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河長去巡河】李志軍:用心守護碧水清流

2020-12-18 澎湃新聞

【跟著河長去巡河】李志軍:用心守護碧水清流

2020-07-28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寧夏新聞網記者 祁瀛濤 楊泠然/視頻 楊泠然/製作

盛夏的羅家河,小橋流水,蔥蘢掩翠,美景勝江南。

7月17日一大早,青銅峽市陳袁灘鎮袁灘村黨支部書記李志軍和往常一樣,來到位於村西的羅家河邊,他一邊走,一邊仔細查看河邊有無垃圾。此時,在羅家河兩岸晨練的村民絡繹不絕,他們不時和李志軍打招呼。

李志軍正在巡河。寧夏新聞網記者 祁瀛濤 攝

"今天的羅家河水清岸綠,綠樹成蔭,已經變成了一條景觀河,閒暇時間,村民都喜歡來這裡走走,就連城裡的人都喜歡來這裡散步。"李志軍說,眼前的美景在幾年前還是一片髒亂差,路過的行人避之不及。

寧夏新聞網記者 祁瀛濤 攝

羅家河是青銅峽市主要的入黃主幹排水溝,自南向北流經大壩鎮、小壩鎮、陳袁灘鎮、葉盛鎮,向東流入黃河,總長33.9公裡,承擔著團結溝、紅旗溝、中乾溝、反帝溝共計40餘萬畝農田排水的匯流入黃任務。長期以來,由於溝道治理標準低,淤積嚴重,排水不暢,溝道兩岸植被覆蓋率低,水利等基礎設施年久失修,同時濱河大道沿線溼地湖泊未連通,互相不能補水,致使溝河湖水無法充分循環利用,水體自淨能力弱。

"前些年,周邊群眾在溝道挖沙取土,亂倒垃圾,每到雨季,造成農田排水不暢,導致莊稼被淹,給村民帶來了不小的損失。尤其是河西岸養殖廠及周邊居民生活汙水的隨意排放,導致河水渾濁且散發著難聞的臭味。"說起前些年的羅家河,李志軍直搖頭。

寧夏新聞網記者 祁瀛濤 攝

羅家河的改變緣於河長制的實施。2018年,結合推行河長制,青銅峽市強化源頭治理、綜合整治,全面消減河湖汙染、改善生態系統,投資4300多萬元實施羅家河人工溼地水質改善項目,依法關閉40處汙水入溝、渠排汙口,取締關停養殖戶8家、雜碎清洗點1處,搬遷轉產羅家河附近養雞場及2戶養豬戶,通過新建人工潛流溼地、表流溼地等措施,改善和提高羅家河水動力條件,提高水體自淨能力。

配合全市的綜合整治工作,袁灘村也開展了"清垃圾、拆違建、治汙水、護河堤"工作。河道開挖、岸坡防護,景觀綠化……一條條實實在在的硬舉措不僅讓河道"顏值"大幅提升,羅家河也因此成為全市一條"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樣板河"。

寧夏新聞網記者 祁瀛濤 攝

"羅家河變成今天的景觀河,確實來之不易,因此更應該用心守護。如今,我幾乎每天都來巡河,除了職責所在,我打心底裡都喜歡到這裡走一走、看一看。"按照規定,作為村級河長的李志軍每月的巡河次數不少於4次,但李志軍只要有空都會過來看看。"每次看到羅家河兩岸美麗的風景,我打心底裡感到高興。"

巡河過程中,羅家河岸邊一塊藍白相間的河湖長公示牌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公示牌上詳細地標註著羅家河各級河長的姓名、職務、聯繫電話及其職責,並標明了羅家河的基本情況和整治目標。

寧夏新聞網記者 祁瀛濤 攝

李志軍說,這些公示牌就像河湖長的身份證一樣,方便群眾了解河湖管理情況。設立河湖長公示牌也是加強社會監督的有效方式,群眾只要發現身邊河流、湖泊有水環境、水汙染等問題,就可以通過公示牌找到相關責任人,及時解決問題。

"環境好了,村民的文明素質也提升了,看著羅家河兩岸乾淨整潔的環境,村民不僅不好意思亂扔垃圾,不少人還主動投入到護河行動中來。"說起河長制帶來的變化,李志軍感到由衷的欣慰。(寧夏新聞網記者 楊洲/文)

