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輪胎質量問題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無論是國產輪胎,還是進口輪胎,都有陷入風波的案例。不過,有些消費者更傾向於進口輪胎,認為他們的技術更先進,要比國產輪胎質量好一些。那麼,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近些年,輪胎質量問題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無論是國產輪胎,還是進口輪胎,都有陷入風波的案例。不過,有些消費者更傾向於進口輪胎,認為他們的技術更先進,要比國產輪胎質量好一些。那麼,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嗎?
其實,當前很多進口輪胎早就實現了國產化,進口輪胎的說法現在並不準確。輪胎與汽車一樣,走上了合資化,國產化軌道,而且很多進口大品牌的輪胎企業都在中國建立了自己的加工廠,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比如普利司通是在永盛代工,而固特異是找的路邁代工,比如米其林、固特異、馬牌等等在中國都有生產基地,所以你購買的輪胎很可能就是中國本地生產的。
之所以有人認為進口輪胎好,或許是因為進口輪胎的名聲度更高一些。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還是那些進口的知名品牌,米其林、普利司通、鄧祿普、馬牌、倍耐力、固特異等等。但如果讓你說中國自主生產的輪胎都有哪些品牌,或許沒有多少人能回答出來。儘管最近幾年我國的汽車也採用的一些國產品牌輪胎,比如錦湖輪胎等等,但是很多人對國產輪胎品牌都不是特別了解。
其實從橡膠加工和力學加工動態分析來看,無論是低剪切應變時,還是進口的動態生熱其實差異不大。也就是說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SSbR都能滿足汽車性能方面的要求,且輪胎抗溼滑和滾動阻力性能均可達到歐盟標準當中的B級和C級,所以國產大品牌的輪胎如果與同價位的進口輪胎相比,國產輪胎並不會輸給進口輪胎。
此外,輪胎儘管與發動機、變速箱一樣非常重要,但是卻不像汽車的引擎和變速箱那般複雜。早在中央電視臺一期中外輪胎對比當中,就已經體現了國產輪胎質量。那場測試,不僅有乾濕地制動測試,而且有噪音和滾阻係數測試,結果中國的輪胎並不比國外的差,甚至某些性能會更好。
並且,只有中國自己的輪胎才更適應中國的路況,至於為什麼中國品牌輪胎市場中賣的便宜,其實這還是與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有很大關係。中國輪胎與汽車一樣起步比較緩慢,我們應該對於中國企業多一些寬容與等待。
實際上,近些年國產品牌輪胎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根據9月3日,2018年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的正式發布,我們中國的輪胎有4家企業進入到前20強。其中中策橡膠排名第10位,玲瓏輪胎排名第17位,恆豐橡膠排名第18位,賽輪金宇排名第19位。
行業人士說,在我國,回力輪胎、朝陽輪胎、瑪吉斯輪胎、三角輪胎、萬力輪胎、玲瓏輪胎、路航輪胎其實都是不錯的,但是品牌的知名度上不如進口品牌,所以溢價能力不如進口品牌。但話說回來,固特異輪胎和鄧祿普輪胎都有百年的歷史了,而國產的品牌發展至今不過二三十年的時間,在品牌知名度上肯定需要一定時間的建設,不過能取得現在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
總之,評判輪胎質量問題,不能簡單地以國外、國內品牌作為標準。實際上,隨著進口輪胎實現國產化,進口與國產的界限已經不再那麼明顯。
(本內容屬於網絡轉載,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