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護士,工作5年了,但……
「喂,幫我叫一下醫生,我腰痛,起不來了。」在值班室被疼痛折磨了8h後的我撥通了同事的電話,此時剛好交完班。
龐主任、陳醫師來到值班室為我緩慢翻身,並查體:腰部活動受限,兩側豎脊肌、臀中肌、臀大肌緊張,棘間韌帶、豎脊肌、第3腰椎橫突、髂腰韌帶等部位均有壓痛點,局部可觸及條束樣壓痛。
「你這老腰該換了呀。」龐主任打趣到,同時撥通了康復科範文天醫師的電話,「喂,文天啊,快來我這兒看看,科裡一護士小妹腰扭傷了。」
範文天醫師聽狀立馬趕來。這時的我只有手還能收放自如,腿能屈曲但不能伸展,無法翻身、起床,感覺就像被釘在了床板上一樣。範文天醫師觸診腰部肌肉時已經到僵硬緊張痙攣了。經過初步檢查評估後,發現髂腰肌、腰方肌、豎脊肌損傷是造成這次腰痛的主要罪魁禍首,他先拿出針刀在這幾個部位進行松解,再用他慣用的招式,反向託馬斯拉伸及腰方肌拉伸等對緊張攣縮的肌肉進行徹底的放鬆。通過運用「小針刀、針灸、拉伸」等一系列「容嬤嬤」慣用的「酷刑」後,我居然奇蹟般地可以在輕微輔助下起床並下地行走了。
接下來一個禮拜,在範文天醫師的康復治療下,我恢復得很快,也能重新繼續工作了。得知我腰痛每年發病好幾次,屬於習慣性腰肌勞損,範文天醫師還特意為我受傷的每個部位的肌肉分別訂製了一套鍛鍊動作,原來高手就在身邊啊!腰傷還是需要求助專業的醫生!
讓腰板挺起來
你是否也有如此痛苦的職業病?是否也有同樣的困擾?因了這次腰痛經歷,我也從範文天醫師那學到了腰肌勞損的不少知識,和大家分享一下。
平日裡,我們常忽視它,往往要等到病痛發作時才會想到要治療。其實,如果在生活中多加注意的話,是可以降低發病率的。
1.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或「腰背肌筋膜炎」,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軟組織慢性損傷,在慢性腰痛中佔的比例最大,多由急性腰扭傷後失治、誤治,反覆多次損傷,或由於勞動中長期維持某種不平衡體位,如長期從事彎腰工作,或由於習慣性姿勢不良等引起。
2.腰肌勞損都有哪些表現
主要是腰或腰骶部疼痛,反覆發作,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時輕時重,纏綿不愈。腰部可有廣泛壓痛,脊椎活動多無異常。急性發作時,各種症狀均明顯加重,並可有肌肉痙攣、脊椎側彎和功能活動受限等。
3.幾點忠告
腰肌勞損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隨著病情的發展,有可能會對人體產生多種危害,在此給予幾點忠告:
不要隨意睡在潮溼的地方。
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添衣服,特別是腰腹位置更要注意保暖。
避免過度勞累,矯正不良體位。
不要彎腰過久或伏案過低。緩解腰背痛,最關鍵在於平時的坐姿,一定要在僵坐1小時後換一個姿勢,同時,可以使用腰部有凸起的靠墊為腰部緩解壓力,有助於避免出現腰肌勞損。
背重物時,胸腰稍向前彎,髖膝稍屈,邁步要穩,步子不要過大。
體育運動或劇烈活動時,要做好準備活動,運動時如果出現急性腰扭傷應積極治療,安心休息,防止轉成慢性。在各項工作或勞動中要注意勞逸結合,腰部是人體運動的中心,過度勞累,必然造成損傷而出現腰痛。
適當功能鍛鍊,如腰背肌鍛鍊,防止肌肉緊張失調。
範文天醫師推薦「小燕飛式」,即俯臥位,去枕,然後用力挺胸抬頭,雙手雙腳向空中伸展,猶如小燕在飛。
鍛鍊時,單獨一次抬起動作至少持續5秒,然後放鬆肌肉,休息3-5秒,此為一個周期。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30個周期,長久堅持,會起到不錯的緩解作用。理療、按摩等舒筋活血療法。
鍛鍊之餘,找專業的醫生,選用合適的物理治療也可以增加治療效果。天醫康復科門診隨時歡迎您來諮詢!
注意控制體重。
身體過於肥胖,必然給腰部帶來額外負擔,特別是中年人和婦女產後,都是易胖的時期,應合理飲食、加強鍛鍊,控制好體重。
醫師簡介
範文天
天台縣人民醫院康復科主治醫師,畢業於浙江中醫藥大學,台州市微針刀專業委員會委員,台州市針灸學會青年委員。在國內核心期刊參與發表論文數篇。
擅長運用中醫藥、針灸、小針刀等治療內科疾病、頸肩腰腿痛、骨關節病、腦血管病、面癱、腱鞘炎、帶狀皰疹、網球肘及各種軟組織損傷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