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採常態化下,國產替代令跨國藥企加速變革

2020-12-23 製藥網

製藥網 行業動態】集採常態化背景下,中國醫藥行業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經歷幾輪集採後,原研過期藥降價的方向已經非常明確,而這對在中國的跨國藥企正產生一系列影響,具體就表現在跨國藥企的業績裡。

m.zyzhan.com/news/detail/79338.html

近日,輝瑞公布第三季度財務業績,全球收入為121.31億美元,同比下降4%。其生物製藥部門在第三季度實現了4%的增長,達到102.15億美元。但是,普強的收入卻同比下降了18%。據悉,輝瑞普強是輝瑞非專利品牌和仿製藥部門,今年三季度銷售額僅為19.16億美元。對此,輝瑞方面解釋,受立普妥和絡活喜未進入藥品集採的影響,普強中國區業績才出現下滑。

這是普強的立普妥、絡活喜在退出集採後,初次披露銷量同比下滑。2019年國家藥品集採啟動之初,普強這兩款明星品種因降價幅度不到位,而未能進入集採之列。

目前,因藥品集採而業績受到影響的跨國藥企,也不僅僅只有輝瑞。此前,賽諾菲在第三季度業績公告也表示,波利維、安博維和亞莫利三款產品受藥品集採影響,銷售額分別下降64.1%、37.8%和44.4%。而賽諾菲中國市場第三季度整體收入,也同比下降8.9%,為7.75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藥品未進集採而造成的銷售下滑外,產品進入集採的跨國藥企業績也有下滑的。如在第2批全國集採中,拜耳阿卡波糖(商品名:拜唐蘋)以超低價獲得集採資格,從而受到業界廣泛關注。但在2020年Q1業績裡,拜耳一季度中國區製藥業務收入下降,拜耳給出的解釋是由於市場預期拜唐蘋和拜復樂的批量採購價格將於4月1日起降低,從而導致一季度需求延期。

業內人士認為,眾多跨國藥企業績下滑證明了,隨著藥品集採進入常態化,進口原研藥已逐漸失去了公立醫院市場主要份額。未來醫藥市場上,跨國藥企進口原研藥的收入將攤薄。

實際上,在經歷三次國家集採後,當前跨國藥企都已經對帶量採購等中國醫藥政策導向有清晰的認識,也在進行思考與調整。

比如說,現在就有越來越多跨國藥企開始關注集採外的市場。以輝瑞為例,其在集採落標後,就已經做了相關戰略的重新分析,做了一個「一品雙規三劑型」的策略,幫助醫院建立合理用藥目錄,建議其保留一個國家集採品種,再保留一個原研藥品種。一方面保證醫療機構能完成國家集採的任務,另一方面,在國家集採的藥品供應不上,或者高端患者有原研藥的需求時,自己的品種可以補上患者需求。

另外,阿斯利康則選擇積極拓展業務,目前已經在近10個疾病領域開始不斷跟行業各種合作夥伴研發整體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在中藥領域做了嘗試,與綠葉製藥集團籤署協議,獲得其血脂康膠囊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 家推廣權。

總的來說,目前跨國藥企除了積極布局集採外市場外,也正在進一步加快創新的發展,加快創新藥的引進等。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國內仿製藥進入微利時代,將倒逼國內外藥企加速謀求業務轉型,積極尋找院外市場合作的機會,並同時專注於新藥的研發創新。而在此背景下,必將帶來因為業務發展而做出的一系列人事調整,未來或將引發中國醫藥行業的人事大調整。

