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雪景千千萬,唯有大雪過後的大興善寺,有一絲古長安城的感覺

2020-12-22 立志遊遍各地

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雪景,但唯有西安,下雪之後變成了長安。好像只有銀裝素裹才能配得上古城的青磚綠瓦紅牆,一抬頭,就像回到了長安。

大興善寺始建於226年,原名遵善寺。隋文帝統治時期,西安城擴大為大興城,寺佔城內靖善坊一坊之地,取城名"大興"二字,又取坊名"善"字,賜名大興善寺。

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元三大士」善元畏、金剛智、不空到此寺傳授密宗,成為當時長安三大佛經翻譯地之一,也是中國佛教密宗的發源地。

大興善寺自隋代初建以來,歷經春夏秋冬一千七百餘年,地址未改。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開放寺院之一。古寺青瓦紅牆,對於西安人來說,這種建築隨處可見,但每次看到它,還是讓人肅穆。

無論哪個季節來大興善寺,總能找到自己的美,到了秋天,這種美又多了一個濾鏡,分分鐘就把美展現到了另一個境界。

下雪後的西安更顯莊嚴,很多人在大興善寺的院子裡溜達,那一刻,所有的建築都像睡覺一樣安靜,樹枝上的鳥試圖搖動它們的羽毛,驅散落在它們身上的雪,恍惚中,時間靜止了。

雪花輕輕落下,腳步漸漸放慢,靜靜地望著遠方,仿佛藍天在呼喚,雪花輕輕落下,像霜一樣蔓延,仿佛大地在打盹……

陽光明媚的季節,興善寺依然美麗!西安的寺廟裡總是有很多貓,天王殿西側,一隻貓懶洋洋地睡在一根石柱上,有時會睜開眼睛四處看看,人多也沒關係,溫暖的午後陽光是它的最愛。

陽光透過樹葉之間的縫隙照射進來,地上的樹葉緊貼著太陽,在下午特別感人。後院火紅的柿子已經悄然成熟,「秋去冬來萬物休,唯有柿樹掛燈籠」,紅柿子灰色牆,這個場景難道不像故宮嗎?

後院全是錦鯉,不怕人的白鴿,一排排的烏龜,令人感覺很和諧。夕陽西下,白鴿落在屋頂,陽光映在紅窗上,拍下照片,讓這一刻的美好永遠停留。

下課的時候,和尚們敲鐘,拍下這一瞬間,就覺得自己不在西安了,仿佛穿越到了隋唐時期的大興善寺。喜歡寺廟的安靜,雖然只是隔著一堵牆,但似乎是兩個世界,牆外混沌嘈雜,牆內寧靜祥和。

在西安,大興善寺的稱謂地位不勝枚舉,「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帝都長安三大譯經場之一,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等等,都受到後人的尊崇。

興善寺常年焚香,即使在除了初一十五之外的普通日子裡,也總有人來祈禱燒香,他們可能孤獨,但虔誠給了他們力量,他們有勇氣在生活面前跨越苦難,對待歡樂!

