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興安:垃圾分類納入績效考核指標
近日,在興安縣財政局裡,該局根據績效考核細則,新增了4分類垃圾桶6組,2分類垃圾桶15組,併合理配置垃圾分類容器設施。要求全局幹部職工正確分類投放垃圾,有害垃圾進行單獨堆放,並每季度公示可回收物統一回收清運情況。自2018年國家大力推行垃圾分類工作以來,興安縣將該項工作列為節能工作的重點組成部分,並納入績效考評指標之一,每年組成考核組對該工作進行嚴格考核。
-
科技助力垃圾分類 獎勵積分可換禮品
例如,南沙區在示範小區設置智能垃圾桶,居民精準投放可獲積分,積分可兌換禮品;增城區碧潭村,每家每戶門口都貼著一個二維碼,保潔員根據各戶投放精準度,掃描二維碼給予相應積分獎勵,村民可憑積分兌換禮品。自《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以來,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增城區依據區域特點,創新了不同的垃圾分類工作模式,效果顯著。
-
積分換物享實惠 垃圾分類兌換活動進小區
積分換物享實惠 垃圾分類兌換活動進小區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5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12月15日消息:「廢舊垃圾可以拿去換洗衣液、牙膏、指甲鉗啦!」
-
新泰市西張莊鎮將垃圾分類納入評比 村民持積分卡可兌換商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坤 通訊員 趙潔 徐秀秀「垃圾分好了,可以領積分,積分在定點超市裡能當錢花。前幾天,俺就通過參加垃圾分類活動兌換了一張50元的清潔水卡。」「我們將垃圾分類作為美麗庭院創建的一項重要考核指標,村兩委工作人員每個月都入戶進行排名打分,80分為基本分,80分以上的一分抵一塊錢,持積分卡到超市可兌換商品。」
-
建議實施垃圾分類「積分可獲益」(圖)
政協委員打卡籤到 將垃圾分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南昌市青年社會組織團工委書記、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施展提交了一份提案,就垃圾分類問題提出對策。施展建議,按照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來制定垃圾分類標準,將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知識,納入中小學、幼兒園教育及社會實踐內容,積極發揮「小手拉大手」等活動載體的作用,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南昌市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並納入中小學生德育標準。 施展還建議加強信息公開,加快垃圾分類立法。垃圾分類的終端處理結果公開也很重要,讓居民知道前期的分類工作是有用的,才能增強他們繼續分類的積極性。
-
攢積分、換獎勵!這個城市的垃圾分類方式大受歡迎~
攢積分、換獎勵!在重慶市渝北區、九龍坡區、南岸區等多個小區,擺放著400多組智能回收設備,市民辦理積分卡,或掃描二維碼註冊後,就可以向設備投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等物品,獲得相應積分。
-
【美麗家園·垃圾分類】新塘街道澇湖村補短板、抓重點,推行垃圾...
招術一:撤桶入戶抓重點針對每戶廚房多(出租戶多)、易腐垃圾多且散的短板,方便村民四分類並投放,採用小易腐垃圾桶分戶到廚房的模式(含各出租戶廚房)。小易腐垃圾桶內含晶片,便於考核建檔,同時結合可回收資源收集積分獎勵,此晶片與積分兌換卡同步無線上傳考核並積分計提。
-
南京江寧垃圾分類納入物業服務合同
2020-11-18 08:58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16日,江寧區城管局、區住房保障和房產局聯合舉行2020「綠水青山,江寧垃圾分類大家談」——居民小區專場活動。據悉,目前垃圾分類已納入全區物業服務合同。
-
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激勵機制:垃圾分類積分兌換制度(模版)
垃圾分類,其目的在於讓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其目標在於可持續發展、在於資源循環利用、在於保護生態環境、在於提升城市人居環境質量!垃圾分類,利國利民,共同維護城市家園,共同維護地球生態!為激勵廣大居民群眾積極參與,我街道(鄉鎮)結合轄區實際,特建立基於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四分類垃圾積分兌換體系,讓大家在參與垃圾分類的同時,享受到切身的「實惠」,體驗到分類的「快樂」!
-
理工男對垃圾桶動起腦筋探索智能垃圾分類
只需關注「葉子再生」微信公眾號,進入小程序註冊登錄,投放前掃描箱體上的二維碼,將可回收垃圾放入回收箱,後臺就會根據投遞重量積分到用戶小程序中,積分可用於兌換生活用品。他們的設想很簡單:60個垃圾回收箱在試點宿舍樓的每一層都放一個,可以請學校的自強社和志願服務協會來幫忙進行回收的工作。但是新生產出來的回收箱有一些揮發性味道,有同學投訴。
-
網際網路+、人臉識別、積分換禮品……廣州多個樣板小區推進垃圾分類...
