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中秋節與日本的十五夜

2021-02-22 MOJi辭書

 今年の9月13日は中國の中秋節です。舊暦の8月15日にあたる「中秋節」は、春節(舊正月)、元宵節、端午節とならぶ「中國の四大伝統祭り」と呼ばれています。中秋節の満月は団欒を象徴し、中秋節は別名「団円節」とも呼ばれています。毎年中秋節になると、家族は一緒に団欒の食事を楽しんでいます。

 今年的9月13日是中國的中秋節。舊曆8月15的「中秋節」與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並稱「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滿月象徵團圓,中秋節也被稱為「團圓節」。每逢中秋節,家人就一起共享團圓之夜。

 中秋節の由來は、3000年以上も前の中國の「羿が太陽を射落 嫦娥が月に奔る」という愛のエピソードから來ています。そのため、漢族の民間においても、中秋節に戀人を見つけるという風習があります。

  中秋節的由來是3000多年前,中國的「后羿射日,嫦娥奔月」促成的一段愛情佳話。因此,漢族民間有在中秋節尋找戀人的風俗。

 昔は食事の後は庭に出て、スイカなどの丸い果物を月に供えました。その中でも、月餅は形が円型で、団円を象徴して、中秋節に必ず食べ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ものです。中秋節に月餅を食べることは端午節の粽、元宵節の元宵と同じように、伝統的な習俗です。現在、マンションに住んでいる人々は、ベランダでしか月見ができなくなってしまいました。

 以前在吃完飯後,大家都會到院子裡,供奉上類似於西瓜的圓形水果。其中,月餅的形狀是圓的,象徵著團圓,是中秋節必吃的食物。中秋節吃月餅就相當於在端午的時候吃粽子,元宵節吃元宵一樣,是傳統的習俗。現在住在公寓的人們,就只能在陽臺上賞月了。

 そんな中、各地のテレビ局は中秋節の番組を放送します。家族一緒にテレビを見ながら月餅を食べる。そんな新しい風習になっています。

 中秋節當天,各地電視臺也會播放中秋節相關的節目。和家人們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月餅成為了新的風俗習慣。

 橫浜中華街でも中秋節の頃になると、この時期だけ作られる中秋月餅が店頭に並びます。毎年恆例の中華街名物の「中秋大月餅」は、橫浜中華街の秋の風物詩になります。2015年、この巨大月餅は、日本の十五夜にあたる中秋節に切り分けられて、約300人に無料で配られました。

 橫濱的中華街到了中秋節之際,會有時節限定的中秋節月餅在門面展示。每年慣例的中華街名物「中秋大月餅」成為了橫濱中華街的一道秋天的風景線。2015年,這個巨大的月餅在日本的十五夜,即中秋節,被分為多份,免費為約300人所分食。

 日本のお月見は奈良~平安時代に中國から日本に伝えられたものです。江戸時代になると貴族たちから一般庶民の間に広まって、芋類の収穫に感謝して、お祝いを行ってきました。

 日本的八月十五夜是奈良至平安時代從中國傳到日本的。直到江戶時代,成為上至貴族,下至普通老百姓都過的節日。主要是為了慶祝和感謝芋類食物的收穫。

 日本では中秋節に月餅は食べません。皆様ご存じの「月見団子」を食べます。日本と中國で伝えられている物語も違います。中國での中秋節の物語といえば、「嫦娥奔月」ですが、日本の「嫦娥奔月」は「かぐや姫」に変わって、「竹取物語」の伝説から來ています。

 日本的中秋節不會吃月餅,而是會吃眾所周知的「月見糰子」。日本的中秋節典故跟中國的也不一樣。中國的中秋節典故講的是「嫦娥奔月」,日本的典故講的是跟「輝夜姬」有關的「竹取物語」。

 10月に入ると、橫浜中華街も、國慶節など様々なイベントを行います。機會があれば是非、橫浜中華街に行って中國のお祭りを體験してみてください。

 到了10月,橫濱中華街也會在中國國慶節時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到橫濱中華街去體驗一下中國的節日哦!

