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呂逸濤:守正創新 不負韶華

2020-12-16 央視綜藝

2020年上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疫」中,湧現出一批批抗疫英雄。歷史不能忘卻,英雄值得銘記。炎炎夏日,總臺文藝節目中心精心打造「暑期藝術季」,將於近期推出特別節目《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平凡英雄致敬!

此外,「暑期藝術季」還將推出更多系列特別節目,共同致敬時代英雄,傳遞浪漫情懷,凸顯創新擔當,呈現雲端精品,聚焦時代中國夢,憑藉國家級文藝媒體矩陣,打造文藝節目中心夏季品牌,燃情夏日,勝利唱響!

文藝是時代的號角。在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導演呂逸濤看來,「在每一個重大歷史關頭,文藝都在發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在每一個階段的文藝創作中,文藝工作者都要保持敏銳洞察和行動效率,將新聞性與藝術性融合,更好地展現「行進中的中國」。

守正創新 不負韶華

呂逸濤

在我個人看來,今年春天的這場戰「疫」行動,是對所有文藝工作者一場空前的精神洗禮,尤其是讓無數年輕一代的創作者深刻地理解了,為什麼說「文藝是時代的號角」,也更加堅信「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下簡稱總臺)在文藝創作中向來強調緊跟時代脈搏,但相比起新聞戰線,文藝戰線的確是要偏「靜」一些的。2020年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席捲了武漢,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安人心、暖人心才是保證大局穩、人心穩的重要舉措,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快速響應、高度重視、集體動員。回頭來看,在這場戰「疫」中,文藝戰線展示了不遜色於新聞戰線的行動力,並充分發揮出文藝節目感染人、鼓舞人的優長特質,激發公眾樹立眾志成城、戰「疫」必勝的信念。

在表達上,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將更多筆墨留給了抗疫中的「溫暖」「力量」與「底氣」「信心」,以「用情而不煽情、感性而不感傷」的語態,深度發揮主流媒體撫慰心靈、輿論引導、服務大局的作用。

歷經此「役」,我和我的同事們對文藝工作的價值認識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回望過去,在每一個重大歷史關頭,文藝都在發時代之先聲、開社會之先風、啟智慧之先河。這個春天,「號角」是嘹亮的動員,是堅定的引領,是奮進的鼓舞——對我們來說,這每一檔飽蘸情懷的文藝節目不純粹是節目,而是蒼勁有力的集體見證,也必將融入不容忘卻的時代記憶,我們對此滿懷敬畏和敬意。同時,這次寶貴的經歷也激勵我們,要在今後的創作中保持這樣的敏銳洞察和行動效率,進一步將新聞性與藝術性融合,更好地展現「行進中的中國」。

總臺文藝節目中心這次以「文藝戰疫」為主題,它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要在「文藝戰場」打好抗擊疫情的精神戰役,所以這首先是一場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信念之戰」;第二層含義,是要求我們拿出「戰必有我,有我必勝」的緊迫戰鬥意識,集合全平臺力量、全媒體資源攻堅克難,堅持用生產新聞的速度生產文藝精品,這對總臺文藝戰線的同仁們來說又是一場「信心之戰」。

圍繞「文藝戰疫」,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緊扣重要節點,傳遞戰「疫」強音。在春晚、元宵、清明、五四青年節、「5·12」護士節之際,總臺將節日文化和戰「疫」精神高度結合,將新聞性與藝術性充分融合,推出了多檔特別節目,為全民戰「疫」提供有力輿論保證,匯聚強大精神力量。

《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在歡樂祥和的基調上,特別增加了疫情防控節目《愛的橋梁》,以及四段防控疫情主持詞、公益廣告片《大愛無疆》等。《愛是橋梁》是春晚歷史上準備時間最短,也是唯一沒有經過彩排的節目,一經播出即登上話題熱搜榜。《人民日報》、新華社、《環球時報》等超過100家媒體在新媒體端對節目進行了轉載。路透社、美聯社、德新社等眾多西方媒體也作了報導和評論,晚會在全球近600家媒體平臺上傳播。

《2020年元宵節特別節目》完全打破傳統節慶晚會的形態,首次採用空場錄製,在萬家燈火的新春佳節,向奮戰在抗擊疫情前線的醫務工作者以及在武漢的普通老百姓們,傳遞了全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眾志成城的堅定信心與決心。情景報告《相信》《你的樣子》《中國阻擊戰》金句頻出、令人動容,新聞中心、文藝中心等主持集體發聲。特別節目並機總收視率達6.50%,境外網民正面評價比例超92%。