這些小區推進垃圾分類的措施也多種多樣,網際網路+、人臉識別、積分換禮品……真是不簡單。 ●番禺區大龍街翡翠明庭 垃圾桶全密封 在外面聞不到臭味 在番禺區,大龍街翡翠明庭屬於第三批樣板小區。新快報記者近日走訪該小區,看到小區內設兩個定時定點投放站和一個誤時投放點。智能垃圾分類桶放置在定時定點投放站,分為餐廚垃圾、其他垃圾兩部分。
-
人民路社區 垃圾分類賺積分 獎品兌換爭先進
大益陽客戶端訊(記者 曹燦 通訊員 張媛 崔昊)麵條、燕麥、紙巾、圍裙……12月4日一大早,資陽區汽車路街道人民路社區食為天巷的垃圾分類亭旁人聲鼎沸,工作人員正對照垃圾分類積分表格為居民兌換獎品。居民先拿出綠色積分卡查詢自己的累計積分,再按照積分兌換心儀的獎品。細心的居民還發現,旁邊的垃圾分類公示欄裡多了一塊光榮榜,上面張貼著小區垃圾分類優秀家庭的名字,誰家的垃圾分類做得好,看看光榮榜就知道了。劉奶奶拎著兌換來的麵條和廚房小用品,高興地說:「我每天把垃圾分好類,用積分兌換了好幾樣獎品。不過我還要加把油,爭取登上光榮榜,也光榮光榮。」
-
...納入垃圾分類考核,基層:裝了怕居民傷手,不裝要扣分,怎麼辦?|...
然而,在一線採訪中,相當一部分基層工作人員、管理人員向記者反映,「三件套」中的破袋神器根本沒有必要,「通過這一年來的努力,絕大部分居民都已經養成了投放溼垃圾時將垃圾倒出來,然後把塑膠袋投放到幹垃圾桶內的習慣,如今要求必須裝破袋工具,一是沒有必要,同時還可能割破手。但如果不裝,小區的垃圾分類就要被扣分。」
-
羅星街道:立足三個「提升」 推進垃圾分類
以農村黨員、村民代表、婦女聯絡員等為重點,推行包片包戶的「1+x」示範戶帶頭工作模式,發揮好「鄉裡鄉親」潛移默化的傳幫帶作用,生活垃圾分類成為廣大村民的自覺行動,並形成「你追我趕」不甘落後的良好局面。三是志願服務促提升。配備街道、村兩級垃圾分類督導員、聯絡員,組建志願者隊伍,按照垃圾分類每月督查通報情況,對重點片區、重點戶進行上門指導分類工作,全面提升垃圾分類正確率。
-
河南武陟詹店鎮:積分兌換助力垃圾分類
「從去年開始,俺養成了一個習慣,早晨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對家裡的生活垃圾按照標準進行分類,然後裝入每家每戶配發的4個分類垃圾桶內,每天都有人上門來收,並且按照積分還能兌換醬油、味精、洗潔精等東西。這辦法真好,不僅保護了環境,自己還能得到實惠。」
-
理工男探索智能垃圾分類一步解決「你是誰」「你扔的是什麼垃圾...
只需關注「葉子再生」微信公眾號,進入小程序註冊登錄,投放前掃描箱體上的二維碼,將可回收垃圾放入回收箱,後臺就會根據投遞重量積分到用戶小程序中,積分可用於兌換生活用品。他們的設想很簡單:60個垃圾回收箱在試點宿舍樓的每一層都放一個,可以請學校的自強社和志願服務協會來幫忙進行回收的工作。但是新生產出來的回收箱有一些揮發性味道,有同學投訴。
-
分類垃圾換禮品,居民認同爭參與
12月16日,沙坪垻沙南街社區,電力小區的居民在社區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帶領下,認真學習各種垃圾分類的知識,還掏出手機現場建立積分帳戶。據了解,社區從12月初開始建立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檔案以來,不少居民已建檔積分。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附屬中學:垃圾分類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走進校園,垃圾分類宣傳標語宣傳映入眼帘,辦公區、食堂飯、公共區域的垃圾分類宣傳海報有序張貼;師生「掃碼」即可識別垃圾種類;初高三學生在教室用餐,所有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只要一出教室門口就可以分類投放……5月22日上午,北京市專項督導組督學走進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附屬中學,督導學校垃圾分類落實情況
-
可回收物分七類,有害垃圾分八類,上海這兩個小區探索垃圾分類新...
不知不覺間,《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實施一年。在分類源頭,絕大部分居民都已經能將幹、溼、可回收物、有害四類垃圾較為準確地分類投放。那麼,接下去在分類源頭這一塊,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我們覺得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這兩個類別還大有可為,尤其是前者,所以在小區探索精細分類。此外,引導居民進一步認清垃圾分類的目的,在交投可回收物時只有積分榮譽,沒有物質或現金獎勵。」
-
人臉識別、積分換購 「網際網路+」模式助推北京垃圾分類升級
北京,這個曾在全國最早提出並實踐「垃圾分類」的城市,「垃圾革命」也走進了新時代。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設置垃圾分類桶站、分類驛站11.3萬餘座,並有垃圾分類指導員2萬餘人,共有廚餘垃圾運輸車輛1259輛,其他垃圾運輸車6412輛,密閉式清潔站、小型垃圾中轉站980座,有生活垃圾處理設施44座,總設計處理能力達到了每天32711噸,可滿足垃圾分類處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