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讀報告·找商機 | 「十四五」期間河南有哪些商機?政府工作報告一文揭秘
「十四五」期間的河南,能帶來哪些商機?
1月18日,河南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在鄭州開幕,省長尹弘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提到,未來五年,河南全省著力打造10個萬億級產業、10個千億級新興產業群,構建10餘項完整產業鏈體系。此外,夜經濟、假日經濟、旅遊經濟、小店經濟,多路開拓消費活力,成為報告中的熱詞。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細緻梳理報告內容,發現河南為「十四五」已謀劃20餘項重點投資項目,涉及新興產業高速引入及傳統產業大迭代。未來五年,更要推動河南製造向河南創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質量、河南產品向河南品牌轉變,全面挺起先進位造業「脊梁」。
中原經濟變革方向豁然清晰,請詳細閱讀以下內容。
10個萬億級產業、10個千億級新興產業群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戰略支柱產業鏈提升、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將成「十四五」期間河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
報告提到,河南將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包括鞏固提升10個萬億級產業,構建10個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堅持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實施戰略支柱產業鏈提升工程,鞏固提升裝備製造、綠色食品、電子製造、先進金屬材料、新型建材、現代輕紡6個戰略支柱製造業,發展壯大現代物流、文化旅遊、健康養老3個現代服務業以及數字經濟,形成10個萬億級產業。同時,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跨越發展工程,構建新型顯示和智能終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及網聯汽車、新一代人工智慧、網絡安全、尼龍新材料、智能裝備、智能傳感器、5G等產業鏈,形成10個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
不僅如此,「十四五」期間,河南將推動製造企業增能提效,形成60家以上國內一流的百億級行業領軍企業,發展壯大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對5G、新一代人工智慧兩個產業,深入拓展應用場景,強化示範應用,搶佔發展先機。對於有前景、有條件的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加強跟蹤研究,力爭實現突破。
報告提到,通過五年努力,推動河南製造向河南創造、河南速度向河南質量、河南產品向河南品牌轉變,全面挺起先進位造業「脊梁」。
夜經濟、假日經濟、旅遊經濟、小店經濟,多路增強消費活力
河南省經濟持續向好的態勢還不穩固,消費恢復相對較慢、消費熱點還沒有充分形成,投資增長內生動力不強。
在「十四五」時期,報告為全省經濟發展提出的目標之一,即是內需潛力充分釋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7%左右。也就是說,未來5年,河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發展目標,是突破3萬億元。2021年,河南設定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預期目標為增長7%以上。
抓手是什麼?
報告提出,加快消費擴容提質,發展夜經濟、假日經濟和旅遊經濟,實施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行動計劃,支持鄭州、洛陽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區域消費中心和特色消費中心。發揮鄭州、開封、洛陽全國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示範城市作用,打造鄭汴洛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建設沿黃國際旅遊目的地。
而今年,報告提到,挖掘內需潛力、培育提升消費能力的著力點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發揮耐用消費品的帶動作用,完善落實新能源汽車購置、家電更新等政策,促進商品消費潛力釋放;另一方面,培育發展新興消費業態,完善「網際網路++消費」生態體系,積極推進網絡零售、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線上消費,鼓勵發展首店經濟、小店經濟等業態模式。
此外,全省將以改善民生為導向,挖掘縣鄉消費潛力,完善農村流通體系,加快發展農村電商,提高城鄉配送效率。
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爭創1~2個國家級物流樞紐
河南是中國的物流「中樞」,加快建設開放強省,現代服務業提檔升級是關鍵抓手。
報告在2035年遠景目標及「十四五」時期河南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中提出,高水平建設開放通道樞紐,以「空中絲綢之路」為引領,全面推動「四路」聯動互促、融合併進,促進全球高端要素資源匯流湧聚,加快航空經濟發展,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樞紐經濟先行區。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形成現代物流萬億級產業。未來五年,堅持中心帶動整體聯動,著力構建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布局。支持安陽、鶴壁、濮陽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大力承接先進位造、現代物流等產業轉移。
2021年,河南將深入開展先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試點,培育30家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平臺),創建5家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提升研發設計、諮詢評估、法律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水平。同時,加快物流運營體系建設,持續提升航空、冷鏈、快遞、電商等特色物流競爭優勢,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爭創1~2個國家級物流樞紐。
裝備製造智能化、綠色食品細分化,電腦、可穿戴設備實現技術突破
「十四五」期間,河南產業經濟吐故納新、迭代升級是主旋律。
報告稱,加快全省產業升級換代,著力打造6個戰略支柱產業鏈。提升裝備製造關鍵基礎件供應能力,推動智能化、成套化和服務化;支持綠色食品業瞄準細分市場,擴大市場影響力和份額;增強電子製造競爭力,加快發展電腦、可穿戴設備等整機產品和核心零部件;提升先進金屬材料產品附加值,大力發展合金鋼、新型鋁合金、超薄銅板帶;發展新型建材,依託骨幹企業布局建設一批綠色建材生產基地;加快輕紡企業智能化和綠色化改造,重點發展品質服裝、智能家居。
不僅如此,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依然是重頭戲。報告稱,全省將推進鋼鐵、鋁加工、煤化工、水泥、煤電等產業綠色、減量、提質發展,實施鋼鐵企業重組整合和裝備大型化,產能保持在3000萬噸左右;合理布局鉛鋅高端加工項目,堅決淘汰落後產能。此外,加快發展綠色建築和裝配式建築,提升新型建築工業化水平。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打造跨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開展產業園區數位化改造,再推進5萬家企業上雲,選樹智能製造標杆企業,帶動上下遊企業向網絡化、數位化、智能化方向梯次演進。
河南擬建設15個省醫學中心、60個省區域醫療中心
河南醫藥產業,又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報告稱,目前河南省兒童和心血管兩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正式掛牌,組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199個,公共衛生體系補短板全面提速。
下一步,河南省將積極擴充高端優質醫療資源,加快完善兒童、心血管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功能,爭取呼吸等專科納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第二批建設試點。推進15個省醫學中心和60個省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每個縣建設一個縣域醫療中心。新增20所縣級綜合醫院、8所縣級中醫院達到三級醫院水平,600所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能力達到國家基本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擁有深厚中醫藥文化的河南,將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建設26個省級中醫專科診療中心。此外,河南還將推進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省轄市傳染病醫院、縣級公共衛生醫學中心建設。倡導全民健身,持續打造15分鐘健身圈,提升競技體育水平。
培育1萬個家庭農場,選育各類農業新品種1000個以上
未來河南農業領域將有哪些商機?