此外,《戰「疫」正清明》清明節特別節目以「五件疫情見證物」為切入點,展現和塑造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和基層幹部、普通民眾、志願者、公安幹警等「五類人群」的典型故事;《奮鬥的青春最美麗》五四青年節特別節目組織了幾十位抗「疫」一線的青年工作者、近百所高校學子以及青年演員參與雲錄製,呈現戰「疫」背景下當代青年的奮鬥姿態和蓬勃力量;5·12慰問醫護工作者特別節目《天使禮讚》以「十二時辰」為關鍵詞,全方位展示醫護工作者的臨危不懼、無私奉獻、搶救生命的風採。

這些次第亮相的重點特別節目均以戰「疫」為核心主題,不斷把「為武漢加油,為英雄禮讚,為中國祈福」的全民情緒共鳴推向高點,獲得社會各界的好評,網友紛紛點讚:「節目用堅硬的內核、簡單的形式傳遞有力的情感。」「熱淚盈眶,這是國家大臺的溫度!」

整合文藝資源,講好戰「疫」故事。近幾個月來,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在頻道、頻率、新媒體矩陣上融合發力,共計打造了《戰「疫」故事》《呼叫027》《希望搜索詞》《抗疫英雄譜》《戰疫情——央廣文藝雲課堂》《「為白衣天使唱首歌」Live雲唱會》等近40檔抗疫專題、特輯、特別節目,除傳統製作形態外,還應時需時,大膽創新,廣泛涵蓋了短視頻、MV、公益廣告、在線音樂會等短平快的輕體量表現形式。

以專題系列節目《戰「疫」故事》為例,這檔節目共計3季,一共36期,播出跨度歷時一個多月。某種程度上,這是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自成立以來最具代表性的一次「集體作戰」,《朗讀者》和《國家寶藏》兩大現象級文化節目的主力團隊坐鎮,眾多央視主持人、文藝工作者熱力加盟,在創作上充分嫁接了長視頻生產團隊深厚的功底和短視頻傳播樣態靈活的形式:第一季以「人」入題,講述平民英雄的感人事跡;第二季從「物」著眼,用「疫情見證物」重溫動人瞬間;第三季通過解讀12個主題詞,致敬戰「疫」中的銘記時刻。這檔系列節目將細碎片段凝練為全景敘事,將個體感知升華成集體抒懷,呈現一個國家的非凡之舉,凝聚上下同心的磅礴力量。

從鼠年春晚到元宵晚會,情景報告、實時連線、新聞故事等表達元素的加入,濃烈升華了晚會的儀式感和共鳴感,尤其是元宵晚會完全打破傳統形式,整臺節目圍繞打贏防疫阻擊戰振人心、傳真情,切實發揮了特殊時期的文藝擔當。新聞化的表達元素,也廣泛運用在了總臺其他的戰「疫」文藝作品中。

再以《戰「疫」故事》為例,節目力求和關鍵節點同步,實現紀實性、藝術性、時效性的統一。例如在4月4日清明節播出的「時間」主題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通過本期《戰「疫」故事》的鏡頭,悼念逝者,緬懷英雄;在4月8日武漢正式解除離漢通道管控當日,節目展開以「歸來」為主題的城市復甦生活畫卷,見證武漢歷史性的一天。

此外,節目還通過視頻連線備受大眾關注的典型人物,例如為武漢送大蔥的村支書朱德林、誤入武漢成為志願者的大連男孩蔣文強、騎行300公裡回漢上班的逆行護士甘如意、陪病床上的老人看夕陽的醫生劉凱等,深入挖掘幕後、了解近況、傳遞祝福,兼顧了「新聞的故事化」和「故事的新聞化」。

速度取決於態度,態度決定了力度,力度會帶來溫度。在「跑步作戰」的過程中,文藝節目的創作活力和觀眾黏性被空前激發,有觀眾說,他們得到了一種「時刻在一起」的情緒聯動。

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要向世界講好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這要求我們必須大力開拓國際視野,精心構建話語體系,主動加強媒體合作,潤物無聲、潛移默化、有力有效地傳遞中國聲音、中國主張,增強國際傳播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作為新時代的文藝創作者,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人民故事,是責任,也是義務。此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打造的《朗讀者》《國家寶藏》,正是文藝創作者緊扣時代脈搏,守正創新,紮根生活所交出的答卷。

今年,文藝節目中心即將推出的首檔非遺服飾文化傳播節目《衣尚中國》將會聚焦在中華傳統服飾上,將中國傳統元素與時尚潮流相結合,通過展示中華服飾之美,探索中華文明之美,感受中國精神之美,來推動「復興中國審美」。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之年,同時即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工作者使命光榮,任重道遠,更須奮鞭策馬!大道至簡,實幹為要。唯有隻爭朝夕,不斷攀登文藝的新高峰!

