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什麼會被萬世敬仰?

2020-12-14 東方早行

諸葛亮為什麼會被萬世敬仰?我們從西晉史學家陳壽寫的《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可以窺知一二,在相對真實、公正的史料中以及裴松之加入的些許註解資料裡,我們會被諸葛亮身上所散發出的諸多優良品質而感動,我認為這也是諸葛亮真正的受到萬世敬仰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一是自力更生不求人的精神。如果不仔細研究我們可能自以為是的以為諸葛亮28歲才被劉備以三顧茅廬的方式請求出山輔佐自己,是諸葛亮以前不被人所知的原因,實際上並非如此,而是諸葛亮不願求人的結果。諸葛亮父母早亡,跟隨叔父來到荊州,但是諸葛亮高貴的品質是無人能及的,帶著自己的弟弟諸葛均躬耕南陽,不攀關係,我們知道諸葛亮的老丈人黃承彥是荊州的旺族,諸葛亮的姐夫蒯祺是房凌郡太守,可以說與荊州的世家大族都有著關係,何況自己的哥哥諸葛瑾還在東吳孫權帳下為官,隨便動用一點關係都可以隨時改變諸葛亮的命運。試問有幾人能做到?更何況,當時的劉表如果重用諸葛亮,那他會不會成為最終統一天下呢?

二是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品質。多少人的辦公室裡懸掛著這八個字的書法作品,可是真正有多少人做到了,沒有出山時清貧樂道,自己種田為生;出任軍師後,依然恪盡職守,不貪財,《三國志》的記載:「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就這點精神完全達到了萬世敬仰的高度。

三是讀書不忘報效國家。在南陽種田時,諸葛亮隨時都在留心國家大事,這也為隆中對中給劉備的計劃做好了充分地準備工作。有條件而不利用,專心讀自己的書,為的是有一天可以真正地學有所用,報效國家

諸葛亮畫像

四是生於亂世卻依然心懷天下。他時刻關注著國家的前途與命運。時刻等待著賞識自己的民主的出現,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如果不選擇的話,他完全可以加入劉表團隊。替劉表出謀劃策,成就一番大業。

諸葛亮雕像

五是智慧非凡。在諸葛亮剛加入劉備團隊時,此時的劉備依附於劉表,並沒有資源可供諸葛亮利用,為了替劉備儘早實現興復漢室的計謀,諸葛亮遠赴江東,以非凡的智慧贏得了江東諸多人士的尊重,所以才有《三國演義》周瑜一再的要求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勸說諸葛亮加入孫權戰隊的故事。最後爭取到了孫權願意同劉備聯合攻打曹操的計劃。而赤壁之戰後最大的獲益者是劉備,從依附於劉表看不到出頭之日到擁有自己的地盤,諸葛亮打開了劉備興復漢室的大門。

諸葛亮像

六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諸葛亮為劉備制定了一部叫《蜀科》的法律並且一生親力親為,對自己的錯誤也自願降級處理,而對自己的愛將馬謖在街亭犯下的錯依然含淚而斬,沒有特殊對待。還有另外一位大臣李嚴因為糧草之事犯了《蜀科》的規定,還是嚴懲不怠,就包括寫了史書《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的父親因為犯了法依舊被問斬,但是李嚴心甘情願的接受處罰,並沒有半點怨言。

新版三國諸葛亮圖

七是忠於婚姻。查遍歷史資料,也沒有諸葛亮有除了黃月英之外的其他妻妾之事。在封建社會能有幾人能夠做到。一個男人一生只娶一個老婆,一生只忠於一個女人,一生只呵護一個女人,無論是處於躬耕南陽的貧窮時期,還是高居蜀漢丞相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之中,依然堅守著婚姻的忠貞而不變,依然愛著黃月英一人。

諸葛亮與黃月英圖

八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品質。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完全有能力控制劉禪,就像曹操對漢獻帝的控制,司馬懿,司馬昭父子對曹奐的欺凌。但是諸葛亮並沒有像曹操,司馬昭那樣,而是繼續尊重劉禪並且不越權,為了蜀漢政權的穩固,可以說是耗盡了自己最後一滴血,把自己的生命真正意義上奉獻給了蜀漢。難道不偉大嗎?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遊的這首詩概括了諸葛亮偉大的一生,試想千百年來能夠好評如潮,一直都在受到了統治者以及知識分子的萬世敬仰,是我輩學習的楷模。諸葛亮能夠入選古代四大名相,也是無可厚非的。

