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語:如果說2019是「野蠻人」開始進擊環保領域號角正式吹響之年,那麼此刻到來的2020則是「野蠻人」褪去標籤開始「扶正」並全面「反客為主」之年。
曾經的許多在聚光燈下的環保工程類上市公司悉數「拜倒」在「資本」的「石榴裙」下,東方園林、啟迪環境、碧水源、環能科技、清新環境、博世科、錦江環境、國禎環保不在話下,而如今鐵漢生態也繼2018年底引入深圳國資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為公司戰略股東後再次「求助」國資,中節能加持下,國務院國資委擬成為鐵漢生態實際控制人。
而早已進駐國內汙水處理市場並卓有成就的中國中鐵也開始快馬加鞭,繼續進擊。2020年4月8日,註冊資本10億元的中鐵水務正式成立,標誌著中國中鐵第九大業務板塊正式運行。
三峽系也在今年「席捲」A股市場,開啟「收割」之路,即便與國禎的「聯姻」暫且告吹,但還有興蓉環境、納川股份、上海環境等牽手同行。
諸位看官們還未來得及細想,「國家隊」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搶佔市場,開始集結自己看得上的「獵物」,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幹」。而能成為「獵物」的標的自然也是實力非凡,即便「寄人籬下」,但在群雄逐鹿之時能夠分得一杯羹,又是何樂而不為!
今天,北極星水處理網就以近期頗受關注的中鐵、中節能以及三峽系入手,看看這些「巨無霸」的轉型升級之路。
中鐵水務正式成立 央企巨無霸轉型之路「再下一城」
2020年4月8日,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所屬全資三級子公司——中鐵水務有限公司正式註冊成立,標誌著中國中鐵第九大業務板塊正式運行。
大型國企進軍環保領域的渠道主要有4個:從技術入手、靠工程殺入、藉資本進擊、憑設備開路。借力PPP的東風,許多「巨無霸」央企都積極謀求轉型,中國中鐵也是其中之一,而中國中鐵「殺入」環保領域的方式就是依靠工程。
作為世界企業和世界品牌雙500強企業,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實控人為國務院國資委,更是於早前依託旗下中鐵四局進駐國內汙水處理市場,先後在安徽、湖北、江蘇、河南、遼寧、上海、天津、重慶等國內多個省區承建水務及環保工程數百項,其中包括亞洲規模最大的汙泥處理設施——上海白龍港城市汙泥處理廠,亞洲單體規模最大的汙水處理廠——武漢三金潭汙水處理廠,華中地區最大的汙水處理廠——武漢漢西汙水處理廠,以及在國內首次使用超大管徑、超千米距離頂進技術的上海市青草沙水源工程,其中多項工程榮獲國家和省部級優質工程獎。
2019年12月,中國中鐵將水務投資確定為第九大業務板塊,設立中國鐵工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鐵水務整體併入其中,作為中國鐵工建設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中國中鐵近兩年在水務領域更可謂戰果豐碩。北極星水處理網在梳理2019年涉水10億+大單時發現,三峽集團、中交、中鐵都是較為活躍的身影,中鐵拿單超130億元,而近日中鐵二局、中鐵一局分別拿下10.76億元的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北村水系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松崗河、北村水系裡水片)EPC以及5.24億元的佛山市南海區北村水系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西隆水系)EPC。
此次成立的中鐵水務有限公司擁有城鎮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運營服務一級、工業廢水處理設施運營服務一級資質,註冊資本金10億元,資產總額95億元,現有員工1100餘人。致力於飲用水供水、市政汙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水環境整治、汙泥處置、垃圾焚燒、海綿城市、河道景觀整治、海水淡化處理、園林綠化、環保設備製造及技術諮詢服務等領域,是集投融資、設計、建設、運營及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業務專營公司。
中鐵本已實力雄厚,此次有了中鐵水務這一專業化平臺,相信中國中鐵在環保領域的腳跟會站得更穩。
中節能年後接連出手 入主國禎後再欲牽手鐵漢生態
3月18日晚間,國禎環保發布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稱,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將以14.75億元的價格受讓國禎集團持有的國禎環保1.01億股票,同時,國禎集團將其持有的國禎環保4197.77萬股股票對應的表決權委託給中節能行使。權益變動完成後,中節能或將成為國禎環保的控股股東,國務院國資委成為國禎環保的實際控制人。
而在入主國禎環保後,中節能再次出手,將目標瞄準了鐵漢生態。
而與其他跨界而來的「野蠻人」不同,中節能一出生就是帶著環保基因的。
鐵漢生態4月12日晚宣布,為進一步優化公司股東結構,全面提升公司競爭力,推進上市公司戰略目標實現,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劉水及其一致行動人烏魯木齊木勝股權投資擬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向中國節能合計轉讓約10.11%股份;同時,公司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宜,中國節能擬以現金認購公司非公開發行新股。
公司稱,此次股權交易自股份過戶日且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完成後,中國節能對公司的持股比例可能超過20%並將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國務院國資委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與其他跨界而來的「野蠻人」不同,中節能一出生就是帶著環保基因的。中節能是中央企業中唯一專業從事環保水務的企業,深度參與「長江大保護」。
中節能在全國擁有汙水處理(市政汙水、工業汙水)或供水項目,為十餘個省市提供服務,擁有汙水處理廠生物除臭、高效生物脫氮、汙泥破碎及生物發酵等關鍵技術裝備,工業汙水處理技術和整體水處理能力居國內前列。與此同時,公司目前擁有500餘家下屬企業,其中二級公司 26 家,業務分布在國內各省市及境外約110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節能控股節能風電、中環裝備、太陽能、萬潤股份等A股上市公司。
作為長江經濟帶汙染治理主體平臺企業,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肩負重要職責,這與國禎環保的主業呈現出一定的協同性。而國禎環保作為安徽水務行業翹楚,一直穩紮穩打,2019 年國禎環保實現營業總收入41.61 億元,同比增長3.86%。
而中節能此次看中的鐵漢生態又有何亮點呢?
