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退休女教師助力,流浪老人回到闊別近60載的雲南老家

2020-12-27 湖南在線

長沙退休女教師李樂意助力,流浪老人回到闊別近60載的雲南老家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幾眼

肖家福老人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受訪者供圖

退休女教師李樂意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琦 攝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琦 實習生 詹依依

「感謝長沙熱心市民對我的關心,我已經從湖南長沙回到了雲南老家。」近日,闊別家鄉雲南省巧家縣近六十載的肖家福踏上了返鄉路。就在一個月前,他還是一名瑟縮在長沙地下通道的流浪老人。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他幾眼,長沙退休女教師李樂意決定,幫肖家福老人回家鄉。一個愛心幫扶流浪老人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三次探訪

11月27日,長沙嶽麓區濚灣鎮的一處地下通道裡,一位流浪老人衣著單薄,從早到晚待在那裡。當天,麓山外國語實驗中學的退休教師李樂意回學校辦事,看到了這一幕。

「我有隨身帶1元錢的習慣,可以隨時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李樂意在老人面前的不鏽鋼碗裡放了1元錢,便離去了。辦完事再次經過地下通道時,她看到有一對母子將蛋糕送給老人吃,老人伸手去接。

「那是怎樣的一雙手啊!」李樂意發現,老人的手指關節已全部變形。他的雙眼紅腫,睫毛已脫落,眼瞼處有潰爛,幾乎看不見黑眼珠。待母子二人離開後,她才走上前與老人對話。但老人不願多言,除了接受少量零錢和食物外,他拒絕一切其他幫助。

李樂意告訴記者,她生來有顆好奇心,心裡也難裝下事。當晚,她一直難以入眠,想著流浪老人在寒夜裡會不會挨凍。11月28日,她又來到地下通道。第二次探訪,儘管勸導無果,但李樂意在與他的對話中獲取到了關鍵性信息——老人是雲南省巧家縣人。

「他不理我,我也要問,也要幫他!」11月30日,李樂意又來到地下通道,老人還在那裡。為了了解老人的詳細情況,她蹲下身子詢問:「天氣這麼冷,我看您的被子很單薄,我們嶽麓區的救助站不遠,我送您去好嗎?」老人連連擺手拒絕。她遠遠地拍下照片,並決心將老人送到救助站去,最好能幫他回家。

寫信求助

11月30日晚,李樂意找到了雲南省巧家縣政府網站。她點開「縣長信箱」,寫下一封求助信。「我告訴他如果他想回家,我可以給他買票送他上車,他拒絕了。我要送他去我們本地的救助站,他連連擺手不去……」信中,李樂意坦言,面對老人的拒絕,她不知道如何才可以幫助他。

次日,李樂意就接到了巧家縣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的電話和添加微信請求。一場跨越湘滇兩省幫助流浪老人回家的旅程正式開始。

「當時我正在回嶽陽老家的路上,巧家縣民政局與嶽麓區救助站已取得聯繫。聽到這個消息,我特別激動。」李樂意告訴記者,她找同事幫忙,按照救助站要求拍下了流浪老人的照片和視頻。此後,嶽麓區救助站委託街道、社區24小時關注老人動態。

「天氣冷,跟我們去救助站吧!」嶽麓區救助站工作人員吉付林與老人第一次接觸時,老人不讓接近;給他送衣物、被子等物資,也屢被拒絕。「我們多次跟老人解釋,告訴他現在國家政策好,回老家後當地政府會安置。老人無身份證和戶口,先去嶽麓區救助站也方便些。」吉付林勸說多次,老人才放下戒備心,打開了話匣子。

踏上歸途

原來,老人名叫肖家福,今年73歲,是巧家縣蒙姑鎮人。他自幼遭遇家庭變故,成了孤兒,過繼到一戶趙姓人家中。小時候,肖家福給人放牛,在8歲那年不幸患上眼疾、手疾。無錢醫治,生活陷入窘境,無奈之下,1962年,他便離家流浪至昆明;1983年,肖家福沿途乞討三個月,流落到了湖南。

「這麼多年,他去了很多地方,除了長沙,還有株洲、湘潭、益陽等多個地方。」吉付林告訴記者,肖家福此前一直以拾荒為生,2017年開始乞討。

「前後做了三次工作,終於勸動他回家。」吉付林介紹,得知要回家,老人的心情格外好。在長沙多部門協調下,救助站為肖家福買到了火車票。12月10日,吉付林和同事帶著肖家福跨越千裡,踏上歸途。

「我多次想回家,但是沒有身份證和戶籍,加上怕回家吃住沒有著落,沒敢回來。」與兒時夥伴聊天時,肖家福說,自己離開老家已近60年,這次能回來,多虧了長沙的好心人幫助。如今,在當地的敬老院裡,老人衣食無憂,生活有了保障。