相關焦點

  • 日本的中秋節
    日本人過中秋的傳統是在唐朝後期由中國傳入的,那時候的日本,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為榮。和中國一樣,每年的農曆8月15日是日本的中秋節。在日語中,中秋節的正式名稱叫「十五夜(じゅうごや)」或「中秋節(ちゅうしゅうせつ)」。中國的中秋節一般分為迎月(農曆8月14日)、賞月(農曆8月15日)、追月(農曆8月16),時間跨度是三天。
  • 日本人居然是過兩個中秋節!?明天就是中秋節了,日本人的中秋節怎麼過?日本的月見糰子有幾種?
    習俗延續到今天,雖然沒有慶祝豐收的活動了,但是日本各地也仍保留著中秋賞月的習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節還要舉辦專門的賞月會。日本的賞月習俗來源於中國,中秋節自從1000多年前傳到日本後,那時開始出現賞月以及舉行宴會的風俗習慣,被習慣稱為「觀月宴」。雖然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廢除了農曆,改用陽曆,唯獨這個中秋節,還始終保持著與中國的同步——農曆8月15日,只是不是全國法定的假日。
  • 日本人也過中秋節?畫風卻和中國完全不同!
    8月15被叫做十五夜「じゅうごや」。雖然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但是他們把陰曆8月15日的夜晚稱作「十五夜(じゅうごや)」,把這天的滿月稱為「中秋の名月(ちゅうしゅうのめいげつ)」。在日語中除了「名月」之外,也有「明月」這個詞,兩個詞都讀作「めいげつ」,不過「名月」特指陰曆8月15日的月亮。在唐朝時,中秋賞月的習俗傳入了日本。
  • 好奇,日本也有中秋節麼?
    中國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稱為中秋節,在這天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那麼日本在這月圓之夜又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呢?
  •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領域 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 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為中秋之半 (二)、八月十五中秋節不屬於24節氣裡其中之一的節氣,中秋佳節倍思親,是民間的傳統節日,又是民間的拜月節日。中秋是安陰曆得的節日:是和月亮的陰晴圓缺有關。24節氣都是陽曆的節日,和太陽在空中的位置有關。
  • 日本也有「中秋節」?看看他們怎麼過?
    其實,受中華傳統文化影響頗深的日本也有中秋節。今天就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看看日本的中秋是什麼樣的。在日本,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古代日本模仿中國採用農曆紀年,中秋節剛好是農曆八月十五,因此日本人稱中秋為「十五夜」。
  • 日本有中秋節嗎?日本中秋節怎麼過?
    日本秋季的風物詩「十五夜」,於每年農曆9月滿月的那一天,大家一起賞月,就是日文中所說的「月見」。
  • 為什麼中秋節傳入了日本,月餅卻沒有?
    不過雖然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但是中秋節卻不是法定節假日,他們過中秋的習俗也與我們不太相同。雖然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但是他們把陰曆8月15日的夜晚稱作「十五夜(じゅうごや)」,把這天的滿月稱為「中秋の名月(ちゅうしゅうのめいげつ)」。在日語中除了「名月」之外,也有「明月」這個詞,兩個詞都讀作「めいげつ」,不過「名月」特指陰曆8月15日的月亮。
  • 月見:我是日本的中秋節
    對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韓國、朝鮮、越南,中秋節同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而在農曆八月十五賞月的習俗,則一般被認為是在平安時代(即唐代)從中國傳到日本,並以「觀月宴」的形式最先在日本貴族中流傳開來。時至今日,「十五夜」已成為日本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現在,日本已不過舊曆,但賞月的習俗由來已久。哪怕對他們而言中秋不是一個節日,到了這天人們還是會自發舉行賞月活動。其實,日本真正的觀月日為九月十三。直到平安時代中國的中秋節傳入日本,才有八月十五賞月之說。而後,日本每年會有兩個觀月日,九月十三的月亮被稱為後月。
