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速則不達,其實下句才是精華

2021-02-08 觀觀雅集

點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東方生活美學

現代人有個通病:太急了,我們總和時間賽跑,凡事都要快,好像慢一秒就會輸掉整個人生。

 

吃早飯要快,否則上班該遲到了;

約會要快,好趕回去加班;

旅遊也要快,走馬觀花似的看景點,拍照打卡……

對「快」的追求,正在讓我們錯失許多美好事物,當我們正在為生活忙於奔波時,生活已漸漸離我們而去。

 

俗世中人對功名利祿的渴求,古來有之,在這條路上,往往又貪圖「速成」,想要一蹴而就,正如「拔苗助長」的農夫一樣,最終往往功虧一簣。古人對「速成」早有察覺,且深以為害,故而以「欲速則不達」來告誡世人,為人處事切勿心急求快。

 

翻閱古籍我們發現,「欲速則不達」出自《論語·子路》一篇。

 

孔子有個門生,叫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時晉國人,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之一。子夏比孔子小四十四歲,是孔子後期學生中的佼佼者。他才思敏捷,文學素養很高,經常得到孔子的稱讚。

有一年,子夏因為才能出眾,被派到莒父(當時是魯國的一個縣,大概位於山東省莒縣境內)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孔子,向老師請教說:「請問老師,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

 

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再三囑咐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而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

 

子夏深深鞠躬,說道:「謝謝老師的教導,我一定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然後告別孔子,到莒父上任去了。

 

那些追求「快」的人,大都沒有長遠的穩定計劃,想要完成目標也很難,要想行得萬年船,就要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

 

關於欲速則不達,還發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順治年間,有個人要從小港到鎮海縣城,路上需帶一些書,於是吩咐小書童用木板夾捆好書,跟隨自己一起出發。路走到一半,太陽已經快落山了。

 

他不確定在城門關閉之前能否趕到,於是問路人:「我還來得及趕去縣城嗎?」那路人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小書童,回答說:「你要是慢慢地走,應該還能在關城之前趕到;如果你要急急忙忙趕路,城門恐怕就要關上了。」

 

那人聽了有些動氣,覺得這路人是在戲弄他。於是沒有答話,和小書童急匆匆的快步前進。眼看城門就在前方了,沒想到小書童不小心摔了一跤,綑紮的繩子斷了,書也散亂了。等他們把書理齊捆好,再趕到城門時,前方的城門已經關閉了。這個時候,他才明白路人說的話,可真的是忙中出錯啊。

 

歷史上有很多急於求成的人,也有深謀遠慮、以慢制勝的人。

 

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沒有因為自己滿腔抱負選擇早早登上政治舞臺;而一心謀求大業的劉備,雖然時間很寶貴,但也未在第一次拜見諸葛亮受阻時選擇放棄。

 

劉備和諸葛亮,他們深知欲速則不達,三顧茅廬,不僅考驗劉備的耐心,也彰顯諸葛亮的遠見,他們彼此都知道一個沒有耐心、不重視人才的人,是不會走得遠,更不會建立蜀漢王朝。

 

慢下來,是一種智慧,以靜制動,方為智者。

 

事事飛速發展的現在,每個人都行色匆匆,常忘記了出發的理由。

 

那些走得太快的人,就成了「欲速則不達」的下一句——「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最終一事無成。不如,我們試著從當下開始,慢下來。

 

慢是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駐足,是凡事包容,是不掙扎,不猙獰,不恐慌。穩而思進、慢而有為,才是生活的正確方式。唯有慢下來,才能心神寧定,厚積薄發,收穫成功。

 