「我覺得,這只是個很小的事情。但是,幫助了這位離家快60年的老人,我很快樂。」李樂意說,老人能夠在家鄉安享晚年,她心裡的一塊石頭也終於落了地。

相關焦點

  •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幾眼,長沙退休女教師助力流浪漢回老家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琦 實習生 詹依依「感謝長沙熱心市民對我的關心,我已經從湖南長沙回到了雲南老家。」近日,闊別家鄉雲南省巧家縣近六十載的肖家福踏上了返鄉路。就在一個月前,他還是一名瑟縮在長沙地下通道的流浪老人。
  • 流浪59年後回鄉,兒時玩伴一眼認出他
    流落到湖南的肖家福怎麼也沒想到,他有一天還能回到雲南老家,與發小坐在一起曬著太陽細說往事。    今年74歲的他這輩子可以說是命途多舛,8歲時患上眼疾和手疾無錢醫治,15歲時獨自離家流浪,在昆明待了近20年,之後徒步3個月走到湖南流浪至今,一直靠打工或拾荒維持生計。
  • 七旬老人回到闊別50年的家鄉
    這位激動的乘客名叫劉日周,他之所以激動得嚎啕大哭,是因為他終於回到了闊別50年之久的家鄉。回家,也許對於常人來說,是一件多麼平常的事,可對劉老來說,卻用了整整半個世紀。劉老的回家之路,還得從兩個星期前說起。
  • 抗美援朝女戰士60年的夙願,今天實現了!
    大家 都在看抗美援朝女戰士的遺願:找到68年前贈送她慰問袋的2位宜昌人胡惠芳、陸統球兩位老人的家屬,你們在哪兒?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她的兒子——在長沙定居的梁鋼先生通過本報,想找到當年的兩位宜昌郵電工人或者家屬,完成老人的遺願。近段時間以來,記者先後在宜昌市郵政局、宜昌郵政福綏路所、二馬路社區等地踏訪,得到了郵政工作人員、社區居民和網格員以及熱心市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遺憾的是,一直沒有新的線索。
  • 七旬老人在外流浪38年,家鄉在哪都忘了,但他...
    近日,張茂凡在湖州長興警方的幫助下,終於找到了闊別38年的故鄉,回到了親人的身邊。走訪發現流浪老人戶籍查詢竟「查無此人」事情要從2019年2月說起。當時湖州長興縣公安局夾浦派出所民警王瑞明來到轄區月明村走訪,排查流動人口情況。當他經過村裡一處廢棄多年的平房時,從稀落的燭光裡看到一個人影。王瑞明走進一看,發現屋子裡住著一名流浪老人,他衣衫襤褸,但身體還算硬朗。
  • 「你拖累死我了」,60歲女兒怒斥80老母親,退休老人新型壓力來了
    不過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很久,一轉眼孫阿姨已經60歲了,這時想抱孫子的願望也已經達成了,孫子出生後孫阿姨就滿心歡喜地去兒子家幫忙照看小孫子。可是沒過多久卻接到消息稱,自己80歲的老母親突然病倒了,需要有人照顧。
  • 明知在學校不受大家歡迎,55歲女高級教師為何還要延遲到60歲退休?
    從國家政策允許中小學高級女教師自主選擇55歲還是60歲退休後,許多女高級老師選擇延遲到60歲退休,結果引起了一定的矛盾,受到大家的關注。現在是明明知道自己延遲退休不受大家歡迎,而55歲女高級教師還是選擇繼續工作到60歲退休。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雲南女教師失聯近10日,丈夫、弟弟先後發聲,你究竟在哪裡?
    女老師失聯第九天記者聯繫了尋人啟事上所留的電話,接電話的是朱靜的弟弟朱宏,他說,從8月15日開始姐姐就失聯了,今天已經是第九天了,姐姐是香格裡拉市金江小學的老師,今年四十歲,與姐夫育有一個女兒。失聯朱老師的弟弟朱宏:「她說出去一下就沒再回來,她丈夫不在家,她公公婆婆在家,小孩也在家,小孩說媽媽出去了就沒回來了。」
  • 60歲大爺的哭訴:家有長壽老人是我退休噩夢的開始,我太累了
    特別是作為退休老人來說,本以為退休後可以好好在家享福,子孫環繞是最幸福的晚年生活,可如果家裡有一位長壽老人的話,想要退休在家享清福的願望就會化為泡影。我的二伯伯60歲退休,退休前他是一位人民教師,本想著退休後拿著退休工資,帶著老伴兒出去遊山玩水,好好過個幸福的晚年。
  • 古代官員告老還鄉,回到老家都幹什麼了?
    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86歲的賀知章向朝廷請求,回到故鄉越州永興,這才有了「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千古名句。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定國後,大封功臣,劉伯溫受封誠意伯,食祿二百四十石。
  • 闊別近50年, 河南鄧州任氏尋找丹江口任德川老人
