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通(洛南手機報),陝西新媒體五十強,洛南最受歡迎的媒體,帶你一起讀懂洛南。
每每走到高速路收費處,看到″華陽」兩個字,心中總是五味雜陳,好好的洛南收費站,偏偏弄個華陽的名字。恍惚間,似乎又從石門黃龍鋪翻過秦嶺,到了那個連鄉這個級別也無法撐起的叫華陽的小地方。
這個叫華陽的地方處在快到秦嶺頭的地方,曾經是華縣最小的鄉,凌亂低矮的房舍,洛華路從院壩下穿過。這裡的街一年只在臘月月盡時逢一個集。玩笑似的緊窄的鄉政府院落,三間門面的供銷社,小氣的信用社,幾十個學生的小學校構成當年做為鄉一級政權存在的最基本的要素。隨著社會的發展,惡劣的地形條件,不斷流失的人口,使得這個聽起來很洋氣的名字撐不起鄉一級的門面,被撤併了,流落成可以忽略不計的高寒山區小山村。
洛南改為華陽,據說取華山之陽之意。華山所在地為華陰市。華陰得名於治所位居華山之北,北為陰。華陰取名名至實歸。但華山與洛南從歷史上,管轄上沒有任何關係。牽強一點的就是從洛南雲蒙山上能看見華山。我多次登頂雲蒙山,雨過天晴,天藍氣清時,確實在雲蒙山廟門前和極頂石碑處能看見華山和華山上的廟宇;洛南八景就有雲蒙觀華這一景。但你能說我們在街道看見了一個人,有點喜歡,就可以發生點什麼關係嗎?
洛南是商洛最重要縣份。商洛有七個縣區,獨居黃河流域的,唯有洛南縣。特殊之處在於洛南縣在秦嶺之南,與藍田、華州、華陰、潼關這些黃河流域縣市區接壤,因為秦嶺天險阻隔,即使翻越秦嶺過去,秦嶺七十二峪,峪峪七十裡,嶺南七十裡,嶺北七十裡的懸崖大山,峽谷深溝,融合幾無可能。
商山洛水才組成商洛。洛水就是洛河。可見洛南在商洛的地位和份量。有山有水才為宜居之所。
自原始社會開始,洛南的先人們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發源於洛源鎮北30裡的草璉嶺的洛河,山勢奇險,古木參天。因山高而寒冷,雪壓風吹,山上的松樹也無法長出亭亭玉立的姿態,多數在崖邊旁逸斜出,松節奇短,枝條如蒼龍飛舞。山上遍布白色的石海,寸草不生,石海下泉水叮咚可聞,石海下山凹間一崖縫現一泉眼,碗口大小,清清的山泉汩汩湧出,散發著清涼的薄霧,此為洛河源。源頭水不斷匯集溝壑細泉,過草甸,溢窪為潭,飛高崖,漫巨石為瀑,繞樹根,拐山咀,竄崖縫為溪,通過一線天,飛撲入深不可測的龍潭,終成河流。
洛河源水集於天雨,涵養於山林草木根部,瀝於石海,終於龍潭溝堖石縫流出。洛河源頭風景是全國為數不多的最美河源之一,黃河源頭也不能與它媲美。洛南因洛水而得名,洛河的魂出於草璉嶺,豐於玄扈山,美在靈口,發於偃師,歸於黃河。
洛河是河洛文化核心的核心。這個核心有兩個中國之最:一個是倉頡造字,另一個是是洛水出書。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文明之一就是華夏文字,源頭就在洛南,在生生不息的洛河。
倉頡造字成功驚得龍藏鬼哭,天為雨慄雨金,從而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華夏文字由此誕生!兩千多年以前,秦始皇統一了華夏,成為封建社會第一個皇帝,史稱秦始皇。
這麼厲害的人物,竟從鹹陽翻越巍巍秦嶺,在洛南縣西永豐堳坡頭為″仰觀聖跡」而修行宮,規模達「凡二裡」。仰觀的聖跡(仰觀就是崇敬的欣賞)就是倉頡造字。丞相李斯仰觀聖跡後,很老實的對秦始皇說:餘識八字"上天垂命,皇闢迭王」,餘,斯不識也。秦始皇頗不滿意,央央大秦丞相,竟不識聖跡,有損秦之威名,「遂,思之三」,免了李斯的職務。
秦始皇仰觀倉頡造字這件事,進一步說明,洛南洛河是華夏文字的起源。《洛書》在中華歷史中始終左右著人的意識形態和朝代更替,更影響著城鎮建設村莊布局和人類繁衍。
《易經》云:「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陝西省通志》關於″大聖山」的記載說:山在洛南縣東八十裡,洛水經其下,神龜負圖授禹於此。古人以龍,鳳,麟,龜為四靈,得地名靈峪口,即今靈口鎮。
河出圖,洛出書。河是黃河,洛是洛河。龍馬負圖出黃河,神龜負書出洛水,再加上倉頡造字,使燦爛的河洛文化最精髓的組成。洛書是數理周易之母,幾千年陰陽八卦,建築風水,預測,建築美學均來源於洛書。
