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著皮划艇去巡河

2020-12-14 杭州日報

記者 呂燁珏 通訊員 富威玲

8月19日傍晚5點,杭州濱江區,氣溫36.3℃,開始西沉的太陽照在身上還是火辣辣的。

陳家河邊,全副武裝的王笪耀扛著他的皮划艇又下水了。

陽光在河面上一反射,有些晃眼,灼人的燙意立馬逼了上來。王笪耀眯了眯眼,架好船槳,往河埠頭一撐,「咻」地劃了出去,開始了他今天的巡河之旅。

劃著皮划艇巡河?

這位濱江最「酷」的民間河長,已經堅持了3年。

王笪耀是一名戶外運動愛好者,以前上體校時練過半年賽艇,從此愛上了皮划艇。2017年,被杭州山水吸引的他在陳家河邊創立了閒庭信步皮划艇俱樂部。

「皮划艇項目對水質要求比較高,黑乎乎、臭烘烘的河道那肯定不行的,你都根本不會有想下水的欲望。」他笑著說,「陳家河的整體水環境比較好,尤其冬天的能見度幾乎能到1米,很乾淨。」

其實,陳家河在2014年以前也不適合皮划艇項目,曾是當地有名的斷頭河。為提升陳家河的水環境質量,自「五水共治」以來,濱江治水辦對沿岸農戶挨家挨戶進行了截汙納管,並穩步推進了一系列河道清淤、生態治理、河岸保潔等基礎性水環境治理工作,還打通附近河道水系,新建配水泵站,促進河水流通,這才有了常年穩定在Ⅲ類的好水質。

說起來是一次偶然的經歷,讓王笪耀決定投身環保事業。

四年前,他在登山途中,看見有個女生下山時,不僅把自己的垃圾帶下了山,還把沿途的垃圾一起帶了下去。這件事讓王笪耀深受觸動,「我一般也只會管好自己不亂扔垃圾,但沒想過把別人扔的也撿起來。」

從那以後,每每看到身邊有垃圾時,王笪耀也都會順手「帶走」,尤其是在進行自己鍾愛的水上運動時,他會更多地關注水環境的變化。劃著皮划艇,讓王笪耀能更近距離地直觀巡查岸邊與水面情況。他說,每次沿著河道劃一圈下來,差不多1小時左右,看到漂浮物就會撈到艇上:「夏天藻類多,秋天落葉多,這些倒是都不太要緊,我主要要清理的是一些礦泉水瓶、塑膠袋或者釣魚後的餌料盒等。」

儘管現在天氣熱,王笪耀每周還是會來個四五趟,看到河邊有洗東西或亂扔垃圾的人,他也會出面勸導。就算被罵「多管閒事」,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著。

對每一位來划艇的客人,王笪耀也會不厭其煩地強調不要亂扔垃圾,礦泉水瓶和菸頭菸蒂一定要帶回岸上。偶爾他會組織小型的皮划艇公益賽事,呼籲大家順手清撈河道。

前年,王笪耀獲得了市「民間護水達人」稱號。「人與自然,是互相成就的。」他很樸實地說,「水環境好,劃得也更舒心。每人一個力所能及的小舉動,匯聚在一起就是一股很洶湧的環保力量。」

