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縣是商洛曾經最發達的地方,有好幾個超大型的國企,工業一度領先陝西諸多縣域,但是這些工業帶動發展的不是洛南縣城,而其下轄的衛東鎮。洛南縣城原本在武谷川,也就是今天所稱的古城鎮,因為原本的洛南縣縣衙就在古城鎮,所以古城這塊地方被命名為古城。(洛南通)
如今的洛南縣城位於清池川東部,清池川從西向東綿延幾十公裡,北部又緊挨著四十裡梁塬,這一優勢成為洛南縣城治所而存在。(洛南通)
十年多前的洛南縣,商洛最大的農貿市場,洛南農貿市場還在,各種小攤小販可以在農貿市場擺地攤,做點小生意,下雨不怕淋,有日不怕曬,熱熱鬧鬧,人來人往,非常有氣氛,有市場的感覺。(洛南通)
十多年前的洛南縣,商洛最大的小吃城還在,如今都記不得具體名字叫什麼?只記得涼皮稀飯很便宜,從邊上的網吧上個早機三四塊,出來在吃個炒涼粉,吃個油膏花不了幾塊錢,不過那時候錢頂錢,那時候五毛錢可以買到雙塊面。(洛南通)
十多年前的洛南縣,熙熙攘攘的服裝市場,急死婆娘壓死娃,每個商鋪裡面都有人,顯得過道很窄,越是這樣越感覺的繁華,越是這樣,越感覺比較熱鬧,越是這樣越覺得像個街道。從西走到東,需要近十分鐘,換一道再從東走到西。雖然是兩道小街區,但是那時候感覺就非常大,現在雖然不覺得有什麼,但是那種感覺現在在洛南幾乎找不到了。(洛南通)
十多年前,洛南唯一的公園,倉頡園還正在修建,倉頡園成為洛南縣城及周邊鄉鎮人娛樂的好去處,也成為一些洛南熱拍婚紗照的理想場所。(洛南通)
…
十多年前,還沒有西城區一說,更沒有環城北路過境路,也沒有花石浪物流園,也沒有鑫泰商貿城,沒有清華園,沒有文聖名城,也沒有神龜廣場。(洛南通)
十多年前,洛南縣最西邊的西寺社區還沒有發展起來,就現在的八卦橋靠北塬的地方最多有一個八裡買砂鍋的老太婆……洛南縣最東邊洛南中學就是界限,如今從洛南中學朝東走一段路,還能看到去洛南縣,丹鳳的路標,也側面證明當年的洛南縣城核心還不包含劉澗社區。(洛南通)
十多年沒有變的可能只有洛南勤學路那塊的米線,個人叫它蓬蓬米線,因為沒有什麼牌子,就在自家院裡的搭建簡易帳篷就開始營業了,這裡說的是味道沒有變,當然它也裝修了,改變了,提升衛生條件和質量了。(洛南通)
如今,洛南縣已經長大了,大了很多,儘管在外界看來洛南還沒有多大變化,但是相比原本來說,變化已經很可以了。比較保守的說洛南縣城現在是原來的兩倍,但實際上算是劉澗社區楊川社區和花石浪及西邊北塬一帶,洛南縣城已經是原來的三倍。(洛南通)
如今,洛南縣分老城區和西城區,在洛南的規劃中還要上北塬,發展北塬,發展東城區。(洛南通)
一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規劃,離不開合理規劃,不同的意見,不同的建議,分析和總結,歸納,合理取捨,優化方案才能做大做強,做出革新和特色。(洛南通)
最後,誰還能記得當年網上流傳的順口溜:饅頭山上打過狼,牛王溝裡蹲過號……歡迎寫在留言評論。(洛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