  • 日本中秋節吃月餅嗎?日本中秋到底怎麼過?
    賞月在日本特指舊曆8月15和9月13觀賞月亮。8月15被叫做十五夜「じゅうごや」。雖然日本人也過中秋節,但是他們把陰曆8月15日的夜晚稱作「十五夜(じゅうごや)」,把這天的滿月稱為「中秋の名月(ちゅうしゅうのめいげつ)」。
  • 在日本,會過中秋嗎? 日本「中秋節」 習俗大揭秘!
    中國每年農曆八月十五稱為中秋節,在這天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在日本,很少聽到中秋節這個說法,但賞月的習慣依然受到中國影響。「中秋」對日本人來說不僅意味著賞月,還要向神明進獻貢品,感謝神明的賞賜,並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日本沒有中秋吃月餅(月餅・げっぺい)的習慣。在日本想吃中國的月餅,只有找中國商店,種類很少而且價格不菲。
  • 日本人是怎麼過中秋節的?
    中秋節是我國一個古老、傳統的節日。節日這天有吃月餅、賞月亮的習俗,每年此時,闔家團圓、其樂融融。
  • 你知道日本的中秋節嗎?
    中秋節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年之中闔家團圓,有著重要意義的節日,在日本也有中秋節,日本的傳統的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じゅうごや),也叫中秋明月、芋明月、慄明月。日本人也會賞月,稱之為「月見(つきみ)」,屋內會陳列賞月糰子(月見団子つきみだんご)、芒草(すすき)、七草(ななくさ)和秋季水果等等。日本人的中秋節雖然有七天的跨度,但真正舉辦「月見」活動的是十五夜當晚。
  • 八月十五中秋節祝福語
    八月十五中秋節祝福語1.我在八月十五這一天,準備用幸福的雷電擊暈你,快樂的大雨淋溼你,的狂風吹飛你,甜蜜的月餅砸暈你
  • 天涯共此時:中國與東亞的中秋節
    行禮如儀後,家族成員聚餐也是少不了的,這倒是和中國的中秋節沒有區別,連宴席上的秋夕特供點心也和中國的蘇式月餅相似,是一種以粳米粉制皮的鬆餅,用紅豆、慄子、芝麻加上白糖調成餡料,上鍋蒸熟。樣子和口味都和中國的月餅相似。可以說,朝鮮半島的秋夕節是發揮中國中秋節的家庭倫理價值觀,超越生死的團圓之節,與祭月的關係反而更為淡薄了。
  • 中秋節,什麼是中秋節?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2008年開始中國大陸將中秋節列為法定假期,如當天與周六周日重合,則在下周一補休一天。
  • 韓國、日本、越南也過中秋節?細數漢文化圈內的中秋節習俗
    漢文化圈——是以漢族文化為文化載體的區域的統稱,漢文化圈包括中國、越南、日本、朝鮮、韓國、東南亞部分地區。 中國文化傳播的途徑有以下幾種:一、中國歷史文化空前繁榮時期,各國派遣使者來中國,學習了解相應的習俗,回國後,再大力宣傳發揚;二、移民,華人自己把文化習俗帶去國外,例如新加坡,總人口的80%都是華人,不難猜到這些移民者會將中國文化帶到新加坡的本土文化之中, 中秋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從唐朝開始就隨之傳播到日本、朝鮮半島
  • 中秋節兒童畫: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
    中秋節拾著夏的歲末,迎著秋的愜意潸然而至,似時鐘滴答、滴答、滴答、送走了夏的繁忙炙熱,迎來了秋的清新涼爽,也迎來中秋節。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至今流傳多少年,我不大清楚。據說,嫦娥在八月十五夜,在廣寒宮遙望大家,人們也能看到嫦娥。好像就有了八月十五夜,人們觀月、賞月、吃月餅的習俗了。  其實,賞月在唐朝就盛行了,有詩為證:李白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 日本人這麼過中秋節,挺讓中國人驚訝的…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來看看日本人怎麼過中秋吧~農曆八月十五中秋夜在日本被稱為「十五夜」,而十五的月亮則被稱為
  • 2020年八月十五中秋節和國慶節同一天
    2020年八月十五中秋節和國慶節同一天:2020年中秋國慶都是10月1日  2020年是「閏年」,增加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