    掌上丹江口微信營銷|活動策劃|程序開發|視頻製作本期編輯:小魚兒本期來源:十堰晚報尋人啟事近日,小編收到一條求助信息,現住河南鄧州市的任國法先生希望能夠找到闊別多年的丹江口任德川老人及其家人。闊別多年,據任國法的女兒說,中途他的爺爺任文亭曾經找到過任德川。大概是在1972年,任文亭坐船前往丹江口市,當年的任德川四五十歲,在均縣印刷廠(當時叫「鉛印廠」)工作,生活條件還算不錯,見到老家來的侄子任文亭後,分外親熱,請任文亭吃了午飯,幾番挽留不住,這才送他坐船返回。70年代後期,任文亭攜全家搬到鄧州市區定居。
  • 民警牽線搭橋,七旬老人與闊別50年戰友重逢
    民警牽線搭橋,七旬老人與闊別獲知老人心願後,民警通過警務平臺查詢系統,成功為老人找到了戰友。    「大雄,是你嗎?我是你的老戰友張永芳呀。」不到一個小時,張永芳在馬市集鎮見到了戰友沈大雄,兩位老人在見到彼此的瞬間,激動地相擁在一起。
  • 一名女教師,獲得的最高榮譽,會有哪些?
    如果說最高榮譽是各級政府部門頒發的榮譽證書的話,對於女教師而言,有這麼幾類:大部分縣優秀教師;也有一些無私奉獻的女教師會獲得更高層次的榮譽;有突出貢獻的女教師,獲得國家級榮譽,也不足為奇。我校有近二十位女教師,近年來,無一人獲市級以上獎勵,獲得縣級優秀教師的,也只有三位,更多的女教師只獲得鎮級優秀教師。其中,既有女教師們沒有突出貢獻的原因,也與評選難以下到基層有關。
  • 退休教師陸永元:因為有愛,始終保持不變的溫度
    昨天,68歲的退休老教師陸永元來到這裡,和周崇禮老人商量關心下一代相關事宜。周崇禮老人說,陸永元是自己所在的三棵樹鄉離退休老幹部黨支部書記,自從這個文化大院建成後,陸永元經常來到這裡幫助工作,可以說陸永元是這個文化大院的「鐵桿粉絲」。注重親情 他情暖老嶽母 陸永元的家住在宿城區項裡街道紅星社區,區劃調整之前歸屬於三棵樹鄉。
  • 55歲女幹部被通知60歲退休 專家建議男女統一60歲退休
    不出意外,今年剛好55歲的方敏應在十月份提交退休申請,進而走入她期盼已久的退休生活。如今,距離辦理退休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她收到了主管單位發來的通知,其中明確表明,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中正副縣處級及相應職務層次女幹部,事業單位中任黨務、行政管理的相當於正副處級女幹部、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年滿60周歲退休。
  • 八旬退休教授帶著保姆離家出走,置40年夫妻情於不顧,究竟為何
    周文秀和丈夫楊義德都是長沙某高校的退休老師,丈夫退休前還是學校的教授,可是,就在前不久,周文秀從廣東大女兒那返回長沙家中時,卻意外地發現丈夫楊義德不見了,隨著他不見的還有家中的四套棉被和廚房裡的三桶食用油。
  • 2020年長沙縣第四季度「星沙好人」評選活動投票啟動!
    從老人的起居飲食到日常看病買藥,從住院陪床護理到為叔叔裝修房子。在青春最美的歲月裡,廖豔芳一邊照顧家庭,一邊照顧叔叔,無怨無悔。老人的一切事情,都是侄女廖豔芳在打理。她說,這是我的親人,照顧他是我的責任,二十載歲月轉瞬即逝,在廖範林老人清醒的時候,常常念叨著,我的侄女對我最好。
  • 男60女55歲退休過時了?新方案被提出,延遲退休還是要來?
    我國現在一直延續就是,男60女55歲的退休方案,而且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突然改變退休年齡,一時令很多人難以接受。其實「延遲退休」在其他國家早就開始實施了,並且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比如日本就把退休年齡延遲到65周歲,英國實行的也是男65女60周歲退休,因此也可以看出來,並非只有我國在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全球都在挑戰這一難題。與眾多國家想相比,我國在「延遲退休」這方面,推動相對較晚。
  • 替女學生貸款後被拉黑,退休教師背上20多萬債務!為還錢四處去做...
    隨著退休工資卡解凍,李中隨被「凍結」近三年的人生也正式解凍。近18萬貸款還清,拿著工資卡的李中隨哭了,他說終於解脫了。2017年,李中隨從費縣中學退休,作為縣級優秀教師,60歲的他本可以過著平靜、幸福的退休生活。不過,這一切被自己突然造訪的女學生打亂了。在生活困難、需要老師幫忙借貸的謊言下,李中隨替這位學生背上了18萬的借貸款,工資卡也被凍結。
  • 退休老人感言:想過好晚年得先翻過一座大山,不是來自子女和存款
    家有長壽且患病父母親,是退休後的一座大山 建國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壽命也相應增長,如今百歲老人並不罕見,老人們普遍能活到將近八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