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糧油巨頭轟然倒下之謎:負債30億,復盤5大原因

2020-12-15 騰訊網

農業行業觀察 nyguancha.com

行業研究|商業案例|實戰課程

農業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公眾號:nyguancha)

作者:老貓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ID:nyguancha)

食用油領域,經過多輪洗牌、大浪淘沙之後,僅剩下金龍魚、魯花、福臨門、胡姬花、西王等不到10個家喻戶曉的品牌。

很明顯!

諸多糧油企業因步子太大,導致資金斷裂或因市場惡性競爭,或隨波逐流,而迷失了自己。

甚至,有些糧油企業曾經是地方的霸主,最後也轟然倒下。

比如,「盛洲」食用油。

該品牌曾經是福建地區是福建本地知名的食用油品牌,曾佔廈門食用油市場65%以上份額,還進入全國食用油品牌前五強。另外,「盛洲」商標還被認定為馳名保護。其背後的中盛糧油集團,也曾是享譽全國的廈門本土明星企業,在2017年還被認定為福建省第八輪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

然而,25年後,中盛糧油因債務問題而被重組,品牌價值也一落千丈,之後被市場漸漸淡忘,實在讓人惋惜!

-010-

明星企業的悲哀

「盛洲」調和油系列產品是中盛集團的拳頭產品。

廈門中盛糧油集團有限公司創辦於1993年,由全國勞模、福建省人大代表、廈門市政協常委黃文傳獨資創辦。

經過25年的艱苦奮鬥,中盛糧油公司從一家小作坊榨油企業成長為福建省食用植物油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位居全國同行前列。

公開資料顯示,中盛集團及「盛洲」品牌所獲榮譽無數,不僅在去年被認定為第八輪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還在2016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2015年度福建名牌產品」稱號。

2016年,經北京中恆正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評估,「盛洲」商標品牌價值曾經高達人民幣41.6億元。

按照正常發展,「盛洲」食用油和魯花、希望、金龍魚等食用油品牌一樣,會從地方走向全國、甚至會成為食用油一線品牌。

然而,大跌眼鏡。

2018年9月18日,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一則破產公告,向社會宣告中盛集團進入破產重組的司法程序。

2018年12月6日,廈門市中院再發公告,公開向境內外徵集中盛破產後的重組方。

根據報導,旭豐與中浩公布的重整投資人招募公告顯示,中盛集團現有資產(包括旗下子公司)約為6.8億元,以不動產及品牌商標等無形資產為主。同時,其負債總額(僅包括子公司廈門盛洲植物油有限公司)高達約30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將近400%。

當時,為了償還債務,中盛集團持有的廈門國際銀行735萬股股權也在之前被交行在阿里拍賣平臺進行公開拍賣,拍出了3470萬元,這些錢將優先用於償還銀行欠債。

招募公告也顯示,中盛集團及其子公司旗下的幾乎所有不動產、商標、機器設備等資產均處於抵押狀態。

2019年5月份,廈門本地知名企業家、銀鷺集團原董事長陳清淵順利接手「盛洲」品牌,並於5月1日起正式銷售新公司的產品,這也意味著備受關注的廈門中盛糧油集團有限公司和廈門盛洲植物油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塵埃落定。

-020-

揭秘5大原因,個個都有坑

為何一家曾經盈利,發展穩健的糧油大佬會遭遇負債達30億呢?這與創始人、經營方式、融資、競爭模式都有關聯。我們一起來復盤下:

1、黃文傳烙上「借錢」搞發展的心態

黃文傳是中盛糧油集團創始人,是吃過苦的孩子、非常本分的農民企業家。

黃文傳出生於1954年,剛出生沒多久家裡就被劃入「地主」,成為「黑五類」打擊的對象。

他的童年過得非常艱苦,不僅受到很多人的白眼,同齡的孩子也不願意和他來玩。後來,他被剝奪上學的機會,很早就出來謀生幹農活、拉板車。

1988年,黃文傳意外地承包了村裡面的榨油廠,但規模很小,利潤很薄。為了必須改變現狀,於是他四處借錢,跑信用社,最終才借到1000元貸款,他用這部錢買了一套二手榨油機,慢慢地把小作坊規模擴大。

