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位於天河區的超級文和友試營轟轟烈烈開業了。各大公眾號及相關廣告也是為此做了許久的鋪墊,效果也非常理想。原本對於我這種對網紅打卡地不感冒的人,對此是毫不在意的。然而那一天偶然的機會下,卻讓我見識到了網絡宣傳的力量,現代人對於情懷,對於獨特的熱切。
廣州這個文和友坐落在天河最為繁華的地段,隔壁就是國際時尚太古匯。記得那天與朋友在不遠處的喜茶店等候奶茶,實在閒不住就四處走走,結果發現前面一大波人群聚集在一起,那情形就跟發生了重大事故一般。
走近一看,才赫然發現不知從何時起,在這個極具大都市風情的十字路口,居然豎起了一棟不小的超級陳舊房子。文和友,一個講述老廣州故事的建築,以陳舊的裝修風格取代了都市的繁華。雖然沒有走進去(當時還沒開業,但拍照的人特別多),但從外觀上看,凌亂與歷史的滄桑之感凸顯的淋漓盡致。
聽聞入駐此間的商鋪和老闆,都是老廣州歷史悠久又出名的美食家,他們曾經散布在廣州各處的街頭巷尾,有的甚至只是擺地攤而已。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傳承著老廣州的飲食文化,堅守著心裡的那份情懷幾十年未曾改變。
初聞文和友,便覺得特別耳熟。
是了,第一次接觸文和友,是在2020年1月的時候,與朋友一起遊玩長沙美食街。
猶記得那天,在寒風中拖著箱子奔走在長沙街頭的樣子。看著周邊一線都市繁華的景象,似乎不敢相信這裡是長沙。印象中上一次來還是學生時代,相隔八九年後再次來這裡,早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五一廣場的坡子街、太平街漫步行走,感受著來自家鄉人民的風情,吃著正宗的湘菜和特色小吃,喝著網紅奶茶茶顏悅色,內心滿滿的感動。不得不說,在外漂泊久了之後,對於家鄉也是一種生疏的存在。
一路逛著,看到網上有推薦的網紅小吃就必吃,文和友便是我們搜尋的目標之一。記得當時我是在文和友吃了一根超級大香腸,看著全是辣椒粉的大香腸,有那麼幾秒鐘的呆滯。正如網評一般,味道很棒,雖然炸的有點硬,辣的也是很過癮了,一根就管飽。
當然,這還只是餐前小吃罷了。接下來還有文和友老長沙油炸社、文和友小龍蝦、文和友臭豆腐……幾乎每一家文和友店,都秉承著一貫的風格和情懷。不僅能得到味蕾的享受,還能體會老長沙的人文歷史,確實是很值得懷念的記憶。現在回想起來,依然禁不住嚮往生活在坡子街附近,每天都可以享受這麼多的美食。
還記得印象最深的是在夜晚迷路中,偶然在一棟商場發現的一處舊址。我叫它舊址並不是真的舊,而是建立在商場深處,有三四層樓的極具老長沙氛圍的地方。當時誤闖入這裡的時候,我跟小夥伴都驚呆了。誰能想到在都市商場中還隱藏著這麼一處懷舊之地呢?若不是熟悉的人,壓根都想不到也找不到此處吧。
整個樓層都是灰黑的水泥色調,四周都是陡峭的樓梯間,一直往下延伸。商鋪基本都是長沙特色小吃,來此拍照的人比吃東西的人更多。現在的人似乎都格外熱衷於懷舊風,去哪兒看到了都喜歡拍照打卡,哪怕ta並沒有此間回憶。
到了晚上,漫步在橘子洲,第一次來這裡感受冬季夜晚那刺骨的江風,想著堅持走下去就能走出這片天地。最後卻發現,只能哈著氣妥協地坐上了觀光車,回到了起點。長沙的冬夜啊,是真的太冷!
這次長沙之旅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不過體驗到的確實很滿足。該去的地方去了,想吃的吃了,網紅點也打卡了,就像完成任務般結束了這段旅程。
近幾年來,開始越來越懷念湖南家鄉的種種,也開始越來越憧憬生活在長沙的景象。或許有那麼一天,我就真的回歸到了曾經生活了十幾年的家鄉,從此不再外出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