相關焦點

  • 輝瑞普強「棄集採」後業績首降,國產替代令跨國藥企進退兩難
    跨國藥企中國區業績「變臉」。今年各大跨國藥企三季報裡,中國區業績迅速「變臉」。 近日,輝瑞公布第三季度財務業績,全球收入為121.31億美元,同比下降4%。其生物製藥部門在第三季度實現了4%的增長,達到102.15億美元。但是,普強的收入卻同比下降了18%。
  • 微評丨新冠疫苗、跨國藥企數位化創新、首個國產ALK抑制劑
    而聚焦企業,本周英偉達、1藥網等企業陸續發布三季報、百濟神州的上海研發中心落地、水滴公司「好藥付」公布了在「藥+險」模式下的探索成果。此外,先聲藥業宣布其與康寧傑瑞和思路迪醫藥合作的皮下注射PD-L1抑制劑在中國提交上市申請,有望成為全球首款。貝達藥業(300558,股吧)鹽酸恩沙替尼的首個國產ALK抑制劑上市。
  • 65%上市藥企布局醫療器械行業 三大變革帶來新競爭格局
    眾成醫械聯合中信證券近期發布了《國內上市醫藥企業投資醫療器械產業研究報告(2020年)》從投資雙方企業狀況、藥企投資偏好、醫械細分賽道分析、發展趨勢預測等多個維度對藥、械轉化進行量化分析,展現藥企布局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態勢。
  • 大批「王牌藥」遭阿斯利康、GSK拋售,跨國藥企進入打折季
    事實上,隨著近年來中國醫改的不斷深入,特別是2018年底以來國家組織帶量採購實施以後,在擠幹中間環節水分,通過一致性評價仿製藥臨床替代等一系列政策之下,過專利期原研藥最後一個利潤高地也面臨瓦解。跨國藥企躺著賺錢的日子再也不能繼續了。在此背景下,剝離非專利藥業務,更加專注創新藥研發、管線收購,已經成了跨國藥企的普遍選擇。
  • 石英股份半導體高溫材料打破國際壟斷,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這意味著,國產半導體材料打破賀利氏、邁圖等歐美企業長期壟斷,走向國產化道路。這一利好消息給國內半導體材料產業發展注入一劑強心劑,這也意味著國產的石英材料將被應用於國際半導體製程領域的擴散環節,為我國半導體產業鏈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 股東會直擊|健康元加速吸入製劑國產替代 布地奈德預計6月份以後上市
    期間,公司董秘趙鳳光表示,公司將加速吸入劑業務的國產替代。當股東大會現場投資者,就公司吸入製劑板塊提問時,健康元董秘趙鳳光表示,「公司2013年開始布局呼吸類製劑,接近『八年抗戰』,吸入製劑業務逐漸進入收穫期,將加速吸入製劑的國產替代。」成立於1992年的健康元,曾以一瓶「太太口服液」家喻戶曉。
  • 15家跨國藥企2019年收入曝光,5家企業兩位數增長,中國是重要貢獻者
    從業績增長情況看,至少默沙東、羅氏、阿斯利康等企業在華市場表現仍然可圈可點,甚至可以說,中國市場是跨國藥企業績增長的重要貢獻者。 受到新冠肺炎,以及醫改持續推進帶來的影響,分析人士認為,跨國藥企2020年業績增長恐怕會受到影響。這些企業要想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還需要做出更多改變。
  • 變革之下,戰略落地受阻,藥企如何自我突破?
    變革之下,戰略落地受阻,藥企如何自我突破?來源:藥智網|曜默克集團(美國)創始人喬治默克曾經說,「我們應當永遠銘記,藥物是為人類而生產,不是為追求利潤而製造的。」老默克一語道出真諦,藥品終極目標是治癒患者,如果研發的新藥在營銷環節無法抵達患者,恐難以實現藥品的真正價值。
  • 跨國藥企接連設立網際網路醫療部門,藥企與網際網路醫療之間能產生怎樣...
    這也是繼阿斯利康的網際網路醫療戰略項目之後,今年又一家直接推動網際網路醫療項目的跨國藥企。藥企巨頭與網際網路醫療之間互動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是2020年網際網路醫療產業在藥企戰略布局中的地位,看起來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升級成了藥企重點主抓的業務條線之一。那麼輝瑞普強的網際網路醫療部門究竟要做什麼?藥企為何持續關注網際網路醫療行業?
  • 跨國藥企上半年收入曝光,強生輝瑞滑坡,前三排名又變了
    近期,跨國藥企上半年財報陸續發布。強生、羅氏、輝瑞暫居前三。從金額上看,與2019年同期相比,多數企業營收下滑或增長乏力。 從近年來,跨國藥企的年報情況看,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其市場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量。阿斯利康等企業的逆勢增長都與其戰略部署中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密不可分。
