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欲速則不達」,做好這兩個字,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2021-01-09 青衫菩提

佛教:「欲速則不達」,做好這兩個字,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燻修」

對一個學佛人來說,學習佛法是一個需要長期薰習、漸漸淨罪集資、培福養慧的過程,如《 (八十卷)華嚴經》說:「 具十自在觀世間,以此而升善慧地,以微妙智觀眾生,心行業惑等稠林。為欲化其令趣道,演說諸佛勝義藏,次第修行具眾善,乃至九地集福慧。」(卷第三十九)佛法學修不能太著急,欲速則不達,太急了反而可能導致學不下去。

我們可以從共世間的角度來做一些類比,譬如坐宇宙飛船飛離地球,先要造好飛船,備足燃料,坐船人還要練就強壯體格,然後坐著飛船漸漸加速,當速度達到地球離心速度時,才能頓時超出大氣層,自在遨遊於太空。

雖然飛船衝出大氣層是很快速的,但前面飛船的製造、燃料的準備和體格的鍛鍊等等是需要較長時間的,乃至飛船的加速也需要一個時間過程。世間事物的成就大都需要一個時間過程, 如莊稼的生長需要光合作用,時間要夠,莊稼才能成熟;礦物也是一樣,煤炭、石油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成為礦物。

一個體育運動員,從小就開始練賽跑,可能練習了十幾年最後才能夠拿到一次冠軍。造器皿也是一樣,要去燒制一件瓷器,你雖然懂得原理,但需要時間精心準備,經過一定的製作程序,才能把它燒成。

學佛也同樣如此,不是懂得了道理就能馬上成就的。一念頓超也是需要足夠福慧資糧和因緣條件的,先前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乃至多生多劫的燻修, 漸漸才成為上根利器。善法就如同瓶中的甘露水一樣,需要一滴一滴不斷地累積,從第一滴到最後一滴,都是非常重要的,最終才會圓滿。

另一方面來說,通過不斷燻修,我們的福慧日積月累,由量變到質變,最終一定會成就。那種期望自己一下子就能有很大成就的想法往往會落空,甚至會揠苗助長,欲得反失。

另外,在長期的燻修當中,我們的進步往往不是一種直線上升的模式,而是曲線發展的,也就是有時低落,有時昂揚,反反覆覆,在此過程中慢慢進步。就像騎自行車一樣,我們一般不會總是騎在平直的路上,常常有上坡、有下坡、有平路。

當然可能大部分是平路,也就像我們的學修生活,大部分時候平平常常、平平淡淡、平平凡凡。昂揚時不要停止學修,低落時不要放棄學修,不論順利還是挫折,都待之以平常心,平穩學修,才是真正功夫。