欲速則不達,驟進祗取亡,

智者似儒風,習習不可急。

在這裡,遇見更好的自己

長按識別二維碼 即可關注觀觀雅集

雅物 | 美文 | 生活 | 品味

東方的。生活的。

相關焦點

  • 欲速則不達,下一句才是精華,你與成功差一份耐心
    後來,才知道。世界上,喜歡快節奏的人不止我自己。似乎,「快點,再快點」儼然成為社會人的通病。即便是整個世界沒有人催促自己,兒女教育要快,不要輸在起跑線;外出遊玩要快,上車睡覺,下車撒尿;吃飯要快,不要成為最後一個刷臉打卡的員工。
  • 2021國考申論好句積累:欲速則不達,厚積則薄發!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1國考申論好句積累:欲速則不達,厚積則薄發!,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好句積累   「無欲速,欲速則不達。」
  •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
    「欲速則不達,安駛萬年船。「欲速則不達並不經典,經典的是下一句:安駛萬年船。智遠算是比較保守,我認為古人說的:換工作窮3年,換行業窮10年,欲速則不達,安使萬年船,應該會有一定的道理吧。」,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欲速則不達」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欲速則不達,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more haste, less speed 欲速則不達I know we're all eager to get the new software released to the
  • 深刻體會欲速則不達
    到工農路汴京路交叉口的時候,徹底堵死,就這個十字路口用了30分鐘才踉踉蹌蹌地過去。在這三十分鐘裡,我大概想了一下擁堵的原因。首先就是所以城市的通病,基礎設施跟不上經濟發展。路就是基礎設施,而汽車保有量就是經濟發展,汽車保有量每年都在遞增,城市道路的修建卻裹足難行,這樣更多的車走在還是那麼狹窄的路上自然就堵了。粗暴地限號、限行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 佛教:「欲速則不達」,做好這兩個字,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佛教:「欲速則不達」,做好這兩個字,才是真正的大智慧!「燻修」對一個學佛人來說,學習佛法是一個需要長期薰習、漸漸淨罪集資、培福養慧的過程,如《 (八十卷)華嚴經》說:「 具十自在觀世間,以此而升善慧地,以微妙智觀眾生,心行業惑等稠林。
  • 欲速則不達,寧靜以致遠,比失敗更可怕的是輕浮
    孔子的學生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長,他來向孔子問政,孔子告訴他為政的原則:「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他的意思是:孔子的學生:子夏,一度在莒父做地方首長,他來向孔子問政。因為沒耐心,才熱中於佔小便宜,也不管會不會吃大虧,滿腦子只想著眼前的小魚小蝦米,殊不知放長線才能釣大魚。所以才會有人涸澤而漁——把池子抽乾了,把魚都撈走。只求今年吃個肚兒圓,不管明年餓不餓肚子。一味主觀地求急圖快,違背了客觀規律,造成的後果只能是欲速則不達。
  • 俗語:十年河東轉河西,其實下句才是精華,人生記得給自己留後路
    俗語:十年河東轉河西,其實下句才是精華,人生記得給自己留後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絕佳的運氣,一輩子過得順風順水,絕大多數人都是要歷經坎坷的。運氣差的,今天還是百萬富翁,明天就負債纍纍;運氣好的,今日還是在路邊的乞丐,明天就中了百萬彩票。
  • 跑步,欲速則不達!這才是最好的跑步法則
    這就是古人說的:欲速則不達。  1、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  同學阿銘也是一位跑者,去年夏天才開始加入跑步,短短一年時間進步神速,5公裡都快趕上了我的4分半配速。我深知自己的力量不行,再加上工作忙碌,所以配速一直提升不上去,我也不強求,日常按計劃堅持跑步就好。但阿銘跑得可比我勤奮,時常強逼著自己,時常超負荷地訓練,看著自己不斷PB,不斷進步,他對跑步的激情就像一團烈火熊熊燃燒,一刻都不能停。
  • 「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其實下句才是精華,知道的人卻不多
    只有富裕的家庭才有閒暇養鳥,甚至買昂貴的籠子和配飾來襯託。不過,雖然逗鳥很好玩,但時間在不經意間卻越來越少了。拿別人努力的時間去逗鳥,自然這一生都毀了。其實,這句諺語是告誡後人不要玩物喪志。做事要分清主次,學會克制欲望。但很少有人知道下一句話才是精華。下句是這樣說的,一朝學會狗攆兔,從此踏上不歸路。若是戀上鷹,兩眼含淚望天空。