相關焦點

  • 新華網:【雲南故事特別策劃·我的滇池】「市民河長」來巡河
    3名「水手」來自昆明大風皮划艇俱樂部,就在今年1月,俱樂部加入滇池保護志願者行列,成為100個「市民河長」團隊之一。俱樂部成員陳嘉佳介紹,目前團隊共有40餘人,都是受過系統訓練的皮划艇愛好者,能很好地執行巡河任務。
  • 劃著皮划艇夜遊古城 蘇州夜生活又有新玩法
    劃著皮划艇在夜晚的蘇州古城中穿行,會是怎樣的感受?4月15日晚,20多名皮划艇愛好者就在環古城河幹了一件別樣有趣的事。十多艘皮艇從相門出發,泛舟環古城河,欣賞兩岸夜景,別有一番風味。據了解,這是蘇州市皮划艇槳板協會推出的「皮艇夜遊」活動,接下來的每周三、周五都將有夜劃活動向皮划艇愛好者以及零基礎的市民開放。自蘇州市皮划艇槳板協會成立以來,越來越多的市民被皮划艇項目的魅力所徵服,加入到五顏六色的「划行大軍」中。皮划艇愛好者周萍三年前開始接觸皮划艇,如今,每周都會到相門基地進行皮划艇的訓練。
  • 「培生杯」2019中國賽艇、皮划艇、槳板攝影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經過一個月時間的專家評選及網絡評選,「培生杯」2019中國賽艇、皮划艇、槳板攝影大賽落下帷幕,本次大賽共收到投稿作品近百幅,經過專家初評選出其中30幅進入網絡票選,網絡票選共計收到投票19392票,感謝全國各地網友、水上運動愛好者的積極參與!
  • 美座頭鯨橫空出水捕食 差點掀翻身旁皮划艇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5日報導,近日,美國一名男子劃著皮划艇在海面上航行時偶遇一頭巨型座頭鯨並近距離抓拍下了一段珍貴視頻。土木工程師大衛•羅傑斯(David Rogers)在加利福尼亞州莫斯蘭丁島附近的海域獨自劃皮艇時突遇一頭碩大的座頭鯨從深海裡竄出,掀起巨大的海浪,場面極為壯觀。
  • 【跟著河長去巡河】李志軍:用心守護碧水清流
    【跟著河長去巡河】李志軍:用心守護碧水清流 2020-07-28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跟著縣級河長去巡河,守護一汪清水
    6月16日上午,臨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盧才超帶領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宗局局長項兆利,市委辦副主任、市「五水共治」辦常務副主任馮震宇,市工商聯黨委委員、副主席徐重陽,市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陳建強到永豐鎮潘岙溪、居溪、江官溪巡河,永豐鎮副鎮長高宇陪同。
  • 這個「打遊擊」訓練的皮划艇隊,終於「回家」了!
    山西皮划艇隊的訓練正在進行。19歲的王奧蓉緊握船槳,淌著汗水。 2013年,山西皮划艇隊成立,這個在內陸省份克服重重阻力建立起來的水上運動隊,因為曾經的汾河水量少、水質差,硬是沒有屬於自己的訓練基地,只能在外「打遊擊」。 王奧蓉:「山西沒有一個能夠讓我們划船的地方。」 記者:「所以第一年,2016年一開春就立刻去了廣東?」
  • 塔圖姆拼盡全力打出的數據,詹姆斯劃著劃著就拿到,比東部還好打
    我想說的是塔圖姆拼盡全力才打出來的數據,詹姆斯卻劃著劃著就拿到了。詹姆斯來到西部後,沒有感覺到什麼壓力,怎麼有種「西部比東部還要輕鬆」的感覺呢?一些球迷就對詹姆斯喊出了「有種去西部試試」?好吧,試試就試試,34歲的詹姆斯從騎士加盟到了湖人。他要試試已經34歲的年紀,是否還能不能在西部打出名堂,能不能重塑紫金王朝的輝煌。
  • 10.1 皮划艇中秋派對|划艇+自然廚房半日營
    我們的教練阿興老師說:「眼睛要看向你要去的方向。」划艇亦如生活,低頭盯著眼前的每一刻,卻總是忘了看向遠處要抵達的地方。坐在皮划艇中,不斷去摸索和適應,感受著船槳向兩側撥開水體,艇就如同一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迅速推開身旁的風景。當人和艇的磨合越來越好,靠著全身的力量可以很嫻熟操控艇只的平衡、感受划槳的方向力度與水的反作用力,能找到與生俱來對力量和速度的追求。
  • 「流浪」近20年的皮划艇隊回歸茅洲河
    河面碧水映藍天,皮划艇隊員正在訓練。而每到傍晚或周末,這裡更成為市民休閒打卡點。龍津湧穿巷而過從2015年全省汙染最嚴重的河流到深圳水環境顯著改善的典型代表,茅洲河見證了深圳治水蝶變。2019年11月起,茅洲河共和村斷面穩定在Ⅴ類以上,6個月來平均水質達到Ⅳ類,深圳側的40個黑臭水體和304個小微黑臭水體全部消除黑臭。