自治區河長辦、寧夏新聞網聯合出品

原標題:《【跟著河長去巡河】李志軍:用心守護碧水清流》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用心用情用力 守護一方碧水——記邵東優秀河長李旦
    要讓碧水共藍天,且看這位河長如何護家園,她就是仙槎橋鎮副鎮長、鎮河長辦主任、槎江河鎮級河長李旦。用心鑽研,河庫管護有了制度保障初當河長,李旦便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擔子,為更好地守護一方碧水,她啃完了河長制工作的文件、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實際,制定了《仙槎橋鎮河長制「兩長兩員」管理辦法》《仙槎橋鎮村級河(庫)長制工作考核辦法》《仙槎橋鎮村級河(庫)長制工作落實評分細則
  • 跟著縣級河長去巡河,守護一汪清水
    集中巡河在37度的高溫下,盧才超一行先後到潘岙溪、居溪、江官溪檢查河道水體、沿線汙水管網、河道兩岸保潔工作。在潘岙溪巡河時,發現和諧橋原施工便道可能存在阻水現象,盧才超立即要求永豐鎮限期清理。在其他河道巡河時,對於發現的問題也分別交辦。
  • 河長是個啥職務?河長究竟管些啥?跟著河長去「巡河」
    3日,鄧慶傑巡查前,登錄手機APP進行巡河工作記錄。本報記者 夏升權 攝1月3日上午,記者跟著東區新鰲嶺社區河長鄧慶傑一起去巡河,他也是新鰲嶺社區黨委書記,統籌社區的河湧管養工作。鄧慶傑打開「廣東省智慧河長」App,點開「我要巡河」,便自動顯示定位和附近的河湧信息。緊挨著博愛路的白石湧,雖然水質看起來不是很清亮,但水面極少漂浮物,兩側的灌木叢也基本看不到垃圾。「這屬於市管養河湧,長5.3公裡,流經多個社區。作為社區河長,要當好河湧管護的『眼耳口手』。」鄧慶傑告訴記者,「目前這條湧的主要汙染源是周邊生活汙水入河,汙水管網有待完善。
  • 泉州泉港區:用心守護碧水清流
    海峽網 9月28日訊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河長巡河工作,近日,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鎮長、河長陳寶喜帶領鎮流域河長劉建陽及南埔村河道專管員對南埔溪開展巡河工作。
  • 河湖清流長 碧水潤九州——會昌縣深入推進河長制紀實
    三級河長 共護一江清流為共同守護水資源,實現每條河流有人管有人治,打通治河的最後「一公裡」。會昌縣建立縣、鄉、村三級河長管理體系,落實各級河長359名,制定出臺了《縣級河長巡河督導方案》,高位推動各級河長開展巡河履職,促使三級河長巡河治河成常態。
  • 湘潭經開區:基層河長履職盡責,守護「碧水清波」
    「汗流浹背」是他的巡河的常態、「風雨無阻」是他河長工作的堅持、「面帶微笑」是他的河長工作態度,「碧水清波」是河長工作的成效,他就是湘潭經開區九華街道河長馮斌。自2019年擔任河長以來,馮斌秉承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始終把河長制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通過成立河長制工作小組、制定工作方案、落實巡河、護河等制度、加大宣傳等一系列措施,切實加強了轄區內水環境的整治及保護。
  • 「雙河長」協同護碧水 牌頭鎮引入「公益河長」參與巡河護河
    在上定蕩畈排渠長潭街村段,他碰上了正在巡河的鎮級河長、諸暨市牌頭鎮人大副主席陳建橋。  「蔣老師,你來得正好,用相機幫我拍下這裡。」陳建橋指著被丟棄在渠道邊的一個農藥瓶說。作為「公益河長」,蔣亦新自然義不容辭,只見他熟練地掏出相機,拍照、上傳至河長工作群。  上定蕩畈排渠長潭街村段全長1.5公裡,主要用來灌溉,也兼有洩洪功能。
  • 堅持生態優先 守護碧水清流
    湛藍的天空中,眾鳥嘰嘰喳喳,歡快地飛向遠方;西淝河流水潺潺,一束陽光灑在河面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岸邊的香樟樹隨風搖曳,在碧水的映襯下,格外美麗。西淝河的水波蕩漾、清澈潔淨得益於鳳臺縣開展的河湖長制工作。
  • 龍頸這位河長帶領村民讓家鄉河越來越美!
    清新區全面實施河長制以來有一百多名村黨支部書記成了村級河長以河長制引領「河長治」力促家門口「水清景美」今天,最美河長候選人事跡展播我們來認識龍頸鎮龍北村村級河長廖伯強守護家鄉碧水清流廖伯強是龍頸鎮龍北村村級河長,自擔任村級河長以來,他勤巡查、重宣傳,使水環境得到有效改善,不僅贏得群眾的讚譽,也得到群眾的信任。
  • 我市「民間河長」助力河湖管理紀實:民間河長在行動 守護城區碧水...
    自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在社會各界、市河長辦、市生態環境局的大力支持下,韶關市樂善義工會環保服務總隊開展社區環保、環保登山、環保進校園、民間河長、走讀北江、共愛珠江等一系列的環保公益活動,共計45場次,吸引3000多人參與環保活動,有效助力我市河湖管理。
