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掠影 | 西安大興善寺

2021-02-14 闔甕

大興善寺,位於陜西省西安市大興善寺公園內。創建於北周靜帝大象元年(579)。原名陟岵寺,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建都長安大興城,敕令移建於新都,因大興城與遵善坊(又作靖善坊)之名,遂改稱大興善寺,又稱興善寺。寺域崇廣,堂宇宏壯,為當時京城第一大寺,制度與太廟同。第一位寺主為靈藏,乃隋文帝的布衣之交。

本寺建立之初,即設有譯經館。那連提黎耶舍、闍那崛多、達摩笈多、彥琮等人曾先後於此主譯,所出約佔隋代譯經總數半數以上。至唐代,與慈恩寺、大薦福寺並為長安城內三大譯經中心。

唐中宗神龍年間(705~706),改名酆國寺。睿宗景雲年間(710~711),恢復舊名。開元年間(713~741),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及不空住此寺傳授密宗。不空並譯出不少密教經典,本寺乃成為我國佛教密宗的發源地。

唐會昌年間(841~846),武宗禁佛毀寺,本寺亦遭嚴重破壞,此後幾乎不聞於世。至明、清始再重建,有山門、大雄寶殿、鐘鼓樓、方丈殿等建築。1945年太虛等人於寺內創設世界佛學苑巴利學院。1955年又全面修護,寺院面貌煥然一新,規模為西安現存眾剎之首。內供有宋雕檀香木千手千眼菩薩像,及康熙年間(1662~1722)由西藏喇嘛進貢的如來佛像等。

