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瘦體質」可能是糖尿病?十幾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糖尿病患者?|...

2020-12-23 北京科學中心

審核專家:吳晞

醫學博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近年來大家都追求「易瘦體質」,有些朋友發現自己突然吃得多、喝得多,反而還瘦了???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好運來」嗎?

來源丨百度

醒醒別做夢了,觀察一下自己尿尿的頻率是不是也高了?如果是,那麼你有可能得了糖尿病。

1型糖尿病典型症狀就是「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

別以為這病遠在天邊,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發布的數據,2017年我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就達到了1.14億,是世界上糖尿病人數最多的國家。也就是說,在我國每十幾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糖尿病患者。

01 認識下糖尿病家族「四兄弟」

「糖尿病」家族中共有「四兄弟」,分別是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類型糖尿病。

四兄弟中的「大哥」1型糖尿病和「二哥」2型糖尿病比較常見,由於他倆的患者年齡不同,所以還是很好區分的。

「大哥」1型糖尿病,原名叫「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個「戀童癖」。患者多為兒童與青少年,來勢兇猛,約佔糖尿病患者中的5%。

「 二哥」2型糖尿病,原名為「成人發病型糖尿病」,是個「高犯罪率分子」。四兄弟中,其下手率與犯罪率最高,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都屬於此類。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典型症狀是肥胖、身體乏力。其主要原因是體內產生胰島素抵抗而引發的。

而三弟與四弟出現率較低。

「三弟」名叫「妊娠糖尿病」,是位「採花大盜」,專挑懷孕的婦女下手。妊娠糖尿病,顧名思義是指婦女在妊娠期間出現的血糖升高現象,多數患者會在產後恢復正常。

來源丨健康網

「四弟」叫「特殊類型糖尿病」,是四兄弟中下手率最低的,但手段多樣。除以上三類糖尿病類型之外的糖尿病都屬於特殊類型糖尿病。目前已經知道的病因有藥物、胰腺損傷、內分泌疾病等等。

來源丨原創力文檔

02糖尿病四兄弟的誕生原因

了解了糖尿病家族的「四兄弟」,我們接著來說一說四兄弟形成的原因。

四種不同類型的糖尿病形成的機理與特徵都不同,但他們都總涉及到兩個關鍵的要素,即葡萄糖與胰島素。

糖尿病中的「糖」不是我們平常吃的糖,而是葡萄糖。在我們血液裡流動的葡萄糖叫做「血糖」,葡萄糖的濃度則被稱為「血糖值」。我們平時的運動,甚至是呼吸,都需要葡萄糖供能。

當你飽餐一頓後,腸胃就會開始跳一段「海草舞」,將食物分解成葡萄糖,通過血液循環,進入血液。

來源丨百度

為了供能,胰島素就把這些葡萄糖運到細胞裡,使它們轉換成你需要的能量。

有時候,懶惰、不多運動的你並沒有將這部分葡萄糖轉換成能量消耗掉。為了防止血糖值過高,這些葡糖糖會被胰島素運去肝臟和肌肉細胞中,轉換成糖原。糖原可以看作是葡萄糖的庫存,當人體內葡萄糖不足時,糖原就又分解成葡萄糖。

來源丨百奇網

但如果你吃得太多,又動得太少。肝臟與肌肉細胞裝不下了,葡萄糖便會被胰島素運去脂肪細胞求留宿了,接下來它們便會變成中性脂肪。恭喜你,葡萄糖已經成功為你「變胖大業」貢獻力量,轉變成「肥肉」了。

而我們的糖尿病是怎麼回事?你胡吃海吃,絲毫不考慮我們胰島素寶寶的感受,它天天為了你的血糖值濃度不要過高而忙忙碌碌,你卻不斷增加它們的工作量,直到它們罷工,要死要活隨你去好了。這就是「胰島素抵抗」

因為它們的罷工,導致血糖濃度過高。胰島素的工作單位「胰島」又害怕了,派出大量胰島素去解決問題。

而你還是不在意,最終,人手不足、工作量過大,胰島崩潰了,分泌的胰島素不足了,血糖「biu biu」上升,糖尿病便來了。

以上基本上是糖尿病家族中的「二哥」2型糖尿病的誕生機理。2型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肥胖、活動過少等。

