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旅遊,是這個五一黃金周當之無愧的關鍵詞。
5 月 7 日,快手大數據研究院和高德地圖聯合發布的《2020 年五一假期出行總結報告》顯示,今年五一假期,雲旅遊成為用戶的 " 出行 " 新選擇。5 月 1 日快手平臺的旅遊短視頻作品數對比今年清明假期首日上升 45%。其中,年輕群體成為旅遊直播主力,30 歲以下主播的佔比達 60%。
而就在前一天,抖音發布的《2020 年五一抖音數據報告》指出,五一假期中,雲旅遊已是熱門選擇,該平臺上的旅遊相關視頻獲贊超 4.7 億次。
數據之下,雲旅遊拯救黃金周、激活低迷的旅遊業,只是短期效應。
這背後,需要看到支撐這個新模式進擊的是用戶、是商家、是平臺,是整個旅遊生態的態度。
雲旅遊的火熱是客觀形勢的選擇,還是真正擊中了行業痛點,對旅遊出行的升級再造也許還有更多新思路。
雲旅遊救急下的眾生相
"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古人的創造力確實讓人讚嘆不已。" 五一期間,呂晶在抖音上看了一場梵淨山的旅遊直播,發出這樣的感嘆。
呂晶所在的城市離貴州梵淨山有 8 個小時車程,本來計劃今年五一節帶著父母和孩子自駕前往,但由於孩子剛復學,學校禁止孩子和家長出遠門去旅遊,所以放棄了原本的計劃。
呂晶告訴鋅刻度,其實一開始對雲旅遊的期待並不高,但是看完直播之後覺得很值得一看," 導遊講解很不錯,拍攝也很細緻。"
假期中,呂晶還帶著孩子一起看了關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故宮博物院等雲上遊覽," 感覺比擠進人堆去遊覽,體驗更好。"
在呂晶看來,雲旅遊其實有超越實地旅遊的優勢。一方面可以聽到很優質的講解,了解到當地比較全面的風土人情,另一方面能看到更多細節,去到一些實地旅遊去不到的地方。
但跟呂晶相反,張正新是個徒步和攝影的愛好者,他認為旅遊還是要身臨其境,想自己去現場體驗," 比如品嘗當地的美食、呼吸山間的新鮮空氣、跟當地群眾溝通交流、拍攝照片短片 …… 這些就不是能通過雲旅遊可以體驗得了的。"
不過張正新也覺得直播旅遊,倒是可以成為一種分享旅遊的新方式。在五一期間他自駕去了川西,擅長攝影的他一邊走一邊拍,有信號的地方就開啟直播與家人和朋友分享旅途的風景。
攝影 / 彭思
另外,張正新還認為雲旅遊的模式可以取代關於旅行的文字攻略。之前,要去某一個地方之前,很多人都會在社交論壇和出行平臺去收集整理出遊攻略,而這些攻略大多是圖片和文字,且多出自於旅行愛好者,閱讀感受和專業度參差不齊," 現在雲旅遊這種直播或者視頻的方式,倒是能讓人們更直觀地了解計劃出遊地的相關情況。"
張正新的這個觀點,其實早在羅文金的腦海裡出現了。
2012 年,羅文金來到海南三亞做本地的私家定製旅遊。他向鋅刻度表示,在去年上半年他實現了推廣自己旅遊資源的短視頻計劃。
" 現在大多數旅行社和商家給大家介紹旅遊資源主要都還是以文檔搭配圖片的形式,文字表達很多東西難以展現。" 以前是礙於平臺、技術和成本做視頻方案困難重重,現在視頻製作簡單了,平臺發布也方便,再加上用戶不再擔心流量費用問題," 視頻方案在體現真實度和了解的全面性上是肯定要更受用戶青睞的。"
如今,羅文金自己上鏡做導遊,將他推薦的定製旅遊方案線路全部拍成視頻,並在其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景點、酒店、美食乃至一些安全事項的講解," 很多用戶就是衝著我們的真實性才買單的。" 而疫情之下的這一段特殊時期,羅文金也在抖音等平臺帶著用戶進行雲旅遊,雖然他也知道短時間內帶不來實際訂單,但至少可以維持自身品牌的流量和熱度,為之後的復甦做一些鋪墊。
雖然收穫了點讚,但云旅遊還是無法解決當前旅遊業務冷淡的現實困境。
當鋅刻度問起在雲南麗江和朋友一起經營酒店的陸濤,熱火朝天的雲旅遊是否會對酒店行業有所幫助之時,他顯得有些洩氣:" 這個救不了我們的當務之急,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帶來實際訂單。"
陸濤給鋅刻度算了一筆帳,自己投入了 200 多萬元的現金,又在銀行貸款了 400 多萬元,現在雖然入住率能達到 30%~50%,但還是無法維持開支更別說補上之前的虧空。
