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汕頭,潮汕籍僑胞再「趕潮」(僑界關注)

2020-12-18 人民網

十二月月十日,創業中華·「十四五」中國發展與華僑華人投資創業峰會嘉賓在汕頭市小公園開埠區考察。

12月11日,創業中華·「十四五」中國發展與華僑華人投資創業峰會(下文簡稱「創業中華峰會」)在廣東省汕頭市舉辦。海內外知名僑領、僑界企業家、創新創業人士、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委員會代表和雙創聯盟代表等近300人參加峰會。活動由中國僑聯、廣東省僑聯、汕頭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中國僑聯經濟科技部、中國僑商聯合會、汕頭市僑聯、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管委會承辦。

中國僑聯主席萬立駿在峰會上強調:作為著名的僑鄉,汕頭市應充分利用汕頭華僑文化經濟合作試驗區的「僑」字特色優勢,營造切實有利的投資環境和人文環境,充分藉助海外潮汕籍僑胞這個橋梁紐帶,推動本地企業、產品、資本、服務等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資源配置、產業布局和參與競爭,不斷提升汕頭經濟特區的國際綜合競爭力,形成更高層次的改革開放新格局。

僑心暖——

追憶僑胞「過番」史

走進廣東省汕頭市小公園開埠區,小公園中心的中山紀念亭亮起霓虹燈,周邊的騎樓老街燈光絢爛,人群如織。12月10日傍晚,中國僑聯主席萬立駿與創業中華峰會部分嘉賓一同走進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回味「百載商埠」歷史,傾聽僑批動人故事。

「一溪目汁一船人,一條浴布去過番。錢銀知寄人知返,勿忘父母共妻房。」在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講解員用潮汕話朗讀的這首「過番」歌謠,道盡潮汕人背井離鄉、遠赴重洋外出打工的艱辛。僑批文物館裡的一封封僑批,是海外華僑寄給國內僑眷的書信與匯款,無聲講述著自清代以來,潮汕人「向海討生,敢闖敢為」的奮鬥故事,傾訴著潮汕籍僑胞心系桑梓、心繫祖國的款款深情。

出生於潮汕的第九屆國際潮商大會主席鄭楚成,對潮汕華僑的艱辛創業史充滿感慨。「老一輩華僑坐紅頭船『出番』到海外做工,幾乎是九死一生。他們到海外做工,隨身帶的浴巾,既能洗澡,又能當蓋被,肚子餓的時候還能用來勒緊肚子。」鄭楚成說,「正因為創業艱辛,他們的家國情懷特別重,對家鄉的思念非常深。他們回到汕頭,看到小公園的八角亭,眼淚都會譁譁地流,那是他們下海出發的地方。現在我們全球潮商仍然遵循著紅頭船精神。」

「汕頭是典型的人多地少,汕頭人敢拼敢幹,經商氛圍非常濃鬱。一直以來,誠信、勤勞、重感恩,有家國情懷,是潮汕人共同的精神品質。」作為汕頭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汕頭僑商會會長林少華對家鄉的變化深感欣慰,「汕頭經濟特區從無到有,汕頭市從很小的城市擴展到2000多平方公裡、500多萬人口的大城市,汕頭城區從老城區拓展到海灣新區,汕頭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巨大變化,我們都看在眼裡,樂在心裡。」

拼勁足——

助力鄉梓新發展

「20多年前,我在馬達加斯加做國際貿易,當時就經常在汕頭進貨,那時當地的民營經濟非常活躍,湧現了很多產業。」開展國際貿易多年的馬達加斯加華商總會會長蔡國偉對汕頭熟悉又親切,「我們在海外經商,時常與潮汕籍華僑華人打交道,潮汕商人遍布世界各地,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尤其著名。廣大海外僑胞是汕頭發展的巨大資源,海外華僑華人能為汕頭打通廣闊國際市場提供幫助。」

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特區的建設,與大批心系鄉梓、心繫祖國的華僑的貢獻是分不開的。據統計,現居海外的潮汕籍華僑華人有1500多萬,分布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散布全球各地的潮汕籍華僑華人,一直為汕頭發展注入源源動力。據統計,汕頭經濟特區建立以來,華僑華人在汕投資項目達5500個,吸收僑資78.6億元。