當然2型糖尿病有時候也不是過度吃吃喝喝「作死」導致的。還可能是因為緊張、勞累、精神刺激、外傷、手術、分娩、其他重大疾病等,身體起了應激反應,血糖濃度升高,以至於胰島素抵抗,產生了後續糖尿病產生的行為。

最後,病因中還包括遺傳因素,科學家們還在進一步研究這部分因素。

所以,2型糖尿病患者會出現「三多一少」症狀,即喝得多(血糖升高容易口渴)、吃得多(胰島素罷工,不能將葡萄糖轉化成能量,會產生飢餓感)、尿得多(胰島素罷工,葡萄糖只能隨著尿液排出體外)、體重減少(糖尿病中後期,胰島素抵抗,葡萄糖不能轉化成能量,身體便會促進脂肪分解產生能量)。

來源丨搜狐

而「大哥」1型糖尿病則是由於自身免疫系統缺陷以及病毒感染等因素導致的前文提到胰島素分泌不足,血糖便會升高,以至引發糖尿病。在講大哥時,我們還要提到一個人物——胰島β細胞。

胰島β細胞是胰島中分泌胰島素寶寶們的「媽媽」。而1型糖尿病患者由於遺傳、自身免疫系統缺陷或者病毒感染等問題,導致胰島β細胞功能喪失。例如自身免疫系統缺陷的患者,會分泌破壞胰島β細胞的自身免疫抗體。媽媽死了,寶寶自然誕生不了。

胰島β細胞 來源丨百度百科

「三弟」妊娠糖尿病,則是因為孕期激素以及一系列孕期反應導致的血糖濃度升高。

「四弟」特殊類型糖尿病是除了其他三兄弟的各類病因引發的糖尿病總稱。病因有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胰島素作用的基因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內分泌疾病、藥物、感染、遺傳性疾病等。

03糖尿病是不治之症嗎?

糖尿病會導致一系列危害,譬如視力下降、腎臟功能下降、傷口癒合緩慢、物質代謝混亂等等,甚至對人的神經也有危害。

那麼,糖尿病是不治之症嗎?

是的。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慢性疾病,一輩子都得持續治療。

但大家也不要害怕,現在對於各類糖尿病的治療,都是有方法的。

首先是教育與運動。了解機理,積極治療,可以很有效地遏制住糖尿病的各種危害。而運動則可以提高新陳代謝和胰島素的敏感程度。

第二是藥物治療。人體胰島素的不足,可以通過外界的藥物補充。例如胰島素增敏劑可以提高身體分泌胰島素的敏感度;又如胰島素製劑,通過動物胰島素、人胰島素和胰島素類似物增加血液中的胰島素濃度。

第三是飲食治療。通過調整飲食結構,降低血糖濃度過高。

來源丨百度

有小可愛可能會說,我一點都不想當糖尿病患者!那我們該如何預防呢?一句話「合理飲食,多運動,學會血糖監測」

家用血糖儀可以用來檢測血糖 來源丨百

最後,小編想講的是,糖尿病作為一個患病群體大的疾病。大家都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而患者朋友們,即使這個病可能會陪伴你的一生,但壓力也不要太大。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內心的恐懼,積極去面對並且戰勝它!

