾加家庭和社會的各種壓力,「康復醫學可以提高生活質量,使得這些人能夠早日回歸家庭和社會,增強做人的尊嚴。」

        ■健康小貼士

        病患關節日常康復

        可以用上這些妙招

        10月12日是世界關節炎日。據了解,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疾病,骨關節炎和類風溼關節炎是最常見的兩種。大家普遍認為關節炎是骨科方面的老年病,但卻忽視了風溼免疫紊亂而導致關節炎的可能性。清遠市人民醫院專家表示,目前風溼、類風溼關節炎發病正在逐年增加,年齡也開始趨於低齡化,甚至擴大到學齡兒童,如不及時治療,多數患者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功能喪失,以致工作和生活都受到極大影響

        A.多進行物理按摩

        物理按摩有助於增強患者的肌力,改善關節活動範圍。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按摩最好由專科醫生進行操作,千萬不可盲目到不正規的小診所進行按摩治療。因為首先按摩並不能起到直接的治療作用,若治療不當,還會加重病情。

        老年人常有骨質疏鬆,若按摩用力過猛,往往會造成骨折。尤其是頸、腰椎骨質增生的老年人,更不能輕易進行按摩治療,一旦按摩不當造成骨折,容易出現神經損傷,甚至癱瘓,後果不堪設想。

        B.注意保護已受損關節

        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讓關節長時間處於一種姿勢,不要盲目地做反覆屈伸。特別注意避免關節的機械性損傷,儘量減少關節的負重和磨損,如膝、踝關節的關節炎患者平日要儘量避免上、下樓梯,長時間下蹲、站立、跪坐、爬山及遠途跋涉等較劇烈的對關節有損傷的運動,尤其在關節腫脹時更應避免。為了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患者可以選擇遊泳、騎車、做體操等關節負重較輕的運動,也可利用把手、手杖、護膝、步行器、楔形鞋墊或其他輔助設施來輔助關節運動。

        C.選鞋底鬆軟有彈性的鞋

        單薄的平底鞋並不是最佳選擇。因為穿平底鞋行走時,體重會過多地壓在腳後跟上,走路時間長了,上傳的衝力可能會使人產生足跟、踝、膝、髖、腰等部位的疼痛和不適,長時間造成對關節不良影響便可出現關節炎的表現。所以最好穿鬆軟、鞋底有彈性的鞋,如坡跟的休閒鞋,這樣可以減輕重力對關節的衝擊,減輕關節的磨損。

        D.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

        關節炎的患者可以多進行一些適當的肌肉鍛鍊,使肌肉運動協調和肌力增強,這樣可減輕關節症狀,增強關節周圍的力量和耐力及增加關節的穩定性,保持和增加關節活動的範圍及提高日常活動能力,有利於病情恢復和疾病控制。如膝關節關節炎患者可以多鍛鍊股四頭肌。股四頭肌能力的減弱,將會使膝關節的穩定性大受影響。因此加強股四頭肌的訓練對關節炎病人是有益的。