相關焦點

  • 世間雪景萬千,唯有西安大興善寺的初雪,是唐長安城的味道
    世間雪景萬千,唯有西安,一下雪便成了長安。似乎只有銀裝素裹,才襯得上古城的青磚綠瓦紅牆。抬眼望去,仿佛夢回長安。世間與銀白的邂逅,都是從一場雪開始,長安的初雪降落到大興善寺,奔赴雪的寧靜!它便把純粹、靜謐、肅穆講述到了極致。
  • 【靜象】密宗祖庭大興善寺
    原本以為八宗祖庭都隱於大山深處,卻未曾想到,大興善寺正坐落在熙熙攘攘的西安市裡。初見山門,二層歇山式山門,造型奇特,隱約有香菸繚繞,吸引著我們邁進這片聖土。,此後大興善寺就將這紙留言珍藏了起來。寺裡有許多悠然自在的白鴿過了觀賞池就是大興善寺的幽靜庭院,師父摸著一株盤枝錯節,遒勁有力的紫藤對我們說,這株紫藤已經有三百年歷史,每到夏天,鬱鬱蔥蔥,枝繁葉茂,已經成為大興善寺的象徵之一
  • 【寺院】隋唐皇家寺院西安大興善寺
    大興善寺位於長安城東靖善坊內(今西安市小寨興善寺西街),是隋唐皇家寺院,中國"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隋唐帝都長安三大譯經場之一。大興善寺始建於晉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距今已1700餘年,是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隋文帝開皇年間擴建西安城為大興城,寺佔城內靖善坊一坊之地,取城名"大興"二字,取坊名"善"字,賜名大興善寺至今。
  • 寺院掠影 | 西安大興善寺
    大興善寺,位於陜西省西安市大興善寺公園內。創建於北周靜帝大象元年(579)。原名陟岵寺,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建都長安大興城,敕令移建於新都,因大興城與遵善坊(又作靖善坊)之名,遂改稱大興善寺,又稱興善寺。寺域崇廣,堂宇宏壯,為當時京城第一大寺,制度與太廟同。第一位寺主為靈藏,乃隋文帝的布衣之交。
  • 西安大興善寺:中國佛教密宗祖庭
    在西安熱鬧的小寨北側,有一條不寬的興善寺街。在興善寺西街上,坐落著大興善寺,為中國佛教密宗祖庭。
  • 莫迪為什麼去大興善寺?他在裡面看了誰?
    莫迪與大興善寺方丈會面 印度總理莫迪5月14日上午12時許來到位於西安南郊的大興善寺,在此間停留了半個多小時,據了解,此次莫迪訪問大興善寺是由印度方面首先提出的,後添加入莫迪訪華行程中,那他為何對大興善寺如此看重
  • 坐落在西安繁華市區中的大隋國寺—大興善寺!
    可是你曾注意到,在小寨的興善寺西街,卻坐落著一座大有來頭的寺院大興善寺!大興善寺曾是隋朝國寺,被稱為佛教密宗祖庭!被國務院確立為佛教全國重點寺院。西安大興善寺始建於晉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隋文帝楊堅在興建都會大興城(今西安)時,敕令建造了大興善寺作為國寺。因隋文帝在北周時原為大興郡公,故取「大興」二字和「靖善坊」,的「善」字命名。
  • 佛光石韻——大興善寺古代佛教石刻藝術精品展
    它與中國文化碰撞融合,佛教信仰一躍成為當時的主流文化,對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個時期的佛教石刻造像藝術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這裡尚存著大批優秀的古代佛像石刻藝術遺產,這些石刻大多保存和收藏在漢唐陵墓周邊及各大博物館,亦有少量流散石刻為民間愛好者所收藏。這些古代石刻藝術文化遺產彌足珍貴,是古城西安的重要歷史文化載體。
  • 踏入隋唐皇家寺院西安大興善寺,虔誠拜訪「密宗」祖庭
    大興善寺西安市區的寺廟挺多的,在西安最繁華的區域之一,小寨這裡就有一座寺廟-大興善寺,在西安挺知名的,古時在隋唐就是皇家寺院,也是我國「佛教八宗」之一的「密宗」祖庭,更是唐朝時期帝都長安的三大譯經場之一
  • 陝西佛教寺廟系列遊之——遊覽大興善寺(密宗祖庭)
