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幾眼,長沙退休女教師助力流浪漢回老家

2021-01-09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琦 實習生 詹依依

「感謝長沙熱心市民對我的關心,我已經從湖南長沙回到了雲南老家。」近日,闊別家鄉雲南省巧家縣近六十載的肖家福踏上了返鄉路。就在一個月前,他還是一名瑟縮在長沙地下通道的流浪老人。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他幾眼,長沙退休女教師李樂意決定,幫肖家福老人回家鄉。一個愛心幫扶流浪老人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三次探訪

11月27日,長沙嶽麓區濚灣鎮的一處地下通道裡,一位流浪老人衣著單薄,從早到晚待在那裡。當天,麓山外國語實驗中學的退休教師李樂意回學校辦事,看到了這一幕。

「我有隨身帶1元錢的習慣,可以隨時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李樂意在老人面前的不鏽鋼碗裡放了1元錢,便離去了。辦完事再次經過地下通道時,她看到有一對母子將蛋糕送給老人吃,老人伸手去接。

「那是怎樣的一雙手啊!」李樂意發現,老人的手指關節已全部變形。他的雙眼紅腫,睫毛已脫落,眼瞼處有潰爛,幾乎看不見黑眼珠。待母子二人離開後,她才走上前與老人對話。但老人不願多言,除了接受少量零錢和食物外,他拒絕一切其他幫助。

李樂意告訴記者,她生來有顆好奇心,心裡也難裝下事。當晚,她一直難以入眠,想著流浪老人在寒夜裡會不會挨凍。11月28日,她又來到地下通道。第二次探訪,儘管勸導無果,但李樂意在與他的對話中獲取到了關鍵性信息——老人是雲南省巧家縣人。

「他不理我,我也要問,也要幫他!」11月30日,李樂意又來到地下通道,老人還在那裡。為了了解老人的詳細情況,她蹲下詢問:「天氣這麼冷,我看您的被子很單薄,我們嶽麓區的救助站不遠,我送您去好嗎?」老人連連擺手拒絕。她遠遠地拍下照片,並決心將老人送到救助站去,最好能幫他回家。

寫信求助

11月30日晚,李樂意找到了雲南省巧家縣政府網站。她點開「縣長信箱」,寫下一封求助信。「我告訴他如果他想回家,我可以給他買票送他上車,他拒絕了。我要送他去我們本地的救助站,他連連擺手不去……」信中,李樂意坦言,面對老人的拒絕,她不知道如何才可以幫助他。

次日,李樂意就接到了巧家縣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的電話和添加微信請求。一場跨越湘滇兩省幫助流浪老人回家的旅程正式開始。

「當時我正在回嶽陽老家的路上,巧家縣民政局與嶽麓區救助站已取得聯繫。聽到這個消息,我特別激動。」李樂意告訴記者,她找同事幫忙,按照救助站要求拍下了流浪老人的照片和視頻。此後,嶽麓區救助站委託街道、社區24小時關注老人動態。

「天氣冷,跟我們去救助站吧!」嶽麓區救助站工作人員吉付林與老人第一次接觸時,老人不讓接近;給他送衣物、被子等物資,也屢被拒絕。「我們多次跟老人解釋,告訴他現在國家政策好,回老家後當地政府會安置。老人無身份證和戶口,先去嶽麓區救助站也方便些。」吉付林勸說多次,老人才放下戒備心,打開了話匣子。

踏上歸途

原來,老人名叫肖家福,今年73歲,是巧家縣蒙姑鎮人。他自幼遭遇家庭變故,成了孤兒,過繼到一戶趙姓人家中。小時候,肖家福給人放牛,在8歲那年不幸患上眼疾、手疾。無錢醫治,生活陷入窘境,無奈之下,1962年,他便離家流浪至昆明;1983年,肖家福沿途乞討三個月,流落到了湖南。

「這麼多年,他去了很多地方,除了長沙,還有株洲、湘潭、益陽等多個地方。」吉付林告訴記者,肖家福此前一直以拾荒為生,2017年開始乞討。

「前後做了三次工作,終於勸動他回家。」吉付林介紹,得知要回家,老人的心情格外好。在長沙多部門協調下,救助站為肖家福買到了火車票。12月10日,吉付林和同事帶著肖家福跨越千裡,踏上歸途。

「我多次想回家,但是沒有身份證和戶籍,加上怕回家吃住沒有著落,沒敢回來。」與兒時夥伴聊天時,肖家福說,自己離開老家已近60年,這次能回來,多虧了長沙的好心人幫助。如今,在當地的敬老院裡,老人衣食無憂,生活有了保障。

「我覺得,這只是個很小的事情。但是,幫助了這位離家快60年的老人,我很快樂。」李樂意說,老人能夠在家鄉安享晚年,她心裡的一塊石頭也終於落了地。(線索提供人王先生獲一等獎)