鐵漢生態成立於2001年,2011年登陸深交所上市,主營業務為生態環保及市政園林工程承包建設。憑藉著上市以來營收近20倍的暴髮式增長,鐵漢生態在創業板創造了一個高增長的神話。
數據顯示,IPO前一年鐵漢生態的營收只有4.16億元,但到了2017年,其營收則達到了驚人的81.88億元。據此計算,上市後短短七年的時間,鐵漢生態的業務規模整整擴張了將近20倍,而其主要進擊方式則為PPP。彼時,鐵漢生態可謂項目拿到手軟,風光無二。
與眾多「巨星」大起大落的方式相同,PPP讓鐵漢生態嘗到巨大紅利的同時也讓其資金倍加緊張。
2018年融資困境後,鐵漢生態開始遭遇業績滑鐵盧。2018年,鐵漢生態實現營業收入77.49億,同比減少5.36%;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分別為3.04億、2.86億,降幅達六成。
業績不振之後,鐵漢生態也開始積極尋求國資庇佑輸血,2018年底鐵漢生態引入深圳國資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為公司戰略股東,但2019年公司的「頹勢」卻並未見好轉。
2019年度業績快報顯示,去年鐵漢生態實現營業收入51.31億元,同比下降33.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8.88億元,上年同期盈利3.04億元;基本每股虧損0.38元。
2019年在眾多企業因資金問題遭遇項目終止的困境之時,鐵漢生態也未能倖免,2019年,11月11日,鐵漢生態中標的廣東省信宜市水質淨化設施整體打包PPP項目(子包三:信宜市北區水質淨化設施整體打包PPP項目)發布了合同終止公告,而終止背後,則是公司業績的持續下滑及高負債率。
此次聯手中節能,不知會否給讓鐵漢生態重新崛起。
三峽系狂攬環保上市公司 正式鋪開資本版圖
三峽集團作為水電行業王牌企業,其環保進擊的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是讓人驚嘆不已的。
就在大家還在為三峽與國禎這樁看似美滿的「姻緣」未能最終成行感慨遺憾之時,三峽集團已經奮發向前繼續其快馬加鞭的進擊之路了。
今年伊始,三峽集團就先後入股雄安浦華水務、興蓉環境、納川股份以及上海環境,同時進一步增持北控水務的股份,加之之前的武漢控股,三峽系在A股市場可謂「呼風喚雨」。
三峽資本及長江生態環保兩方作為意向受讓方以13.52億元的價格摘牌受讓了雄安浦華40%的股權,該事項已於2020年2月19日完成工商登記手續。雄安浦華的註冊資本由20億元增加至22.93億元,其中,公司出資人民幣13.758億元,佔其註冊資本的60%;三峽資本出資人民幣3.4395億元,佔其註冊資本的15%;長江生態環保出資人民幣5.7325億元,佔其註冊資本的25%。
2月19日,長江環保通過集中競價買入興蓉環境173.39萬股,持股比例上升至5%,達到舉牌線;2月25日-3月18日,繼續買入超7000萬股,增持比例達2.39%,持股比例為7.39%。3月31日,長江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一致行動人三峽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增持,已合計增持3653.18萬股,增持比例1.22%。變動後持有股份25725.0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比例8.61%。
2月24日,長江環保及三峽資本擬受讓納川股份相關股東10%股份;3月10日-18日,長江環保繼續增持1237萬股,增持比例達1.2%。
上海環境4月7日晚間公告稱,長江環保集團及一致行動人三峽資本今年3月10日至4月3日通過集中競價的交易方式合計買入上海環境的股份比例由0%增至5%,構成舉牌,且直逼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弘毅(上海)股權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夥)6.80%的持股比例。緊接著,上海環境4月8日晚間公告稱,長江環保集團和三峽資本擬在未來3個月內,以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上市公司1%至2%股份。
而被三峽集團選中的這些企業也都頗具「魅力」:
北控水務——全國水務行業大佬
興蓉環境——成都市水務龍頭
浦華水務——啟迪環境水務平臺
國禎環保——安徽水務行業翹楚
武漢控股——武漢汙水處理龍頭
洪城水業——江西水務行業國企
納川股份——地下管網製造商
上海環境——上海最大的水環境處理公司
結語
當國家隊強勢而來,曾經佔C位的環保企業有的「落下神壇」,有的「背靠大樹」,而當昔日的「野蠻人」「巨無霸」開始「正身」並成為大戲的主人之時,環保民企似乎也只能從修煉內功開始努力加入這場大戲了。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