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持續看好競爭力全面提升的工程機械主機廠及國產替代加速...

2020-12-18 證券時報

中金公司指出,2020年逆周期政策調節下,前三季度我國挖掘機、裝載機、汽車起重機及叉車銷量累計同比增長32%、5%、25%、21%,均超出市場年初判斷。四季度工程機械步入補庫存旺季,10月份挖機銷量及利用指數持續高增長,主機廠及液壓件龍頭訂單供不應求,我們上調2020年挖掘機銷量預測至30.6萬臺,同比增速30%以上;汽車起重機和泵車行業銷量同比增速20%-30%。展望明年,挖掘機械受益機器換人、農機替代、出口需求恢復等因素,我們預計行業銷量增速10%以上。汽車起重機和泵車受益存量替換、環保治超等因素,我們預計行業銷量繼續雙位數高增長。我們持續看好競爭力全面提升的工程機械主機廠,及國產替代加速的液壓件龍頭。

相關焦點

  • 工程機械
    受益於人工替代、環保升級以及海外市場拓展等因素,龍頭企業伴隨市佔率提升,估值有望繼續提升。回顧:2020年需求逐季復甦,行業指數漲幅靠前工程機械產品種類很多,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和起重機械是其中主要大類。其中挖掘機是工程機械行業的「晴雨表」。今年前11月挖掘機銷量超預期,賣出29.6萬臺,中金公司預計全年銷量有望達到32萬臺以上,同比增長36%。
  • 中金公司:未來3-5年挖掘機行業周期屬性將會弱化 進入成長新周期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歲末年關,投資者普遍關注2021年工程機械行業的行業景氣;我們以挖掘機為例剖析了工程機械持續超預期的原因。我們認為,受益於人工替代、土方機械結構升級以及海外市場拓展,挖掘機行業有望進入成長的「新周期」,龍頭企業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 國元證券--2021年機械行業策略報告:乘風向上 國產崛起
    值得關注的是,在此輪疊加國內外疫情壓力測試的上升周期中,中國製造全球供給替代明顯,產業鏈的完整性和穩定性優勢凸顯,逐漸承接了歐美日等國的訂單,替代進口的進程日益加速。例如,工程機械領域,三一重工(600031)、徐工機械(000425)等國內主機廠加速取代外資主機廠的歷史地位,恆立液壓(601100)、艾迪精密(603638)逐步取代KYB、川崎重工、力士樂等傳統液壓件品牌,國產機器人廠商埃斯頓(002747)和機器人「四大家族」差距越來越小。國內優質裝備龍頭厚積薄發,迎來絕佳彎道超越的歷史機遇。
  • 工程機械:2021年景氣度延續 市場份額仍向龍頭聚集
    近日,財聯社記者從部分機械龍頭公司和機構反饋信息看,整個工程機械行業需求旺盛,訂單充足,2021年景氣度將延續,在今年高基數增長背景下,明年增速或有所放緩,其中挖機增速中樞預計在10%左右。受益於人工替代、環保升級以及海外市場拓展等因素,龍頭企業伴隨市佔率提升,估值有望繼續提升。
  • 中信建投證券:工程機械行業成長性大過周期性 估值進入上行階段
    2008年底中國推出四萬億刺激政策,導致2009-2011年基建和工程機械的需求明顯提升,2012-2015年宏觀經濟明顯進入調整期,主機廠明顯感受到調控帶來的壓力。②需求透支。2010-2012年主機廠推出零首付和低首付銷售政策,大量的產品流向資質較差的客戶,透支了未來需求。
  • 2021年機械行業策略報告:乘風向上,國產崛起
    例如,工程機械領域,三一重工、徐工機械等國內主 機廠逐步取代歐美日等主機廠商的歷史地位,恆立液壓、艾迪精密逐步取代 KYB、 川崎重工、力士樂等傳統液壓件品牌。通用設備領域,國產機器人廠商埃斯頓、拓斯 達逐漸向機器人「四大家族」追趕,綠的諧波在諧波減速器領域已實現國產替代。
  • 「新基建」背景下,工程機械迎來井噴期
    在日本泡沫經濟達到頂峰的1990年前後,僅日本就佔了世界工程機械需求的40%,而當時日本的人口僅佔世界的2%。20世紀90年代,日美歐對工程需求如此之高的原因在於當時日美歐的城鎮化率迅速提升。伴隨城鎮化率的提升,基建和房產旺盛,因而催生對工程機械的需求,到1990年日本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3%,而美、英、德均超過70%。
  • 盈利最高是三一重工,工程機械上市公司2019年度業績預告匯總
    主要原因:1、由於基建需求拉動、國家加強環境治理、設備更新需求增長、人工替代效應等多重因素推動,工程機械行業持續增長;2、公司在研發創新、智能製造、營銷服務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路面機械等主要產品國內國際市場份額持續提升,主導產品具備強大的全球競爭力;3、公司大力推進數位化轉型,經營效率、人均產值持續大幅提升;
  • 中金公司:特種電容行業高景氣有望持續至2022年中期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金公司  我們判斷特種電容行業的「備貨」高景氣,有望持續至2022年中期。年初以來,以火炬電子、鴻遠電子、宏達電子三家公司為代表的特種電容行業季度業績增速呈現「加速」狀態,即使有一季度疫情影響,三家公司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速也在40%~50%之間,業績的高增長反映了行業的高景氣。其市場表現也較為靚眼,年初至今股價漲幅均在150%以上。  往前看,行業的高景氣、業績的高增長將持續多久,是投資者較為關注的問題。