相關焦點

  • 長沙退休女教師助力,流浪老人回到闊別近60載的雲南老家
    長沙退休女教師李樂意助力,流浪老人回到闊別近60載的雲南老家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幾眼 退休女教師李樂意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琦 攝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琦 實習生 詹依依 「感謝長沙熱心市民對我的關心,我已經從湖南長沙回到了雲南老家。」
  • 古代官員退休後,為什麼都得回老家?不止因為落葉歸根
    官員們也有三六九等之分,各種等級制度非常的嚴明,除了對官員的等級制度規定非常嚴明之外,對於官員退休之後的規定,也是非常的嚴格。古代官員退休後,為什麼都得回老家?不止因為落葉歸根。落葉歸根的傳統思想那麼為什麼官員們在退休之後,都會選擇回老家呢?其實這些官員們也是有著自己的原因的。對於一些官員來說,在退休之後,唯一的去處可能只是自己老家了,因為他們作為官員可能了解一些官場的信息,這些退休的官員可能會對一些官員造成威脅。
  • 古代官員退休後為何要回老家?惜命只是其一,答案讓人很無奈
    古代官員退休叫做致仕,一般情況下是七十歲以後,或者是老病昏聵無法處理政務時才會向皇帝提出。皇帝批准後,這些退休的大臣大部分都會返回故鄉,然後在老家終老餘生。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為什麼古代官員退休後都會返回老家,難道留在京城或者就任地生活不好嗎?
  • 古代官員退休,為何一定要回老家?落葉歸根,並非主要原因
    「準其返鄉養老」、「返回舊籍」、「遣返原籍、回家養老」等字眼也大概率地出現於官方文獻記載中。那麼,清朝乃至前朝歷代的官員退休後,為何非得返回老家,就不能留在京城或者於任職地終老嗎?有人認為這是中國傳統的「落葉歸根」觀念在起著絕對影響作用。不可否認,這一傳統觀念的影響程度,絕對不同忽視。
  • 說說快要退休教師的心情
    工作了三十多年,馬上就接受退休的年齡了,甚至不到幾個月的時間,她們的心情是如何的?在我的同事中,最近五年的時間裡,身邊的老教師依次退休,倒也看到了她們的種種心酸經歷。賈老師,辛辛苦苦三十五年,在當年教育最窮的時候為教育奉獻著,在2012年可以提前退休,賈老師奔著把小高(也就是現在的一級教師)評上,硬是沒有提前退,結果又幹了兩年,浪費車費、午餐費,還是沒等到評小高的消息,憋著氣離開了工作崗位。嘴上還要說著捨不得孩子們,只有鄉村教師曉得,除了熱愛事業之外,更多的是為了這個高。
  • 我贊同女高級教師55歲就退休,如果您不退休,就沒有年輕人的機會
    今天,三位高級教師都提交了退休申請今天,三位職稱是高級的女教師來到學校,正式遞交了退休申請。她們三位都是明年2月退休。高級教師,按國家政策,可以繼續工作5年,前提是繼續履職,也可以申請退休,對這個問題,一直眾說紛紜,有的願意退,有的願意繼續工作。我的觀點是:該調休就退休,享受生活。如果家裡負擔小,比如說不用照顧下一代,完全可以開啟新的人生。比如旅遊、鍛鍊、學習新的知識等等。
  • 退休教師陸永元:因為有愛,始終保持不變的溫度
    昨天,68歲的退休老教師陸永元來到這裡,和周崇禮老人商量關心下一代相關事宜。周崇禮老人說,陸永元是自己所在的三棵樹鄉離退休老幹部黨支部書記,自從這個文化大院建成後,陸永元經常來到這裡幫助工作,可以說陸永元是這個文化大院的「鐵桿粉絲」。注重親情 他情暖老嶽母 陸永元的家住在宿城區項裡街道紅星社區,區劃調整之前歸屬於三棵樹鄉。
  • 明知在學校不受大家歡迎,55歲女高級教師為何還要延遲到60歲退休?
    從國家政策允許中小學高級女教師自主選擇55歲還是60歲退休後,許多女高級老師選擇延遲到60歲退休,結果引起了一定的矛盾,受到大家的關注。現在是明明知道自己延遲退休不受大家歡迎,而55歲女高級教師還是選擇繼續工作到60歲退休。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八旬退休教授帶著保姆離家出走,置40年夫妻情於不顧,究竟為何
    周文秀和丈夫楊義德都是長沙某高校的退休老師,丈夫退休前還是學校的教授,可是,就在前不久,周文秀從廣東大女兒那返回長沙家中時,卻意外地發現丈夫楊義德不見了,隨著他不見的還有家中的四套棉被和廚房裡的三桶食用油。
  • 古代官員退休叫做致仕,為什麼致仕後都喜歡回老家,原因有這幾點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古代官員退休的那些事。古代我們常見到年邁的官員會和皇帝請求自己年事已高等等理由退休。退休是現代人的說法在古代叫做致仕,致仕之後他們都喜歡回到老家去生活這個叫做告老還鄉。首先我們都知道科舉制度是創立於隋唐時期,再次之前都是九品中正制也就是貴族和門閥之間的子弟無論學識如何都能做官,而寒門子弟無論多有才學不拜入哪個門閥門下得到推薦都無緣官位。科舉制度的創立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封建社會的格局,在當時全世界上來說都是最為公平的制度了。