林少華是土生土長的汕頭人,從美國回國發展後,他的公司——廣東中環投資集團將總部設在汕頭市,目前主要著力於科技投資、人才項目引進等方面,最讓林少華驕傲的項目是目前正在火熱建設中的廣州歸谷科技園。「廣州歸谷科技園是精品的、創新的、現代理念的科技園區,主要吸引海歸科技人才前來創業,同時吸引全球資本和資源前來投資,幫助海外先進技術和項目在中國孵化、落地和產業化。目前,園區引進的企業在大數據、醫療、生物等領域都有比較領先的技術和產品。」林少華說,「我們計劃與汕頭市政府相關部門合作,打造汕頭歸谷科技園,為汕頭發展注入科技動能。」

鄭楚成從泰國回到中國後,主要從事國內國際農產品貿易,目前正忙著幫助黑龍江與廣東達成各類農產品的貿易對接。「現在東北的糧食供應全國,老一輩的大浴巾不用勒肚子了,我們把它作為『傳家寶』傳給下一代,讓他們記得祖輩的艱苦,懂得感恩,保持拼搏幹勁。」鄭楚成說,他正在積極帶領潮汕華商到黑龍江投資創業,助力廣東、黑龍江兩地農產品貿易。「我要讓東北農產品貿易在廣東活起來,火起來。」

前景廣——

擴大開放再出發

2014年,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設立,試驗區規劃面積為480平方公裡,重點建設海外華僑華人聚集發展創新平臺,打造華僑文化交流基地和對外傳播基地,建設跨境金融服務中心、國際採購商貿物流中心和旅遊休閒中心。從經濟特區到華僑試驗區,汕頭人形容這是「第二次創業」。華僑華人的力量再次在汕頭匯聚,試驗區成為汕頭經濟發展、擴大開放的又一窗口。

「汕頭是中國最早的經濟特區之一,汕頭40年來的發展歷程中,可以見到許許多多海內外華僑華人創業興業的身影。」林少華非常看好汕頭華僑試驗區的前景,「汕頭華僑試驗區因僑而立,是全國唯一一個以華僑、文化為核心概念的國家級發展戰略平臺。可以預見,這片480平方公裡的土地將成為一片匯聚僑心僑智的創業熱土。」

在創業中華峰會上,中國僑商聯合會和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管理委員會籤訂合作協議,並舉行了「南粵僑創會成立揭牌暨僑界創新創業成果展啟動儀式」「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授牌儀式」及「南粵僑創基地(汕頭)授牌儀式」。

蔡國偉認為,隨著中國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汕頭迎來對外開放再出發的新機遇。「這次我們來到汕頭,看到了汕頭市政府對僑務工作的重視和招商引資的誠意,我們期盼汕頭市政府拿出更多實際的優惠政策,吸引海外潮汕籍華僑華人回鄉投資,共享家鄉發展的時代機遇。」蔡國偉說。

「如今,汕頭市的政府工作人員工作務實,視野寬闊,面向全球,積極吸引海外華商回到汕頭開展第二次創業。海外潮商分布在各個領域,擁有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同時潮汕人很團結、有凝聚力,說來汕頭開會,大家跨越幾千公裡也要飛來,就是為了整合資源,共商大事。有政府和廣大華僑華人的共同努力,汕頭下一步發展不好才沒道理!」鄭楚成對汕頭的發展信心滿滿。

