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自己友講,想學粵語小知識但不知道在哪裡學,想看文章不知道哪裡找。
所以!我們將推出《風花說粵》專題,不定期帶大家得戚學粵語!
陸續有來,記得關注!
最近,「凡爾賽文學」風靡社交網絡,捲起了一股萬物皆可凡學的熱潮。凡爾賽文學主要是指一種「以低調的方式進行炫耀」的話語模式,這種話語模式先抑後揚,明貶暗褒,自說自話,假裝用苦惱、不開心的口吻炫耀自己。
▲圖源網絡
儘管這是一個2020年最新鮮的網絡熱詞,其本質是一種新型的「扮蟹」方式。
「凡學」一出,才發現我們身邊隱藏著很多無師自通的凡學家。畢竟上至七老八十下至十七八歲,都會有忍不住想要炫耀自己的時刻。
▲圖源網絡
如果說「扮蟹」是有分等級高低的話, 「凡爾賽文學」的炫耀是讓人翻白眼的程度,那麼其遠親——中英混雜頂多只算是一小部分人不舒服。
▲圖源網絡
01
01
隨著英語使用的日常化和普遍化,中英混雜的說話方式也變得司空見慣。大部分人對中英混雜最早的印象,首先就是香港TVB職業劇那些精英白領們——「楊總的schedule(日程)很滿,你有appointment(預約)嗎?」
▲圖源網絡
縱然這種「散裝英語」並非人人待見,但粵語和英語結合得如此渾然天成,若不是追根溯源,其實都很難分清誰是原詞。
不僅有人覺得會講粵語的人學起英語是這麼so easy,更有人發現很多「歪果仁」的粵語都講得「咯咯聲」。
難道粵語和英語真的是一對最佳拍檔?
02
自古而來,粵語就有著很強的包容性和吸收能力,而英源外來詞則是這一特點最好佐證。
早在20世紀初,對外貿易和交流頻繁的珠三角地區就已經有大量的外來語傳入。1859年,英國蘇格蘭的傳教士湛約翰出版了《英粵字典》,全書159頁,英語與粵語對照,羅馬字注音。
▲圖源網絡
語言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地域、歷史和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語言之間相互影響的作用表現為借詞。借詞,也稱為外來詞,是一種語言從另一種語言中「借」來的詞。
在語言體系中,漢語對外來詞通常會採用這四種方式:音譯、半音半意、音譯附加漢語語素、音譯兼顧。粵語中的英語外來詞主要以音譯為主,半音譯半意譯為輔,最常見的使用形式為以下幾種:
直接音譯
直接音譯根據粵語的音韻系統和慣常的說話習慣對英語詞彙稍作修改調整,讀音與英語單詞基本一致。這些英源外來詞在經年累月的使用中本土化,逐漸被默認為粵語詞彙。
意譯
意譯根據字面意思直接將英語翻譯成粵語。
半音半譯
半音半意是基於粵語框架對外來詞進行意譯兼音譯的轉換,使兩者更好地相融合。
英粵混用
英粵混用是指在日常交際中在句子中直接使用英語詞彙。當本地詞庫缺少對應詞彙進行轉譯時,又想儘可能還原表達的意思,一部分人就會採用原詞。
▲圖源陳潔《廣州粵語與英語的語碼轉換順應性研究》
03
為什麼粵夾英要比普夾英更加自然?這就要歸因於粵語中特殊的發音語調了。
基於音系學中的優選論原則,國內一些研究粵語的專家認為粵語會比較容易找到發音貼近英文原詞的音譯詞,使英語外來詞在粵語的發音中更加自然和諧。
在語音系統上,粵語包含有9個元音,英語則有14個元音,兩者有10個共有的元音。
▲來源百度百科
在發音方式上,粵語閉塞的音素念法與英語的爆破發音有異曲同工之處,而粵語和英語也都在發音上都存在懶音、吞音、重讀的現象。粵語在借入外來詞時,一般把英語單詞的送氣讀為不送氣,如「pose」讀為「甫士」
▲圖源網絡
在語調上,粵語對英源外來詞進行了明顯的升降變調處理,使發音更加符合英語的發音規則。英語在發音上有重音但無音調,粵語則對其加聲調、省重音;
根據經濟省力、優美動聽的借入原則,粵語會對英語外來詞適當修改,使英源外來詞更加符合粵語的說話習慣。
以[m]為結尾的外來詞,改為[n]為結尾,如「opium」念「鴉片」;
以[n]為結尾的外來詞,則改以[ng]為結尾,如「modern」年「摩登」,
而帶有舌尖濁顫音[r]的外來詞則改為[I],如「wrong」念為「烏龍」。
▲圖源網絡
因為粵語中沒有複輔音,所以對於有複輔音的英語單詞,通常在借入時在二個輔音中加入一個韻母成為兩個音節或把其中一個音節省去或用方言裡一個近似的音素,如「pump」念為「泵。
改革開放以來,在高速經濟發展速度和獨特地理位置的優勢下,粵語成為吸收了英語外來詞最快、最多的方言。粵語源英語外來詞更影響了普通話中新詞語的內容和形式,不僅打破了普通話以雙音節為主的狀況,還使普通話變得更有兼容性和開放性。
▲ 李楚成《香港粵語與英語的語碼轉換》
外來詞的存在不僅可以展現出不同語言交匯的過程,英語外來詞的大量引進反應出粵文化中對新事物積極探索,也從側面展現出粵文化的多樣化和包容性。
正是由於粵文化開放性,英語外來詞才能夠為人們所接納,粵語才更能在代代相傳中保持興旺。
參考文獻
[1] 李曉涵; 粵語發音特徵對粵英互譯的影響.考試(2012)24
[2] 周雪華. 從粵語的英源外來詞探析廣府文化的內涵[J].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 29(004):69-72.
[3] 吳慧堅.淺析廣州話的英語外來詞[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1997(3):85-88.
[4] 邵蘭珠.從粵語的英源外來詞看粵文化內涵——以"鐳射"和"雷射"的比較為例.2015
[5]陳潔.廣州粵語與英語的語碼轉換順應性研究[J].海外英語, 2017(8):187-188.
[6] 吳利琴, WuLiqin.後殖民語境下粵語英化現象及對現代漢語的影響[J].池州學院學報, 2010, 24(5):83-87.
[7] 李楚成.香港粵語與英語的語碼轉換[j].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3, 35(1):13-19.
[8] 錢芳. 「港味普通話」詞語使用特徵分析[J]. 重慶文理學院學報, 2012.
[9] 李宇峰, 於廣元. 談粵語源英語外來詞對普通話的影響[J]. 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04):68-72.
各位自己友
你還知道有哪些粵語外來詞?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