相關焦點

  • 自測一下:身上有5個特徵的人,大概率是「易瘦體質」,有你嗎?
    不過如此豐富的飲食也就帶來一種錯誤的影響,那就是會導致我們的體重開始變得越來越重,每天看著自己的肚子越來越大也不是辦法,不過生活中我們總能發現,一些人似乎是怎麼吃都吃不胖的狀態,即使每天都是大魚大肉的吃著,也不會有變胖的表現,著實讓生活中的胖子很羨慕。其實這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屬於易瘦體質,所以才會有這種吃不胖的表現,肥胖的人還是先不要羨慕了,多減減肥才是關鍵。
  • 糖尿病患者能吃葡萄嗎?提醒:2類人最好不吃
    掬罷盈盈嬌欲語…」這首詞是清代詞人陳維崧寫的葡萄,輕明、晶瑩剔透,葡萄外觀可愛漂亮,口感甜而不膩,甜甜酸酸,深受各階段年齡的人們喜歡,是相當多的人最喜歡的水果。但是又因為葡萄口感甜,其含糖量應該相當高,那麼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葡萄嗎?葡萄最為生活中最常見且最受人們歡迎的水果之一,它不僅外觀受人喜歡、而且口感酸甜、營養價值特別豐富,深受人麼的喜歡,但是葡萄真的對任何人都好嗎?
  • 糖尿病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腿疼,可能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肌梗死...
    經體查,我發現患者右側大腿內側腫脹、壓痛明顯,局部無皮膚發紅等炎症表現,仍需進一步明確診斷。後通過檢查診斷為:糖尿病肌梗死(diabetic muscle infarction,DMI)等。 很明顯,患者疼痛是DMI所致,糖尿病肌梗死(DMI)是一種少見且又常被誤診的糖尿病併發症。
  • 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十大徵兆是啥 小心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個終身的疾病,要想控制其不惡化,要求患者患者必須有非常強的能力來管理自己的糖尿病。而且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卻又難以被發覺。那麼,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十大徵兆是什麼?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十大徵兆是什麼1.明明吃很多,體重卻在下降體重在不知不覺中下降,這其實是一種危險信號,如果沒有刻意去減肥,每個月的體重卻減少4至5公斤的話,這就說明身體肯定存在問題。對此,國外某糖尿病研究所專家表示:「如果飲食正常體重卻在下降,很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有這4個表現,可能發生了心血管疾病
    幸虧被周圍的人及時發現送到醫院,確診為「大面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經過全力搶救,最終才得以轉危為安。出院後,張師傅打電話向筆者諮詢:「為什麼病房裡別的病友發生心肌梗死時都有疼痛先兆,而我發病前卻什麼感覺也沒有,要不是搶救及時,恐怕性命難保,難道糖尿病病人患心臟病的症狀與其他人不一樣?」「的確如此」,筆者回答說。
  • 糖尿病足治療的症狀好轉有哪些?糖尿病足的護理怎麼做有用?
    點擊查看 「抱膝而坐」「痛苦呻吟」等詞語用來形容被糖尿病足折磨的患者們再合適不過了,一個遲遲不癒合的壞疽傷口為什麼能引發如此強烈的健康損傷?
  • 糖尿病患者食慾差、乏力,可能是得了糖尿病併發症,如何預防早知道
    患者患有糖尿病多年,雖長期在家使用胰島素治療,但是飲食控制及其不規律,平時未監測血糖,入院前3天患者已經出現嚴重食欲不振、乏力症狀,患者誤以為患了感冒,當時未及時就醫,自行停用胰島素,在家臥床3天(延誤救治時間),導致病情加重。
  • 經常口渴就是糖尿病?醫生:合併3個典型症狀,可能與糖尿病有關
    想必大家在生活中都有過口渴的情況,「口渴」是身體缺水的自然生理反應,當水分嚴重流失、機體缺水時,中樞系統就會對身體發出指令,通過口渴信號補充水分。正常情況下,成年人每日需攝入1500-2000ml之間的水分,這足以滿足身體消耗和代謝。
  • 冬季容易感冒,糖尿病患者要如何預防感冒?從6個方面入手來預防
    糖尿病患者應該如何預防感冒呢?糖尿病患者在冬天出門運動的時候不要太早,最好等到太陽出來以後再出門鍛鍊,不然容易染上風寒。  2、不要太勞累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在工作當中不要太過於拼命,不要透支自己的體力和精力,要注意勞逸結合,工作上一段時間就要適當的休息一下。如果自身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免疫力很低,就容易受到感冒的侵襲,尤其是病毒性感冒。
  • 糖尿病患者如何遠離脂肪肝
    原標題:糖尿病患者如何遠離脂肪肝相關大數據顯示,糖尿病患者合併脂肪肝的比例較高——21%~45%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合併糖尿病。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則高達42%。2型糖尿病、肥胖和血脂異常同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危險因素,但在代謝症候群其他組分和傳統損肝因素缺如的情況下,高血糖症本身能否導致肝脂肪變,對此,醫學界至今尚有爭論,因為1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的患病率(5%)顯著低於2型糖尿病患者。
  • 煙臺海港醫院金頂中醫康復團隊:針灸治療糖尿病患者
