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震撼了!堪稱國寶的晉江安海龍山寺—千手千眼觀音

2021-01-08 網易新聞

在泉州這麼久,不要說,

你不知道這尊全國赫赫有名的千手千眼觀音像!

就在晉江安海鎮海型厝村——

那個和開元寺齊名的龍山寺內!

1983年,國務院確定了142座全國重點佛教寺院,

泉州有兩座寺廟入選,一座自然是開元寺,

龍山寺始建於隋618-619年間,

但現存建築物是清康熙年間,

由靖海侯施琅等捐資修葺。

千手千眼觀音在龍山寺的正殿,

在隋朝年間由整株巨樟雕刻而成,

共有1008隻手,每隻手掌還雕刻了一隻慧眼。

相傳隋開皇年間(也有說是東漢永平年間),天竺僧人一粒沙來到安平,看到一棵巨大的樟樹濃蔭蓋地,夜發祥光,形似千手千眼佛,便認為這是一棵異樹神木。傳說千年古樟的一部分被做成高4.2米、寬2.5米的千手千眼觀音像,中間部分做成了每扇長2.6米、寬1.1米的大門,尾端則掏空製成直徑1米多的大鼓。

注意看這些觀音手的動作並不都一樣!

手執書卷、鐘鼓、花果、樂器等法器,

手勢自上而下排列如團扇一般,

金光閃閃,不壯觀都不行。

觀音佛像高2.95米、寬2.5米,

頭戴花冠,兩足微露,立於石雕蓮花臺上,

人站在下方,僅到佛像的膝蓋處。

佛像的花冠上雕有眾多的小佛首,層層疊作帽子

「這尊千手千眼觀音堪稱珍稀國寶,舉世無雙。國內找不到比這尊時間更早,規模更大的了。」—— 寺內的上鉉師傅忍不住說。

龍山寺現在可是晉江香火最旺的寺廟,

在臺灣、菲律賓、新加坡、美國、巴西等地,

有300多所由安海龍山寺分香過去的龍山寺,

龍山寺還有個名揚天下的「三絕」,

其中一絕自是千手千眼觀音,

第二絕請看正殿前,一對相峙而立的青草蟠龍石柱

兩根石柱為八角形,其上各雕有一條繞柱巨龍。

兩條龍的龍爪上,分別捧出一個磬,一個鼓。

如果用細鐵條輕輕敲打,磬顯磬聲,鼓則顯鼓聲,

工藝很高超,是閩南石雕工藝傑作,

被封為全國古剎四大龍柱之一,是寺中二絕。

(不過為了保護,蟠龍石柱已用玻璃圍擋住了)