報告指出,河南省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推進綠色食品業轉型升級,推動優質農產品進軍高端市場,在「十三五」期間,河南新創建靈寶、內鄉2個國家級和3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加快建設。
打造新時期糧食生產核心區,就需要建設全國重要的口糧生產供給、糧食儲運交易、綠色食品加工製造、農業裝備製造中心和面向世界的農業科技研發、農業期貨價格中心。上述體系的建設,意味著河南對綠色食品深加工技術、先進的農業裝備需求巨大。此外,隨著農業期貨的興起,河南將對農業領域的財經人才需求激增。
在建設現代農業強省過程中,河南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和現代農業載體建設工程,選育各類農業新品種1000個以上,創建10個左右國家級、100個左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對於農業科研機構而言,加大選育適應河南的農業新品種研發,也是一大趨勢。
對於個體農業從業者而言,政策紅利同樣凸顯。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河南將深入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規範提升發展農民合作社,加大家庭農場培育力度,新培育5000個農民合作社、1萬個家庭農場,尤其是綠色有機農產品,將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開拓北京、上海等地高端市場。
面對一線城市對農產品的需求,農民合作社及家庭農場圍繞河南特色農業作文章,加大對綠色有機農產品、優質農產品的傾斜,或將在未來幾年有更大的發展。
「十四五」期間,政府報告涉及的重點項目有這些
一、謀劃建設河南博物院新院、省圖書館新館、省美術館新館。
二、在精準醫學、生態保護、裝備製造等8個領域,實施10項以上超算創新生態專項。
三、加快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農機裝備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拓展綠色高產高效農作物新品種、大馬力無人駕駛拖拉機等創新成果應用。
四、加快超短超強雷射平臺等項目建設,重點在地下工程裝備、光通信、診斷檢測、高端軸承等優勢領域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
五、推動黃河實驗室建設,在黃河生態保護修復、水沙科學等研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保護修復重大工程,推進沿黃生態廊道建設,率先實現鄭汴洛段全線貫通。加快推動貫孟堤擴建工程立項,謀劃推進溫孟灘防護堤加固、黃河下遊灘區綜合提升治理等工程。
六、支持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加強原始創新,自主布局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七、在智慧礦山成套裝備、小麥新品種選育等領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提升產業鏈創新整體效能。
八、推動中原科技城、鄭開科創走廊等創新功能區綜合開發。
九、推動上海藥物所河南中藥創新研究院等項目落地。
十、推動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建成投用。
十一、在產業、交通、能源等9大領域接續實施8000個左右的重大項目,力爭年度完成投資2萬億元。
十二、新建5G基站5萬個,加快實施省大數據中心等項目。
十三、開工建設京雄商高鐵雄安新區至商丘段、鄭州樞紐小李莊站,力爭開工京港臺高鐵阜陽經信陽至黃岡段、呼南高鐵焦作經洛陽至平頂山段,積極推進平漯周高鐵項目前期工作。
十四、加快安陽機場建設。
十五、實施西氣東輸三線中段、中原大型煤炭儲備基地等能源項目。
十六、加快實施鄭開同城東部供水、袁灣水庫等「四水同治」重大工程。
十七、推進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殷墟遺址博物館等重大項目。
十八、新開工棚改安置房10萬套、基本建成13萬套,讓群眾感受到城市溫度。
十九、加快建設國家區域性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中心庫、國際玉米小麥研究中心等研發平臺。
二十、新培育5000個農民合作社、1萬個家庭農場。
二十一、建設30個生態環境友好型靜脈產業園,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
二十二、謀劃推進外電入豫第三通道。
二十三、推進15個省醫學中心和60個省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每個縣建設一個縣域醫療中心。新增20所縣級綜合醫院。加快建設26個省級中醫專科診療中心。推進省級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省轄市傳染病醫院、縣級公共衛生醫學中心建設。
二十四、統籌推進黃河、大運河、長城、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加快懸河文化展示館、黃河文化中心等黃河文化地標工程建設。
(文章來源:大河財立方)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