1992年,為了擴大規模,黃文傳又徵地15畝,並掏出自己多年的積攢,大膽向銀行貸款,投資1000萬元,新建廠房、倉庫、辦公、生活設施等8200平方米。

至此,借錢發展規模深深地「烙」在黃文傳的創業生涯中,這也是導致中盛糧油後期債務危機的「導火線」。

畢竟,一旦「債臺高築」,回本困難,企業自然就會被成為債主催債的對象。

2、供應鏈缺乏導致競爭力小

其實,傳統糧油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是科技,而是「原材料的價格」。

儘管,魯花壓榨油對外宣稱科技。但魯花集團採用訂單農業的模式,加強花生源頭的把控與建設,另外魯花基地遍布全國,面積達千萬。

然而,中盛糧油採用定製農業的模式,大力推廣第一代抗黃麴黴花生優質新品種-抗黃1號,該品種僅僅在福建省推廣種植面積60萬畝。同時,因這品種的特殊性,也制約了中盛糧油的花生原材料獲取數量和原生力。

因此,很多情況下,中盛糧油的花生等原料需要外界採購。一旦外部原材料漲價,採購成本就會特別高,對企業資金有很高的要求。

3、政策風險抵抗力弱

2007年至2011年間,食用油市場受到三次宏觀調控,同時,作為小包裝食用油原料的散裝豆油價格,在近兩個月上漲了20%左右。上遊猛漲、下遊限漲,使得國內小包裝食用油企業面臨虧損。

然而,1995年6月,中盛糧油緊跟市場開始改變當時上市的大桶裝油簡單包裝的方式,推出了更便於攜帶的小包裝、精包裝,並響噹噹地打出了"盛洲"品牌。

在政策高壓之下,「盛洲」食用油小包裝也受到限價,導致中盛損失約9億元。

招募公告中還公布了具體數據,其中提到,限價導致中盛價格成本倒掛,虧損2億元;此外,中盛在2008年至2015年間承擔貸款利息約2.8億元,4年間另損失了可預期漲價利潤約4億元。

其實從這一點,我們也看出,中盛集團的轉型能力不強,或者自身抵抗政策風險能力非常弱。

4、貸款做事業是把雙刃劍

農業類企業找資本的主要方式就是向銀行或金融機構貸款。

但是,貸款又是一把雙刃劍。

在政策利好的情況下,貸款容易。一旦在企業或者大環境不順利的情況下,銀行為了穩定收益,必定會加強催債能力或者停止貸款。

因此,在糧油企業紛紛倒閉的情況下,各銀行收縮信貸,造成中盛公司流動性緊張,最終難補虧空。

分析稱,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間,多家銀行收縮了對中盛的授信額度,從最高額度26億元直降為17億元,降幅高達35%,中盛資金流受到重大影響。

在各大銀行催債之下,中盛糧油負債總額(僅包括子公司廈門盛洲植物油有限公司)高達約30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將近400%。

5、食用油行業造假,導致用戶相信品牌

在原材料上升的情況下,企業為了獲得營收,降低或更換原材料的事情經常發生,尤其是那些中小糧油企業。

央視曾多次曝光:食用油造假現象普遍。

造假對行業來說有一很大的衝擊,就是消費者不再信任新品牌,但消費者逐漸對大品牌有信心。

因此,中小糧油企業生存將會更加困難,市場逐漸被大品牌分食,空間越來越小。

比如,記者調查發現,因不正當的惡性競爭,或許也蠶食了中盛煉油的市場份額導致消費者對「盛洲」品牌真假難辨,用戶將逐漸放棄「盛洲」食用油,進而信賴全國性品牌的食用油。