當然,陸濤並不否認雲旅遊會對旅遊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但他目前最焦慮的是自己還能堅持多久。
國內某旅遊平臺的西南地區負責人也向鋅刻度坦陳,現在各大平臺推雲旅遊服務也是無奈之舉," 業務大面積停滯,如果什麼都不做也不行 ",他認為雲旅遊產生的效應可能短期內難以顯現。
網際網路企業競相搭建新消費場景
伴隨著氣溫升高,疫情也逐步得到控制,五一假期中旅遊業的復甦就是最好的證明。據文化和旅遊部透露,五一節期間,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 1.15 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 475.6 億元。
除了傳統線下遊之外,今年的五一旅遊消費中,雲旅遊也是關鍵詞之一。不僅平臺們賣力爭奪線上雲旅遊流量,各城市景區也紛紛自主推出雲旅遊項目,做好線上線下聯動。
對於這一細分市場的潛力,巨頭們的嗅覺十分敏銳。
五一期間,雲南騰衝文旅局攜手騰訊微視發起了 " 五一雲遊 " 主題活動,以創意短視頻方式展示景點,並且使用視頻掛件就有機會獲得指定景區門票和其他伴手禮。
五一雲遊,成為這個假期雲南旅遊重點打造項目
一方面讓線下旅客找到互動點,另一方面讓足不出戶的雲遊客隔著屏幕感受到當地人文風情,這的確是不少景區與平臺聯合推出雲旅遊的初心。
線上線下配合之下,五一假期,雲南的交出的成績單也非常不錯:接待遊客超 996 萬,旅遊總收入 78.58 億元。
另外,陌陌在五一期間推出了 " 一詩一城 " 的雲旅遊活動,選擇近百首來自唐、宋、元、明、清時代的詩歌,展現祖國 34 個省級行政區的大好河山。
新華社的 " 快看 " 直播間也在五天時間裡開展了近 10 場直播,從廣州塔到武漢黃鶴樓,再到貴州大興東、天津古文化街、甘肅嘉峪關關城等多個知名地標。
數據顯示," 雲遊黃鶴樓 " 直播在新華社 " 快看 " 抖音號和快手號觀看量超過 79 萬人次,其中快手號點讚數超過 20W。最後一站甘肅嘉峪關關城,快手 " 快看 " 觀眾 10W+,獲點讚 12.3W,抖音 " 快手 " 觀眾數十萬。
在一眾雲旅遊節目中,抖音 " 雲端旅遊局 " 的 " 珠峰直播 " 算得上是較為出彩的一款。去年曾成功登頂珠峰的旅行探險家汝志剛,這次帶著鏡頭決定再次徵服珠峰。" 世界第一高峰 " 帶來的神秘感與超越精神吸引了大量觀眾。
雲遊珠峰
無論雲旅遊目前能夠收穫多少流量,又能轉化為多少可引至線下的流量,似乎現在各大巨頭都將雲旅遊視作一個不可忽視的新消費場景,也正寄希望於依託技術的創新來催生出新的商業模式。
偽概念與真趨勢之爭
" 雲旅遊 " 概念的誕生及爆發也不過短短數月,從故宮博物院開發 " 玩轉故宮 " 小程序,到目前擁抱雲旅遊項目的城市、景區、平臺越來越多,這一概念迅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
不過就在雲旅遊進展得如火如荼之時,另一個聲音也開始出現:雲旅遊就是個偽概念。
的確,在不少人眼中,雲旅遊的出現實際上是在旅遊業被迫按下暫停鍵後,業內人的自救。一方面減輕從業人員的焦慮感,另一方面也是平臺在探索求生之路。但 " 救火 " 只是一時,於旅遊業的長期發展來說,還需要解決的是收益問題,也就是將流量變成留量的問題。
對於這樣的質疑聲,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王笑宇對媒體解釋:" 雲旅遊絕非一項單一化的產品,它是結合線上與線下的融合化產品。"
馬蜂窩也表示,雲旅遊將成為旅遊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突破口,也將成為平臺旅遊資源、服務創新比拼的新戰場。隨著 5G 時代的來臨,或許旅遊行業將通過前期市場的培養和技術的升級,迎來全新的面貌。
有業內人士提到,雲旅遊最重要的功能是種草。但云旅遊的意義,也許並不止步於此。
除了展示風景、打開問創產品的銷路之外,雲旅遊還將擁有更多的教育意義。跟隨網絡到達更下沉的市場,也將不同城市、景區的文化知識、歷史價值普及到更廣闊的人群中去。
文中所有受訪者均為化名。
來源:鋅刻度 李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