第三絕是大殿的大鼓和大門。

大鼓被安置在鼓樓裡頭,鼓面是牛皮的,

鼓身是由千年古樟木的尾部鑿空做成的,

平時為保護這尊千手千眼觀音,

佛像前建有一排木扇玻璃牆,信眾只能看到上半身,

玻璃牆兩側雖開有小門,但60年才開一次,

逢大龍年時,才打開讓信眾能近距離禮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安海龍山寺:它的千手千眼你可曾見過?
    在泉州這麼久,不要說,你不知道這尊全國赫赫有名的千手千眼觀音像!就在晉江安海鎮海型厝村——那個和開元寺齊名的龍山寺內!龍山寺始建於隋618-619年間,但現存建築物是清康熙年間,由靖海侯施琅等捐資修葺。千手千眼觀音在龍山寺的正殿,在隋朝年間由整株巨樟雕刻而成,共有1008隻手,每隻手掌還雕刻了一隻慧眼。↓↓↓
  • 安海 | 泉南千年古剎--龍山寺
    作為咱厝郎,逢年過節,經常四處燒香拜拜,必去的一個地方,就是安海的龍山寺。 今天,《美好晉江》帶你走進安海龍山寺,讓我們一起回溯龍山寺的歷史淵源,觀賞其現存文物,感受它磅礴輝煌的文化底蘊吧。龍山寺「三絕」之首——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樟樹木雕像,亦是「樟樹三寶」之一。根據佛教說法,古代先賢因樹而宜,巧妙地雕塑出這尊千手千眼觀音。據說千手表示遍護眾生,千眼則表示遍觀世間。
  • 晉江安海龍山寺欲編志書 向社會各界人士尋資料
    就像千年古剎晉江安海龍山寺,這一座福建省為數不多的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還存在著諸多未知之謎———到底寺廟建於哪一年?千手千眼觀音為何和傳說中的相差了幾百年?龍山寺在臺灣到底有多少分爐?……這些問題至今都還沒有人能給出答案。
  • 寺院掠影 | 福建晉江龍山寺
    第一就是寺中供奉的千手千眼觀音,相傳取用原本廟前整株巨樟雕刻而成,頭戴花冠,冠正中雕一坐佛,周雕眾多小佛首,迭作帽狀;主手合十,兩側旁支一千零八手,掌中均雕一眼,列如團扇,姿態各異。如今千手千眼觀音堪稱珍稀國寶,舉世無雙。 第二寶就是龍山寺殿前一對青草石柱相峙而立,雕刻巨龍繞柱,形若騰雲,神採飛揚,栩栩如生。
  • 【咱厝人的信仰】泉南古剎--安海龍山寺
    遵循這一佛教說法,古代先賢才因樹而宜,巧妙地雕塑出這尊千手千眼觀音。據說千手表示遍護眾生,千眼則表示遍觀世間。總之,度一切眾生,廣大圓滿而無礙,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表現。供養千手千眼觀音,被認為可得到息災、增益、敬愛、降伏等四種成就。全國各地寺院供奉的千手千眼觀音形象,一般是四十手眼或四十八手眼代表千手千眼,而龍山寺這尊千手觀音則確實有一千零八隻手眼,為世所罕見。
  • 泉州安海龍山寺→臺北艋舺龍山寺:香火隨著安平商賈的足跡傳播
    圖/臺賽攝影師 林添福臺北市西側的萬華地區(舊稱艋舺)雖然市容較為老舊,但作為臺北最早開發的商業聚落,擁有許多古老建築與蓬勃的民間信仰活動,其中規模最大,香火最鼎盛的當屬艋舺龍山寺。艋舺龍山寺內雕有一副楹聯:「分南海支流派接安平普渡慈航超萬劫,佔東瀛勝地靈鍾文甲重修寶剎闢三摩」,晉江安海古名「灣海」,明朝改稱「安平鎮」,清朝復稱「安海」,可見該寺分靈於晉江,是安海龍山寺的支流。
  • 神明信仰:兩岸龍山寺 香火一脈傳
    鳳山龍山寺主委劉盡忠對記者說,「安海龍山寺是我們的祖廟,要常回來看看。」  據介紹,臺灣各地有大大小小400多座龍山寺。其中,淡水龍山寺、艋舺龍山寺(亦稱萬華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高雄鳳山龍山寺和鹿港龍山寺最為有名,號稱五大龍山寺。而它們的祖庭無一例外都是泉州晉江安海龍山寺。   如今,在臺灣眾多的龍山寺仍然可以輕易找到發端於安海的史跡遺存。
  • 龍山寺:難得一見的千年古剎,臺灣省400多座分院的祖庭
    福建泉州晉江市的安海古鎮,鎮因海而興衰起落,古時候商船雲集的安海港,在潮起潮落之間,無數貨物商品從此地通往海內外各處。「港通天下商船,賈胡與居民互市」。繁榮的安海古鎮一度成為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反攻基地。鎮內,有龍山、鳳山兩山對峙,這樣的風水寶地之下,自然少不了一座千年古剎,因其坐落於龍山山麓,便被人稱之為「龍山寺」。
  • 晉江安海龍山寺周邊環境改善 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走進安海龍山寺前一條不寬的小道,數家臨時攤點整齊排列在道路兩側,周邊環境特別是龍山寺寺內環境相較以前已經改善許多。近日,記者走訪安海鎮龍山寺發現,經過近一個月的綜合整治,寺院周邊環境有了很大的提升,無證經營的小商販已不見蹤影。目前,安海鎮正積極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力求杜絕佔道擺攤經營等無序現象。