  • 退休養老金7000以上的是什麼樣的人群?
    2020-12-23 11:02:29 來源: 銳眼商業 舉報
  • 一線教師退休還是二級職稱?有這種可能嗎,看網友怎麼說!
    外行人都覺得教師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職業,每天上幾節課就走人,作業全部推給家長批改。更讓人氣憤的是每年還有三個月的寒暑假,而且還照發工資。但教師的心酸只有內行人才能體會,有網友爆料當地有一線教師工作一輩子,直到退休還是二級職稱,也就是最低級別。這樣來看教師這個職業確實有心酸的地方,一起來看看網友怎麼說吧:
  • 替女學生貸款後被拉黑,退休教師背上20多萬債務!為還錢四處去做...
    如今,三年過去,李中隨終於擺脫了還錢的噩夢,而消失的女學生至今未現身。一個沒有院牆的土坯房費縣朱田鎮上東峪村離縣城有三十多公裡,通往村裡的公交車要很長時間才有一班。沿著山路一路顛簸到達村口,李中隨的家就在村東頭的山腳下。見到李中隨時,他正在院子裡拿著鐵鍬忙活著,要不是有村民指引很難找到他家。
  • 七年前,成龍回老家認祖歸宗,在同父異母窮大哥家只待了10分鐘
    成龍的父親陳港生,原名房道龍,2015年出生在安徽蕪湖的一個商賈之家,在來香港之前,已經在老家娶妻。房道龍從小不愛讀書,被父親送去學洪拳,後來成為國民黨上將顧祝同的警衛員,得到了他的賞識,但是沒過多久,他卻因為開槍走火,被炒魷魚。
  • 女教師婚前校內出軌聊天記錄辣眼,調離教師崗位是嚴懲還是護禿?
    女教師婚前校內出軌聊天記錄辣眼,調離教師崗位是嚴懲還是護禿?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有的高校不靜版,不是教授性侵學生,就是導師壓榨學生,弄得象牙塔裡烏煙瘴氣,嚴重敗壞了師德師風,嚴重敗壞了教師形象,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壞的影響。近日,太原師範學院一對男女教師蠅營狗苟,明鋪暗蓋,又掀起了人們對高校教師個人品德的拷問。
  • 世界上最冷的城市,六月下雪,沒有流浪漢,45歲就可以退休
    比如,與四季如春的海南相反,作為最北地區的東北地區一直以寒冷著稱,尤其是名義上是中國最冷地區的黑龍江漠河地區,每年冬天都有零下30多度的速凍溫度,這也使得每年冬天在漠河"潑水成冰"成為一項獨特的活動。但世界那麼大,自然也有比漠河更冷的地區,即使在漠河六月不下雪,也應該有一個地方還能下雪,而且境內沒有半個流浪漢,一到四十五歲就可以退休,你知道這是哪裡嗎?。
  • 有人說學校55歲以上的老教師都在等退休,不用上課:果真如此嗎
    目前的政策規定是這樣的,如果是女教師55歲,到了退休年齡,一般都準備退休。我校有位女老師,今年3月滿55歲,她過年後就沒來上班了,真正也只照顧一個多月的樣子。另一名男老師,去年11月份滿60歲,早就辦好了退休證,但因學校缺老師,故請繼續他代課,一個月另給2000代課金。過完年後,徵求過對方意見,現仍在我校代課。
  • 吉林省中小學女教師,評聘上了副高級職稱,就可以選擇性退休!
    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吉林省中小學女教師,如果已經評聘上了副高級職稱,就可以選擇性退休!身體允許可以一直工作到60歲,提出申請也可以55歲退休。但是據已經快要到退休年齡的老師說,每一年得差3萬塊錢的工資,再加上公積金待遇,5年得差20萬,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今天,一個一起周末學習心理學的老師就遇到了這個難題。她是66年的,中學心理課老師,明年就到可以退休的年齡了。今年她還夠資格參與了正高級評選。她也覺得如果退休了,每年的工資待遇差的有點多,如果不退,又怕身體受不了。
  • 戶籍在老家的初三學生,成績不理想回老家參加中考多了一條出路
    戶籍在老家的初中生,有沒有想過初三學期末,回老家報名參加中考呢?今天和一個朋友聊到中考,他說西安的學生太不容易了,他的班級幾個孩子考了507 ,506, 503……差幾分不到普高線。我想是因為外來的學生太多。除了西安郊縣部分優秀學生來西安參加中考外,外省外市的也有不少,這樣無形中擠佔教育資源,抬高了西安中考分數線,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城六區的孩子只有努力加油,追趕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