相關焦點

  • 來汕頭,潮汕籍僑胞再「趕潮」
    中國僑聯主席萬立駿在峰會上強調:作為著名的僑鄉,汕頭市應充分利用汕頭華僑文化經濟合作試驗區的「僑」字特色優勢,營造切實有利的投資環境和人文環境,充分藉助海外潮汕籍僑胞這個橋梁紐帶,推動本地企業、產品、資本、服務等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資源配置、產業布局和參與競爭,不斷提升汕頭經濟特區的國際綜合競爭力,形成更高層次的改革開放新格局。
  • 潮汕籍僑胞在廣東汕頭的「別樣」春節回鄉模式
    中新社汕頭2月8日電 題:潮汕籍僑胞在廣東汕頭的「別樣」春節回鄉模式中新社記者 李怡青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目前廣東汕頭人的生活形態。原本回鄉探親、看故鄉美景、逛家鄉廟會、看望闊別已久的親朋好友的僑胞們,變成「新」的春節回鄉模式。
  • 「十四五」中國發展與華僑華人投資創業峰會在廣東汕頭舉辦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創業中華·「十四五」中國發展與華僑華人投資創業峰會舉辦來汕頭,潮汕籍僑胞再「趕潮」(僑界關注)本報記者 高 喬文/圖十二月月十日,創業中華中國僑聯主席萬立駿在峰會上強調:作為著名的僑鄉,汕頭市應充分利用汕頭華僑文化經濟合作試驗區的「僑」字特色優勢,營造切實有利的投資環境和人文環境,充分藉助海外潮汕籍僑胞這個橋梁紐帶,推動本地企業、產品、資本、服務等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資源配置、產業布局和參與競爭,不斷提升汕頭經濟特區的國際綜合競爭力,形成更高層次的改革開放新格局。
  • 習近平總書記在汕頭肯定華僑貢獻重要講話在海內外僑界引起強烈...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在海內外僑界引起強烈反響。廣東省汕頭市僑聯黨組書記、主席林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汕頭市小公園開埠區,走進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了解汕頭開埠歷史、設立經濟特區以來的建設發展情況,和潮汕僑胞心繫家國故鄉、支持祖國和家鄉建設的歷史。
  • ​晉皖籍僑胞:「倍受鼓舞、催人奮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山西太原市僑聯黨組書記呂靜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潮汕考察的重要講話,倍受鼓舞、催人奮進,深感做好僑務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40年來,汕頭經濟特區敢為天下先,不斷發展壯大。1987年,汕頭經濟特區響亮提出「24小時審批答覆」,首開全國政府機關承諾制先河。2014年,經國務院批覆設立汕頭華僑試驗區,這是目前全國唯一以「僑」和「文化」為特色的國家級發展平臺。僑鄉,是汕頭經濟特區的金字招牌和顯著優勢。汕頭現有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萬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
  • 雲貴瓊籍僑胞:「山海雖廣,行遠而夢同」(系列報導之十一)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在海內外僑界引起強烈反響。雲南省僑聯黨組書記高峰:習近平總書記在汕頭考察期間,充分肯定了華僑心系桑梓,心繫祖國的優良傳統,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僑界的深厚感情,對僑務工作的關心重視。作為僑務工作者,我們深受鼓舞,更加感受到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 中使館:關於建立多米尼加僑界防疫聯絡員機制的通知
    中國僑網2月10日電 據中國駐多米尼加大使館網站消息,為進一步做好多米尼加僑界防疫工作,切實維護旅多僑胞生命安全和健康,經商有關僑團和僑界人士,茲決定建立多米尼加僑界防疫聯絡員機制。具體如下:  一、初步考慮在首都地區和第二大僑胞聚居地聖地牙哥市挑選僑胞擔任防疫聯絡員。根據形勢發展,視情在其它城市選任聯絡員。
  • 汕頭這五座藏在古樓裡的文化展館,最適合來探秘的你了!
    小公園和百貨大樓遊徑標註了「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汕頭開埠郵局陳列館--汕頭僑批文物館--汕頭海關關史陳列館--中共中央至中央蘇區秘密交通線汕頭交通中站舊址陳列館--中國進步電影先驅蔡楚生暨潮籍電影名人史跡館
  • 「創業中華」,汕頭迎接中國僑聯高端文化盛會