  • 晉江安海新型城鎮化建設亮點:鎮級小城市的人文大格局
    龍山寺的爪哇鍾隊開路,在排子吹的樂曲聲中,8面繡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金蒼繡旗幟在獵獵風中飄揚。一路走來,有古安平24面境旗、36巷紅燈籠、嗦囉嗹、南音演唱、什音演奏、火鼎公婆、舞獅舞龍等陣頭,載歌載舞。閩南風土民情的多彩畫卷迎面而來。  這是晉江安海的端午節活動,讓人感受到「民族的也是國際的」文化盛宴的魅力。
  • 龍山寺分燈——臺灣臺北艋舺龍山寺
    文字整理 | 晉江安海龍山寺圖片來源 | 網絡臺北龍山寺山門萬華古稱艋甲,是臺北市的發源地,清雍正初年(1723),以晉江、南安、惠安人為主的泉州人(稱「三邑人」)最先渡海來此地搭建茅屋數棟,販賣蕃薯為生而漸成小村落,稱為蕃薯市,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番社的故址大溪口
  • 安海龍山寺周邊環境整治持續推進 種子場內將建臨時停車場
    文字來源 | @今日安海編    輯  | 林伊婷2月1日,位於晉江安海鎮海八路上的市種子場安海站內,不時傳出「隆隆隆」的施工作業聲,現場工人們有序拆除已騰空的倉庫。再過不久,這裡將建成一個臨時停車場,緩解安海醫院、養正中學、龍山寺等周邊停車難題。
  • 世界佛教華僧會淨心長老參訪福建安海龍山寺
    佛教華僧會會長淨心長老參訪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龍山寺  2013年10月27日,85歲的世界佛教華僧會會長淨心長老與隨行人員共20多人前往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龍山寺參訪,並與龍山寺住持向願法師及寺內僧眾座談交流。
  • 尋找閩臺碑匾回望安海郊商
    ,昔日安海與鹿港卻有著千縷萬絲的聯繫。前些年的一個冬天,我曾經到過臺灣鹿港鎮,在鹿港龍山寺發現一塊古牌匾,使我至今猶未能忘懷,因為那塊匾額對安平商人來說特具意義!記得那天下午我來到鹿港龍山寺,剛步入寺中,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撲面而來,仿佛置身在家鄉龍山寺,海風一樣急促,讓寺中紅色燈籠在風中恣意旋轉,無聲告訴我,鹿港龍山寺香火是安海龍山寺分爐而來,結構也和安海龍山寺很是相近,整座寺院朝向坐東向西,表示遙向泉州安海祖庭恭敬之意。
  • 手繪地圖帶你走進古鎮安海 Q版安平橋龍山寺
    安海古鎮手繪地圖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1月19日訊(記者 魏珊 黃啟鵬 文/圖)小小一張地圖上,畫著Q版漫畫風格的安平橋、龍山寺、石井書院、土筍凍……近日,這張晉江安海古鎮手繪地圖風靡海角五號社區對家鄉的熱愛,讓她創作了這張手繪地圖,希望更多人了解安海古鎮、了解她的家鄉。餘曉玲是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大四的學生,從小在安海老街長大的她,對安海古鎮有種特別的感覺。在外讀書久了,每當放假回來,她天天帶著相機往外跑,記錄家鄉的點點滴滴。因為愛攝影,愛古鎮文化,餘曉玲和有著同樣愛好的許著華、林燕茹走到了一起。
  • 延參有請第1期:打卡臺北香火最旺寺院龍山寺
    這一次,延參法師來到臺北龍山寺,聽說這裡的神明超靈驗!延參法師邀請廣大網友一起許願,機會難得,你準備好了嗎?臺北龍山寺是什麼?龍山寺在臺灣臺北市西南,臨淡水河。清乾隆三年(1738年)創建,至五年建成。其地原名「艋舺」(今萬華),為臺北市區的發軔點。所供神像甚多,主神觀音佛祖,亦稱安海觀音。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神誕,有盛大祭典。全年免費開放哦!供奉哪些神明?
  • 【安海那些事】安海,原來不叫安海.
    「雙石井、雙安平」拓本 (資料來源:《安平碑拓錄》許著華編著)在晉江安海朱祠的後鄰,「十九間」故地鄭厝大門兩側
  • 晉江安海入選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陳起拓 攝)­  古韻安海 深耕傳統文化­  歷史名鎮、經濟強鎮、文明城鎮安海於公元1130年建鎮,至今已有886年。在這之前500年,傳說東來的印度僧人一粒沙,歷8年雕就1008隻手眼的千手觀音佛;在這之後8年,安海人又開闢另一個偉大的工程——修築橫跨五裏海域的安平橋,歷14載方成。
  • 過第399屆感恩節,拜280歲龍山寺 | 冬日走臺㊁
    因為,龍山寺與我有緣分。九十年代,我曾經被香港電子企業派往舊稱安平的晉江安海。那時的安海商會主席吳景良就告訴我,安海的龍山寺是眾多臺灣龍山寺的祖廟。記載這麼說:艋舺龍山寺,也稱萬華龍山寺或臺北龍山寺,簡稱龍山寺(Liông-san-sī),2018年11月12日「文化部」公告將其升格為「國定古蹟」。