  • 醫療器械國產替代空間多大?《下一個黃金...
    以PD-1/PD-L1為例,目前國內已經有4個國產品種、2個進口品種同臺競技,還有大量藥企正在研發相關藥物。截至今年10月26日,已提交上市申請的公司包括嘉和生物、康方生物和藥明生物,處於3期臨床的有5家生物。二是企業的研發費用投入。
  • 國產替代加速 華微電子升級打造「中國芯」迎新基建風潮
    原標題:國產替代加速 華微電子升級打造「中國芯」迎新基建風潮   隨著「新基建」風潮的來臨,關於5G、物聯網、
  • 揚傑科技:國產替代進程逐步加速中
    展望20年,在消費電子、工控、物聯網、新能源等帶動下,功率器件需求增長,景氣度有望持續向好。(2)客戶訂單逐漸飽滿,帶動4寸/6寸產線稼動率提升,尤其是19Q2之後提升顯著,帶動毛利率水平向好,20年有望繼續改善。(3)費用上,公司持續降本增效,管理費用控制較好,研發和銷售費用平穩。在18年理財產品逾期計提減值完畢後,19年採取保守投資策略,風險較低。
  • 負債2400萬,這家上市公司投的醫院破產了;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
    29種抗菌素、6種抗癌藥帶量採購結果公布;中藥材價格飆升最高漲幅達116.7%;47家企業口罩不合格;國藥集團邁向5000億時代;華東醫藥2019年工業收入首破百億;首款國產HPV疫苗5月起可預約接種:329元/針;基層醫生漲薪潮來了;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美元市值蒸發;多款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被亮紅燈;新冠肺炎DNA疫苗INO-4800美國1期試驗完成受試者招募。
  • 2020年首例中印藥企合作!印度藥企開啟在華加速跑
    印度藥企明顯開啟了在華「加速跑」模式。3月2日,黑龍江珍寶島藥業公告,與印度藥企BIOLOGICAL E. LTD.(以下簡稱「BE」)籤署《供應協議》,BE公司指定珍寶島作為其生產的注射用達託黴素(500mg)產品,在中國區域的營銷、銷售和分銷的獨家經銷商。根據協議規定,珍寶島將按照裡程碑向 BE 支付注射用達託黴素(500mg)許可費 10 萬美元。
  • 國產替代加速!一文速覽TOP20信創產業概念股!
    隨著AI、5G、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應用加速落地,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 「信創(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概念逐漸進入大眾視野,成為經濟數位化轉型、提升產業鏈發展的關鍵。發展信創產業不僅能解決本質安全的問題,還能建立起可掌控、可研究、可發展、可生產的國產軟體體系,構建起區域級產業聚集集群。
  • 勢在必行,浩辰軟體加速工業軟體國產化替代步伐
    在此背景下,自主可控關乎國家戰略,在國際競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科技尤其是工業軟體等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現狀對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都提出了嚴峻考驗。大力發展科技產業,實現工業軟體國產化,成為當下時不我待的命題。為此,浩辰CAD在已經具有自主可控技術的基礎上仍在不斷強化國產替代方案,助推我國工業軟體國產化不斷深入。
  • 人民網報導:魚躍醫療等龍頭企業國產替代加速
    在今年的博覽會上,國產醫療品牌表現突出,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其中國產醫療設備龍頭——魚躍集團,今年就攜旗下魚躍醫療、萬東醫療、百勝醫療、德國普美康、華佗、利康消毒、潔膚柔、六六視覺、萬裡雲、金鐘等眾多子品牌的多個系列產品亮相了本次展會。人民網對本次展會進行報導並表示魚躍醫療等龍頭企業國產替代加速。
  • 北京和眾匯富:未來5年國產替代加速,關注這個機會!
    北京和眾匯富:未來5年國產替代加速,關注這個機會!  化學發光  本文繼續深挖醫療器械行業中,未來5年的1個黃金賽道--化學發光。主力君之前已分析過體外診斷(IVD),屬於醫療器械裡較大的子行業,未來規模會到千億,而化學發光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好的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