  • 巡河APP助力肥西打造「智慧河長」
    2017年,肥西縣率先出臺河長制實施方案,全面建立區域與流域相結合的縣鄉村三級河長制工作體系,全縣範圍內19條主要河湖庫渠分別由縣委、縣政府領導擔任河長。14個鄉鎮(園區)設立鄉、村兩級河湖長836人,涵蓋全縣915個河湖庫渠,實現了縣鄉村三級河長制全覆蓋。
  • 財政局局長也是副河長!他的巡河日記成為內容翔實的水系地圖
    在41.8公裡長的柴米河沿岸,他和同事們通過認真紮實的愛河護河行動,換來沭陽縣碧水清流的美好風光,一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正在花鄉大地——沭陽徐徐鋪開。面對基層巡河面廣量大的實際情況,要想做好水文章,離不開責任體系的建立和長效機制的構建。
  • 走馬街鎮:「河長」巡河常態化
    途中,賀威發現河岸邊有少許塑料垃圾,他當即就和一起巡河的工作人員現場將垃圾進行徹底清掃。他要求,村河段長、鎮水利及相關部門要嚴格按照走馬街鎮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河道治理工作,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打造河清、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環境。走馬街鎮十分重視河長制工作,全鎮10條河流都明確安排了一名黨政班子成員任河長和一名公安幹警任河道警長。
  • 五星村:巡河在一線,河長制助力「河長治」
    「民間河長」成為治水主角秦步建巡河已經24個月了。2018年年底,經過村裡推薦,他正式被五星村聘請為「民間河長」,按照就近原則,家旁邊的錢家渡河就由他負責管理。從此每天巡河就成為他生活中的一個習慣,老秦樂呵呵地說:「每天不去河邊看看,就感覺這一天少了點什麼。」
  • 瑞安成立全省首家民間河長協會
    在瑞安,有這麼一群民間河長,他們滿懷對「水」的獨特情懷和責任擔當,利用業餘時間奔走在河畔,用一雙火眼金睛去發現、督促解決水域問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一方清水,努力推動全市治水工作。首個巡河宣傳月活動啟動當日,民間河長協會首個巡河宣傳月活動正式啟動,百名民間河長攜手「瑞城蕙姐」護河隊成員,以市區為中心,按「東南西北中」五個片區分隊,在各片區組長的帶領下,分別到附近河道及沿岸開展河道巡查、「五水共治」滿意度調查宣傳等活動。
  • 新華網:【雲南故事特別策劃·我的滇池】「市民河長」來巡河
    入滇河道「玩」槳板,原是「河長」來巡河  3月初的早晨,入滇河道船房河上,3塊細長的槳板劃破平靜的水面,逆流而上。槳板上的3個小夥子身著專業的運動服和救生衣,或站或坐,熟練地揮動著手中的船槳。  如此新鮮又酷炫的場景,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和議論,「前段時間看新聞,重慶有個小夥子渡江去上班,好像劃的就是這個!」
  • 協同創新 為美好家園守護碧水清流
    原標題:協同創新,為美好家園守護碧水清流   主持及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14項;獲
  • 區委宣傳部運用「河長通」APP開展智慧巡河
    近日,中共宣城市宣州區委宣傳部對東、西葡萄河開展例行巡河活動。與以往不同,此次巡河路線軌跡和時間,均通過「河長通」APP實現了巡河工作痕跡化管理。對發現的河道汙染問題,通過手機拍攝照片上傳至河長通」APP,第一時間進行事件交辦。
  • 臨川:128名「民間河長」守護16條河流安全
    在臨川區活躍著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早出晚歸,沿著河流來回巡邏,守護著河流的清潔。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民間河長」。目前,該區共有128名「民間河長」,他們呵護著全區16條主要河流的生態安全,為打造水清河美的景致奉獻自己的力量。
  • @姐妹們,快來加入「碧水聯盟」,掙「綠水幣」兌獎品吧!
    」,通過小程序,攜手守護身邊的水環境,共同營造全民護水的濃厚氛圍!01登錄方式一掃碼關注「紹興河長」微信公眾號,進入公眾號後,點擊下方菜單欄「碧水聯盟」即可進入。「紹興河長」微信公眾號二維碼方式二在微信中搜索小程序「碧水聯盟」,在第一次參與活動時用戶需要授權小程序以獲取微信基礎信息和位置信息權限。部分手機位置授權後仍需開啟手機GPS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