相關焦點

  • 【寺院】隋唐皇家寺院西安大興善寺
    大興善寺位於長安城東靖善坊內(今西安市小寨興善寺西街),是隋唐皇家寺院,中國"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隋唐帝都長安三大譯經場之一。大興善寺始建於晉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距今已1700餘年,是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隋文帝開皇年間擴建西安城為大興城,寺佔城內靖善坊一坊之地,取城名"大興"二字,取坊名"善"字,賜名大興善寺至今。
  • 踏入隋唐皇家寺院西安大興善寺,虔誠拜訪「密宗」祖庭
    大興善寺西安市區的寺廟挺多的,在西安最繁華的區域之一,小寨這裡就有一座寺廟-大興善寺,在西安挺知名的,古時在隋唐就是皇家寺院,也是我國「佛教八宗」之一的「密宗」祖庭,更是唐朝時期帝都長安的三大譯經場之一
  • 坐落在西安繁華市區中的大隋國寺—大興善寺!
    西安市城南的小寨地區,可是說是僅次於西安鐘樓的第二大商圈,這裡商鋪林立,人來人往!可是你曾注意到,在小寨的興善寺西街,卻坐落著一座大有來頭的寺院大興善寺!大興善寺曾是隋朝國寺,被稱為佛教密宗祖庭!被國務院確立為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 西安大興善寺:中國佛教密宗祖庭
    在西安熱鬧的小寨北側,有一條不寬的興善寺街。在興善寺西街上,坐落著大興善寺,為中國佛教密宗祖庭。
  • 世間雪景萬千,唯有西安大興善寺的初雪,是唐長安城的味道
    世間雪景萬千,唯有西安,一下雪便成了長安。似乎只有銀裝素裹,才襯得上古城的青磚綠瓦紅牆。抬眼望去,仿佛夢回長安。世間與銀白的邂逅,都是從一場雪開始,長安的初雪降落到大興善寺,奔赴雪的寧靜!它便把純粹、靜謐、肅穆講述到了極致。
  • 莫迪為什麼去大興善寺?他在裡面看了誰?
    莫迪與大興善寺方丈會面 印度總理莫迪5月14日上午12時許來到位於西安南郊的大興善寺,在此間停留了半個多小時,據了解,此次莫迪訪問大興善寺是由印度方面首先提出的,後添加入莫迪訪華行程中,那他為何對大興善寺如此看重
  • 【靜象】密宗祖庭大興善寺
    作為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寺院,
  • 世上雪景千千萬,唯有大雪過後的大興善寺,有一絲古長安城的感覺
    隋文帝統治時期,西安城擴大為大興城,寺佔城內靖善坊一坊之地,取城名"大興"二字,又取坊名"善"字,賜名大興善寺。唐玄宗開元年間,「開元三大士」善元畏、金剛智、不空到此寺傳授密宗,成為當時長安三大佛經翻譯地之一,也是中國佛教密宗的發源地。
  • 隋唐皇家寺院大興善寺 印度總理莫迪訪問 唐長安四大譯經場之一
    興善寺西街55號,坐落著一座隋唐皇家寺院,地位之高不容小覷,它是密宗祖庭,是唐長安四大譯經場之一。當時,鳩摩羅什在草堂寺譯經,玄奘在大慈恩寺,義淨在薦福寺,也就是小雁塔,然後大興善寺是由善無畏,不空,金剛智三位在譯經。
  • 【行攝日記】(44期)大興善寺見聞
    攝影:賈曉亮  來西安已經半月餘,聽說大興善寺有幾株臘梅老樹,心心念念多日想去一睹真容,昨日下午等到難得的一個晴天,特地趕去一飽眼福
  • 在長安 興善寺西街的浮光與掠影
    天近黃昏,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七百多米長的興善寺西街,沐浴在冬日夕陽下。依大興善寺而名,依大興善寺而存。出則繁華,入則寧靜。大抵是因為佛教寺院坐落的原因,在這裡,沒有身處鬧市的喧囂,而是處處時光荏苒的歷久彌新。
  • 陝西佛教寺廟系列遊之——遊覽大興善寺(密宗祖庭)
    大興善寺,「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祖庭,是隋唐皇家寺院,帝都長安三大譯經場之一,位於長安城東靖善坊內(今西安市小寨興善寺西街)。大興善寺始建於晉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已1700餘年歷史,是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大興善寺的文物保護碑,大興善寺是一座具有中外影響的古剎,1956年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中國密宗祖庭西安大興善寺舉行「密宗息災護摩法會」
    > ↑↑↑點擊上方準提法網絡佛學院,關注我,置頂我據悉:「時隔千年 密宗傳法儀式再現西安大興善寺
  • 西安有名寺廟——大興善寺,也在西安必玩榜中
    大興善寺,位於西安小寨附近,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一座具有中外影響的古剎,門票免費。
  • 佛光石韻——大興善寺古代佛教石刻藝術精品展
    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土,魏晉南北朝是佛教發展的黃金時期,隋唐時期佛教發展達到興盛的頂峰。它與中國文化碰撞融合,佛教信仰一躍成為當時的主流文化,對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個時期的佛教石刻造像藝術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這裡尚存著大批優秀的古代佛像石刻藝術遺產,這些石刻大多保存和收藏在漢唐陵墓周邊及各大博物館,亦有少量流散石刻為民間愛好者所收藏。
  • 西安青龍寺:皇家寺院,日本真言宗祖庭,1986年引進櫻花樹千餘株
    西安青龍寺除了仿唐庭院,還有樂遊原,青龍寺塔院遺址,還有青龍寺遺址博物館,延興宮,空海紀念碑等看點。青龍寺是密宗祖庭,和小寨的大興善寺都是密宗祖庭,青龍寺遺址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龍寺和大雁塔一樣,都在西安地鐵三號線上。青龍寺建於公元582年,也就是隋文帝開皇二年。而大興善寺建於226年,也就是晉武帝泰始二年,所以大興善寺比青龍寺早了三百多年。
  • 寺院掠影 | 麗江普賢寺
    寺院建成至今已歷百餘年歷史,寺內無論是建築格局與佛教文物的保護,皆顯得弭足珍貴。現今大門左右兩側有清光緒及公元1886年永遠遵守石碑,為普賢寺歷史提供有力的佐證。寺院為兩進院格局,前殿供奉弭勒佛笑口常開迎接十方香客的到來。
  • 我國被遺忘的一座寺廟,曾是皇家寺院,已1700年歷史
    ,小編今天介紹在中國被遺忘的寺院,曾經是皇家寺院,1700年的歷史。位於西安的大興善寺,距今已有1600多年,是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同時也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佛家寺院,現在的大興善寺是旅遊勝地,繁華喧鬧的古都西安,大興善寺的古柏森,遮天蔽日,給人無限的寂靜和寧靜,現在是明代的建築物,至今還保留著唐代的轉輪藏經殿遺蹟,比地面高1米,略呈方形, 寺廟隱藏在繁華街道中,一進入其中,就露出莊嚴安靜的氣息,有種孤立的感覺。
  • 西安有座隱藏於鬧市中的千年古寺,因為太隱蔽,遊客多是本地人
    西安十三朝古都,人傑地靈,可以遊覽的景點很多,整個市區光是寺院就有數十座。有些寺院是隱藏在大街小巷裡面,大多只有本地人才知道。大興善寺便是一座隱藏於鬧市中的千年古寺。很多人都知道西安南郊的小寨,尤其是小寨的賽格商城因為有室內最大的噴泉而成為了網紅景點。
  • 西安10大名寺 西安香火最旺盛的寺廟
    下面,一起和小編看看西安10名寺吧!大慈恩寺寺內的大雁塔又是他親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的重視。大興善寺大隱隱於市——大興善寺大興善寺始建於晉初,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印度僧人達摩笈多等曾住寺內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