  • 中金公司:全面剖析新能源電解液環節競爭堡壘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我們全面剖析了電解環節的競爭壁壘,並復盤了LiPF6 2015-2017年與本輪的漲價周期。我們認為,LiPF6目前的供需偏緊加速具備縱向一體化能力的電解液龍頭的份額成長,短期利潤加速釋放,中長期份額提升可期且穩固,格局清晰。
  • 招商銀行:國產品牌強勢崛起,中國工程機械出海競爭新興市場
    圖18:挖掘機農村需求佔比持續提升:國產品牌,乘勢崛起中國廣闊的工程機械市場孕育出了具有極強競爭力的國內工程機械企業,在國內形成五大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囊括湖南、江蘇、山東、廣西、福建五地。受限於我國製造業整體水平,前期我國工程機械零部件大多依賴進口,如發動機、液壓零件、電控系統等在國內基本處於空白。供應鏈對外高度依賴給主機企業在存貨、生產周期和研發協同上帶來極大壓力。以恆立液壓為代表的國內企業,通過液壓領域等工程機械核心產業鏈的布局,在性能、成本等方面提升了國產工程機械品牌的競爭能力。此外,國內龍頭企業在服務網絡布局上對國外品牌的大幅超越,進一步提升了國產品牌的競爭力。
  • 三一重工:厚積薄發,工程機械龍頭全球化進程加速
    一方面下遊基建和地產投資需求平穩,斷崖式下滑概率不大,另一方面客戶盈利能力仍然很好,意味著行業需求具有可持續。對於最核心的挖機細分市場,還有對裝載機的替代以及小微挖滲透率提升結構性增量,作為人力替代的平臺型工具,應用範圍廣,參考全球主要地區的挖機保有密度,國內每百萬人口挖機保有量密度跟發達國家還有比較大差距,行業天花板遠未到。
  • 核電國產替代關鍵領域又進一步 碳中和打開未來成長空間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歐陽)訊,近日,國核自儀聯合國內相關製造單位,成功完成「國和一號」示範工程核電站堆芯儀表系統的國產化攻關任務,相關設備均已順利通過堆上試驗和我國核安全設備監管要求的全部鑑定試驗,標誌著我國具備了該系統的國產化製造供貨能力。
  • 揚傑科技:國產替代進程逐步加速中
    展望20年,在消費電子、工控、物聯網、新能源等帶動下,功率器件需求增長,景氣度有望持續向好。(2)客戶訂單逐漸飽滿,帶動4寸/6寸產線稼動率提升,尤其是19Q2之後提升顯著,帶動毛利率水平向好,20年有望繼續改善。(3)費用上,公司持續降本增效,管理費用控制較好,研發和銷售費用平穩。在18年理財產品逾期計提減值完畢後,19年採取保守投資策略,風險較低。
  • 三一徐工挖機紛紛漲價,工程機械迎來漲價潮?
    剛進入4月,工程機械各大主機廠便開始上調泵車和挖掘機價格。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聯重科、柳工、三一重工、徐工等龍頭主機廠均不同幅度的上調了泵車和挖機價格。相關數據 總結本次工程機械主機龍頭企業提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海外疫情衝擊下工程機械全球供應鏈偏緊,許多零部件廠商相繼宣布停工或減產,泵車底盤
  • 工程機械競爭力研究:是什麼造就了卡特彼勒和小松?
    1968 年,小松在小山工廠完成了柴油發動機完整的生產線與設備建設,此後其與卡特彼勒在柴油發動機領域的較量一直持續至今。內部開展質量控制計劃,全面提升推土機零部件工藝。看好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全球競爭力中國工程機械龍頭廠商海外競爭力持續提升隨著產業鏈配套能力、製造能力大幅提升,產品線不斷豐富,中國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從大到強,已經成為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重要參與方。
  • 工程機械全年銷量超預期 分析師稱行業有望繼續保持較高景氣度
    中國銀河證券分析師李良認為工程機械全年銷量超預期主要是政策託底使基建投資等景氣度較高所致。國產工程機械龍頭份額相對穩定李良指出總體來看,我國經濟基本面穩中向好,逆周期調節效果逐漸凸顯,下遊需求穩步回暖,隨著對新冠肺炎的防控逐步進入常態化,對工程機械2021年銷量持樂觀預期。李良分析,國產龍頭份額穩中有升,海外銷售或實現彎道超車。
  • 機械行業深度報告:跟隨工程機械的β,追尋高端製造的α
    三一挖機:據公司半年 報,上半年三一挖掘機共銷售 4.3 萬臺,市佔率達 25.5%,穩居國內第一,營收為 186.49 億元, 同比增長 17.22%。徐工挖機:上半年鏟運機械營收同比增加 30.91%,挖掘機市場佔有率同比 增長 0.9%穩居國內市場前兩強,市佔率超過 18%。國產工程機械龍頭份額相對穩定、同比上 升,盈利能力增強,我們預計未來也將持續保持龍頭地位。
  • 中金公司造紙行業2021年展望:業績向上 原料為王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2H18~1H20的兩年間行業整體盈利處於低谷。我們認為,過去的一個低谷期伴隨著行業格局的整合,龍頭紙企通過向上遊布局原料、加強精細管理進一步深化成本優勢,並積極擴產,形成了小廠退、大廠進的局面。
  • 中金公司造紙行業2021年展望:業績向上 原料為王-股票頻道-金融界
    來源: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診股)2H18~1H20的兩年間行業整體盈利處於低谷。我們認為,過去的一個低谷期伴隨著行業格局的整合,龍頭紙企通過向上遊布局原料、加強精細管理進一步深化成本優勢,並積極擴產,形成了小廠退、大廠進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