    大興善寺的簡介,隋文帝開皇年間擴建西安城為大興城,寺佔城內靖善坊一坊之地,取城名「大興」二字,取坊名「善」字,賜名大興善寺至今。大興善寺的素食坊。臘八節向百姓施粥也是大興善寺一年中的一項重要活動,並且已經堅持多年。這一天,僧人及幾十名義工在大興善寺每年為百姓施粥,正是體現了佛教慈悲的傳統,他們相信佛法無邊,一粥一飯也能普渡眾人。
  • 【行攝日記】(44期)大興善寺見聞
    攝影:賈曉亮  來西安已經半月餘,聽說大興善寺有幾株臘梅老樹,心心念念多日想去一睹真容,昨日下午等到難得的一個晴天,特地趕去一飽眼福
  • 隋唐皇家寺院大興善寺 印度總理莫迪訪問 唐長安四大譯經場之一
    實際上,大興善寺的歷史,早在隋唐以前,也就是晉武帝泰始二年,也就是公元226年,當時叫做遵善寺,距今差不多一千八百年了。圖中是大興善寺山門,南邊是大興善寺四個字,北邊是五岡唐鎮四個字。當時的長安城叫做大興城,大興善寺在靖善坊,所以各取一個字,叫做大興善寺,開山祖師是靈藏大師,是隋文帝楊堅的摯友,在開皇七年,也就是公元587年,有僧眾三百人,並且在此開設譯經場。
  • 西安有名寺廟——大興善寺,也在西安必玩榜中
    大興善寺,位於西安小寨附近,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一座具有中外影響的古剎,門票免費。天王殿有許多人來這裡燒香禮佛,進門處便是領香的地方,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東西禪堂,法堂等呈一字形排列在中軸線上。
  • 在長安 興善寺西街的浮光與掠影
    天近黃昏,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七百多米長的興善寺西街,沐浴在冬日夕陽下。依大興善寺而名,依大興善寺而存。出則繁華,入則寧靜。大抵是因為佛教寺院坐落的原因,在這裡,沒有身處鬧市的喧囂,而是處處時光荏苒的歷久彌新。
  • 中國密宗祖庭西安大興善寺舉行「密宗息災護摩法會」
    ↑↑↑點擊上方準提法網絡佛學院,關注我,置頂我據悉:「時隔千年 密宗傳法儀式再現西安大興善寺
  • 吃完整條興善寺西街,發現住在這裡的才是人生贏家!(上)
    這裡是小寨旁安靜的一隅,東起長安路,西至朱雀路,全長700米,因中國佛教密宗祖庭大興善寺坐落於此而聲名遠播。大興善寺▽周末午後,約朋友逛逛大興善寺,去新開的甜品店打卡,最後再去關中大書房看看書曬曬太陽,這樣愜意的時刻只在興善寺西街。
  • 西安人氣最高的千年古剎,香火很旺,下大雪也不斷有人燒香禮佛
    如果是初到西安,眾多的千年古寺會讓人眼花繚亂——佛寺之祖臥龍寺、鳩摩羅什譯經的草堂寺、玄奘譯經的大慈恩寺、密宗祖庭大興善寺、埋葬玄奘靈骨的興教寺、太平公主為武則天而立的罔極寺……每一座古寺都有讓人嚮往的理由
  • 倓虛大師【影塵回憶錄】第十八章西安大興善寺辦學,科學的問難一一解開
    那時,考試院院長戴傳賢和楊虎城都在西安,還有其他有名的幾個人,一塊請我吃飯,說大慈恩寺預備傳戒,請我為戒師。我因到西安是個客卿,大慈恩寺原有住持,乃讓該寺住持為得戒師,我當羯摩,在戒期裡幫忙。戒期完畢後,朱將軍又發起在西安大興善寺立僧學,這個廟和大慈恩寺都是在歷史上很有名的。大興善寺共有七層殿,院子雖然比原先已竟縮小,但在裡面還有一百多畝地。因年久失修,狀甚荒涼!
  • 吃完整條興善寺西街,發現住在這裡的才是人生贏家!
    這裡是小寨旁安靜的一隅,東起長安路,西至朱雀路,全長700米,因中國佛教密宗祖庭大興善寺坐落於此而聲名遠播。大興善寺▽周末午後,約朋友逛逛大興善寺,去新開的甜品店打卡,最後再去關中大書房看看書曬曬太陽,這樣愜意的時刻只在興善寺西街。
  • 「大雪」過後,入冬又雙叒叕要失敗了?
    南國早報 陳秋實 攝 自12月以來 冷空氣層層滲透 12月6日清晨 南寧的最低溫度只有6.5℃ 儘管南寧溫度持續走低 冬天的感覺很明顯 可實際上南寧仍處於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