作者:國家一級導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 呂逸濤

來源:《人民政協報》2020-07-25期06版

相關焦點

  • 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嘉興法院:科技創新提升法院工作...
    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嘉興法院:科技創新提升法院工作現代化水平 2020-12-16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只爭朝夕加油幹 不負韶華再出發
    新疆日報綜合消息 1月6日下午,出席自治區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各族各界政協委員分組討論政府工作報告、計劃草案報告和預算草案報告。大家表示,要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開拓進取,以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奮鬥姿態,共同譜寫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疆篇章。尹勝委員說,2019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自治區黨委團結帶領全區各族幹部群眾,紮實做好穩定發展改革工作,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進步。
  • 她,不負韶華貼心服務群眾——記全國「最美公務員」劉韶華
    她,不負韶華貼心服務群眾——記全國「最美公務員」劉韶華正在做志願服務的劉韶華 金昌市婦聯供圖  12月6日,金昌市劉韶華榮獲「最美公務員」稱號並在北京參加榮譽發布儀式。這是甘肅省唯一入選的全國「最美公務員」。
  • 全國政協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席馬建中:在常態化防控中...
    針對當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新階段,全國政協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席馬建中提交了關於在常態化防控中充分發揮「清肺排毒湯」作用的提案,要充分發揮該方藥療效確切、服用方便、無副作用、人群依從性好、成本低廉的特點,減輕疫情防控壓力和成本。
  • 【政協委員風採】郝研研:只爭朝夕加油幹 不負韶華再向前
    他就是縣政協委員、美原鎮副鎮長——郝研研。 面對吃「閉門羹」、人戶分離、找不到人等難題,普查員們採取「別人休息我上班,別人回家我出門」錯時上門的摸排方法,用一次次的堅守,換來「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縣政協委員 美原鎮副鎮長 郝研研
  • 全國政協臺聯界別委員在瓊考察兩岸融合發展
    本報訊(記者 修菁)11月25日到30日,全國政協臺聯界別委員赴海南省開展深入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界別考察。考察團先後到達海口、澄邁、瓊海、保亭、三亞等地,與海南省和各地市的涉臺部門、在瓊創業、工作、生活的常住臺胞、臺商、臺青代表舉行多場座談會,並深入多家在瓊投資興業的臺企和臺青聚居性創業基地,圍繞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在海南省貫徹落實的情況以及國家惠臺措施在瓊落實情況,傾聽各方聲音,了解困難和問題,為做好明年全國政協全會界別提案積累素材。
  • 白氏頭條:全國白氏政協委員名單匯總
    現任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婦聯執委。歷任許昌師範專科學校圖書館館長,政協許昌市第三屆委員會副主席,許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現任許昌市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委,許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風物長宜放眼量,莫使歲月負韶華
    風物長宜放眼量,莫使歲月負韶華政協青島市委員會辦公廳:本屆政協換屆以來
  • 全國政協委員江浩然:帶著真知灼見 反映社情民意
    恆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政協委員、黨委書記、董事長江浩然的帶領下,結合自身專業優勢,緊急技術攻關,推出人民幣消毒櫃,讓老百姓用上「放心錢」。「我們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智慧銀行解決方案提供商,為降低人民幣在流通過程中傳播病毒的可能性,我們立足主業、發揮優勢、主動作為,第一時間向金融機構了解疫情防控需求,豐富產品線,推出人民幣消毒櫃專門用於現金消毒。」
  • 匯聚強農惠農的政協力量——全國暨地方政協農業農村委工作座談會...
    12月10日至11日,全國暨地方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工作座談會在重慶市召開。本次會議是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成立以來第一次全國範圍的座談會。會議總結交流了十三屆全國政協以來各級政協農委工作主要經驗,深入研究探討政協農委工作特點規律,共同謀劃下一階段政協農委重點工作。
  •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建工總工程師王美華:加強科技創新引導 提高...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兩會報導組 施露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建工總工程師王美華近日將攜1份議案赴兩會。王美華在提案中建議加強科技創新引導,提高科技成果質量。王美華認為,我國科技創新相關規劃指標體系存在不足。「十三五」規劃大幅度增加了與創新相關的指標,但部分指標卻不能反映創新驅動的真實能力。王美華建議應完善國民經濟發展規劃中反映創新的指標體系,從創新成果的國際競爭力的視角出發,探索設立能夠反映國家真實創新能力的指標,如單位GDP智慧財產權使用費收入等。