    然而用量不斷持續地在增加,甚至有的患者已伴有併發症的出現,患者苦不堪言,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看著他的病友因糖尿病併發症去世、截肢等,內心對自己的未來倍感擔憂。「『;得了糖尿病沒辦法了,我只能去打胰島素,只能吃降糖藥了。』這是普通糖尿病患者的固有思維。」
  • 糖尿病患者的5大誤區,很多人都在犯,看你有沒有
    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OGTT中2小時血糖值≥11.1mmol/L且伴有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的典型三多一少症狀,或患者兩次測量,空腹血糖值≥7.0mmol/L且OGTT中2小時血糖值≥11.1mmol/L,不伴隨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的典型三多一少症狀,都可診斷為糖尿病。
  • 碳水化合物是糖尿病患者的敵人?反轉!低碳化合物飲食或可改善糖尿病
    科研人員發現,一些患者連續6個月接受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後,即每天攝取的卡路裡中僅有不到26%來自碳水化合物,比傳統飲食的患者實現了更高的2型糖尿病緩解率。相關成果近日已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
  • 造成糖尿病患者出現腳後跟疼的原因是什麼?
    根據我們多年來對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足的實際臨床來講,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腳後跟疼痛,那麼就要考慮是不是糖尿病患者下肢出現了周圍神經病變或者是已經存在下肢周圍神經病變了。這一現象則是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足的早期現象。
  • 糖尿病患者,一旦腳上出現4個信號預警,十之八九是糖尿病足上門了
    近年來,糖尿病足的發病率顯著增加。糖尿病足的患病率各國報告不一,約佔住院糖尿病人的6%-12%,在美國,每年有超過40000名糖尿病截肢者。事實上,50%的非創傷性截肢者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風險比正常人高15倍。
  • 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提醒:可能是4個習慣在「搗亂」,別不在意
    身體是我們最重要的一部分,有它的存在我們才能去完成平時的工作以及夢想,但是近些年來我國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在逐漸增多,糖尿病首當其衝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裡面,它的危害雖然沒有這麼厲害,但是它的併發症的名聲可是在業界響噹噹的,糖尿病患者體內血糖不穩定會對各個產生影響,誘發器官病變,想想還是挺嚇人的,
  • 友情提醒:糖尿病患者晚上睡覺時候,身體出現這4個異常,可能
    一般的情況下晚上的血糖是比較低的,就是因為大家有這樣的常識,往往就會忽視晚間血糖升高的現象,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睡覺的時候很容易會出現血糖異常的現象。所以關注夜間的血糖值也是很重要的。這對患者不僅是身體的折磨,也是精神上的折磨。所以患者不僅會出現口乾的現象,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很差。尤其是在睡覺之前會感覺非常的渴,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喝大量的水,經過泌尿系統的代謝,就會出現需要排尿的現象,起夜次數也就變多了,這很影響自己的睡眠質量,同時也給糖尿病患者加重了病情。
  • 全國每9人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致死人數是B肝的2倍!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發布了全球第九版糖尿病地圖,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糖尿病死亡人數達83萬,這意味著全國每9人中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致死人數更是B肝的2倍。心梗、癱瘓、截肢、失明、腎衰……這些看似非常嚴重的病症,其實都會和一個並不怎麼被大眾重視的疾病聯繫起來,那就是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腳部出現這3個症狀,「糖尿病足」或離你不遠了
    糖尿病是一種相當多見的疾病,在我國有超過一億的糖尿病患者,這表明有超級多的人正受糖尿病的折磨。糖尿病不僅發病率很高,還有很強的危害性,糖尿病會引發各種併發症,從而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其中糖尿病足就是一個很嚴重的併發症。
  • 糖尿病足壞疽需截肢!可怕!糖尿病患者的腳部問題!
    足部是糖尿病這個多系統疾病的複雜靶器官,糖尿病患者會因為周圍神經病變以及外周血管疾病合併過高機械壓力引起足部軟組織以及骨關節系統破壞與畸形從而引發一系列足部問題,比如潰瘍、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關節病和神經病變骨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