  • 千古名句「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下句才是精華,你知道嗎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它是否還有下句?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的真正含義一、「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的含義通過字面意思理解,「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的意思是,只要父母健在,人生就有地方可去。
  • 為什麼投資中欲速則不達
    古人云,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意思是指過於性急圖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意味追求眼前小的利益會影響事情的成敗,反而達不到最終的目的。古人的智慧往往是根據眾多的事件總結出的自然規律,是大部分人的通病,可以說是人類某一方面的大數據。
  • 「孔子箴言故事」中庸哲理——欲速則不達
    《論語·子路》中記孔子的弟子子夏當莒父宰,向孔子問如何從政時,孔子回答「無欲,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而大事不成。」「欲速則不達」成為日後人們常說的成語。是說辦起事來不要慌慌張張圖快。有些事看來快了,實際上並達不到目的。《孟子》書中「偃苗助長」的故事正說明此事。
  • 欲速則不達,你覺得呢?
    明天能到貨不?採購說:聯繫了商家,大部分要到周一才能看庫存,庫管下班了,財務下班了,生產下班了。周一才能給看。老闆說:不行,我們這兩天就要用,你無論如何要讓他給發貨。可是,老闆忘了,您的員工可以加班加點,人家不行啊。您可以不讓自己的員工休息,但您不能左右別人的工作節奏啊。有個男生和女生約會,第一次見面,吃了頓飯,就問:你看我行不?
  • 俗語「兔子不吃窩邊草」啥意思,其實下一句才是精華,卻鮮為人知
    比如我們形容什麼奇怪的人和事都有,就會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我們告誡人們想要得到,就先要付出,不要白佔便宜,就會想起「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俗語文化其實已經走入到了我們生活當中,成為我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其中有一則俗語我們大家都聽說過,那就是「兔子不吃窩邊草」,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句俗語的後半句才是精華所在,看完了還真長見識。
  • 俗語:「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下句才是精華,現在明白還不晚
    俗語:「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下句才是精華,千人只有一人知大家都知道,俗語都是我們的古人憑藉經驗和感悟得來的,有很多俗語都是有它的原型,然後一步步演變成我們今天口口相傳的經典俗語。不過這些俗語並不像詩句那樣優美耐讀,它可能只是簡單的幾個字,也可能是幾個詞組成,所以一半年輕的一輩都不太喜歡這種俗語,可是等到他們遇到了一些困難時,才想起這些俗語,就會覺得這些俗語說的十分有道理。有這麼一句俗語,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這句話的字面意思就是如果你釣魚就會窮三年,如果玩鳥的話你就會毀掉你的一輩子。
  • 俗語:朋友妻不可欺,下半句才是「精華」,大多人不知道!
    這句話大家還是很熟悉的,不過它還有屬於精華的下半句,相對來說知道的人卻很少。 這句俗語意的思很明顯,就是說對於朋友的妻子不能產生不好的想法。 如果真的越界,內心會受到煎熬與不安,與好兄弟之間的關係也會破裂。
  • 古人講「四十多欲,大勢已去」是啥意思?後半句才是精華
    其實我國古人關於年齡,還有一句廣為人知的俗語叫做「四十多欲,大勢已去」。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在古代每個人的平均壽命其實是很短的,甚至於在當時年齡超過40歲已經算得上是老人了。也因此,古人之所以留下這麼一句話就是要勸誡這個年齡段的人千萬不能像年輕人一樣懷揣著一顆躁動不安的心。此時此刻,他們需要的就是一顆恆心和決心,否則等到垂垂老矣,駕鶴西去的時候,很可能還是一事無成!其實不論是古人也好,還是現代人也罷!
  • 俗語「四十多欲,大勢已去」是啥意思?大道至簡,後半句才是精華
    而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句俗語,其實也是關於年齡的,也是來自老祖宗們的一句真誠勸誡。我們先講上半句,大家可能會聽到的多一點,就是「四十多欲,大勢已去」。這句話應該怎麼來理解呢?大多數人在40歲之後才有成就的話,都是非常的堅定的堅持自己理想的人。
  • 欲速則不達,世人大多尋求快的技巧,高手卻在苦練慢的心性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每一步踏踏實實地走,才有機會得到想要的結果,太想要結果,大多事與願違。02我身邊認識的一位寶媽,叫蓉蓉,我們平時在小區碰面會聊上一會。她是我見過非常勤奮的女性,除了帶娃,還有自己的愛好,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