        文/圖(除署名外):王莉 覃衛萱 劉秋宜

相關焦點

  • 骨折術後要靜養?請別忽略康復治療!
    骨折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多見於兒童或是老年人,在中青年人群中也時有發生。骨折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影響很大,而骨折的治癒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讓自己快點好起來」是每一位患者的心聲,那你知道骨折術後錯過康復的黃金期,會最終留下了不可逆的後遺症嗎?今天顧連專家就為大家分享骨折術後康復的常識,記得收藏。
  • 肱骨幹骨折術後康復
    轉自:西安市中醫醫院 肱骨幹骨折導致橈神經損傷很常見,現針對本病並結合患者期望目標介紹具體康復治療方法。 肩
  • 開封骨折多久可以康復?骨折康復治療黃金時期是什麼時候
    一般而言,如果我們出現骨折的情況臨床恢復時間大概需要3個月左右時間,但是骨折恢復會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患者的年齡,骨折程度,營養程度,年齡狀況、軟組織損傷的程度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骨折癒合恢復的。所以我們出現骨折情況要想短時間內恢復要採用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同時骨折術後還要抓住康復這裡黃金時期並積極做好康復訓練。那骨折康復治療黃金時期是什麼時候?
  •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的康復治療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的康復治療 2020-12-09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骨折了怎麼辦?所有的骨折都需要開刀治療嗎
    那麼出現意外骨折時,應該怎麼辦呢?骨折了應該怎麼治?術後康復又應該做些什麼呢?骨折了該怎麼辦?1 搶救生命搶救生命是骨折病人急救的原則中心,對於昏迷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對於有急性大出血患者則應該立即給予抗休克治療,並及時送醫。
  • 【康復微助手】坐骨神經損傷及康復治療
    藥物注射損傷為坐骨神經損傷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還包括銳器傷、外傷性髖關節脫位合併坐骨神經損傷、骨盆骨折合併坐骨神經損傷等。臀部坐骨神經的走行與骨盆骨性結構關係密切,它從腰骶幹及第1-3骶神經發出後,經坐骨大孔出骨盆,並於髂骨後面、梨狀肌下緣穿出,在坐骨支外側進入股部。所以在坐骨神經走行徑路中的骨折、脫位等可以對神經產生牽拉、壓迫、挫傷,甚至撕脫等損傷。
  • 肱骨髁上骨折應該怎麼治療
    肱骨髁上骨折是發生在肱骨遠端內外髁上方的骨折。肱骨髁上骨折是最常見的兒科肘部骨折,很可能會損傷神經血管,應當及時進行評估並實施骨科治療。 肱骨髁上骨折多見於兒童,有外傷史,表現為肘關節活動腫脹,功能障礙,壓痛明顯,限於肱骨髁上部分。肘關節倒等腰三角形的骨性標誌保持正常,表示未脫位。
  • 【骨折術後康復】四肢創傷性骨折怎麼康復效果好?
    四肢創傷性骨折的康復治療是在充分考慮確保骨折癒合的情況下,針對可能引起關節功能障礙的因素,例如腫脹、粘連、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等採取相應的物理治療、作業治療以及矯形器等手段,使肢體損傷部位恢復最大功能,以適應日常生活、工作的需要。
  • 傷筋動骨一百天≠靜養一百天 骨折後及時進行康復治療有必要
    骨折手術後,骨頭癒合一般需要2~3個月左右的時間,所以老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但有人理解為骨折術後就是要靜養一百天,骨頭會長好的,不需要康復治療,這種說法有道理嗎?先進的醫學理念講究「動靜結合」,上海市第二康復醫院康復治療部常務副主任汪伍表示,骨折術後一般需要休養,但不主張靜養,如果純粹靜養,躺在床上不動,就有可能出現關節僵硬、肌肉萎縮、肌力下降、骨質疏鬆等一系列的問題。骨折治療的三大原則是復位、固定和功能鍛鍊。功能鍛鍊即康復治療,在不影響固定的情況下,儘快地恢復患肢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等軟組織的舒縮活動。
  • 【文明實踐進行時】脊髓損傷的康復治療