這些窘況,也導致中盛糧油的市場被大品牌食用油瓜分。

-020-

警示是什麼

中盛糧油從高光走向破產重組,給中國農業產業公司帶來了3點警示,也希望中小農業企業能謹慎前行,勇於創新。

警示1、控制步子,堅持適度規模

掌握步子,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情,適度規模化發展。

何況,適度規模是國家農業重要政策之一。

然而,當前有很多農業企業紛紛擴大規模,加大投資和生產。然而,這些資金來源很大情況下都從銀行或者金融機構貸款而來。

另外,農業有一個受政策和市場變化與影響最大的行業,一旦市場不利,資本將會紛紛離去,受傷的永遠是企業或者股民。

因此,在適度規模的基礎上做企業,穩健發展和前行是一條不錯的路子。

警示2、認清自己,提高抗風險能力

認清自己,把握好現金流,提高抗風險能力。其中。提高抗風險能力就是產品和企業競爭力。

尤其,那些只靠一款產品或者一個優勢的產品,我們應該提高自己扛打擊和風險能力,建立多贏競爭局面。

同時,多在利基市場尋找機會,隨大流或者追風口有可能就會遭遇競爭紅海,反之,企業就會丟掉了制勝市場的機會。

警示3、農業風險極高,不要借錢搞事業

資本是一把雙刃劍,這是很多企業老闆的集體認知。

眾所周知,農業是一個投資大、回報慢的行業。近幾年,很多資本都不敢輕易投資農業,或者謹慎把錢投到傳統農業裡。

在農業食品領域,如果你沒有十足的把握,我們建議不要借錢創業,除非你有能力把控一切。否則,等來的全部是債主。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這幾年,國家政策利好農業及農業產業公司,但我們一定加強核心競爭力,穩健地創新,注意現金流,打造造血企業,因為融資越來越難了。

(關注[農俠會],學到更多知識)