相關焦點

  • 為何諸葛亮死後,蜀漢再無丞相?原因其實非常簡單
    諸葛亮的死,在蜀漢歷史上是個影響深遠的事件。這帶來了蜀漢內部官員體系的重大調整。原本諸葛亮在世的時候,蜀漢只有丞相,沒有大將軍。在諸葛亮死後,劉禪才封了蔣琬作為大將軍,但從此以後直到蜀漢滅亡,劉禪就再也沒有設立過丞相的職位了。
  • 丞相之後再無丞相,諸葛亮為什麼會成為蜀漢史上唯一的丞相?
    曹爽為什麼要讓司馬懿當大司馬呢?因為他有了侍中的權限,負責向皇帝奏事的尚書在奏事的時候,侍中是有權名正言順地在旁邊聽的,沒有侍中這個名號,就沒有這個資格。如果有錄尚書事的名號,就更加名正言順了。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已經掌握了曹魏主要的軍政權力,但仍然有一些忠於曹魏的元老重臣還在。所以,齊王芳曾拜司馬懿為丞相,他固辭不受。賜入朝不拜,又賜九錫,司馬懿只接受了入朝不拜。
  • 諸葛亮死後,蜀漢無人能敵司馬懿。為什麼30年後蜀漢才滅亡?
    諸葛亮雖然沒有現在我們說的那麼神通廣大,可以呼風喚雨,但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他作為蜀漢丞相,輔佐劉備從一無所有到三國鼎立,毫無疑問,在謀略上,他既善於運籌帷幄,又善於管理內政,是一個內外兼修的綜合性人才。
  • 連關羽都有假節鉞,為何丞相諸葛亮卻僅僅只有假節之權?
    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之後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221年稱帝之後封諸葛亮為丞相、假節,同時假節的還有張飛和馬超,此後一直到234年病逝五丈原,諸葛亮始終只是假節而無假節鉞。 眾所周知的是,假節鉞的權柄比假節大多了,戰時假節鉞名義上可以斬殺假節之大將,按理來說就算劉備時期諸葛亮無假節,但是劉禪時期諸葛亮大權在握,又常年出徵應該有假節鉞才對,那麼連關羽都有假節鉞,為何丞相諸葛亮卻僅僅只有假節之權?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 弱勢的蜀漢,把諸葛亮逼成了神
    孔明得了便宜還賣乖:謝曹丞相贈箭!此為成語草船借箭之原生地,為孔明吸粉無數,也噁心了老曹千年。其實,草船借箭,實為孫權所為,跟諸葛亮一毛錢關係也沒有。不信,請看《三國志·蜀書·張嶷傳》:越巂郡自丞相亮討高定之後,叟夷數反…說,諸葛亮攻心戰後,南中又多次造反。蜀漢建興九年(231年),汶山羌族反。蜀漢建興十一年(233年),南夷劉胄反。
  • 劉備臨終前讓諸葛亮取而代之,諸葛亮如果答應會怎樣?
    夷陵之戰的失敗,不僅給蜀漢帶來嚴重的傷亡,而且對劉備身心也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結果沒多久劉備就駕崩了。劉備駕崩後,其子劉禪登基為帝,諸葛亮為託孤輔政大臣。諸葛亮和劉禪雖然是弱主強臣,但好在諸葛亮對蜀漢忠心耿耿、沒有二心,所以也得以相安無事。重要的是諸葛亮對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結果由於過度的操勞,就積勞成疾因病去世了。
  • 祖父是蜀漢丞相諸葛亮,自己年少勇冠三軍,鍾敬伯說他跨父軼祖
    這其中就有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孫子諸葛尚。他的祖父諸葛亮作為蜀漢第一文臣手無縛雞之力卻能在談笑中使得敵人灰飛煙滅,他雖沒有繼承祖父的謀略,但是他卻能夠在十幾歲時就勇冠三軍,他祖父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對蜀國忠心耿耿,而他也不差,以十七歲年齡為保家衛國與其父親一同戰死沙場。
  • 假如諸葛亮放棄北伐,選擇休養生息的國策,蜀漢政權的未來會怎樣?
    那個時候諸葛亮難啊,他必須選擇北伐,只有北伐成功了,蜀漢才不會滅亡。 諸葛亮北伐雖然是迫不得已,但是他也不能一直北伐啊,畢竟蜀國原本的國力就有限,窮兵黷武,必然對國家影響是十分大,然而大家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諸葛亮是個十分有分寸的戰略家。
  • 諸葛亮死後,蜀漢為什麼還能堅持29年之久?劉禪是真的傻嗎?
    公元219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立他為王太子,公元221年,劉備稱帝,立他為皇太子,按照繼承人的規格培養劉禪,學武學文,公元223年,劉備白帝城託孤,十七歲的劉禪繼承皇位,但國家政事還是由丞相諸葛亮處理。
  • 此人與諸葛亮關係緊密,並成功預測蜀漢未來