相關焦點

  •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欲速則不達並不經典,經典的是下一句:安駛萬年船。智遠算是比較保守,我認為古人說的:換工作窮3年,換行業窮10年,欲速則不達,安使萬年船,應該會有一定的道理吧。」,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欲速則不達,其實下句才是精華
    俗世中人對功名利祿的渴求,古來有之,在這條路上,往往又貪圖「速成」,想要一蹴而就,正如「拔苗助長」的農夫一樣,最終往往功虧一簣。古人對「速成」早有察覺,且深以為害,故而以「欲速則不達」來告誡世人,為人處事切勿心急求快。
  • 欲速則不達,下一句才是精華,你與成功差一份耐心
    誠如孔夫子所言「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為人處世,不要貪圖速度,不要只盯著眼前的蠅頭小利。過分地追求快速反而會適得其反,達不到目的,局限於貪小便宜往往很難成就大事。欲速則不達,適應慢節奏的生活「欲速則不達」最早見於《論語·子路》,是孔子與徒弟子夏之間一段趣談。孔夫子的徒弟大多比夫子本人混得要好。子夏官至莒國的宰職,時常對人生有些迷茫,希望孔夫子能夠幫助自己規劃一下。
  • 「欲速則不達」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欲速則不達,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more haste, less speed 欲速則不達I know we're all eager to get the new software released to the
  • 跑步,欲速則不達!這才是最好的跑步法則
    這就是古人說的:欲速則不達。不懂得休息,不懂得保持好睡眠,不懂得控制跑量,最後將會失去更多,失去跑步與工作生活的平衡,失去健康的身體,甚至引起嚴重受傷,這是最愚昧的跑步方式。  跑步,如同人生,我們都需要勇往直前,但是不應該過度消耗透支自己。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不逼一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有多大的潛力。
  • 欲速則不達,寧靜以致遠,比失敗更可怕的是輕浮
    孔子的學生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長,他來向孔子問政,孔子告訴他為政的原則:「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他的意思是:孔子的學生: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長,他來向孔子問政。這就告誡人們做事情不能一味主觀地求急圖快,違背了客觀規律,後果只能是欲速則不達。一個人只有擺脫了速成心理,一步步地積極努力,步步為營,才能達成自己的目的。凡事都要講究循序漸進。有了量變才會有質變,萬不可焦躁,如果做事一味追求速度,逆其道而行之,結果反而會離目標更遠。
  • 深刻體會欲速則不達
    兒子這幾天的生物鐘調得不錯,二十號他就要開學了,我還擔心開學那幾天他會賴床呢。現在看來,這樣地早睡早起是再好不過了。早上六點半的時候我出門去單位拿車去蘭考。我沿著紅綠燈比較少的華夏大道東行至東閘口街後北行,北行至鐵路沿北街後東行,到濱河路公園路交叉口右轉繼續東行至東郊花市左拐北行,這一路都還算暢通。
  • 欲速則不達,世人大多尋求快的技巧,高手卻在苦練慢的心性
    做講師這件事非但不簡單,而且嚴重影響我的生活,我想做好,可是偏偏阻力巨大,就像一顆石頭壓在心頭無法喘息。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和老師的提點,我慢慢領悟到,別人能完成的事情自己不一定就能做成。首先她們有著幾十年的市場經驗和能力,然後她們有時間和經濟支撐,到我這,就得需要磨合期和工作的沉澱。
  • 「孔子箴言故事」中庸哲理——欲速則不達
    《論語·子路》中記孔子的弟子子夏當莒父宰,向孔子問如何從政時,孔子回答「無欲,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而大事不成。」「欲速則不達」成為日後人們常說的成語。是說辦起事來不要慌慌張張圖快。有些事看來快了,實際上並達不到目的。《孟子》書中「偃苗助長」的故事正說明此事。
  • 2021國考申論好句積累:欲速則不達,厚積則薄發!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1國考申論好句積累:欲速則不達,厚積則薄發!,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好句積累   「無欲速,欲速則不達。」
  • 為什麼投資中欲速則不達
    古人云,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意思是指過於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意味追求眼前小的利益會影響事情的成敗,反而達不到最終的目的。古人的智慧往往是根據眾多的事件總結出的自然規律,是大部分人的通病,可以說是人類某一方面的大數據。
  • 夜讀佛教聖典《心經》,感悟放下的真正智慧
    佛教有一本非常經典的著作,叫《般若波羅蜜心經》。晚上閒著沒事,偶爾打開這本《心經》,領悟佛教中的大智慧。《心經》字數不多,但卻和《金剛經》等成為佛教最著名的經典著作齊名,道出了人生的真諦。當我們真正感悟到心經內涵的時候,他們生活在這塵世間將永遠不再有煩惱和痛苦。很多人對佛教有很大的誤解,對《心經》也有很多的偏見。
  • 欲速則不達,你覺得呢?
    明天能到貨不?採購說:聯繫了商家,大部分要到周一才能看庫存,庫管下班了,財務下班了,生產下班了。周一才能給看。老闆說:不行,我們這兩天就要用,你無論如何要讓他給發貨。可是,老闆忘了,您的員工可以加班加點,人家不行啊。您可以不讓自己的員工休息,但您不能左右別人的工作節奏啊。有個男生和女生約會,第一次見面,吃了頓飯,就問:你看我行不?
  • 佛教:28天層層有何不同寓意?漸已遺失的佛學真諦,蘊含大智慧
    ,真為曾經的坐井觀天感到羞愧,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佛教:28天層層分別有何寓意?十是福生天,十一是福愛天,十二是廣果天,十三是無想天,這四天至下面色究竟天共九天,叫做四禪,以上三災都達不到。十四是無煩天,十五是無熱天,十六是善見天,十七是善現天,十八是色究竟天,這五天又叫做五不還天。這十八天都修道行與禪定福樂,只不過他們中間禪定大小深淺不同罷了。
  • 麥克阿瑟告訴你,誠信才是最好的捷徑,否則欲速則不達
    4年後即1903年,麥克阿瑟以西點軍校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創下西點軍校的畢業分數記錄(據說這是西點軍校25年來的畢業學員中分數最高的),總平均成績98.43分。1917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麥克阿瑟前往法國參戰,先後擔任美軍第四十二師參謀長和代師長。
  • 人生哲學--簡單,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簡單,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近幾年,追求簡單化的觀念在整個社會不斷深入和普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都佔據一定的空間。隨著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科技日新月異,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管理組織越來越完善化、體系化和制度化,隨之而來的,還有不容忽視的機械化和官僚化。於是,文山會海和繁文縟節便不斷滋生。
  • 佛教「六度波羅蜜」,你知道是什麼嗎?
    對佛法了解比較深的人應該都聽說過「六度波羅蜜」這個佛教名詞,可是它真正的含義卻很少為人所知。在大乘佛教中,「六度波羅蜜」是修行重要的六種智慧、六種途徑。這六種智慧,幫助我們不斷去磨掉人生的弱點,使我們更加智慧地生活,自己改善自己的命運。如何踐行「六度波羅蜜」?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這2個字價值千金,能度一切苦厄!
    心經中的每個字,其價值都是用金錢無法估量的,而在這260個字當中,有兩個字的價值,更是大到無法想像,因為這兩個字的,可以度盡一切苦厄,讓一切眾生,都能遠離顛倒夢想,遠離痛苦。這兩個字就在心經的名字中就提到過,那就是「般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佛家說,萬事都有因果,度一切苦厄是結果,那原因是什麼?原因就是照見五蘊皆空。
  • 做到這兩個字,才算是真正愛一個人
    真正懂愛的人,會主動做到自律這兩個字,也只有做到這兩個字,才算是真正愛一個人。斯科特·派克說他曾經接觸過一對夫婦,他們即年輕又聰明,頗具藝術氣質,但他們的生活方式卻放蕩不羈。這對夫婦結婚四年,幾乎每天都發生口角,有時甚至還大打出手、摔爛家具。他們經常分居,並且各自都跟別人有過關係。
  • 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欲速則不達,堅持才有看到希望的可能
    就像小王子喜歡的玫瑰一樣,不是這個星球上只有一朵玫瑰,而是唯有這一朵玫瑰是小王子蓋過罩子,細心呵護過的一朵。小王子在這朵玫瑰上面傾注了太多的精力和時間了,所以才覺得這隻玫瑰珍貴。如果你對一件事親抱有太過功利的想法,世界就會對你變得原來越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