    中國僑聯、廣東僑聯、汕頭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的「創業中華『十四五』中國發展與華僑華人投資創業峰會」活動項目之一——「推動僑鄉社會與華僑經濟文化合作」學術研討會,將於12月11—13日在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召開。
  •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舉行首屆僑界運動會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12月9日電據中國駐巴塞隆納總領事館網站消息,近日,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簡稱「加區」)首屆僑界運動會在哈梅林國際學校操場舉行。本屆運動會由駐巴塞隆納總領館主辦,巴塞隆納華助中心承辦,全僑參與。
  • 汕頭小公園到底有多紅?
    若論近期省內的熱門城市,汕頭無疑佔得一席;若論近期汕頭的熱門地,汕頭小公園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小公園中山紀念亭、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等地標性建築,每天更是迎來大量市民遊客打卡。習近平總書記10月13日下午來到汕頭市小公園開埠區,走進開埠文化陳列館、僑批文物館,了解汕頭開埠歷史、設立經濟特區以來的建設發展情況,和潮汕僑胞心繫家國故土、支持祖國和家鄉建設的歷史。隨後,總書記步行察看開埠區街區人文歷史風貌,同市民群眾親切交流。親切關懷溫暖人心,殷殷囑託催人奮進。
  • 潮州、汕頭和揭陽三市合併的4大好處!
    據新聞報導,潮州、汕頭和揭陽三市合併,廣東省民政部門公開回應,稱將加強戰略研究。其實這個消息此前很多人注意到了,也有不少人表達了支持。應該說此番表態將使潮州、汕頭和揭陽三市合併的話題更加受到熱追關注。所以,大潮汕地區以汕頭設立特區開始,到設立深汕合作區(汕尾),都在艱辛探索,步子不算大。如果合併,將是史上最大的手筆,對於三市歷史上產生重大影響,是一個促進大潮汕地區全面協調發展的分水嶺。
  • 時政新聞眼丨廣東之行第二天,習近平為何赴汕頭考察
    (來源於開埠文化陳列館官網)與開埠文化陳列館隔街相對的,是全國第一個僑批文物館,由原中國銀行汕頭分行舊址改建而成。潮汕話將「信」稱為「批」,僑批又稱銀信,是海外僑胞通過民間渠道寄給家鄉眷屬的書信和匯款憑證的合稱。
  • 中國僑商聯合會組團參加2020僑界菁英川渝匯系列活動
    11月17日,由四川省政府、中國僑商聯合會主辦,四川省僑聯、重慶市僑聯等單位承辦的「2020僑界菁英川渝匯暨天府新區『一帶一路』商會聯盟大會」系列活動在成都開幕。她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汕頭的講話,高度評價了華僑愛國愛鄉愛家人的優良傳統,充分肯定了廣大僑胞作出的重要貢獻。
  • 「來粵不來潮,白白走一遭」的廣東潮汕·汕頭,你應該了解這些!
    汕頭,簡稱「汕」,廣東省地級市,潮汕四市之一 ,是一個經濟特區。汕頭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內海灣的城市。廣東還流傳一句話:來粵不來潮,白白走一遭。那遊玩了那麼多的地方,你去過潮汕了嗎?23時55分,機場迎來最後一個航班——南寧飛汕頭的CZ3864航班。至此,服務了38年的汕頭外砂機場民航運輸正式劃上圓滿句號。隨後,最後一批機場生產必需設備陸續開始轉場搬遷,12月15日起,揭陽潮汕機場正式投入使用。
  • 「海客」聚瀛洲,花開中國夢——「海外僑胞滬上行」走進崇明活動...
    碩果纍纍迎金秋,海外僑胞聚瀛洲。10月21日-22日,來自英國、美國、法國、德國等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位海外僑胞及上海市僑聯青年總會部分代表,參加了上海市僑聯舉辦的「海外僑胞滬上行」走進崇明活動。
  • 僑界愛心人士向湖南婁底「三甲僑胞之家」捐贈圖書
    僑界愛心人士向湖南婁底「三甲僑胞之家」捐贈圖書
  • 【工作動態】暢談家國 共話桑梓 市僑聯舉辦全市僑界人士集中慰問...
    時值歲末,為加強僑界聯誼聯絡,進一步凝聚僑心、匯聚僑力,12月10日,市僑聯面向全市僑界人士,開展集中慰問活動,70餘名僑胞僑眷濟濟一堂
  • 【一團荷氣】打造全球浙江籍中餐館合作聯盟,浙江僑聯副主席張維仁率團來荷
    關注「一網荷蘭」微信公眾號:1.  長按最下方的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Extract QR code)」,來關注我們。2. 點擊屏幕右上角「一網荷蘭」(標題下方),來關注我們。3. 在「添加朋友」中選擇「公眾號」,搜索「hollandone」,來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