  • 划著獨木舟在千島湖上拗造型 一群會玩的杭州人把日子過成詩
    獨木舟上的新年旅行  觀景、聚餐、拍大片  作為人類最古老的水域交通工具之一,獨木舟又稱划艇,至今已有幾千年歷史,這種由單根樹木挖空成形的船艇也是皮划艇運動的起源藍本,很多現代船隻基本都是由它演變而來。
  • 巡河在一線,河長制實現「河長治」
    從此每天巡河成為他生活中一個習慣,老秦樂呵呵地說:「每天不去河邊看看,就感覺這一天少了點什麼。」沒有工資、不拿一分錢補貼,每天風雨無阻地在河岸線上巡河……和老秦一樣的民間河長,在五星村共有20名。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的行業,但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民間河長」。
  • 跟著河長去「巡河」
    3日,鄧慶傑巡查前,登錄手機APP進行巡河工作記錄。本報記者 夏升權 攝1月3日上午,記者跟著東區新鰲嶺社區河長鄧慶傑一起去巡河,他也是新鰲嶺社區黨委書記,統籌社區的河湧管養工作。鄧慶傑打開「廣東省智慧河長」App,點開「我要巡河」,便自動顯示定位和附近的河湧信息。緊挨著博愛路的白石湧,雖然水質看起來不是很清亮,但水面極少漂浮物,兩側的灌木叢也基本看不到垃圾。「這屬於市管養河湧,長5.3公裡,流經多個社區。作為社區河長,要當好河湧管護的『眼耳口手』。」鄧慶傑告訴記者,「目前這條湧的主要汙染源是周邊生活汙水入河,汙水管網有待完善。
  • (孝感)巡河保安全 教師在水一方
    為強化學校安全教育工作,預防學生發生溺水意外事故,6月6日起,漢川市麻河鎮太平中學組織教師巡河、巡池塘、巡溝渠,防止學生私自到水邊玩耍、遊泳。     教師巡河員在巡河   夏日炎炎,波平如鏡,垂柳拂風,水畔美景對孩子有著無限的吸引力。然而鄉村美景有意,水患無情。
  • 五星村:巡河在一線,河長制助力「河長治」
    「民間河長」成為治水主角秦步建巡河已經24個月了。2018年年底,經過村裡推薦,他正式被五星村聘請為「民間河長」,按照就近原則,家旁邊的錢家渡河就由他負責管理。從此每天巡河就成為他生活中的一個習慣,老秦樂呵呵地說:「每天不去河邊看看,就感覺這一天少了點什麼。」
  • 巡河APP助力肥西打造「智慧河長」
    縣河長辦在承擔河長制日常工作的同時,組織協調召開相關會議指導鄉鎮河長辦開展日常工作,組織編制新增縣級河長管理河流「一河一策」實施方案;通過政務平臺,定期編發河湖長巡河簡訊提示,及時提醒各縣級河湖長按時進行巡河。對全縣各鄉鎮(園區)河湖長制工作開展暗訪和督查,下發督察督辦函,有力地促進了各地河湖長制工作向縱深開展。
  • 沐川冠軍之家國際體育小鎮|皮划艇運動
    麥克格雷戈從1865~1867年划船週遊了法國、德國、瑞典等歐洲國家,還編寫了一本書,從而積極推廣了皮划艇運動。1867年他所創建的英國皇家皮划艇俱樂部,舉辦了第一次皮划艇比賽。  此後,皮划艇運動逐漸興起,到19世紀末,皮划艇運動已成為歐美各國廣泛開展的一項體育活動。但是,它比我國的「龍舟競渡」晚了將近2000年。
  • 北京市朝陽區小河長巡河四萬裡
    孩子們來到河邊,為的不是玩耍,而是巡河「挑刺兒」,他們是朝陽群眾小河長。上周末,朝陽區發布小河長巡河成績單,今年以來,1927位小河長巡河共計兩萬公裡,發現的658件問題均得到解決。今年的巡河成績單上,13歲的齊彥博排名第一,巡河時間達到了112個小時。「我家住六裡屯,離二道溝不遠,那是通惠河的一條支流。」齊彥博說,這幾年二道溝越來越清澈,激發了他保護河湖的願望。今年初,他報名成為一名小河長,上下學從騎自行車改為沿著巡河路步行。一年間,他總共上報河流漂浮物、河邊堆垃圾等8個問題。
  • 走馬街鎮:「河長」巡河常態化
    途中,賀威發現河岸邊有少許塑料垃圾,他當即就和一起巡河的工作人員現場將垃圾進行徹底清掃。他要求,村河段長、鎮水利及相關部門要嚴格按照走馬街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河道治理工作,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打造河清、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環境。走馬街鎮十分重視河長制工作,全鎮10條河流都明確安排了一名黨政班子成員任河長和一名公安幹警任河道警長。
  • 梁志勇帶隊巡河並開展防汛應急檢查
    8月4日 孝義 中雨 22~29℃ 3日,呂梁市委常委、孝義市委書記、虢義河河長梁志勇,政府市長、市總河長王廷洪前往虢義河沿線巡河,並在文峪河沿線開展防汛應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