    今天小編繼續帶大家來侃三國,在三國時期公元233年時,蜀漢大丞相諸葛亮出軍,進行他生前的最後一次北伐,當時,大軍盤踞在五丈原,面對久久不出兵的司馬懿,諸葛亮預感到了自己可能不久將要離開人世,於是他攥起筆,給他的哥哥寫了一封信,信中這樣說道:「吾兒葛瞻年已八歲,冰雪聰明,不過怕他發展過於成熟,將來成不了大器」,在這封信中,諸葛亮可謂是對兒子諸葛瞻非常的關心
  • 蜀漢名將姜維,如何展露鋒芒得諸葛亮看重,守衛蜀漢邊疆
    在最開始姜維侍奉在馬尊手下,但卻因為諸葛亮率兵來襲時姜維的舉動令他疑惑,無奈之下受到猜測的姜維就投降於蜀漢政權之下,得到了宰相諸葛亮的重用。諸葛亮知道姜維頗有才華,將來一定能夠成為皇帝身邊的左膀右臂。直到諸葛亮去世之後,他才逐漸開始嶄露頭角,官拜大將軍獨自掌控著兵權,繼續完成諸葛亮未完成的北伐事業。曾經與曹魏名將鄧艾等人交戰,雖有失敗,但也屢次勝利。
  • 他的能力其實不弱於三國諸葛亮?被演義埋沒的一代蜀漢賢相蔣琬
    他是蜀漢的文官,也是諸葛亮所「欽定」的接班人。在諸葛亮去世以後,他擔任了「尚書令」的職務,也算是接替了諸葛亮,在蜀國的「丞相」身份。然而,由於《三國演義》小說的盛行,也由於諸葛亮的形象太過於高大完美,在大多數人心目中,已經儼然成為了智慧和忠義的代表。所以後人們在解讀諸葛亮的接班人——蔣琬的時候,會多少會感到單薄和平淡。
  • 劉備成都稱帝,諸葛亮終於「圓夢」成為丞相,卻並不開心,為何?
    這對於正處創業初期的蜀漢集團是一大危機,不得不回頭把生存問題放在首要任務,一邊要跟孫權議和平分荊州,一邊要發兵漢中以拒曹操。而操持政務、後勤補給這樣一些真正的大事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代理「CEO」諸葛亮身上。在諸葛亮之前,蜀地是由劉焉、劉璋二人負責。
  • 諸葛亮死後,劉禪維持蜀漢三十年,這樣的君主真的是扶不起嗎?
    除了這句,劉備還同時對劉禪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這兩句話不僅體現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同時強化了諸葛亮的權力,既然諸葛亮等同劉禪的父親,那隨時教育、鞭策劉禪就很合理。而劉禪即位後,也確實聽從父親的遺命,封丞相諸葛亮為武鄉侯,兼益州牧,讓諸葛亮實際掌握蜀漢的軍政大權。
  • 諸葛亮死後二十九年,蜀漢最終滅亡,他的後裔結局如何?
    234年10月,蜀漢丞相諸葛亮病死於五丈原軍中,享年五十四歲。在諸葛亮死後二十九年,也就是263年,曹魏權臣司馬昭派鄧艾、鍾會等人率軍徵討,結果後主劉禪開城投降,至此諸葛亮用一生心血創建、經營的蜀漢政權走向覆滅。那麼在蜀漢滅亡前後,諸葛亮的後裔們究竟是什麼樣的結局呢?
  • 諸葛亮死後,蜀漢真的不可能不亡嗎?
    諸葛亮曾因魏延軍功卓著,且足智多謀,想將他培養成接班人,然而最後的結局,是魏延不能統合諸將,因此由姜維接班。而姜維在魏延被殺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是他為了樹立威信,趁楊儀和魏延爭權,幫楊儀一把,恐怕魏延未必會死。但是我們假設魏延活了下來,會是怎樣的結果?
  • 趙雲病逝後託夢諸葛亮,僅說9個字嚇懵諸葛亮,醒後仰天大哭!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派趙雲、鄧芝為疑軍,佔據箕谷,以吸引曹魏大將軍率領的主力大軍。對此很多人都說,趙雲作為蜀漢大將,為何諸葛亮只讓趙雲擔任疑兵之職,時故意雪藏趙雲嗎?
  • 張嶷,一位不遜色於諸葛亮的蜀漢遺珠
    受《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的影響,提到蜀漢,人們自然而然想起幾近妖人諸葛亮,還有劉關張趙馬黃等叱吒風雲的名將,卻忽視了正史中絲毫不亞於這些名流的張嶷。《三國志》作者陳壽對張嶷的評價是:「識斷明果」意思是遇事聰慧果斷,有見識,善決斷。大多人認為,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就沒有可用之才了,事實並非如此。
  • 如果諸葛亮多活30年,蜀漢還會滅亡嗎?
    諸葛亮可以說是司馬懿一生的痛點,如果諸葛亮在世,司馬懿必定不敢有絲毫懈怠,可惜諸葛亮在不斷徵戰中積勞成疾,最後病逝於五丈原。 但是諸葛亮死後還沒三十年蜀漢就滅亡了。公元263年,鄧艾偷渡陰平直取成都,蜀漢後主不戰而降。自此蜀漢滅亡。
  • 蜀漢最長壽之人,活了97歲善終,曾被諸葛亮罷官!
    比如曹操的多個兒子,多數都是三四十歲,諸葛亮五十多就去世了,壽命短讓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雖然劉備曹操等人活了六十多,但是也無法和現在相比。在漢末三國時期,壽命超過60歲的話,已經是比較罕見的情況。至於70歲左右去世的司馬懿,自然就是當時鳳毛麟角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