  • 今天,北侖區政協九屆四次會議勝利閉幕
    上午10時45分,區政協九屆四次會議閉幕會開始,大會主持人陳召華宣布,應到委員204名,實到委員194名,符合政協章程規定。會議通報了大會期間提案收集和初審情況;審議通過區政協九屆四次會議決議。梁群對會議的圓滿成功表示祝賀。他說,會議精簡緊湊,富有成效。
  • ...住陝全國政協委員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會側記
    5月21日,來自各族各界各黨派各團體的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齊聚人民大會堂。他們肩負重託和責任,共商國是、共話發展、共謀未來。人民大會堂內,氣氛莊重。委員們注視著主席臺正中懸掛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兩側鮮豔奪目的紅旗,等待兩會時間正式開啟。15時,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人民大會堂內高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全國政協委員、恆銀金融董事長江浩然:心無旁騖創新 抓牢關鍵核心...
    全國政協委員、恆銀金融董事長 江浩然  ⊙記者 李丹丹 ○編輯 吳正懿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恆銀金融董事長江浩然接受上證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面對疫情衝擊,我國經濟表現出極強韌性,穩企業保就業措施不斷加碼
  •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發聲:支持特區政府推遲第七屆立法會選舉
    當日,多位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對這一決定表示認同和支持。全國政協常委、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榮譽顧問周安達源表示,立法會選舉推遲一年舉行,是特區政府和行政長官從香港實際出發,在順從強大而真實民意的基礎上作出的正確決定,他堅決支持與擁護。「相信在中央的支持下,全體港人的配合下,香港定能走出困境,逐步恢復正常的秩序。」
  • 全國政協委員走訪iEnglish 調研未來教育發展
    6月7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張雲勇、祝連慶走訪調研託普朗寧(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圍繞英語學習產品研發、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全國政協委員張雲勇(右二)、祝連慶(右一)在走訪調研。資料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年初,全國大中小學校推遲開學,2.65億在校生普遍轉向線上課程,「停課不停教、不停學」成為學生們的「新常態」。
  • 全國政協委員楊玉成:交出一份沉甸甸的「委員作業」
    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主任楊玉成。  長城新媒體記者 郭甜肖  歲末年初,疫情突發,特殊時期,政協委員交出的履職作業也「特殊」。  2月27日,一則《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農業院校動物醫學專業師生作用》的社情民意信息被報送到全國政協,並得到批示「建議有見地」。
  • 迎兩會代表委員履職錄丨全國政協委員吳凡:構建「大應急」模式 為...
    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說話的時候,記者在電話中還可以聽到打字的聲音。作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專家組成員,這幾個月來,從一早睜眼忙到半夜,成了她的工作常態。圖說: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 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攝不久前,吳凡委員還參加了上海《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若干建議》(簡稱「公衛建設20條」)的新聞發布會。吳凡委員表示,關注公眾健康,聚焦成「疫」根源,通過組織行為、公共政策預防健康危害因素,促進健康。
  • 在深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送上祝福:在...
    談及深圳過去40年的發展,全國政協委員、臺盟深圳市委會主委林娜滿懷深情。「在深圳生活了20多年,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我要利用好全國兩會這個平臺,為深圳、為廣東的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雅昌文化集團董事長萬捷:在深圳見證了太多不可能變成可能 「在深圳,我見證了太多不可能變成可能。」
  • 媒體關注|全國政協委員盧永琇:建立青少年防災防疫博物館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即將開幕,經過統一健康檢查後,住津全國政協委員搭乘京津城際動車,踏上了奔赴北京的路程,履行職責,共襄盛會。如何做好疫情這一道「加試題」、如何跑出中國減貧的「加速度」、如何以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記者通過電話連線採訪了部分委員,在言談話語之間感受著他們即將出席這次「特殊」兩會的期盼之情,體味著他們對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