    授課老師:科右中旗蒙醫醫院康復中心 包塔娜 脊髓損傷的康復治療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脊髓損傷的康復治療。
  • 孫楊骨折11天後下水訓練 張亞東:屬於康復治療
    俗話說傷筋動骨100天,右腳蹠骨骨折11天後孫楊就開始下水訓練,會不會太急了點?  今年1月29日,正在澳洲進行奧運備戰的浙江籍遊泳奧運冠軍孫楊在訓練中意外失足,導致右腳蹠骨骨折。當時醫生曾建議他休養6周,待腳傷完全恢復後再進行恢復性訓練。但是昨天有消息說,大年初二在澳洲進行康復訓練的孫楊已經開始下水訓練了,這引發了不少人的疑慮。
  • 濟寧曲阜市百歲骨折老人康復出院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2日訊近日,濟寧曲阜市一位101歲的骨折老人康復出院。3月份,曲阜市中醫院120接診一名百歲老人,老人在家滑倒摔傷左髖部,當即疼痛難忍,不能站立行走,醫院接診後診斷為「左側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
  • 深度融合 惠及百姓|密雲院區康復科開展首例骨折術後康復治療
    2020年12月11日,在北大醫院康復科副主任醫師謝斌、主管技師魏星的指導下,密雲院區康復科開展了首例骨折及關節置換術後康復治療。患者為右肱骨幹骨折術後四個月、左髖關節置換術後兩個月,右肩關節活動受限,步行能力差。
  • 手外傷手術成功後,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手外傷致傷的主要原因是切割、壓砸、撕脫等。因手外傷後大多需要固定較長的時間,加上疼痛、腫脹、感染等因素延遲手指、手腕關節的主動運動,最終導致關節僵硬、肌肉無力,肌肉萎縮,手的功能嚴重減低,甚至肩關節、肘關節都受到牽連,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手術對損傷進行解剖上的相對修復,只有後面再綜合運用系統的康復治療,才達到痊癒效果。
  • 【民生】清水河縣醫院開展免費康復治療公益活動
    康復治療分為運動治療、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傳統康復治療、言語吞咽治療五個部門,並投入使用國內一流康復治療儀器,旨在解決康復患者功能障礙問題。康復大廳康復治療項目:(1)腦血栓、腦梗塞、腦出血、腦外傷、兒童腦癱等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運動障礙、認知功能障礙、言語功能障礙等。(2)脊髓損傷後引起的截癱等。
  • 股骨頸骨折術後康復訓練
    文章導讀 1、股骨頸骨折臨床特徵 2、股骨頸骨折的治療 3、綜合康復訓練的方法 股骨頸骨折是老年病人常見的一種嚴重創傷
  • 骨折不就是骨頭斷了嘛?事實遠不止這麼簡單,治療還分3個部分呢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摔跤就容易引發骨折,這種現象非常常見,並且骨折難以癒合,那麼為什麼老年人容易骨折呢?關於骨折,大部分人都知道,就是骨頭斷了,而骨折的分類、骨折的症狀,以及骨折後的治療,又了解多少呢?
  • 叔叔腦梗送去康復,喊痛喊了18天才被發現骨折,怎麼回事?
    5月份,朱大姐把她叔叔安排到杭州一家醫院康復,說是三個月過去了,舊病未除,又添新傷。1天瑞醫院裡喊了18天痛轉院了才發現是手部骨折 朱大姐的叔叔今年86歲,患有腦梗死後遺症。因為直系親屬沒有監護能力,5月22號,朱大姐就把叔叔安排進杭州天瑞醫院的重症監護室,進行康復治療,每月扣除醫保,朱大姐自費三千多塊錢。8月份,朱大姐在一次探視時,發現叔叔情況不對。
  • 小貓骨折可以自愈?貓咪骨折的7個最常見問題解答
    回家後發現家裡貓咪出現跛行,會不會是骨折?除外傷外骨折還有一些病理性原因一般來說單純骨折沒有生命危險當貓咪受到驚嚇、外力衝撞、跌倒,墜落、車禍時,骨折是最常見的外傷表現。1.有外傷時,注意止血和消毒如果貓咪骨折後有明顯外傷,首先應該局部止血;注意局部消毒和簡單包紮處理;在初步處理的過程中,確定貓咪骨折的部位和嚴重程度。
  • 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康復時間是多久?
    你一定要記住骨折術後的正確的康復指導和治療與骨折手術同樣重要,很多時候骨折術後的患者沒有進行專業的術後康復治療,往往會導致關節黏連和僵硬。你一定很想問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康復時間是多久?下面顧連專家就為大家介紹骨折術後應該怎樣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