《洛書》和倉頡造字對後世的貢獻,總結起來就是:數(洛書)為陰,字(倉頡造字)為陽,陰為孕用,陽為生用。數為變,可解萬物之變幻;字為定,可記變幻之淵源,這就是天下文字會說話的來歷。
綜上所述,河洛文化,重點在洛河,核心在洛南。
洛南尖角河東組臺地上的龍牙洞,多年前,出土了幾千件史前人遺物,石斧,石錘,砍砸器,特別是灰燼沉積層裡發現了猿人牙齒化石,據斷代研究,洛南猿人更早於藍田猿人。根據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也是從大山到淺山,到臺地的過程分折,洛南猿人應該是藍田猿人的祖先。
洛南縣歷史上幾易其名:周設華陽池,秦置華陽郡。春秋為晉,戰國為秦。秦統一中國後設華陽縣。治所在今武谷川的古城街。後遷治所為現址,曾幾易其名上洛郡、上洛縣、拒陽郡、拒陽縣。
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廢拒陽,以縣城在洛水之南,易名洛南縣。明朝時,為避朱常洛諱改洛南縣為雒南縣。1964年,因「雒」字生僻,經國務院批准,改為洛南縣,沿用至今。
洛南因縣城在洛河之南而得名。方位裡,南就是陽。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配金木水火土就是:南火、北水、西金、東木、中土。土為旺,南為陽,北為陰。華陰市就是治所在華山之北,因此叫華陰是名至實歸。洛南因洛河而稱洛南是恰如其分。
洛南改華陽確實不妥。
一、臨近的華縣就有個華陽,已由鄉變為山鄉荒野。華陽和洛南比,就是孫子和爺爺的關係。改為華陽,有爺爺跟孫子爭名子,平輩份之嫌,貽笑大方。
二、洛南改華陽會引起華陰及渭南的極大反感。如果想借華山之威名改華陽,更不妥。華山是華陰的魂,有把魂借給別人的人嗎?魂沒有,人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陰為雌性,做為人就是女人;陽為雄性,做為人,就是男人!人家華陰,你就華陽,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呢麼!《亮劍》裡的楚雲飛有次贈李雲龍手搶;說這槍造出來時就一雌一雄,李雲龍硬是不要雌的,最後楚雲飛只好把雄槍相贈。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受贈雄槍者所追隨的黨贏得了天下,建立了新中園。握著雌槍者所在的黨一敗塗地,跑到臺灣去了。
三、有人說,洛南官當不大。因為洛南就是落難。我想,胸中有熊熊火,那裡能有魑魅魍魎在。心中有正氣,何懼荒野勵鬼嚎!如果說諧音不吉利。那麼洛陽,不是落了太陽嗎?但洛陽人不嫌,發展得讓鄭州都無法淡定!諧音之說,就是心中有鬼的人才怕的。力主改洛南為華陽的兩人,並沒有得到華陽的僻佑,雙雙進了監獄。說明他們改名,怕落難,就是心中有鬼。一旦心中有鬼,就生邪火,邪氣多而招晦氣,最後必蒙大難!
洛河是洛南的魂,而孕育洛河的草璉嶺同時還孕育了灞河,經灞源鎮向北出藍田到西安,流入渭河。灞河流域有和黃帝同時統領華夏的五帝之一華胥,更有藍田猿人,半坡氏族存在,文化底蘊非常厚重。
草璉嶺孕育的另一條河,就是南水北調的水源地丹江。丹江流經商洛市區,其地位可想而知。這三條河,有一個共同的母親,草璉嶺。草璉嶺海拔達到2646米,而華山為高度2154.9米。
草璉嶺和華山相比,就是大哥和小弟的關係。改洛南為華陽,就是不自信的表現,有大哥攀撫小弟的滑稽!
洛南改華陽不妥。只要是中國人一提到倉頡造字,馬上就說在洛南,改為華陽,必然引起人文歷史的混亂,華夏文字源必然蒙羞。洛水出書也在洛南,在靈口;改為華陽必然使《洛書》歸屬成疑,讓學術研究顛三倒四,無所適從。
改洛南為華陽,損害了洛河的知名度,必然累及倉頡造字和洛水出書。對河洛文化將是致命的打擊。
洛南改華陽不妥,是因為有洛南,才有商洛。商洛七個縣區之名裡唯洛南有個洛字,可見洛南在商洛的地位和重要性。失去了洛南,何以為商洛。
在商洛的轄區裡,改洛南為華陽,就有把親兒子過繼給別人的意味。時間長了就會和商洛離心離德,不利於共同發展!
華陽當休矣!洛南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