相關焦點

  • 信義集團曾是業內第一,如今轟然倒下且負債8億,為何會走向衰敗
    產品出口70多個國家,和30多個汽車生產製造商進行合作。按理說,這樣的巨頭地位不應該走向衰敗,可為什麼還是轟然倒下了,甚至負債8億。02轟然倒下轟然倒下並非一夜之間的事情,期間經歷的過程讓信義集團這個科技界的大佬,也承受不住。
  • 又一房企巨頭倒下:曾規模千億,現負債超2000億,賣公司都還不清
    前有中弘集團老闆負債33億套現60億跑路,留下價值33.12億爛尾樓。後有地產巨頭泰禾集團負債2000億,賣公司還債 ,都還不清。 本來前途一片大好,但令人沒想到的是,泰禾集團的繁盛其實是靠負債換來的。就在泰禾集團銷售額達到巔峰時期的2018年,其負債規模超過2000億,達到了2112.47億。
  • 糧油巨頭益海嘉裡IPO,增速2.2%何以承重超千億負債?
    來源:阿爾法工場在「糧油巨頭」、「糧油巨無霸」之稱的背後,益海嘉裡營收與淨利潤呈現出了巨大的反差,營收千億但淨利潤僅50多億元,而且負債率卻隨著營收的增長逐步攀升。難道在中國包裝食用油市場走過高速發展期,步入發展階段後,益海嘉裡增速疲軟也是無法迴避的問題?
  • 又一快遞巨頭轟然倒下?2年虧損40億!5萬員工沒事幹只能放假
    就目前非常受到消費者喜愛的幾大電商平臺來看,差不多都形成了自己固定的模式,也就是說類似於京東商城和京東物流的一體化模式,只有和各大電商平臺達成一個主要的合作快遞才有貨件可以發。那麼比如阿里旗下的淘寶和天貓的話,就是與自己有深切合作的三通一達了,也就是咱們平時拿快遞的時候經常看到的菜鳥驛站合作品牌。
  • 又一房企巨頭倒下?負債700億老闆失蹤,買了期房的人咋辦?
    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形勢開始轉變,由於大部分房企都是在高負債的情況下運轉,一般負債率會高達80%。所以,在國家收緊房地產企業的融資環節後,開發商的資金壓力大,再加上融資難,很多房產項目開發到一半就沒錢了,樓盤爛尾了,開發商也選擇跑路。在倒閉或者跑路的開發商中,不乏一些知名房企,如千億巨頭泰禾集團,這幾年遇到資金問題,公司一直處於倒閉的邊緣。
  • 5分惜敗!CBA奪冠熱門轟然倒下,大魔王22+26,季後賽12隊出爐
    7月20日晚,CBA常規賽,二號奪冠熱門新疆隊(排名第二)對陣福建,在排名和實力上,新疆都高於福建!但最終,新疆101-106、5分惜敗給福建,轟然倒下。首節雙方難解難分,次節新疆稍稍擴大了優勢,第三節新疆進攻低迷,單節只有16分,福建反超。末節兩隊將懸念保留到最後階段,王哲林投中關鍵三分,福建佔據上風,爆冷險勝,此役,大魔王周琦砍下了22分26個籃板。
  • 又一國產車企倒下,李嘉誠投51億都沒用,如今負債30億破產!
    又一國產車企倒下,李嘉誠投51億都沒用,如今負債30億破產!受到上半年疫情的影響,各個行業都不太好過。尤其是那些本就是負債經營的企業,在這一時期就更難有所突破,很有可能因為債務過多而面臨倒閉。但是這兩年長江汽車的名聲可以說是非常一般,他們的企業法人已經被納入了限制消費執行人,而現在長江公司的負債更是高達30億。這些債務還上的機率非常之小,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長江公司也面臨著很多官司。如果只是如此的話,長江公司可能並不足為人們所關注,最主要的就是他之前的欠薪風波鬧得實在是太大。
  • 又一個汽車巨頭將倒下?負債高達1328億,創始人早就逃到美國去了
    讓許多人想不明白的就是,今年上半年華晨集團營收為846億元,而且淨利潤還高達63億元,半年賺了63億元,但是卻拿不出4億來還債。最大的問題就是華晨集團目前負債不僅僅是4億,而是1328億。
  • 又一家房企倒下?曾市值上千億,如今負債500億,公司破產重組
    又一家房企要倒下?曾經市值上千億,如今負債500億,公司破產重組!在過去20多年,房地產行業可謂是最賺錢的行業,有很多公司都進入了世界500強名單,在今年公布的《財富》世界500強名單中,目前共有5家房地產企業入圍的,分別是碧桂園、恆大集團、保利地產、萬科等,在這幾家房企中恆大集團和碧桂園是連續多年入圍了。
  • 又一航空巨頭倒下:曾是中國第二大民企,如今卻負債7000億!
    根據國際航空協會發布的一份統計報告,全球航空業整體將因疫情損失293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損失278億美元。國內航空公司也受到很大影響,其中中國第二大民營企業海航集團陷入「兩難境地」,兩年內燒掉5600億元,還欠下7000億元的巨額債務,幾乎無力支付工資。
  • 又一美國科技巨頭轟然倒下,掛羊頭賣狗肉,投資人「被騙」10億
    而在以圖森、智加科技Plus.ai等為首的科技巨頭於自動駕駛領域屢創輝煌的同時,美國卻有一個曾經被CNBC評為「2019年值得關注的100家全球最具潛力初創企業」的美國科技巨頭轟然倒下。這一企業便是全球首家去掉安全員將自動駕駛卡車駛上路的Starsky Robotics公司。
  • 汽車「老大哥」轟然倒下,一手好牌被打爛,負債1328億走向破產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汽車品牌,曾經因為「搭上」大品牌,在市場一度備受年輕人追捧。如今卻成為了「燙手山芋」,面臨破產重組的境地。說到這裡相信有人應該已經猜到了,這一品牌就是華晨汽車。提到華晨汽車,大家首先想到的自然都是華晨寶馬。
  • 糧油巨頭金龍魚上市:華人郭鶴年家族財富增長2100億
    益海嘉裡開盤價為48.96元,較發行價上漲90.5%;此後,股價有所回落,市值依然超過2300億元。上半年營收870億益海嘉裡預計公司2020年1-9月營業收入約為1,310億元至1,370億元,同比增長約5%至10%;預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約40億元至46億元,同比增長約15%至30%;益海嘉裡預計公司2020年1-9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約33億元至38億元,同比增長約15%至30%。
  • 1-1,0-2,一夜兩大豪門轟然倒下,兩大冠軍隊長千夫所指
    1-1,0-2,一夜兩大豪門轟然倒下,兩大冠軍隊長千夫所指 1-1,恆大僅和韓國弱旅水原藍翼打成平手
  • 國產運動品牌倒下?6年時間花光400億巨資,市值縮水97%
    原題:國產運動品牌倒下了,短短6年時間就花光了400億巨資,市值縮水97%。對此大家怎麼看?可想而知當初的貴人鳥漲勢良好,在2014年貴人鳥成功上市,其公司的市值最高時期高達400億元,國內其他知名品牌都無法與之比肩。作為貴人鳥的創始人身家自然也是水漲船高,以190億的價值一躍成為了泉州首富。那時候天王劉德華、天后張栢芝都一度成為貴人鳥的形象代言人。
  • 1-1,0-2,一夜兩大豪門轟然倒下,兩大冠軍隊長千夫所指
    無獨有偶,就在恆大這個中超豪門轟然倒下之後,來自歐冠的消息也同樣令人震驚。銀河戰艦皇馬隊0-2不敵烏克蘭球隊頓涅茨克礦工,遭對手本賽季雙殺。頓涅茨克礦工是什麼樣的隊伍呢?除了雙殺皇馬後,再沒有贏下任何一場比賽,同時5戰狂丟12個球排小組第一。
  • 又一家新能源汽車倒下,燒光51億負債30億,還拖欠員工4千萬工資
    最近又有一家新能源汽車倒下了,這家公司就是總部位於杭州的長江汽車。最近豐田總經理豐田章男發表了對新能源汽車的看法,引起了巨大的關注。他說新能源汽車並不能解決汙染的問題,因為大部分的電力還是用煤炭來轉化的。日本在前些日子已經定下了2035年停止銷售汽油車的計劃了。不僅僅是日本,很多國家都已經明確了停售汽油車的計劃了。
  • 轟然倒下!欠債超過500億、市值不到5億!全球巨無霸瓦拉裡斯破產
    資料顯示,該公司欠債超543億元(78.5億美元)。而它的競爭對手,早在4月已經倒下。此外,美國的頁巖油企業持續倒閉,其中美國「頁巖油先鋒」切薩皮克能源(Chesapeake Energy),也已經宣布申請破產保護。欠債超過500億元!
  • 又一國產巨頭倒下,僅用4年就闖入世界500強,如今卻負債1920億
    一家企業不說做大做強,至少想要保證生存的話,最基本的就是要與時俱進,還有要及時的根據局勢的變化來調整自己整體的戰略,因此員工可以有正確的方向。只有努力,企業才能繼續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不然哪怕曾經是世界500強,那該破產還是得破產。
  • 曾是中國最大校企,員工總數超4萬人,現負債3029億無人敢接盤
    方正集團有一個其他大企業都沒有的稱號,那就是它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校企,它是由北京大學投資建立的企業,規模很大,手上有6家上市企業,員工數量高達4萬之多,還曾經進入過中國500強企業、世界500強品牌,可以說是響噹噹的大企業的,在海內外都有著非常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